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3669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 A申报 研究中国近代史的 “百科全书 ” B “我与电视 ”有奖征文启事 纪念中国电视诞辰 56周年 C “二五

2、”计划为我国互联网指明方向 D影像中的京剧 纪念中国电影诞生 109周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互联网开始于1995年,而二五计划是从 1958年到 1962年。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互联网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

3、能力。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而随着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对传统的男尊女卑是巨大冲击,选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进步的影响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歌词中的 “天路 ”指的是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 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迁移能力。材料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

4、的进步 交通进步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的原因有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大危机的特点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

5、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 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罗斯福把 “老绅士 ”比喻为资本家,因为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 ”,故 C项正确。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 B两项存在知识性错误,排除。但罗斯福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损

6、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因此 “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 D项说法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0世纪 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 “(我们的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 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

7、力。从材料中 “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可知,福利制度推行的目的是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故选 D项。 A项与材料无关, B项是对 “梯子 ”的解释, C项明显不符合逻辑,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制度 沃尔特 拉菲伯美国世纪中写道: “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 ”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

8、的方向盘 ”中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干预经济 1921年,苏俄的粮食 播种面积只有 9030万公顷,只及 1913年的 85%。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面积与 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 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 112%。出现 1921年和 1925年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1921年现象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925年现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921年现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1925年现象主要是实

9、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1年之前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的内容便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无法获得自己的多余的粮食,因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1921年以后逐渐地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农民的负担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 正确。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是在 1936年以后确立的;农业集体化是在 1928年后实行的。因而 错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 一个

10、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 C “开垦、开垦、再开垦 ”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主要是考查斯大林政策。 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 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 C项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 D 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自 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

11、,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上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 D没有突破 “斯大林模式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 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D项是两者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失败的原因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 “美元特权 ”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这

12、里针对的是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贸总协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特殊地位。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 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 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

13、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说: “如果没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 30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APEC首脑非正

14、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在闽粤两省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格局所学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标志。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 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B有人在谈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答案: A 试题

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根据所学知识,歌女红牡丹于 1931年 3月,由明星公司拍摄的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于上海公映 ,立时轰动海内外。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歌女红牡丹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

16、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本题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 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7、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 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 “废井田,开阡陌 ”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家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农具的出现,促进了私田的开垦,瓦解着井田制,加上牛耕的出现,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成为可能,最终在 “废井田,开阡陌 ”后形成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明清时期著名商帮出现,社会上有

18、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之说, “新安 ”和 “山右 ”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苏商和徽商 D徽商和晋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抓住“明清时期 ”、 “商帮 ”,由此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

19、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甘薯可直接确定为明朝。所以答案:选 D。 考 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手工业发展状况 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由 “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得知这主要反映了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

20、开辟的背景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工厂的广泛建立,它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终结 D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前,人们利用的动力主要是水力和风力,这些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很大限制。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发展 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菲律宾在 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 12月 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 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

21、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 Ph 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尊重了当地的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宗教色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菲律宾名字来自西班牙殖民者国王的名字可以判断其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 汽车工业 电力工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工业部门的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

22、的工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机器制造业等,并且对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工业、电器制造、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迅速发展,并且对一些国家工业生 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将带 的选项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如果用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 ”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 “插柳 ”最有可能是指 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 “有心栽花 ”

23、的是ACD,但都没有达到目的;在洋务运动中,却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这样的一段文字 “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 100人,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厂。 ”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小李查的资料可知:“私家经营 ”“与日本纸的竞争 ”二个关键词能看出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资

24、本主 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的特点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最先进的技术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但不可能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带来财富的积累。故选 D项。 考点: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条件 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

25、务运动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客观意义。洋务运动开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体现了机器生产和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的影响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 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广州、厦门、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

26、和厦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史 中国近代城市 厦门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 1956年消失, 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时间 1956年可以判断。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样广告就消失了。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计划经济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

27、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 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请回答: ( 1)请概述材料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5分) ( 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2分) ( 3)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 3分) 答案:( 1)清朝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

28、再沿用类似称呼。而先生、君等称呼不仅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共和国家。( 5分) ( 2)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 2分 ) ( 3)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 “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 ”“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中可以概括出本段材料主要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9、,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因素有: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 ( 3)本题主要 考察的是近代社会习俗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的进步意义: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会习俗的变化 ( 30 分)政治家的演说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

30、却所得甚 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 1933 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 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什么措施?( 2分)这一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材料二 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 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用 “新经济政策 ”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 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 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

31、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在 “经济建设中所犯的错误 ”具体指什么?( 3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 “新经济政策 ”带来的积极影响?( 6分)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1992年南方谈话 ( 3)邓小平在上述谈话 中就社会主义建设回答了哪两个重大问题?( 6分)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4分) 材料四 ( 4)材料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

32、成立说明什么?( 4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 1分 ) 答案:( 1)措施:新政。( 2 分)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4 分) ( 2)错误:试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带来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分) 积极影响: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分) ( 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 的本质问题( 6分) 意义:南方谈话对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两个标志性事件之一。( 4分) ( 4)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 3分) 说明了区域

33、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及地区内国家联系的加强。( 1分)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1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从材料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中可以看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新政的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影响。从材料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 ”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可以看出,列宁所说的在 “经济

34、建设中所犯的错误 ”具体指:试图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带来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实施 “新经济政策 ”带来的积极影响: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 ”可以看出材料三主要是针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和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这两个重要问题。根据所学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南方谈话对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两个标志性事件之一。 (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可以看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说明了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及地区内国家联系的加强。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 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