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277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大提分专题一 直线运动的规律(带解析) 选择题 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其 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 0 1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 1 2 s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 1 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4 m/s2 D在 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答案: CD “星跳水立方 ”节目中,某明星从跳板处由静止往下跳的过程中 (运动过程中某明星可视为质点 ),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为 10 m B该明星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处于超重状态 C

2、1 s末该明星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5 m/s 答案: BD 某人将小球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下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与地面碰撞,然后向上弹回以抛出点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小球从抛出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速度 v随时间 t的变化规律的是 ( ) 答案: C 物体以速度 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 A、 B两点间需时为 t,现在物体由 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a1)至某一最大速度 vm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至 B点停下,历时仍为 t,则物体的( ) A vm只能

3、为 2v,无论 a1、 a2为何值 B vm可为许多值,与 a1、 a2的大小有关 C a1、 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 a1、 a2必须满足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B、当物体匀速通过 A、 B两点时, 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 A、 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 ,则得 与 、 的大小无关; A正确 B错误 CD、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 ,而 ,代入得 整理得: ; C错误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公式 ,得出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x。 实验题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

4、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 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 1、 2、 3、 4、 5、 6、 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 (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加速度 a 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

5、的有 _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 A木板的长度 l B木板的质量 m1 C滑块的质量 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 t 测量 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_(填 “偏大 ”或 “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_. 答案: (1)0.497 m/s2(0.495 m/s2 0.497 m/s2均可 ) (2) CD 天平 (3) 偏大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 计算题 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AB段是水平的,长度 LAB 4 m, BC 段是倾斜的,长度 LBC 5 m,倾角为 37, AB和 BC 由 B点通过一段短的圆弧连接 (图中未画出圆弧 ),传送带以 v 4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现将一个工件 (可看做质点 )无初速度地放在 A点,求: (1)工件第一次到达 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 (3)工件运动了 23 s后所在的位置 答案: (1)1.4 s (2)2.4 m (3)在 A点 右侧 2.4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