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3518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目的在于拱卫周王室的统治。郡县制和皇帝制是在秦朝开始实行的,城邦制是在古希腊时期实行。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的分封制相对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是一大进步,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分封制实行的后期,各诸侯国越来越不听周天子的节制,造成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 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 “对 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 ”,此后

2、人们相信 “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 ”。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 A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成功的标志 D 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 1688年“光荣革命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并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了基础, B、D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 点评: 1688年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议

3、会的制约,英国从此由人治转向法治,率先进入了近代社会。 1832年议会改革使得英国君主立宪制成熟。 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当时这部宪法 A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 B规定规定广大妇女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 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 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三大原则,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选 D;它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具有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烙印,因此 AB错误。 C项说的是英国。 考点:美国民主制度。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原则,这部宪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联邦制原

4、则,确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牵制,保障了民主;实行民主的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规定调和了 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美国 1787年宪法的这一规定协调的是美国各州之间的矛盾,都能在议会中享有相等的权利。故选 D。 A 项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矛盾体现不出来;B项中英国和 C项说的是两党之间的矛盾材料亦是体现不出。 考点:美国的政治体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 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宪法规定参

5、议院议员固定每州两名,但是众议院议员则是按比例划分。此外一些相关内容如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原则,这部宪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联邦制原则,确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牵制,保障了民主;实行民主的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都需要掌握。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的标志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即 1875年宪法。 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制度,但是并不能表明就确立了共和

6、制; B项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的指导; D项错误,革命期间成立的第一共和国,但是很快政权进行了更迭。 考点:法国 1875年宪法。 点评:法国 1875年宪法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法国 1875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的政治体制的类型和确立的标志文献也需要掌握。 根据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 B宰相 C总统 D帝国议会议员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而无总统一职,故选 D项。 考点:德意志 1871年宪法 点

7、评: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 第一个提出来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选 C。 A项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B项主张建立公有的大同社会; D项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是比较晚。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颁布的向西方学习的施政纲领,但是因为并不能反

8、映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缺乏实践的基础而没有成功。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 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在于打开中国的国门,向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C项开埠通商能够很好地体现西方列强的这一本质的意图。 ABD三项均与商品销售获取利润关系不大。 考点:鸦片战争的目的 点评: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能够体现出此时的侵略要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即中国近代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分界线。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

9、海盗式 ”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 “海盗式 ”扩张其主要表现就是烧、杀、抢、掠,据此 AD两项可以排除,英法联军抢掠了圆明园,又放火烧毁了这一名胜,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范围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明显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发展,特别是闯入背景,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

10、D国王的权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英国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故选 D。 ABC 三项都是与材料文献无关。 考点:权利法案 点评: 1688年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英国从此由人治转向法治,率先进入了近代社会。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 B项是法国的文献, CD项是英国的文献。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

11、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此外,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也要准确的记忆。 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 )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直接民主指的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都可以 在公民大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ACD三项都是有选举产生,属于代表制。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特点。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与现代民主不同。此外,一些相关的内容如民主制的内容有公民大会、五百人

12、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继承实行立嫡不立庶。分为大宗和小宗,嫡长子为大宗,被称为宗子,余子分封。 A项属于社会性质; B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C项在秦朝开始建立。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一种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一种制度。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了政治上的地位的高低。 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 答案: D 试题

13、分析:秦统一六国后创立了皇帝制度。 AC 项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B项在隋唐时期创立。 考点: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点评:秦朝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实行三公九卿制,相互节制,大权统于皇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确保了对地方的控制。此外还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制度等。 贾谊 治安策载: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 “治安策 ”主要体现为( ) A采纳董仲舒建议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官职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可以看出,贾谊主张实行

14、推恩令,把诸侯国的土地层层分封,削弱诸侯的实力。 A项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 B项是在汉初实行的地方政治体制; D项是汉武帝实行的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 考点:推恩令 点评:汉初实行君被国并行制,后来带来严重的王国问题,引起了七国之乱,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汉初几代皇帝都想着削藩,贾谊就是根据这种形式向汉文帝提出的这种策略,后被汉武帝采纳。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 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世胄蹑高位,英俊

15、沉下僚 ”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 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 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加强皇权 C缩小地方权限 D扩大地方权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16、,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 B。 A项说法相反; CD项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体现。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隋唐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时期,以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推行为标志。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和他们之间的运作关系以及作用都需要掌握。 元朝的行省制度( ) 继承和推广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 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说法错误,行省制是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并不是郡县制的进一步发展。行省制相较于郡县制能够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有利于加强统

17、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和交流,为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建立打下了基础。故选 D 考点:行省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学生除了要掌握元代的地方 行政体制外,其他地方行政体制有西周的分封制、秦推行的郡县制等也要掌握。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武帝、宋太祖推行的措施也要掌握。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 “不许立丞相 ”可以联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故选 C。 AB朝皆有丞相, D项设立了军机处。 考点:明朝的政治制度。 点评:朱元璋废除丞相

18、制度,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汉宋两朝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学生需要知道。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是没有决定权,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内阁 B军机处 C参议院 D中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可以看出这是清朝的政治制度,排除 CD项。 A项主要是在明朝发挥作用,到了清代负责处理 日常的事务。不参与军国大政。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

19、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除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 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 则徐的后人) 1990年讲话: 一百五十多年前 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全国禁毒展览漫画读

20、本 材料三: 请回答: ( 1)材料一林则徐上书中,认为鸦片有哪些危害? (4分 ) ( 2)结合健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鸦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8分 ) ( 3)材料二中 “光辉的一幕 ”指哪一历史事件? (2分 ) ( 4)材料三的图表说明什么? (2分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4分 ) 答案:( 1)危害吸食者健康 (2分 ),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2分 ) ( 2)鸦片是一种毒性极大的麻醉剂,久吸易上瘾难戒, (2分 )并使人逐渐体力衰竭, (2分 )精神萎靡, (2分 )直至丧失生命 (2分 ) ( 3)指 19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分 ) ( 4)问题:近年吸毒人员

21、呈上升趋势。 (2分 ) 对策: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分 );支持禁毒事业 (2分 )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 ”、 “ 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可以分析得出鸦片的泛滥一方面影响吸食者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会威胁的清王朝的统治。( 2)学生此问可结合相 关知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3) 1990年的讲话 150多年前的涉及到和毒品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事实很容易想到是虎门销烟。( 4)从图片数据可以分析的出,从1991年到 1997年吸食毒品的人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以来的毒品问

22、题 点评:近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鸦片有走私转变为贸易的合法化,对中国的危害更为巨大。近代中国一直面临着禁毒的问题,。建国后一段时间内,毒品问题在中国绝迹,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又有死灰复燃、愈演愈烈之势,需要加 大禁毒力度,同时自己也要远离毒品。 2006年 3月 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 “日不落 ”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 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 1)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

23、成还是反对? (2分 )为什么? (4分 ) (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 (2分 )为什么? (4分 ) (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8分 ) 答案:( 1)赞成 (2分 )。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4分 )。 ( 2)不会 (2分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4分 )。 ( 3)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4分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分 )。 试题分析:( 1)英国责任内阁制重要的原则就是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就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因此在攻打伊拉克问题上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的。( 2)女王反对,布莱尔没有必要撤兵,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3)此问考查的是责任 内阁制的基本的的原则。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考点: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点评: 18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党首自然成为首相。首相由议会产生,就政府事务对议会集体负责。 1832 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进入完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