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50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92年 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材料中 “1992年 9月 ”与 “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 ”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 1991年苏联 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故选 C

2、。 A项说法与事实不符; B项说法较片面不够准确; D项与本题无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有 A村务公开和村民评议 B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C乡镇政权建设 D企事业单位工会建设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 要形式,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观点均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

3、实践,故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1937年 5月 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 “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 “以工代赈 ”,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

4、 ”可知这是罗斯福关于工业方面的思想,由 “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可知罗斯福政府要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水平进行规定。故 B正确。 AC项措施是进行的社会保障和以工代赈, D项涉及到的是农业方面,因此 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罗斯福新政 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 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C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D列宁

5、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理解能力。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 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选 D。 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 B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交代说明。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邓小平曾经评论道: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结合十

6、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史实你认为邓小平最认同的是该政策的 A非公有制对公有制的助力作用 B 以重工业为主导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很容易可以看得出来,邓小平认为新经济政策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重视市场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作用,故选 A。 B项正是苏联时期僵化的弊端所在,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C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

7、济体制改革。 卓别林导演的摩登时代故事发生在 20世纪 20年代末,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甚至为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资本家发明了吃饭机器,一边吃饭一边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主人公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处境 B鞭挞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C折射出工业革命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转变产生的重大影响 D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 答案: D 试 题分析:材料反映的信息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很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以至于出现精神恍惚的

8、情况。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处境,鞭挞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折射出工业革命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转变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 ABC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故选 D,资本原始积累是在工业革命前。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 发展。其中由英国 “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 ”是指 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要

9、求 “英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发展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被资产阶级接受,他们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从而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 响。 16 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 256%,工资上涨了 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6 17世纪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16-17世纪英国

10、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 17世纪后期打败荷兰后 ; 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 60年代,时间不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 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来看,起最大阻碍作用的是 A封建主义的束缚 B帝国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妨碍 D资金、技术的缺乏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时间, 20世纪前 20年,这一时间发生了一战,在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

11、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衰落下来,说明帝国主 义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的阻力。 A项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因此不能说明主要的阻力; C项是抗战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 D项是自身的原因,但是在一战期间依然得到很大的发展。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经济发展的阻碍。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A “带着血泪的进步 ”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 “既生瑜,何生亮 ”

12、答案: A 试题分析:此 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首先要知道全球史观是站在人类立场上的,客观的评价历史。殖民扩张对对被殖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也是世界逐渐链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 “带着血泪的进步 ”,故选A。 BCD项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的分析。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观 全球史观。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货币经济繁荣 工商业市镇兴起 农副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 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在江南等一下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出现

13、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区域性格的商人群体如晋商和徽商等。因此 正确,故选 D。 错误,农产品大量的进入市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特点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不拥有生产资料 包含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生产目的是为了缴纳赋税和满足自身需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 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包括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少,拥有基本的生产资料,生产目的是为了缴纳赋税和满足自身需要。因此 项错误, 正确,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

14、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自然经济的特点。 有人说: “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 ”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亚太经合组织的 建立表明世界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出发,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可知 叙述有误。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是在六七十年代欧日的崛起。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成六于 1989年,它的成立是区域化趋势增强的一个表现。 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 17

15、63年;根据雅尔塔体系,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多极化趋势加强,因此 正确,故选 A。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 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右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 100周年, 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

16、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 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 “宝顺洋行 ”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 “荣记湖丝 ”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国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其中的动力革命指的是什么?( 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分) (3)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 现象的原

17、因。( 6分) (4)材料三涉及的历史事件让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事件突出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10分) (5)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分) 答案: (1)蒸汽时代或纺织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 4分) (2)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4分) (3)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口以原材料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的落后。 ( 4分)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 界霸主,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分) (4)电气时代或钢铁时代。( 2

18、分) 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新兴化学工业的显著发展、技术革新推动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8分) (5)趋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科技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4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可以看出当时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动力革命主要是指的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人类开始用机器进行生产。( 2)从材料 “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 施建设成果。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是电力技术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个重

19、要的特点是新的科学技术大都是来自实验室,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从材料二的示意图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后出口的大多是工业产品,但是进口的多数是原材料。这一方面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英国对外扩张,获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的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4)材料三主要是电力技术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其主 要表现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主要从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新兴化学工业的显著发展、技术革新推动钢铁工业的大发展进行回答。( 5)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

20、技对生产和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密切。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 (24分 )“向海则兴 ,背海则衰 ”。 21世纪是 “海洋的世纪 ”,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 种广泛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公元前 5世纪 至 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 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 ,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

21、海洋的价值取向是 “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 ”,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 不开 “民以食为天 ”的祖训,锁定在 “以海为田 ”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 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 5世纪至 4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地中海文明的典型代表,( 2分 )并简述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成就。( 2分) (2) 1

22、7至 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哪些? ( 2分) 最早开始罪恶的奴隶贸易国家是哪国?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3) 有学者认为 “汉 代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 ,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 ”,其主要历史依据分别是什么?( 4分) (4) 据材料二 ,指出传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经济根源。( 8分 )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 1)典型代表:古希腊、罗马文明。( 2分)主要成就: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罗马法体系完备,影响深远;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 2分,任意答出 1点,言之有理亦可相应

23、给分) ( 2)国家:有 “海上马车夫 ”之称的荷兰和 “日不落帝国 ”之称的英国。( 2分)葡 萄牙;最早殖民非洲的国家(或非洲是葡萄牙殖民地、势力范围、垄断欧洲至非洲航路等)( 2分) ( 3)依据:西汉时开辟的 “海上丝绸之路 ”成为古代交通的大动脉;( 2分)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2分) ( 4)差异:中国是为 “兴鱼盐之利,行舟楫之便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分)西方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利益,充分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国家实力。( 2分)根源: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2分)西方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2分)启示: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海洋战略观密切相

24、关;要增强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发展海洋事业。( 2分,每点 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最多不超过 2分) 试题分析:( 1)该问题较为简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 5至 4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创造光辉灿烂文化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两个国家,其文明成就在于: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 ;罗马法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2)结合材料二中的时间特征和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问题的指向性,即 15世纪西方人 “追求天生自由 ”在思想上表现是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17至 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 “海上 马车夫 ”之称的荷兰

25、和 “日不落帝国 ”之称的英国。( 3)结合所学史实可以直接回答 “汉代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 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 ”的指向性,即西汉时开辟的 “海上丝绸之路 ”成为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明代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从材料二中文字 “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 “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 ”和 “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 ”说明中西方在对待海洋价值的不同取向,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即中国小农经济长期 占据主导地位;西方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从中不难得出如下启示: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海洋战略观密切相关 ;要增强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事业。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