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75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2年 8月 1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390元和370元,此次油价上调也是发改委继今年 5月 9日、 6月 8日、 7月 11日三次下调后的一次上调。这次油价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其互补品销售量会减少 改用燃气出租车数量增加 物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 导致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燃气出租车与汽油出租车是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故油价上调改用燃气出租车数量增加。在有互补

2、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故其互补品销售量会减少。油价上调使物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本题选 A项。一般说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油价大幅度上涨。故 项错误。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点评: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可概括为 “升减替代升 ,口诀记心中;升减互补减,答题无风险。 ”本题难易适中。 古人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 ) 提出社会

3、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社会主 义时代特征因此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是错误的。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没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故 项错误。本题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本题选 B项。 考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题目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

4、,注意关键词。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5、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目前浙江不仅已经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同时,浙江艺术院团还开展 “2012年万场文化活动下基层 ”活动,这两项活动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修养 B

6、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D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浙江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和浙江艺术院团开展 “2012年万场文化活动下基层 ”活动,目的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故本题选 C项。 ABD项都不是讲的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7、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 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题中铭文认为法老主宰人的生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

8、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 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故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本题选 D项。 考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各种现象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 ,“今天 ,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 ,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 ,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

9、理相 近的是 A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静即含动 ,动不舍静 答案: D 试题分析:诗中的哲理体现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本题选 D项。 A.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C.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了事物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导致不可知论。故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点评:本题一方面考

10、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诗文的准确解读。 7000米级海试 3战告捷, 2012年 6月 22日蛟龙号完成第三次下潜任务。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里幻想的海底世界是惊险无比的,卡梅隆电影深渊里塑造海底是斗争激烈的,参与第二次下潜工作的潜航员唐嘉陵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底特别贫瘠,仔细观 察才能看到指甲盖那么大的昆虫生物和一些生命活动迹象,比如类似蚯蚓住过留下的那些小孔。这再一次证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

11、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题 2】海试现场专家表示,蛟龙号目前尚在验证阶段,多次下潜目的是验证其技术改进后的性能,找出并排除故障。第一次下潜时,蛟龙号曾出现声学系统等 4个故障。经过科研人员反复检查,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这个过程体现了 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A应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故 A项错误。 B实践是认识

12、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说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说人们会的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题中观点是小说和电影描写的海底世界和潜航员实际观察的不一样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本题选 D项。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却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小题 2】试题分析: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不是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故 项错误。虽然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能达到真理。故 项错误。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故本题

13、选 A项。 考点: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灵活 运用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漫画折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B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答案: B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寓意是有关领导不能统筹全局,从整体出发。只是从各自的局部想问题,办事情,因此本题本题选 B项。 ACD项都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整体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考生

14、获取和解读图画信息 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只要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并认真审题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 “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 “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 “6+2”或 “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 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中针对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

15、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提出把原来 “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 “2+6”模式。解决了问题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同是八车道模式只不过是把原来 “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 “2+6”模式,就解决了堵车问题说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故本题选 D项。本题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故 项本身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

16、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蒸发浓缩是炼乳生产需要经过的一个环节,就是将原料奶中大部分的水分蒸发。原始的方法是在锅里直接给原料乳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由于常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在 100 左右,这既造成原料奶中的营养成分破坏,又会造成炼乳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消耗大量的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真空罐,在 40-60 下将原料奶的水分蒸发 ,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这说明( )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的过程必定是 “扬弃 ”的过程 炼乳流程的优化源于人们对生产工艺的认识 创新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炼乳流程的优化源于人们在生产工艺中遇

17、到的问题。认识来源于实践。故 项错误。本题突出的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过程必定是 “扬弃 ”的过程。本题选 B项。不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创新的知识。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我国加快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更加注重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

18、题分析: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属于生产方式变革。生产方式变革不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会使社会性质的发生变化。故 错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属于调整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目的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根本性质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属于生产关系对的变革,政治体制的变革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本题中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不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 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本题选 A. 。 考点: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 点评:正确选择本 题可尝试用排除法,组合中只要有一项是错的就可进行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19、。 2011年 10月 13-20日, “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 ”活动在湖南省炎睦县隆重举行。活动以 “共祭两岸始祖、回承神农文化 ”为主题,两岸 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体现文化的 多样性。题中两岸文化不能体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 项错误。两岸 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说明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活动以

20、“共祭两岸始祖、回承神农文化 ”为主题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 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中国政府在对外活

21、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竞争与冲突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故 项错误。题中显示的并不是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故 项错误。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说明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本题选 C项。 考点:国家利益及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

22、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下图是我国三税改革起征点的变化趋势: 在这一变化趋势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带来市场的良性效应是 社会消费增加 企业内涵式增长 商品出厂价提高 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增加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表示的是三税改革起征点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不断提升,使劳动者的直接收入增多,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会使社会消费增加。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不断提高,使企业负税负担减轻,可使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增加。直接带来市场的良性效应是 。本题选 B项。企业内涵式增长是企业注重创新,实现经济方式的变革,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三税改革起征点不断提高没有直接联系。商品出厂价提

23、高与题 干无关。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税收改革的影响。 点评:图像型选择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题型,许多考生见到这类题型不知如何处理,出错率较高。作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结合题意明确代表的指标,这可能与数学上的坐标不一样;其次从题中找出涉及到的经济关系有哪些;再次结合图像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为此,企业应该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生产 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 新的主体 以营利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出发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24、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经济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本题选 B项。 与保护环境无关,所以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弄清材料中的主题,明晰设问中的企业应怎么办。搞清低碳经济的含义对正确选择至关重 要。 2012年 8月 15日财政部决定发行 300亿记账式附息(十四期)国债, 8月16日开始计息。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 筹集建设资金 刺激经济发展 增加国内需求 增加财政收入 A B C

25、D 答案: A 试题分析:债务收入是形成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我国发行 300亿记账式附息(十四期)国债能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国家形成财政收入可以筹集建设资金,发挥财政的作用,筹集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本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体现。故本题选 A 项。BCD项顺序不对,应排除。 考点:扩张性财政政策知识。 点评:本题以财政部发行国债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能用经济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就可答好此题。 某省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 “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 10%,并争取农民收入实现

26、 更高的增长幅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 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加大 “三农 ”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加大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人们收入才会增加。国家的政策扶持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重大措施。所以加大 “三农 ”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本题选 A项。市场经济中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政府定价。故 项错误。货币发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货币发行量是由经济发 展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不能随意加大货币发行量。发行过多会方式通货膨胀,不利经济的发展。故 项错误。 考点:

27、增加居民收入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当地时间 2011年 10月 31日,华尔街证券公司 “全球曼氏金融 ”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欧洲债务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首起案例,标志着欧债危机已经入侵美国金融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资本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故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

28、国家为主导的,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本题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欧洲债务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破产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本题选 C项。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2011年某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做到 “两升一降一保证 ”,即: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党政干部代表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代表、归侨代表比例依照法律

29、规定予以保证。这一要求 A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 C有利于保证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 D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和民主的内容广泛。本题中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 “两升一降一保证 ”可看出优化了代表结构,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主要是享有民主的主体更加广泛。故本题选 D项。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不是本题的意思,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的职能,所以 C项错误。 考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

30、在于考查学生对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理解题干的意思。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紧密和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协商民主形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能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民主党派能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能参与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但不能参与党的领导人选的协商。中国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31、。故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在 “毒胶囊 ”事件发生后,公安部指挥各地警方依法查封非法生产线 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 7700余万粒。逮捕 9人刑拘 45人。这表明我国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行政机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政府积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主体是公安部,而公安部是政府部门不是我国的司法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项本身正确但

32、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行政机关以人为本但不能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故 本题项错误。公安部指挥各地警方依法查封 “毒胶囊 ”说明政府积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本题选 D项。 考点:政府职能和政府基本原则知识。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画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只要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并认真审题就 可选出正确答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情况紧急的除外。不得对居民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方式强制执行,公民受到行政强制权侵害时可获救济。这说明

3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 加强司法机关队伍建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公正执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说明权力机关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行政强制法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公正执法。本题选 B项。加强司法机关队伍建设 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但不是题干的意思,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点评:本题以行政强制法的执行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治常识中部分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解答

34、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如考生不能熟练掌握知识则极易丢分 “十二五 ”时期 ,吐鲁番地区将继续完善宗教活动场所危房改建、宗教人士培养培训等各项制度,使宗教活动合法有序,从宗教内部增强抵御渗透破坏活动的能力,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其目的在于 A促进宗教的进一步发展 B促进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流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发挥宗教界在我国的积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对宗教信仰不阻止但也不提倡鼓励,是顺其自然。故 A.促进宗教的进一步发展是错误的。本题未讲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流。所以 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5、 C.应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错误。本题中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说明要发挥宗教界在我国的积极作用。本题选 D项。 考点:宗教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提升虽有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012年 3月 5 日,温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扩大内需特别 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

36、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 7.5%,低于 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对此,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 “十二五 ”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 ( 1)指 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6分) (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10分) (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

37、们的唯物论启示。( 8分) 答案:( 1)( 6分)答案: 2010-2011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高速增长,( 2 分)与 2010年相比, 2011年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速,但经济增速和消费增长都回落,物价指数也在高位运行。( 2分)和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财政收入增长偏高,而城镇居民 收入增长偏低,分配结构不合理。( 2分) ( 2)( 10分)答案:影响因素: 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2010-2011年,我国物价走高,制约了居民消费增长。( 2分) 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前提和基础。 2010-2011年,国家财政增

38、长超过 GDP 增长速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低于 GDP 增长速度,分配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内需的扩大。( 2分) 对策: 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对策。( 2分) 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 2分) 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能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2分) ( 3)( 8分)答案: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我国经济增长主动降速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结果。( 2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降速,是综合分析国际国

39、内经济形势作出的决策,符合客观实际。( 3分) 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认识和利用规律。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是尊重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3分) 试题分析 :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材料一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 201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二要看清图例,两个图例,分别代表什么;三要看清这两个图例各自有什么变化趋势;有的题还有小注,因此要看清小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回答第( 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第二则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

40、材料二旨在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怎样提高消费水平。回答本问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从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怎样提高消费水平。从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对策。控制物价。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能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注意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回答第( 3)问,一要锁定运用知识的范围;二要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怎么做,也就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两大原理分析怎么做。这样,答题的思路就清晰了。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发挥主观能

41、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知识点。 点评:本题属于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最后注意小注,不能忽视此点。对于怎么做也就是措施类的题目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广东省各地都在开展学习和践行 “广东精神 ”的活动。 材料一: 2003 年,广东省曾经将 “广东精神 ”概括为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 。随着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变化,精神建设重点也发生了 变化,新时代广东精神 应运而生。 2011 年 12 月起,中共广东

42、省委宣传部组织各界进行讨论,征集新时代广东精神。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讨论,新老广东人、专家学者和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也通过网络和报刊、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 2012 年 5 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公布了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诚于信,侧重于对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敏于行,侧重于对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目前中共广东省委正大力宣传新时代广东 精神。 材料二 : 广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广东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

43、广东的具体化。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的广东精神,既是广东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也必将成为引领广东发展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在新广东精神产生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新老广东人、专家学者等通过网络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不是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某些网络 民意表达,显得盲从和极端化,甚至扩散 “不信任政治 ”的言论,以至于误导社会大众。 ( 1)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的认识。( 12分) ( 2)联系材料二,运

44、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的新广东精神的理解。( 8分) ( 3)结合材料一,运用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共广东省委在提炼新时代广东精神的过程中是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 8 分) 答案:( 1)( 12分)答案: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 2分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分)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分) 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5、、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分)要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表达民意;不能制造事端,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误导社会大众。( 3分) ( 2)( 8分)答案: 广东精神体现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东的具体化。 广东精神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扬。 广东精神体现了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广东精神体现了广东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博采众长,敢为人先,不断促进广东发展。 广东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可以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国

46、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必将激励广东人民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精神力量,共同奋进。 (注:每个要点 2分,学生只要能答出其中的四点就可给满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8分) ( 3)( 8分)答案: 根据变化发展的时代和经济社会现状,调整社会意识的内容,提炼出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广东精神。( 3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变革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使之适应广东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状况。( 2分) 发挥广东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提炼出切实反映人民群众需求的新时代人广东人精神。( 3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广东省各地都在开展学习和践行 “广东精神 ”的活动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三问分别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第() 问是谈认识问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回答时,对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的认识。是什么: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为什么回答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的意义。怎么办可以从公民怎样通过网络表达民意,也就是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时需注意的问题。第( 2)问从文化生活角度全面理解广东精神。从广东精神体现了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