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58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王享有治理诸侯国的权力,但是也应该有出兵勤王的义务。周幽王昏庸,为博得褒姒一笑,居然乱用此制度,最终导致亡国。故选 A。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相连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另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不符;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的制度;礼乐制度是借助礼和乐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B

2、CD均错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 相权。 ”他指的制度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种制度无相名、无相权,因此可以看出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明太祖废除了丞相,逐渐发展起内阁制度,无相权。故选 C。 AB项均有丞相制度

3、; D项无相职,只是跪奏笔录。 考点:明朝内阁制度 点评:明代建立后,明太祖吸取前朝丞相专权的弊端,废除丞相,自己直接管辖六部。为了提高效率,逐渐地发展成内阁制度。内阁官员无实权,只备顾问,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总的来看,内阁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 “重文轻武 ”的特点与影响 C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明朝开始丞相制度被废除了, 清代不可能有丞相,因此 D 项错误。其它各项均符合历史史实,

4、是正确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我国古代各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创立;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隋唐实行科举制度,此外还有一些制度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也需要掌握。 下列四幅是关于中国古代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但是呈现出来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的趋势。故选 B。其它各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来看,是皇权和中

5、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与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与此相关的削弱相权和地方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乡之感。这是因为 ( )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题中可知欧洲人把希腊看成是家园,说明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故选 C。 A项明显错误; B项错误,文艺复兴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并非重生; D项错误,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并非代议制民主。 考点:古希腊民主制 点评:古希腊文明是现

6、代西方文明的源头,现代西方的一些重要的制度等都可以在古希腊找到痕迹。古希腊文明中最主要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的地理环境适宜航海和对外贸易,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雅典民主制的发展。此处强调的是强调了自然地

7、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故选 A。 BC 说法明显极端; D项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的。 考点:古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古希腊三面环水多山阻隔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实行公民集体参政,有利于希腊发展工商业,工商业奴隶主实力的壮大有利于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此外,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 “陶片放逐法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陶片放逐法,克利斯提尼统治时期实行。为了保障民主,对于有可能威胁到民主制的人,用陶片进行放逐。如果在陶片上对某人的反对票超过 6000票 ,此人便要被

8、赶出国门十年。故选 D。 ABC 项是在 梭伦改革时期实行的且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陶片放逐法的基本内容和实行的目的。此外,也要知道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 “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 (包括伯利克里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

9、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里所指的应该是民主制度的衰落时期,因为雅典的民主制开创于公元前 594年,而真理不一定就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时,直接民主就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故此题应该选择 C。 A项材料未体现; B项说法错误,苏格拉底等人只不过是反对直接民主制,因为直接民主制产生了很多的弊端; D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本质。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直接民主制存在很大的弊端,即是在伯

10、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雅典民主制的机构主要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总的来看雅典的民主制推动了雅典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 ) 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A 错误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都正确 D 都不正确 答案: C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 正确;雅典民主制未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因此 正确。故选 C。其他各项均错误。

11、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本质。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直接民主制存在很大的弊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雅典民主制的机构主要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 。为后世的民主制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总的来看雅典的民主制推动了雅典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 A习惯 习惯法 法 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 习惯 法 习惯法 C法 习惯 法律总结 习惯法 D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 法 答案: A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罗马法律发展沿革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罗马法最早是奴隶社会内部约定成俗的习惯,在后期成为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习惯法,解释权在贵族,而到到了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发展到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为罗马发法的总结。故选 A。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世界文明史说: “后来, (罗

13、马 )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是伴随着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发展的,由公民法到万民法,法律条文不断充实,才出现了材料所述的情况。故选 A。 B项无法体现材料中的颁布的法律多、法官被难住的信息; C项罗马制定法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版图的扩大,社会矛盾的增多,需要用法律来进行治理,而不仅仅是阶级矛盾一项; D项说法错误,古罗马实行君

14、主专制,并未实行依法治国。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 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 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 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一个拥有 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

15、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 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罗马时期奴隶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买卖,主人可以决定奴隶的命运;在古罗马,妇女地位比较低,依附于男子,以上分析, 做法都是合法的。故选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做法是错误的。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世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到现在其法律的一些原则和精神如陪审制度、被保护人制度、审级制度等依然被采用。与此相关的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和具体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民法大全记载: “拷问不得施加于 14岁以下未成年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注

16、意规范审讯制度 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拷问不得施加于 14岁以下未成年人 ”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审讯规范,同时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这些原则到现在依然在采用。因此 是正确的。各项 B。 错误,材料未体现。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

17、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 ) A它是所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马法是罗马处于奴隶社会时制定的,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故 C 项不正确, A项正确,罗马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项正确,罗马法的一些原则到现在依然被采用; D项正确,罗马法中的一些自由平等的理念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18、,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鉴于元代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的情况,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选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内部的矛盾,因此 A错误; B项没有涉及到皇权,错误;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明朝政治制度 点评:明太祖废丞相,沿袭了 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彻底废除。明太祖废除丞相

19、后,逐渐建立了内阁制度,内阁后来权力不断扩大,掌握了票拟的权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授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A功绩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 功绩 门第声望 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功绩 D功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授爵制是依据的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汉代察举制 是依据的品德,如孝道等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是依据的门第的高低授予官职;隋唐科举制是依据的考试成绩来授予官职。故选 D。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古代的选官

20、制度体现了由重视血缘关系和门第的高低逐渐转向考试成绩,体现了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方面,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稳定社会秩序,因此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就一直延续到清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隋唐以后主要是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做官,调动了知识分子读书的积极性。故选 A。察举制主要在汉代实行; CD在战国以后都不是主要途径。 考点:选官制度:科举制

2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除科举制外,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等也需要掌握。 假 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在西周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大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周王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部族首领、先代贵族,所以作为商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

22、受封的。故选 B。 A项为商王的后裔,可以获得分封; C项是功臣,也可以获得分封; D项是王室成员,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三字经写到: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故选 B。 是在原始社会

23、实行的制度; 是 在秦朝建立的制度。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宗法制与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 ,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有利于凝聚宗族 , 国 家 结合起来 ,强化王权。故选 D。 AB

24、C三项均与忠孝等观念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 26 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 后劝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

25、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原因是皇后劝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体现了宗法制的原则。故选 B。 A项说法错误,并非是父死子继的争论,而是选择哪一个孩子继承大位的问题; C项材料未体现; D项说法错误,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实行的制度。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确立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时期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随着西周的灭亡而灭亡。但是宗法制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在各朝主要表现为皇

26、帝的继承制度。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材料的基本含义。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说明战国七雄 中除秦国以外的六国已经被统一,“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 “家天下 ”的本质,故B项正确; A项早于 “皇帝制度 ”的出现, CD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 “六合 ”、 “皇帝 ”没有直接的关系。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皇帝制度是其

27、主要内容之一。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皇帝 ”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朱元璋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秦朝统一中国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是皇帝制度的开始。故选 A。 BCD 三项均不是最先使用皇帝称号的帝王。 考点:皇帝制度 点评: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之一。皇权至高无上和家天下是其主要的特征。皇帝制度产生后,发

28、展趋势是皇权不断的加强。与此相关的,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 48 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 46 郡。这里的郡是秦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均作为地方一级的最高行 政单位。故选 A。 B项错误,基层单位有县、乡、里等; CD项均与材料无关。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郡县制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朝创立,后世不断地得到发展。

29、郡县制的实行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元代被行省制所代替。与此相关的我国古代历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需要把握。 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郡县制下官吏由中央任免,不得世袭,郡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由中央任命。故 A、 B、 C三项均符合史实,而郡县直属中央不是封地,因此 D错误。故选 D。 考点:郡县制 点评: 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郡县制

30、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随时替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秦朝实行的其他的重要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法律制度等都需要掌握。 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制 ”都是制度的意思,秦朝开创了郡县制,在封建王朝非常具有历史意义,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巩固了统治。周朝的失利在于分封制度,导致天子的权利过于分散,出现下强上弱的尾大不掉的情况,因而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汉代初期都出现了战乱

31、频繁的状况。故选 C。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形成了与政治紧密相连的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是秦以后建立的政治体制。根据分析, ABD均错误。 考点: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主要内容。分封制下官员世袭,但是郡县制则是中央任命,因此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用。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 “四方古印文 ”来考查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实行的措施。联系各选项, 结合教材相关所学,可以判断出

32、项说法正确,第 项与史实不符,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故选 A。 考点:秦朝采取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秦朝统一全国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长官均不能世袭,废除了原来的分封制。此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从西汉的叛乱大都是由于封国挑起的,郡县制没有参加叛乱的,从

33、这个角度说,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 D。 AB项与材料信息相反; C项明显错误,郡国并行制使得封国叛乱不断。 考点:郡县制与分封制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地方行政体制。分封制下,地方官员是世袭的,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但是在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加强了中央集权。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

34、,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 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朝时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明朝时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从郡、丞相、诸卿和皇帝裁决可判断第一个是秦朝,从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关系可判断第二个是唐朝,阁臣、诏书直送六部可以判断第三个是明朝。故选 D。其他各项均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点评: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 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

35、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图 1和图 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抓住图 1中 “郡 ”与 “国 ”交错相处,可知这是指汉初刘邦实行的郡国二制并行。抓住图 2中 “辽阳行省 ”和 “

36、岭北行省 ”两个关键词,可知这是指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故选 A。其他各项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点评:古代的行政制度主要有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 综合题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

37、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 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 百官志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 2分) (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 4分)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 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 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4分) 答案:( 1)对象:王族;( 2分) ( 2)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 4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同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任答 2点共 4分,) ( 3

38、)特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任答 2点共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 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 职官志 材料三 图三 文渊阁 图四 军机处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 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 图四的

39、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4分) (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答案:( 1) 秦朝( 2分)。三省六部制( 2分)。唐朝( 2分)。 ( 2)废除丞相 ;裁撤中书省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设殿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 4分) ( 3)明成祖(或朱棣)( 2分)。清朝( 2分)。 (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 ;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分) 试题分析:( 1)此问比较简单,图一体现的是三公九卿制,是在秦朝;图二所示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是在唐代设立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3

40、)问的是内阁是在哪个皇帝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是在哪个朝代设立的,都是比较简单的 问题,可结合教材作答。( 4)从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我国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最终发展到顶峰。 考点:专制皇权的加强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和皇权不断地加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内容需要掌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

41、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4分 )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

42、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4分 )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2分 ) 答案: (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4分 ) (2)公民 大会、抽签选举。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 公正,避免腐败。 (4分 ) (3)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 (2分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第 (1)问归纳三省体制的特点,结合课本唐代三省六部制度回答其意义;第 (2)问考查雅典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和积极作用,提炼材料中信息 “辩论 ”、 “抽签 ”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 (3)问着眼于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本质区别,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 考点: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 点评: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体制下,如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内阁制和清朝设立军机处都使皇权不断地加强,与此同时,中央集权都在不断地加强;西方古代雅典实行是民主制,其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与现代民主不同,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