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34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 “欲天下之治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 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 答案: C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不久,马克思就预言:(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马克思下这种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没有建立 工农联盟 C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D西欧其他国家没有同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 C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 (指陕北和山东 )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

2、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 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 “插上一刀 ”指的是 A发动三大战役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百万雄师过长江 D千里跃进大别山 答案: D 1945年 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 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 A 1937年 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3、,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 ” 这突出说明了当时的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答案: C “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 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答案: A 胡锦涛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 “长征中解决了关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 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 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问题 结束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领导问题。其中,遵义会议解决的是 A B C D 答案: C “农村包围城市

4、 ”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 B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 ) C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 D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 ) 答案: B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 太平天国运动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中共诞生 维新变法运动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A B C D 答案: A “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 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 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 “它 ”指的是

5、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B 该图是一幅反映历史上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的漫画。中国与西方列强的这种关系最终形成于 答案: D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 934.5便士 1246 造成表中两国(地区)纺织品人均消费量相差悬殊的原因有: 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鸦片走私严重 英国纺织品在中国缺乏竞争力 A B C D 答案: A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

6、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 C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 “鼓槌下人 ”(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 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答案: B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

7、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答案: B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说:在欧洲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 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 孙中

8、山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第八节有志竟成 材料二:孙中山把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制度,乃至古代的 “井田 ”,王安石的 “青苗 ”,皆视为民生主义。他指出: “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 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 K 削之,则农民可以大苏。 ” 耿云志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 生主义 材料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发动农民自己动手解决土地问题,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满足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土地要求。 阅后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6分 ) (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6分 ) (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与孙中山提出的土地政策的不同之处。 (8分 )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