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373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 ,人们提出了 “慢生活 ”理念 ,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 ,并加入到 “慢餐饮 ”、 “慢旅游 ”、 “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提出了 “慢生活 ”理念,并逐步加入慢行为行列,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说法正确;哲学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B说法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说法错误; D与题意不符。 考

2、点:本题考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 “错误 ”的自白: “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 ”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为真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所犯错误要找到其原因并改正错误,谬误才能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3、才能接近真理,如果对所犯错误不闻不问,是不会获得真理的, 错误, 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庄子认为两人辩论,它们自

4、身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请来 第三者也无法断定谁是谁非。他的观点认识到了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C符合题意;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漫画告诉我们( ) A意识活动的内容由心情决定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 A说法错误;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如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会有人的意识的产生,B 说法错误; C 与漫画主旨不符;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面对淋雨人可以改变心情,

5、 D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 “酒与污水定理 ”,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到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答案: D 试题分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故 B表述错误,首先排除;酒与污水定理中要看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不能改变整体的性质,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一匙污水到进一桶酒里,会改变一桶酒的性质。这说明必须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D说法

6、正确; AC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经过 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有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对这里的 “变 ”与 “没有变 ”理解正确的是 “变 ”是事物的绝对运动, “没有变 ”是事物的相对静止 “变 ”的是部分, “没有变 ”的是整体,整体决定部分 “变 ”与 “没有变 ”构成一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变 ”的是量, “没有变 ”的是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变

7、”是事物的绝对运动, “没有变 ”是事物的相对静止;我国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这是量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性质等没有变,这是质变。 说法正确;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在牌桌上的失利 (“输 ”)迁怒于身后看 “书 ”的孩子,这一做法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母亲把自己在牌桌上的失利(“输 ”)迁怒于身后看 “书 ”的孩子,这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

8、性,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说法正确; 与漫画主旨不符。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是客观的、唯心主义观点。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点燃两根火柴,并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 “温热有间隙效应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B过犹不及,要把握火候和分寸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事物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根点燃的火柴分开很远摆放或紧挨着摆放都不一会就熄灭,两者间隙适中时,能够充分燃烧。这说明过犹不及

9、,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 , B说法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不见其增、不见其损 ”,这是量变,是不显著的运动变化; “日有所长、年有所亏 ”是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

10、中国古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下列各项与上述诗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A 与之蕴含的哲理一致; B 蕴含的哲理是实践决定认识;C蕴含的哲理是要用全面的眼光 看问题; D蕴含的哲理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G手机只能进行

11、语音通话, 2G手机增加了短信、 WAP上网等功能, 3G手机又增添了视频通话等功能。这表明 ( )。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3G手机功能增加,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属于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说法正确; 3G手机是在 1G和 2G手机基础上,吸收旧事物的精华基础上产生的, “彻底否定旧事物 ”说法错误;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12、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 作用 ”到 “决定性作用 ”的合理性。 (9分 )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定位是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 (3分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说明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 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 ”到 “决定性作用 ”,说明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

13、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分 )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原理的识 记、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与认识的特点等角度分析,注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013年 12月 14日 21时 11分, “嫦娥三号 ”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 ”将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 “首次 ”,这表明 我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事物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14、 A B C D 答案: C 试题 分析:当前我国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我国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嫦娥三号 ”将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 “首次 ”,这说明我国的认识能力将不断增强, 说法正确; 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 说法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事物的静

15、止是绝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人生代代无穷已 ”,人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强调了事物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月年年相似,强调了事物是相对静止的。这首诗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说法正确; AB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近来,湖北巴东发生地震,湖北各地都有震感。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 家指出: “地球一直处于 震动状态 , 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

16、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混淆了二者,本身说法错误。该题是四选三的题目,排除带 的选项,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比 ”、 “从 ”、 “北 ”、 “化 ”四个字由 “人 ”字以不同结构构成 (右图为甲骨文 ),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 “比 ”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

17、即 “从 ”;之后会产生叛逆,即 “北 ”;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 “化 ”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 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个甲骨文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说明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说法正确;这四个字是人们对人生成长历程的主观反映, 说法正确;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18、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 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这 是斯蒂芬 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 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 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观点否认了上帝造物说,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火、 水,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该题选 C。 考点:本题

19、考查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 ”。该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几种哲学观点,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句进行分析判断。 “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 ”,认为人的心灵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 “两个对子 ”。下列对应关系能分别体现 “两个对子 ”的是 理在事先 断章取义 形存神存 心外无物 掩耳盗铃

20、 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 刻舟求剑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理在事先,是唯心主义观点;断章取义是形而上学观点; 形存神存,是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正确; 掩耳盗铃,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削足适履是形而上学观点; 沧海桑田是辩证法观点,刻舟求剑是形而上学观点,二 者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 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 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

21、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 “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认识说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B说法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改革开放的 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 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A任

22、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任何哲学都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推动着时代向前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 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A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推动时代的发展, B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 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

23、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坚持群众路线 D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一些光辉著作。这些著作对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提供理论指导,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说法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

24、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有人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去寻找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主要体现 (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 “得到心爱的东西 ”和 “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 ”, 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快乐,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说明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D说法正确; ABC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

25、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意 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颠倒了二者关系,说法错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与反映者的多方面主观条件有关, 夸大了反映者的想象力作用,说法错误;莫言的艺术风格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

26、响,说明意识形式的多样性及反映者的素质, 说法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目前人们已经制造 出 “基因鱼 ”、 “基因猪 ”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型物种是在业已存在的物质及对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制造出来的,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是客

27、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 “宇宙间若没有鸟或蜂蚁,不过是没有鸟或蜂蚁。但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觉解 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 ”下列表述与此段话意思相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绝对观念 外化为万事万物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正确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28、,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存在,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D说明了意识即思维的重要性,与题意相符;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综合题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不断遭到 “雾霾 ”侵袭, “PM2.5”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我校同学以 “应对雾霾 保护生态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认识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看法。(

29、12分) 解决问题 材料二 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中国政府表示,将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明确目标与宗旨,制订切实的可行的计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实现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还要认识到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另外,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破解环境难题,治理空气污染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与 “把握思维的奥妙 ”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如何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有所作为。( 9分) 材料三 面对 频发的雾霾天气,专家指出,治理雾在必须采取综合

30、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 ;要加强科技引领,做到标准先行,逐步压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 ;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的调整。 ( 3)结合材料三,运用 “系统优化的方法 ”,说明如何认识和治理雾霾。 (10分 ) 答案: ( 1) 联系的具有普遍性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类为了眼前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看重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 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们要在事物的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

31、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的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机。(每点各 4分) ( 2)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或者意 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治理空气污染出发点是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应明确目标和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实现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3分) 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性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

32、客观规律办事。空气污染问题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 3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想问题办事物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府应该立足我国国情,认识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制约因素是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并着力打破这一瓶颈。( 3分) ( 3)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 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从实践上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治理雾霾在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治理雾霾要加强科技引领,做到标准先行,逐步压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 要注重

33、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治理雾霾。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的调整。 从认识上学会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既要从整体出发认识雾霾,又要把雾霾各个阶段、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每点各 2分) 试题分析:( 1)该题以我国存在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为材料 ,综合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角度分析造成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原因,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联系材料的步骤组织答案:。 ( 2)该题原理范围大致固定,材料内容较容易理解。从材料中概括中国政府是如何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有所作为的,回答对应的原理即可。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应明确目标和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34、体现意识的能动性;治理雾霾要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治理污染要立足我国国情,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 3)该题 所需原理指向性明确, “系统优化方法 ”相关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从系统的含义、特征及如何对待系统的特征上回答如何治理雾霾;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对雾霾的认识也要坚持综合的思维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系统优化方法。 辨析题 辨析: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10分) 答案: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符合唯物

35、辩证法关于质变的规定的。哲学上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2分) 但就 此认为 “质变就是新事物的产生 ”则是不准确的。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 ,还有一种是由好变坏。因此 ,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即质变是新事物的产生。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发生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分) “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的结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因此 ,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 ,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 5分 ) 试题分析:该题是辨析题,要对题中观点具体分析,准确判断。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质变含义上来讲是正确的说法;质变是新事物的产生,混淆了质变与发展的区别,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观点是错误的;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忽视了量变的作用,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