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336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六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胡锦涛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 “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是因为 人类进行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的哲学思想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 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A B C D 【小题 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2、有一句名言: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 任何神或者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 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本小题考查的是真正的哲学。 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 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 C。 【小题 2】本 小题考查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材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这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所以选择 B。 近年来无论是中日关系的发展,还是中美关系的改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某些的评论家所言: “关系的发展会是行一步,停一停,

3、不会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般全速前进。 ”这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会一蹴而就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反映矛盾双方转化的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案: D 下列关于矛盾双方转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转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C转化是具体的、任意的 D转化意味着事物向前发展 答案: B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在信访岗位上工作了 22年。始终践行“决 不能让群众失望 ”的诺言,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在平凡的岗

4、位上作出了不平凡 的业绩。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表明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A B C D 答案: D 专家呼吁,要大力呼唤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是因为 节水意识是一种正确的意识,有利于资源的保护 节水意识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节水意识是科学理论,对现代化实践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B C D 答案: B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 与果实。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5、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答案: B 探究天人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完成问题 【小题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小题 2】道家有 “师法自然 ”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

6、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具有许多积极因素,最根本的是因为它 A以服从自然作为人类的根本准则 B坚持了科学的发展观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本小题考查的是客观规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体现了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 B、 C的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小题 2】本小题考查的是规律。 “师法自然 ”的思想最根本的是因为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A的说法是错误的, B、 D与题目无关。 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 “两情 ”: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 情;要通过 “两情 ”转变 “

7、两风 ”:领导作风、部门作风,完成问题 【小题 1】对人民要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 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小题 2】培养起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到每一 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机关部门的行风就会好起来并起表率作用。这说明 A价值观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B只要树立科学价值观,就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科学的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D只要有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答案

8、: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本小题考查的是价值观。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对人民要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 与材料无关。 【小题 2】本小题考查的是价值观。 B、 C、 D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价值观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所以选择 A。 有一只茶杯装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说: “才剩半杯水。 ”乐观主义者说:“还有 半杯水呢! ”上述材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有时是难以判定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人生观的影响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案: B

9、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频发的国家。 我国的煤炭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爆炸给我国煤炭行业和矿工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瓦斯的 另一个名字叫煤层气,它又是一种清洁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煤层气,既可缓解能源紧 张,又有利于煤矿安全,还可保护环境,可谓一举三得。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答案: C 距北京奥运会开幕 1000天之际,北京奥运吉祥物 “福娃 ”亮相在世界面前。“福娃 ”传递着 “北京欢迎你 ”的心声,开创了一种新

10、的拟人化设计方式,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完成问题 【小题 1】 “福娃 ”设计组的负责人韩美林说: “我要设计出一种形象,表现出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要让福娃的每一个细胞里都 揉进 中国 这两个字。 ”从哲学上看,艺术创作 A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C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D说明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小题 2】在处理中西方艺术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 正两者的位置。立足国情,中西结合, 以中为主。这体现了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11、 【小题 2】 B 【小题 1】本小题考查的是意识能动性。艺术创作不是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而是实践, A、 B、 D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小题 2】本小题考查的是矛盾。中西方艺术的关系上,中西结合,以中为主这说明了要坚持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和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 与材料无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十一五 ”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回答问题 【小题 1】

12、“十一五 ”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说明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D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小题 2】 我们之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因为 A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C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本小题考查的是量变。 “十一五 ”时期为我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 B、 C与题目无关, D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题 2】本小题考查的是质变。之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因为

13、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A的说法与题目无关, C、 D的说法是错误的。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 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这说明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答案: A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自觉或不自觉

14、地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B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 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 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 答案: A 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 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特征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

15、法的统一 B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C 2006 年 8 月 24 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决议,重新确定了星星的概念,并 取消了冥王星的行星资格。被开出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义为矮行星。冥王星虽被取消了行 星资格,但它仍存在于宇宙中。这说明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 B C D 答案: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A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C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D主观能不能反映

16、客观 答案: B 在 “和谐理念 ”的指导下我国外交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 “改变全球力量对比 ”、 “催生世界新秩序 ”的成果。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正确的意识有时有也可以决定物质 答案: C 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 “真 ”不能代表此时的“真 ”, 彼事的 “实 ”不能代表此事的 “实 ”。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答案: A 2006年 10月 2日瑞典

17、专家卡罗林斯卡宣布:由于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和干扰机制,美国人安德鲁 菲尔和克雷克 梅落荣获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 菲尔和克雷格 梅洛成功发现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的前提是 A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的意识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答案: D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 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认识有待于实 践的检验 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应该一分为二地担待事物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目的 A B C D 答案:

18、D 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 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并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真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答案: B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答案: B 综合题 温家宝总理在欧洲访问时回答 “中欧是同在一条船上还是同在一座桥上 ”的问题 时说,中欧没有根本

19、的利害冲突,我们共同利益广泛,双方又有合作的需要,在这一点上, 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但由于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在同一座桥上,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 “中欧既在同一条船上,又在同一座桥上 ”这一论断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12分) 答案: 中欧之间既有广泛的利益,又存在某些分歧,这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欧关系。( 4分) 中欧之间的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存在差异,因而中欧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存有分歧,这是对待中欧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 4分) 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共同利益和合作愿望是

20、主流,分歧是支流,这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待中欧关系 。( 4分) 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 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考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16分) 答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生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 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

21、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4分 ) 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4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该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 4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该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4分) 材料一:我国单位 GDP 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出约 5.7倍,在 “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我国政府提出 2010年单位 GDP 能耗比 “十五 ”末降低 20的约束性指标

22、, 2006年的预期目标是下降 4左右。 材料二: 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 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 90%受到污染。 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24.6亿吨标准煤,比 2005年增长 9.61%,单位 GDP 能耗1.206吨标准煤 /万元,比 2005年下降 1.33%。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 “建设生态文明 ”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 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要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并明确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

23、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 结合辩证唯物论分析,党和国家提出降低单位 GDP 能耗和建设 “生态文明 ”的哲理依据。( 12分) 答案: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降低单位 GDP 能耗和建设 “生态文明 ”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降低单位 GDP 能耗和建设 “生态文明 ”正是从我国单位 GDP 能耗较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一现实作出的要求。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降低单位 GDP 能耗和建设 “生态文明 ”,符合我国的能源和生态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个要点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