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2960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选择题 氨水中所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 ) H2O NH3 NH3 H2O H+ OH- A B C D 答案: D 向 CH3COOH CH3COO- + H+ 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 pH都变小的是( ) A H2O B CH3COONa C NH3 H2O D H2SO4 答案: D pH=13的强碱与 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 pH 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 ) A 9: 1 B 1: 11 C 1: 9 D 11: 1 答案: C HClO 是比 H2CO3还弱的

2、酸,当反应 Cl2 H2O HCl HClO 达到平衡后,要使 HClO 的浓度增加,可加入( ) A NaOH固体; B NaCl固体; C H2O D CaCO3固体 答案: D 将 PH为 8的 NaOH溶液与 PH为 10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 ) A 210-10mol/L B 1/2( 10-8+10-10) mol/L C( 10-8+10-10)mol/L D 1/2( 10-6+10-4) 答案: A 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 X Y+Z,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t1时刻达到平衡, 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

3、 t3时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体 B Y和 Z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种为气体 C t1时刻达到平衡时和 t3时刻平衡时,气态物质的浓度相同 D由 t1 t3,平衡并未发生移动。 答案: D 镁粉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反应,但反应速度太快,为减慢反应速度,且不影响产生 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Na2CO3 B CH3COONa C NaOH D NaHCO3 答案: B 在 25 时,密闭容器中 X、 Y、 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 /mol L-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

4、l 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 X的转化率为 50 B反应可表示为 X+3Y 2Z,其平衡常数为 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 C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 g) +yB( g) zC( g)平衡时测得 A的浓度为 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 A的浓度降低为 0.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x+y0 C N2(g) + 3H2(g) = 2NH3(g) H0 答案:

5、 B 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在合成氨(正反应是放热)的反应中,升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B H2、 I2、 HI三者的平衡混合气,加压 (缩小容器体积 )后颜色变深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D氯气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答案: D 可逆反应 2A(g)+B(g)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答案: D 用 pH试纸测某溶液的 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 pH试纸放入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蒸馏水湿润 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试纸

6、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 pH试纸放在试管口上观察,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 B 实验题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 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 H2SO4溶液;以 0.14mol L-1的 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 H2SO4 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 NaOH溶液 15.00mL。 ( 1)该学生用标准 0.14mol 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 H2SO4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

7、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 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 “0”以上 23cm 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 “0”或 “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 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在 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 (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 “偏小 ”、“偏大 ”或 “恰好合适 ”) (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 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

8、 ( 4)如有 1mol/L和 0.1mol/L的 NaOH溶液,应用 _ _的 NaOH溶液,原因是 _ _。 ( 5)用标准 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NaOH溶液注入 _(选填 “甲 ”或“乙 ”)中。 (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 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 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 (选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 (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 答案:( 1) ECDBAGF; 酚酞; 无色变为浅红色 (或粉红色 )且半分钟不褪去。 ( 2)偏大 ( 3) 100.00mL容量瓶( 1分)

9、 ( 4) 0.1mol/L;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 5)乙( 1分) ( 6)偏小 ( 7) 4.20mol/L 填空题 ( 12 分)、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 CO( g) +H2O(g) 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 K 10 9 1 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 2)上述正向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吸热)。 ( 3)某温度下上述反应平衡时,恒容、升高温度,原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 “正 ”或 “逆 ”),

10、 正反应速率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 4)在 830 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 (选填 A、 B、 C、 D)。 A B C D n(CO2) 3 1 0 1 n(H2) 2 1 0 1 n(CO) 1 2 3 0.5 n(H-2O) 5 2 3 2 答案:( 1) ( 2)放热 ( 3)逆 增大 增大 ( 4) B、 C ( 4分)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 nB(g) 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 t,温度 T 和压强

11、P 与反应物 B 的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根据图象填空 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m n_q; (填 “ ”.“ ”或 “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反应。(填 “吸热 ”或 “放热 ”) 答案:、吸热 从图中可知, T1 时, P2 速率快,压强大, B的体积分数大,说明加压后,反应逆向移动, m nq; P2 时, T1 先达平衡, T1 高, B 的体积分数小,说明升温后,反应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6分)某温度下,在 2L容器中 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 Y、 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反应在 t1min 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反应起始至 t

12、1min, 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_。 X的物质的转化率是 _。 答案: 2X 3Y Z 0.6/t1 mol/(L min) 33.3% ( 4 分)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 c( H+) 10x mol/L, c( OH-) 10y mol/L。x与 y的关系如图所示: (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 ( 2)该温度下 0.01 mol/L NaOH溶液的 pH为 。 答案:( 1) 10-15 ( 2) 13 (每空 2分共 10分) I在 1L容器中通入 CO2、 H2各 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 + H2CO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 830 条件下,反应

13、达到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为 50%。若把体系温度降至 800 求得平衡常数 K1=0.81,可以推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反应(填 “吸热 ”、 “放热 ”)。 ( 2) 800 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 n( CO2) =1.2mol, n( H2)=1.5mol, n( CO) =0.9mol, n( H2O) =0.9mol,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 .(填 “向正反应 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 ”或 “处于平衡状态 ”)。 II向一容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 Y,发生化学反应 X(g)2Y(s) 2Z(g); H 0。右图是容器中 X、 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 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 _。(填 “变大 ”、 “变小 ”或 “无法确定 ”) (2)推测在第 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第 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填序号) 增加 Z的量 增加 X的量 升温 降温 使用催化剂 答案: I( 1) 吸热 向正反应方向 II( 1)变大 ( 2)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