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3530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 “哲学不能带来钱 ”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 贫困的哲学 。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不会有光明的未来,说明要重视哲学对我们的指导作用, D正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更

2、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错误; B“只是 ”过于绝对,错误;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错误。 考点:哲学的指导作用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重视哲学的指导作用的理解,选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难度较小。 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 “愚 ”,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愚公移山不能用炸药炸,用车运,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D正确

3、; BC 与题意不符; A不是实践的特点,错误。 考点: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实践的基本特征的识记和理解,特别是对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的理解。要求学生要准确理解要点和材料内容。难度较小。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真理是无限发展的,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正确;题目强调的是真理

4、是无限的, A与题意不符;题目观点是正确的, CD说法错误。 考点: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点评:该题要求学生要准确解读题意, 并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分析,题意较容易解读,难度较小。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个实验,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 6次信息接力 ”,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们创造出来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利用互联网可以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5、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正确;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D说法错误;事物的联系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B错误。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要准确解读普遍性的含义,属课本易错点的考核,难度适中。 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 A 试题分析: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说明事物之间存在联系,联系是普遍的。 A正确;整体决定部分, B 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之分, C

6、错误; D与题意不符。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的普遍性及整体与部分联系的理解和运用。准确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选项。难度适中。 如今,有不少人买房讲究风水,认为风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程。这一说法 A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B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 C违背了联系的条件性 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买房讲风水,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 点评:该题以买房讲风水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联系的特点的理解和判断。材料很容易理解,难度较小。 中国电信家校通系统的推广改变了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使学生家长能及

7、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也方便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这体现了 A科技进步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D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间接性和多样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中国电信家校通系统的推广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 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改变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不是改变的事物的客观联系,A错误; CD与题意不符。 考点:人们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点评:该题以中国电信家校通系统的推广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联系的运用与理解。难度适中。 人民日报报道,目前

8、已知我国至少有 380 种入侵植物、 40 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物种给农业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 地生物物种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 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外来物种在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创造有利条件,限制不利条件。 C正确; A“杜绝 ”D“无

9、条件吸收 ”本身说法错误,而且不是哲学道理; B是事物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题意不符。 考点:联系的多样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的多样性的理解,材料内容较为简单,首先要排除就事论事的选项,凡是不体现哲学道理的选项都要排除,再结合材料内容选择即可。难度适中。 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楚汉传奇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 “垓下一战 ”大胜,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垓下一战 ”证明了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D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答案: B 试题分析: “垓下一战 ”刘邦大胜,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

10、说明在一定条 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识记和理解,要对题目内容准确理解和分析,才能选择正确答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一般。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 “酒与污水定律 ”,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改变不了污水的性质,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

11、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改变了酒的性质,使酒变成了污水,说明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D正确; A是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地位,没体现局部对整体的影响,错误; B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与题意不符; C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与题意无关。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方法论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和方法论的运用与掌握。要求学生要准确理解题目主旨,并能结合选项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难度适中。 宋代冯湛曾奉命打造战船。接受任务后,他不是照现有 的大船依样画葫芦,而是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他发现: “湖船底 ”可以涉浅, “战船 ”的 “盖 ”可以迎敌, “海船 ”的 “头尾 ”则可以破浪。于是,他

12、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桨船。这种新型的多桨船性能极佳,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且能载甲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这说明 A整体具有部分都不具备的功能 B系统内部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 C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代冯湛打造战船,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并把各种船只的优点进行集中,说明要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C 正确; A 强调的是部分离不开整体,以题意不符; B 强调的是系统的有序性,与题意不符;整体只有在各部分结构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大

13、于部分功能之和,D错误。 考点: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系统和要素关系的识记和理解,对材料内容要准确理解,选项涉及内容要熟练掌握才能正确判断错误,难度较大。 计算机网络使全球 “网民 ”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 ,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 “地球村 ”。这说明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计算机网络使全球 “网民 ”有联系,说明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们利用互联网改变了存在状态,建立了新的联系,说明人们能够根据事

14、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正确; 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事物的联系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错误。该题选 C。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 点评:该题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状态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联系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要熟练掌握和理解。难度适中。 近日来经过考古发掘,专家认可了在扬州市发掘的隋炀帝陵为隋炀帝真墓的消息。此前公布的被误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炀帝陵距此约 6.5公里。隋炀帝陵的真假最终还是由实践来检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主观见

15、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正确;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因的理解和识记,属课本基本内容的考核。难度较小。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 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表达

16、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 ”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赋予了人的主观情感,反映了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D正确; A“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 ”错误; B能动性是人所具有的,不是客观事物自生的,选项错误; C与题意不符。 考点: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点评:该题要准确理解意象

17、的含义,并对选项的说法逐一进行分析判断,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能力,难度较大。 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 人是命,天注定 摩擦生热 水往低处流 存在即被感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是世界观, 是物理现象; 是规律。该题选 D。 考点:世界观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世界观含义的识记和理解,对每个选项的意思要明确,并能对其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种无奈的叹息 -“天有不测风云 ”。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

18、在具有同一性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认识具有局限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有不测风云,认为人不能正确认识天气,是片面的,因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A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表现的认识和理解,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叹息的片面性的原因。难度较小。 宫的热播捧红了一首小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见与不见蕴含的哲理是物 质是世界

19、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我在故我思,即我的存在决定了我的思维,是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一致。 B正确; A是辩证法观点; C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考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和判断,首先要对题干和选项属于哪一观点派别准确区分和判断,再选择合适的选项。难度适中。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 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A脱离了客

20、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李载仁从不吃猪肉,认为猪肉不好吃,就用猪肉和大饼惩罚犯错的仆人,这是根据他个人的好恶来看问题,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A正确;题目只说了一个人的观点, B与题意不符; CD判断错误。 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对选项涉及的知识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体现,难度适中。 2013年 4月 3日,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带领省工信委

21、、省商务厅等省直部门负责同志来浔调研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政府人员重视调研反映了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政府人员重视调研,是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的体现,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A正确; B不符合题意;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与 材料不符; D意识起决定作用,错误。 考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点评:该题材料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又和我国政府人员的做法有联系,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原理表述,再根据对题意的把握选择合适的选项。难度适中。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

22、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洛阳城是古今兴废的载体,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D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错误;洛阳城是古今兴废的载体,没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错误; 考点: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物质的唯一特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属性的识记和区分。不仅要熟练掌握课本内容,还要对材料主旨有很清晰的把握。难度适中。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23、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 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事多变,但只有春风吹起的湖水的波浪未变,说明在承认事物是绝对运动的同时,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C正确; AD论述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题目侧重于强调相对静止, B不符合题意。 考点: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点评:该题的重点是准确解读题意,首先要明确题目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还是运动

24、和静止的关系,而且要结合对题意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选项。难度适中。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 “神童 ”教育,幼儿园 “小学化 ”趋向愈演愈烈,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 “小学化 ”趋向是一种 “揠苗助长 ”的表现。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幼儿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园 “小学化 ”趋向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是 错误的,是因为没认识到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A正确; BCD错误。 考点: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点评:该题以幼儿园小学化阻碍幼儿健康成长为材料,考查

25、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材料内容较容易理解,难度不大。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 ”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C真理作为意识具有不确定性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生是客观存在的,是悲剧还是喜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 A正确; B认为人的意识决定客观世界的变化,错误;真理是客观的, C错误;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的理解,结合题目内容进行解释。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较小。 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

26、人看见气质: “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 ”画家瞧见造型: “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 ”医生关注药性: “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怯烦。 ”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 A目的性 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被动复制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C 正确; AB与题意不符;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不是被动复制的, D错误。 考点:意识的特点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意识的特点的识记和理解,首先排除错误说法,再根据题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难度一般。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

27、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这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发展科学,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要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求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B 正确; ACD没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错误。 考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如何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针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即可,难度不大。 综合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 20

28、13年劳动节放假安排为 4月 29日 (星期一 )至 5月 1日 (星期三 )放假调休 ,共 3天。而在 1999年,中国国 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 “五一 ”“十一 ”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熟称 “黄金周 ”的 7天长假。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大了对景区的破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2007年底,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12分

29、)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调整法定节假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设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 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

30、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国家对法定节假日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体现了国家深化和发展了设立法定节假日的认识。( 3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要顺应现实的需要,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为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 析材料。黄金周的实行,保障了公民的休息权,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增设一些传统

31、节日的假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增设,体现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体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特点、真理 点评:该题以我国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增设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所学的认识论的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 用。对材料内容的解读和分析要细致,并能和正确的原理相结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所学认识论知识,还要对原理进行理解,对材料整合归纳,阐明体现的原理要点。该题难度很大。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

32、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 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 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7分) 答案: (1)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材料中由于人类只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态平衡规律,导致水污染与水危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尝

33、到了这些行为的苦果。 (3分 )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也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缓解水危机,为人类服务 。 (3分 ) (3)应该正确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1分 ) 试题分析:该题以环境污染的危害和解决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识记和理解。学生要对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表现熟练掌握,再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解释。工业发展中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说明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34、基础和前提。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危机,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说明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 考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 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的识记,首先要准确回答二者关系,从三个方面回答,再结合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阐释原理。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

35、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 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为解决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建议。( 9分) 答案: 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处理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在处理人与资源矛盾的过程中,要树立节约意识、资源危机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分)

36、 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把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相统一。( 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解决人与自然资源 的矛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原理的识记和理解。回顾辩证唯物论原理,选取合适的原理,从物质决定意识,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对物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

37、客观性 点评:该题明确指明了原理的范围是辩证唯物论,学生对原理内容要熟练掌握,明确哪些原理属辩证唯物论,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总结。结合对材料内容的分析选取合适的原理进 行阐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 ”费尔巴哈反驳贝克莱: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 ” 根据材料,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9 分 )并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4 分 ) 答

38、案: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贝克莱认为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则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才能被人所感知,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9分 ) (2) 哲学上存在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2分 )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分 ) 试题分析: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 唯心主义观点;费尔巴哈的观点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他们二人的观

39、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学生要准确表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再对贝克莱和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派别分类。受到的启示,即要认识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并作出立场选择。 考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点评:该题以贝克莱和费尔巴哈的代表观点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观点的识记和理解,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原理内容,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分类,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理解题意很重要,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在过去的 12年中,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

40、.25亿亩,一方面是农民土地被征用滥占严重,同时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现有耕地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9分) 答案:(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的利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分) ( 2)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准确 地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又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3分) ( 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顾全大

41、局,又重视局部。注重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耕地问题可能带来的极大危害。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关系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联系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问题很明确的指出了原理范围,学生只需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取合适的联系内容即可。经济发展和保护耕 地有关系,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耕地问题,说明既要着眼大局,又要重视局部。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点评:该题材料内容简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要理顺,问题明确指明了原理的范围,降低了该题的难度,学生只需准确解读材料内容,并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选择适合的联系观点进行分析。注意原理和材料内容要紧密结合。难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