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3525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近期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 “房 ”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 “房 ”,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 “房 ”。这一 “改姓 ”现象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 “房 ”,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 “房 ”。 ”可以看出这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宗法思想。故选 B。A项是政治隶属关系; C项在秦朝时期开始确立的地方行政管

2、理制度; D项是选官制度。因此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1898 年一外地人到江苏苏州游玩,发现当地一家新开设的英国轮船制造局,感到很惊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 C 试题分析:允许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条约是在马关条约中规定的,

3、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列强的需求。故选 C。 AB 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签订的,反映的是销售商品的需求; D项是在 1901年签订的,时间与材料不符。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割台湾岛给日本,允许投资设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 ,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日本获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在该条约签订后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需要掌握。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4、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 中国 “向西方学习 ”进入了哪个阶段 ( )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以看出这是向西方学习进入到制度学习阶段,故选 B。 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 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D项是甲午战后出现的思潮,主张发展经济振兴国家。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主张。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宣传,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 ,但是却起

5、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 “万恶之政府 ”指(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注意题目中的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武昌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 1911年的武昌起义,再就是新军,是清政府在新政中的重要举措,其它三个政府存在时期,没有新军这名,因此可排除 A、 C、 D。从材料中的 “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

6、倒 ”即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故选 A。 考点:武昌起义 点评: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它是以武昌起义作为开端的,最终引发了全国的独立运动,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建立的新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发展下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 背景也需要掌握。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用排除法,三民主义表达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7、, A项错,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思想, B项错,三民主义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D项错,故 A、 B、 D三项均排除,答案:为 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对联往往也能反映一段历史 (现象 ),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 ) A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

8、一日不开 ” D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答案: D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由于全国人民的斗争,使北洋政府没敢在和约上签字,罢黜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斗争取得初步胜利,因此学生开始上课,商人开始开门营业。故选 D。 ABC项都未能体现这一结果。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运动中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的斗争席卷全国,最终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

9、也需要掌握。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所用到的一幅地图,他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红军走的一条是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贵州、四川,然后到达甘肃的路线,这是长征的路线,故选 B。其他各项不符合事实,均未走这条路。 考点:长征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长征的相关知识。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虽然红军人数受到极大的损失,但是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

10、影响。 中央电视台组织的 “红色之旅 ”从北京出发 .途中经过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 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故选 C。 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的关系。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在正面战场,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二者都是在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纪念意义。 下列关于 1971年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A

11、挫败了美国制造的 “一中一台 ”的阴谋 B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C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D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 26届联大是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的代表权长期被国民党当局所霸占。因此 D错误,故选 D。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挫败了美国制造的 “一中一台 ”的阴谋,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因此 ABC正确。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点评: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

12、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成文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针对罗马帝国人口多难于管理的问题,罗马统治者发展了罗马法,使它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这就是万民法。故选 C。习 惯法是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以前,起主要作用的法律

13、形式;公民法是在共和制时期公民内部实行的法律;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精神,为独立于政治上的实在法而存在的正义体系。因此 ABD均错。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此外,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也要准确的记忆。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中哪一项基本原则( ) A同态复仇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D遵守契约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依

14、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选 C。 AB项材料未体现; D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的是契约的实行的问题,而是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 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故选 C。 A项标志着科学社

15、会主义的诞生; B项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伟大的实践; D项新中国的成立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的成果,但是不是第一次将 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行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都需要掌握。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开创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定位一统,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

16、考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20世纪初,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没有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辛亥革命

17、“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的关键是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 质并未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未发生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也需要掌握。 中日关系改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的产物,所以中美建交早于中日建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说中日关系改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的产物有一定的道理,中美关系缓和

18、化以后,中日 1972年实现了邦交关系正常化,但是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逐渐是以大国的身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多极局面。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世界格局并未实现多极化局面,而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考点:当今国际局势 点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起世界的霸权,到处推行扩张政策。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 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 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世界史,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政新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故选 C。 A项固守小农经济的范畴

20、,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B项错误,反侵略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 D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根本的分析。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颁布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纲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因为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缺乏实践的基础而没有成功。与此相关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另一个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也需要掌握。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21、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 分别为楚辞、唐诗、元曲、宋词,选择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文学。文学的相关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其中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此外其他的时期的文学的 特点如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另外,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

22、,需要掌握。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 “亚圣 ”,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 ”。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 A “奖励耕战 ” B “崇尚自然 ” C “民贵君轻 ” D “无为而治 ”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孟子思想中能够体现早期思想基础的是 “民贵君轻 ”的内容,故选C。 A项是法家思想; BD项是道家思想,直接排除。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

23、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 A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 C统一度量衡、货币 D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朝留给后世的政治遗产,一是首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是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 A。 C项并非从制度上进行分析的,而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BD项是秦朝开创的制度,但是并不是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都被废除了。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

24、集权制度是重大的创新。在秦朝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法律制度等。秦朝创立的这一制度,以后历朝无不沿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矛盾:中央集权 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和皇权不断地加强。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条件简陋,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六部 D军机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雍正时期 ”“简陋 ” “每日召见 ”“拟写 ”等等,不难分析出是军机处里的军机大臣。故选 D。 A项在清朝只负责一般事务; B项是在雍正帝之前的中央机构; C项是具体执

25、行机构。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处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谭嗣同在 1896年有感中写到: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诗句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割让给日本 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 “洋人的朝廷 ” 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注意诗歌的写作时间1896年,以

26、及内容做出判断。 “天涯何处是神州? ”特指台湾岛割让给日本后,中国领土更加不完整。故选 B。 A项体现不出 “天涯何处是神州? ”的感慨; C项应为辛丑条约签订后; D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民众掀起了顽强的保台运动,虽失败告终,却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此相关的知识点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需要掌握。 “ 学子激扬焚 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

27、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由 “学子激扬焚佞府 ” 可联想到五四运动中,群情激扬的学生火烧赵家楼;由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可联想到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在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链接五四运动相关知识,运动初期中心在北京,学生为运动主力。 6 月初,中心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故选 B。根据分析, ACD项均与学生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

28、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标题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选 B。 AC 项没有进入北京; D项是八个国家而不是英法两个国家。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

29、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侵略战争,是列强攻进背景,皇帝仓皇出逃。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范围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明显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发展。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确立三省六部制 B建立法律体系 C废分封,置郡县 D实行科举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故选

30、 A。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排除 B; C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除;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排除 D。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31、 )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从材料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可判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其主要历史功绩是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选 A。 B项是辛亥革命的功绩; 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D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 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

32、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 领域里的继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的归国路, 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 这是组委会给 2007年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 “两弹 ”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导弹、核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 “两弹一星 ”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 “两弹一星 ”的出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应选 B。根据分析, ACD均错误,不

33、符合事实。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领域里的发展。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 西汉太中大 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竹简作为书写载体的不便,因此为改变这种现象应首先得益于发明了造纸术。故选 C。 AB项是印刷方

34、式的进步,和材料无关; 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四大发明:造纸术 点评:造纸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与此相关的四大发明其他各项的具体情况和传播的情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项是维护封建 统治的伦理道德,对人们的束缚极大。因此 不能体

35、现民本思想,排除 BCD 项。故选 A。儒家思想中的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等思想都能体现重民的内容。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强调重民、爱人,反对苛政。儒家思想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虽然经过了很大的发展,内容不断的充实,但是并未偏离这一核心的思想。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古代的其他思想流派,他们和儒家思想一致,一同为传统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贞观年间,唐太宗主持国家官员选拔考试,看着考生们鱼贯而入,唐太宗感叹: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这一现象得益于哪一制度的确立:( ) A察举制 B

36、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西汉时期实行的; B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C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选 C。 D项并未参加考试,而是靠的门第。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 社会矛盾。除科举制外,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等也需要掌握。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 “中国雪 ”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它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 ”是指(

37、)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克思说的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故选 C。 AB项是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D项主要用在了航海。 考点:四大发明 点评:火药在唐代道家炼制丹药时发明。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代得到普遍的应用。火药在宋代传入西方,为资产阶级 对外扩张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相关的四大发明的其他的内容和它们对外传播的情况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一位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 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 A总统 (行政 ) B总统 (外交 ) C首相 (军事 ) D内阁 (行政 ) 答案: A

38、 试题分析:美国实行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享行政、立法司法之权。故选 A。其他各项均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相违背,均错误。 考点:美国三权分立原则 点评:美国三权分立是借鉴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三权相互制衡,从而保障民主,反对专制。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美国、德国确立的政体类型和法律文献与特点也需要掌握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 “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 ”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

39、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科学依附或受制于基督教神学,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物体运动的相关问题,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才破解这一问题。 牛顿建立了近代科学。故选 A。 B 项属于生物科学; C 项是现代物理学,是 20世纪后; D项是地质学,是 20世纪后建立的。 考点:近代西方科学 点评:近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重要的代表。它的产生有打击了神创学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后者越来越难以在人们的头脑中居于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近代科学领域的其 它的成就也需要

40、掌握。 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 ) A电视 B报纸 C电影 D互联网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那时候电视不普及,互联网还没有,电影远不及报纸及时,故人们主要是通过报纸来了解。故选 B。ACD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传媒发展 点评: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中国逐渐是以大国的身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当时中国人了解国家大事还是以报纸为主。其他

41、现代的传媒方式并未普及。 简答题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 ( 1)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请回答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分) ( 2) 情景模拟: 1916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乙教授 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 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 !痛快 !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

42、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1分 ) (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 2分) 答案:( 1)孔子;仁( 2分) 程颐、程灏、朱熹、陆九 渊、王阳明(答出一人给 1分,共 2分) ( 2)新文化运动( 1分); 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 2分)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1分 ) (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 ”) 建

43、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2分) 试题分析:此题是简答题,可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代表文物有朱熹和王守仁等。( 2)从材料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可以看出 这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其影响主要在于思想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了一系列的理论,主要是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主要内容可依据教材作答。 考点: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点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

44、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宣扬民主与科学。希望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 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的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 12月 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 7月26日,中、美、英

45、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 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 晚年羁留台湾,在 1962年 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 材料三 2005年 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 “台独 ”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制定本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46、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回答: ()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 2分) 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 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 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 2分) (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3分)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分)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1分) ( 2)现状:台湾与大陆分离。( 1分)原因:中国内战遗留问题。

47、( 1分)方式: “一国两制 “,和平统 一。( 2分) ( 3)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 “台独 ”分裂势力的存在,外国势力的干涉,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3分) 试题分析:( 1)一百年前的战争是甲午战争,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了台湾等岛屿,后来在 1945年抗战胜利被成功收回。( 2)材料二反映了两岸渴盼统一的情怀,台湾现在依然与大陆分离。两岸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主张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的问题。 ( 3)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主要是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此题从台湾问题的由来考查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兄弟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也对台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