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高一 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 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c、 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B a、 b、 c过程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d、 e过程只发生在原核细胞和一些病毒中 C需要 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c,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d D在真核细胞中, a和 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相同,但需要的关键酶种类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 eRNA复制;正确。
2、B.a、 b、 c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d、 e过程只发生在 RNA病毒中 ;错误。 C. c翻译需要 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 d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正确。 D.在真核细胞中, a和 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前者需要 DNA聚合酶,后者需要 RNA聚合酶,两者都需要酶;正确。 考点:中心法则。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 (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 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 合是 A EeFf EeFf B EeFF 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 答案: B 试题分析: EeF
3、F EEFf,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型数 可分解为两个分离定律: EeEE 后代有 1种表现型, FFFf 后代有 1种表现型, 所以 EeFF EEFf,后代中有 11=1种表现型。 同理: A是 4种表现型; C和 D是 2种表现型;选 B。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考查了应用能力,如掌握计算方法,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人类的多指 (A)对正常指 (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某成年男子是多指患者 (Aa),分析其下列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可能不含致病基因的是 A精原细胞 B神经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 正常体细胞中一定含有全部的遗传物质,所以神经细
4、胞和精原细胞一定含有 A基因;初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含全部的基因;而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成的精细胞是中也无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能不含 A基因。 考点:致病基因的存在。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必须扎实。 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 aaXbY。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A 3/16 B 1/16 C 3/8 D 1/8 答案: C 试题分析: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出 aaXbY 的孩子,说明双亲为 AaXBXb和 AaXBY 的基因型,这对夫妇再生的正常男孩概率,采用逐对分析法: A
5、aAa1AA 、 2Aa、 1aa,正常的概率为 3/4; XBXbX BY1X BY、 1XbY,男孩正常的概率为 1/2; 男孩正常概率 =3/41/2 3/8。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 右图是一个家庭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 4结婚则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6 B 1/8 C 1/12 D 1/18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图中 1 2 2,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 a控制, 3的基因型为 2/3Aa或 1/3AA, 4基因型为 Aa,则 3和 4结婚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2/31/41/2=1/12;
6、选 C。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计算能力。 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俩纯合豌豆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 F1, F1再自交得到 F2, 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 3 3 1,与 F2出现这样的结果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 4种,比例为 1 1 1 1 C F1自交时, 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 16种配子结合方式产生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7、9 3 3 1,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符合的条件包括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 4种,比例为1 1 1 1; F1自交时, 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1的 16种配子结合方式产生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获得上述结果。但是亲本不一定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用纯种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豌豆也可以。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杂交实验,渗透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 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
8、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分离定律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相对独立。 2、自由组合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 3、基因在染色体上,对此的现代解释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结合;选 C。 考点:遗传定律的实质。 点评
9、: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 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9:3:3:1;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1 1 1 1;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1 1 1 1;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1 2 1 2 4 2 1 2 1;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1 1 1 1;选 B。 考点:测交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测交实验,渗透学生
10、对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B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一定相同 C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 C 试题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遗传学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较 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1、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和性别有关 B X、 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 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性染色体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都和性别有关;正确。 B X、 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虽然形状、大小不相同,但是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能联会;错误。 C雌配子只含 X染色体的配子,雄配子含 X和 Y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1:1;错误。 D豌豆无性别之分,细胞内不存在性染色体;错误。 考点: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点评
12、: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已知某植物品系种子的颜色由 A、 a和 B、 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种子绿色的植物 X,与一纯合的种子黄色的植物杂交, F1都为黄色,再让 F1自花授粉产生 F2, F2性状分离比例为 27黄 21绿,则植物 X的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中 F2性状分离比例为 9:( 3+3+1),说明显现出黄色必需具有 A和 B,其它都为绿色;则 F1的基因型为 AaBb,亲本黄色的植物为 AABB,绿色的植物 X为 aabb;选 B。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情况
13、。 点评:本题以教材中的遗传知识为背景,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下图表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 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D该图反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图中 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翻译的过程在核糖体;正确,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正确。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
14、性下降,不能合成黑色素;正确。 D该图反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以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错误。 考点:基 因对性状的控制。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其抑菌机理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 mRNA与 tRNA的结合。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A有的抗生素能阻止转录过程 B有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 C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D有的抗生素能抑制基因的表达 答案: A 试题分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过程是以 DNA为模板合成 mRNA的过
15、程,翻译过程中有 mRNA与 tRNA的结合,合成蛋白质;而题干信息不能体现 A项内容。 考点:基因的表达。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段原核生物的 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 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 tRNA个数依次为 A 33、 11 B 36、 12 C 12、 36 D 11、 36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条含有 11个肽键的多肽,则含有 12个氨基酸。 mRNA中,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至少由一种转运 RNA来转运。因此, mRNA中含有
16、 36个碱基, 12个 tRNA;选 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计算能力。 分析某生物的双链 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50% B 34% C 32% D 17%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胸腺嘧啶, 则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比例 64%/2 32; A1 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30%, A= (A1+A2) /2 32 则 A2 34%, 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碱基的比例 =17%;选 D。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7、计算。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增殖时,不需要下列哪种酶参与 A ATP水解酶 B DNA聚合酶 C逆转录酶 D解旋酶 答案: C 试题分析: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增殖时,形成 DNA需要旋酶用于解旋; DNA聚合酶用于合成 DNA的子链; ATP水解酶用于水解 ATP,为各项活动提供所需能量;逆转录酶发生在 HIV或者肿瘤病毒的繁殖过程中。 考点: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相关的酶。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含 31P和 32S的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标记元素
18、32P和 35S的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元素有 A 31P、 32P 、 32S B 31P、 32S、 35S C 31P、 32P、 35S D 32P、 32S、 35S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P是组成 DNA的元素, S是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2、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 DNA全部注入细菌体内,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3、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源于细菌; 4、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含有 35S, DNA含有 31P、 32P;选 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右图表示的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
19、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 ,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A错。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也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错。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能表达出来;故 C错。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D正确。 考点:染色体上基因。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已知基因 A、 B、 C 与它们的等位
20、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 B、C分别控制酶 1、酶 2和酶 3的合成,且通过酶 1、酶 2和酶 3作用完成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素:无 色物质 X物质 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 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 答案: C 试题分析: 合成黑色个体必需同时具有 A、 B、 C三个显性基因 ,AaBbCc中三显性的概率=3/43/43/4 27/64;选 C。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遗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细
21、胞质中的 DNA)。与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 CD段一定发生在 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的 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则细胞肯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在图乙中 CD段,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的比例为 1 2 2 D.在图乙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B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甲图既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表示减数分裂, CD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错误。 B.图甲中的 AB段表示 DNA复制,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也可能是产生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错误。 C.在
22、图 乙 A时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的比例为 1 2 2; CD段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离,没有姐妹染色单体;错误, D.在图乙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B段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曲线图。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配子的多样性: 1、减 I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2、减 I
23、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选 C。 考点:配子的多样性的原因。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揭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麦芽糖酶的催化作用下,麦芽糖的分解是否完成,可用斐林试剂鉴定 B图甲所示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 a代表麦芽糖酶 C图乙中,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 5 , f点都将下移 D图乙中,限制 f g段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麦芽糖的分解是否完成,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因为反应前后都是还原性糖,遇到斐林试
24、剂成砖红色;错误。 B图甲模型能解释酶的专一性,则 a代表麦芽糖酶,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正确。 C图乙中,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 5 ,酶的活性降低, f点都将下移;正确。 D图乙中,限制 f g段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是有限的;正确。 考点:酶的专一性,反应底物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属于半透膜,淀粉、淀粉酶不能通过,而麦芽糖分子可以通过)内注入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插入细玻管,然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实验温度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与实验相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25、是 A实验过程中细玻管内的液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B吸取烧杯内液体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颜色无变化 C取火棉胶袋中液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得紫色物质 D一段时间后,向烧杯内滴加碘液,杯 内液体会变蓝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火棉胶袋内注入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形成麦芽糖,淀粉酶不能通过半透膜留在袋内,而麦芽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 A实验过程中细玻管内的液面高度先上升后下降;错误。 B烧杯内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成砖红色;错误。 C火棉胶袋中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得紫色物质;
26、正确。 D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向烧杯内滴加碘液,没有蓝色;错误。 考点:渗透作用,还原性糖、 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 A、 B、 C、 D、 E、 F表示物质, a、 b、 c、 d表示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物质 D在细胞膜的内外都有大量分布 B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中 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若该图表示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 b过程对物质的转运 D若该图表示线粒体膜,则 O2、 CO2的运输过程可分别用图中 b和 c过程表示 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
27、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细胞中 RNA的分布,要先利用甲基绿进行染色,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B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C制备细胞膜时,常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科学家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观察细胞中 RNA的分布,要用派洛宁进行染色,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成红色;错误。 B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正确。 C制备细胞膜时,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因为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正确。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氨基酸,观察与之相关细胞器;正确。 考点:观察细胞中
28、RNA的分布,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制备细胞膜,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右图 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结构 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该细胞中存在 2个中心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 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错误。 B 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必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再吸收丙酮酸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正确。 C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该细胞中含有中心
29、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错误。 D该细胞 1个中心体由 2个垂直的中心粒组成;选 D。 考点:细胞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 “熊虫 ”的动物,若进入 “隐生状态 ”(这时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 0),能耐受 -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 “隐生状态 ”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这一事实进行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在 -271 时熊虫体内的酶全部失活 B在 “隐生状态 ”下,熊虫体内的自由水全部变为结合水 C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D在 “隐生状态 ”时
30、,熊虫体内暂不消耗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 -271 时熊虫体内的酶活性降低,但没有失活;错误。 B在 “隐生状态 ”下,熊虫体内的自由水大部分变为结合水,新陈代谢速率降低,抗寒性增强;错误。 C海藻糖含量增加,从而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不易结冰,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正确。 D在 “隐生状态 ”时,呼吸速率减慢,熊虫体消耗能量减少;错误。 考点: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呼吸速率等。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据图不能得出
31、的结论是 A两种蛋白酶均能使抗体失去活性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比较催化抗体分解时断裂的肽键数 目,胃蛋白酶要多于木瓜蛋白酶 D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从题中可以看出蛋白酶使得抗体水解断裂失活,抗体本质是蛋白质,而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本题只能得出抗体是蛋白质的结论,不能得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是蛋白质的结论。 考点:酶的本质。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 C单个细
32、菌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中的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H7N9型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不开活细胞;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选 B。 考点: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下图表示甘蔗某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 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 产生 H,过程 消耗 H,过程 既要产生 H也要消耗 H C过程 只发生在叶绿体
33、基质,过程 只发生在线粒体 D若过程 的速率大于过程 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光反应, 是暗反应, 是细胞呼吸。 A.叶绿体中的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错误。 B.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 H,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消耗 H,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 H,第三阶段消耗 H;正确。 C. 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错误。 D.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则白天积累有机物,但是夜晚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干重不一定增加;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光合作用和呼吸
34、作用是重点和难点,平时应该加强学生辨别比较和推理能力。 下列实验中,全过程必须保持细胞活性的一组是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实验知识。 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用盐酸水解时细胞已经死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要制备组织样液,细胞破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都要保持细胞活性。 考点:保持细胞活性的实验。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将叶面积相等的 A、 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
35、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 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 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结果可说明 A植物比 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 CO2的能力 B若 A植物在第 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 C5含量将增加 C 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当 CO2浓度约为 0.8 mmol/L时, A、 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 A植物比 B植物固定 CO2的能力弱;若 A植物在第 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 C3的还原减少,生成的 C5含量将减少; 30
36、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为表观光合速率相等;当 CO2浓度约为0.8mmol/L 时, A、 B 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是两曲线相应点的斜率, B 大于 A。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有丝分裂后期,形成的是体细胞和原始的生殖细胞;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
37、不均等分裂,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正确。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错误。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确。 C.染色体进行复制发生在 间期;错误。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错误。 考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38、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不具备的特征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四分体时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且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相互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四分体是指两条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在每条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并非是四条姐妹染色单体都用一个着丝点; D错误。 考点:同源染色体。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
39、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B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正确。 B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前期;错误。 C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错误。 D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后期;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的特点。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 ATP的合成 B进行 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胰岛素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
40、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 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 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 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D不能说明。 考点:细胞分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给英国科学家约翰 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 “细胞核重编程技术 ”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成年体细胞重新 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
41、于临床医学。关于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年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由于胰岛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 C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类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肌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呈现周期性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成年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过程,遗传物质并未发生了改变;错误。 B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由于胰岛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体移植,优点是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正确。 C全 能性是一个细胞形成完整个体,而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类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错误。 D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肌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细胞一般不增殖,没有染色体数目周期性
42、变化;错误。 考点:干细胞。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 “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B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肝细胞的增殖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未受精的卵细胞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正确。 B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属于器官的再生,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并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错误。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没有把细胞内所有的遗传信息表达出来;错误。 D小鼠肝细胞的增殖属于动物细胞培养
43、;错误。 考点: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判断下列各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衰老的生 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正确。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正确。 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与人体衰老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错误。
4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正确。 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错误。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正确。 考点:细胞癌变、衰老、凋亡。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综合题 科学家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的材料: S 型细菌、R 型细菌、 DNA 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S型细菌的蛋白质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细菌的 DNA+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菌落 艾 弗里等人发现实
45、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 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_。 ( 1)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 2)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 ( 3)与酵母菌相比,肺炎双球菌在结构上的显著不同是_。 答案:(除标明的以外,其余每空 1分,共 5分) S型细菌的 DNA+DNA水解酶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 1) DNA是遗传物质 (或 DNA才是使 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 ( 2)设法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的作用。( 2分) ( 3)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试题分析
46、: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细菌的蛋白质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细菌的 DNA+R型 活细菌 R 型菌落 +S型菌落; S型细菌的 DNA+DNA水解酶 +R型活细菌 R 型菌落。 ( 1)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 2)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的作用。 ( 3)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前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考点: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思路,启发学生联想,学
47、习分析实验。 下图 1和图 2是山羊细胞内 DNA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 内填图中番号): ( 1)在图 1所示的转录过程中, DNA在 _的催化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以图中的 为模板,在 _的催化作用下,由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形成 mRNA。 ( 2)能特异性识别 mRNA上密码子的物质分子是 _。 ( 3)在图 2所示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方向是 _(填 “从右到左 ”或 “从左到右 ”); mRNA上结合的四个核糖体翻译完成后,所合成的图中 所示物质 _(填 “相同 ”或 “不同 ”)。 ( 4)已知某 DNA分子中一个基因片段的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 “ 脯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 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 CCU、 CCC、 CCA、 CCG;谷氨酸的 GAA、 GAG;赖氨酸的是 AAA、AAG;甘氨酸的是 GGU、 GGC、 GGA、 GGG)。 翻译上述多肽的 mRNA是由该基因的 链转录的(以图中 a链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