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2010年 8月以来,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有关部门迅速调集帐篷、面包、饮用水、药品等物品,紧急支援灾区。材料中的帐篷、面包等物品( )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 答案: D 按劳分 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因为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B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 C实行按劳分配,等
2、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的报酬 D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答案: D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因为(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注重公平可以消除收入差距 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 答案: B 某人到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赠一份小礼品,礼品的档次视消费的金额而定,饭店不开发票( ) A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B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C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D能使消费者最终得到实惠 答案: B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阶段性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铜冶炼行业出现了违规建设的势头,造成铜精矿供应日趋紧
3、张且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可见(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答案: A 2010年我国对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及其加工产品征收 5%-25%的出口暂定关税,并取消对这些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这有利于( ) A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B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 C提高我国工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D稳定国内粮价、保障粮油供给 答案: D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克服了市场调节的弊端 答案: A 当国民经济出现过热时,
4、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有( ) A增加税收收入 B缩小财政支出 C提高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货币发行量 答案: C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 4000 多万, 2020 年绝对贫困现象将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 ) A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B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建设生态文明 D率先实现现代化 答案: A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 2010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惠。这主要体现了 A协调发展的思想 B全面发展的思想 C以人为本的思想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 C 下面
5、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 A我国是资源大国 B发展经济不得不消耗资源 C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统筹兼顾 D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 D 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C它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D它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答案: D 到 2009年 2月为止,世界 500强企业中有 90%以上都有在华投资。我国也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到别的国家去投资办企业。这种现象表明的是( ) A劳务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技术的全球化 答案: C 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中,实施的
6、最重要的原则是( ) A非歧视原则 B市场开放原则 C公平贸易原则 D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 答案: A 下列关于债券的说明正确的是( ) A购买债券是属于规避风险的投资 B债券利率与银行同期利率一致 C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D债券的性质是债务证书 答案: D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购买股票后,股东成为( ) A公司的债主 B企业法人 C公司所有者 D企业经营者 答案: C 2011年 1月 8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 661.480元; 1月 16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为 657.380元。此时,美元的汇率( ) A没有变化 B升高了 C下降了 D不好判断
7、答案: C 我国政府领导人多次强调,我们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利于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 B C D 答案: D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里的 “商品的价值量 ”( ) 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是指商品的价值总量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属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答案:
8、 C 根据图反映出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 ) A甲是高档耐用品,乙是生活必需品 B甲和乙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 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 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需求量 答案: C “面子 ”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 “面子 ”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 “面子 ”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 ”型消费主要是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C 当前,居民消费仍然不足,是我国经济最大的结构性问题,通过消费需求扩大,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这说明( ) A生产决定
9、消费 B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C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水平 D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答案: D 在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 )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属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共同点的是( ) A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B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都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 答案: D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制造环节,不仅利润微薄,而且资源消耗大,而思科、耐克等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把投资重点放在高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上,中间的制
10、造环节则主要靠 “借鸡下蛋 ”。下列四项中不是材料给我国企业摆脱困境的启示是( ) A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B积极开拓市场,重视售后服务 C树立品牌意识,塑造企业形象 D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 答案: A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最主要的区分点是 A两者都承担有限责任 B公司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 C财务都要向社会公开 D股票都能自由流通和转让 答案: B 现实生活中,有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等职业却后继无人;不少大学生非高薪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这些现象表明( ) A国家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B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C劳动者要树立竞
11、争就业观 D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答案: D 我国商业银行有三大基本业务,除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外,另一项基本业务是( ) A制定货币政策 B经理国库 C经营国家外汇储备 D办理结算 答案: D 多选题 中国加入 WTO 后,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 “引进来 ”的同时,要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实施 “走出去 ”战略就是要( ) A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B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C放宽市场准入,给予外商国民待遇 D积极参与区域交流和合作 答案: BD 广东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 2010年 5月 1日起上调企业
12、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 A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B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提高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D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答案: BD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福利制度 C居民的收入 D物价总体水平 答案: CD 油价上涨以后,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航空业无疑是 “雪上加霜 ”,燃油加价要由每个乘客来分担,出于经济的考虑,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 ) A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B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 C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D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答案
13、: BC 简答题 2010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 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 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 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 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 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9分) 答案:( 1)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的支出、促进了教育公平、保障了人民生活,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14、 3分) ( 2)中央财政通过对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不足现象得到改善,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分) ( 3)国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税等措施,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大体平衡,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分) 材料一 目前,我国单位 GDP 能耗是日本的 7倍、美国的 6倍、印度的 2.8倍,生产全球 5%的 GDP 却消耗了全球近 70%的水泥、 40%的钢材及 10%的原油。 材料二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08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
15、4.42%和 5.95%。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0.08%,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 6.61%和 8.95%。 2010年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分) 答案:(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分) (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 (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分) ( 4)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分) (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分)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单
16、位 %) (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60%以上的为绝对贫困,50%-60%的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 问题:指出上述表格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就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提出最少两点的建议。( 11分) 答案:( 1)反映的经济现象: 表格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分)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3分) (如果有回答到 “2008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富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 ”,可加 2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超过 11分。) ( 2)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每点 2分,最高分为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