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4895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郑梁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图中最有可能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纵坐标代表人口迁移率,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横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分别为正负增长。在图中的四点中, 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入,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 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地表现为较高的迁入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结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原因导致的人口

2、向郊区和乡村迁移的现象,以及发达国家因经济发展和思想意识而导致的人口低增长,可以断定 地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情况。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 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解答本题需明确:图中 地人口为负增长,且人口又以迁入为主,则应属于发达国家。图中 地人口增长率不离,人口显示迁出特点,若表示国家,则可能为经济、文化发达国家;若是一个城市,可以理解为城市化水平较高,有逆城市化现象。 两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商, 地可理解为有大量人口外迁的发展中国家或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可理解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口流入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最有可能表

3、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化趋势的是 。 该图是 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 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小题 2】 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 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答案: 【小题 1】 A 【

4、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可根据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直接读出即可。图中 区域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农居地不同程度的都在减少,在 区域,旱地增加明显。所以选 A项。 【小题 2】由祁连山的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干旱地区,图示 位于 的河流上游地区,结合上题分析,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故使中下游的水量较少,则土地荒漠化扩展。故选 B项。 【小题 3】该地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河流上游若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扩张,则生态环境恶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读图

5、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需明确:( 1) 区域处于 地的上游,其林地、草地的破坏以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下游水量的减少,使 地土地荒漠化加剧。( 2)上游该流域内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状态,加剧当地的荒漠化趋势,是不可取的。 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 【小题 1】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 增长的省份是 A川、陕、藏 B云、贵、川 C鄂、豫、皖 D贵、蜀、渝 【小题 2】关于人口高速增长省份的叙述正确是 A常住人口指有居住地户籍的人口 B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C人口增长增大了就业压力 D增长完全由于机械增长造成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6、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结合图例,可读处图中人口负增长的省区包括安徽、湖北、重庆、贵州、四川、陕西,故 D项正确。 A选项中,西藏人口呈高速增长状态, B选项中,云南省人口呈中速增长状态, C项中,河南省人口呈低速增长状态。 【小题 2】读图人口高速增长的省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故 B项错误;其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入但也有当地的人口自然增长,故 D项错误;大量人口的迁入即给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也给当地的就业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故 C项正确。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 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符合以下几

7、种情况的人口登记为常住人口: (一)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并已在本乡、镇、街道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的人。 (二)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 道以外的人。 (三)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四)调查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常住户口待定的人。 (五)原住本乡、镇、街道,调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故 A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学生还需明确: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省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因大量人口迁入故人口增长快,大

8、量人口迁入即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给迁入地的社会环境带 来巨大压力。 影响上海郊区大型乳牛场布局的主导性区位条件是市场需求。 答案: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乳畜产品保质期短,故应布局于接近市场的郊区。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中,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扩大和稳定,会刺激农民增加生产。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有很大影响。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 副产品

9、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等。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而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 务。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

10、灵活运用能力,试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沙丘是流水的堆积地貌。 答案:错 试题分析: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沙丘的地貌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明确风积地貌与流水地貌的区别。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影响,气候湿润。 答案: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终年都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不仅要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还应该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

11、的气候分布规律、成因等相关知识点。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 答案:对 试题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故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陡坡开荒都导致水土流失;滥垦草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农业 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我国对于东中西部实施的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答案:对 试题分析:我国对于

12、东中西部实施的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公平性观念。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答案:错 试题分析: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和地壳构成地球岩石圈。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的范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欧洲所有国家人口都负增长 答案:错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很多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如德国。但自然增长率低不一定就是负增长,欧洲也有一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如法国等。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点评:

13、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并不是所有国家人口都出现了负增长。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形态 的变化和商业网点的兴衰。 答案:对 试题分析: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交通通达度的条件也发生改变,地价,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改变,所以聚落的形态也会改变。原交通线附近交通通达度江都,地价降低,人口变少,商业网点衰弱,新交通线附近交通通达度升高,地价升高,人口增多,新商业网点产生。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14、学生还应该加强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气旋对应于高压,反 气旋对应于低压。 答案:错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气旋与反气旋

15、的区别。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 B 55m C 60m D 65m 【小题 2】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小题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 B 40m C 90m D 65m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最高处海拔在 8085 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 2025 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 65米,但不能是 65米。 C正确。 【小题 2】 四处, 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C正确。 【小

16、题 3】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坝址所在位置的河谷海拔介于 45m和 40m之间,设计坝高 13米,则坝顶海拔应基本与 55米等高线持平,图中红色线段即为坝顶坝长,由图提供的比例尺可知坝顶长约为 40米。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等高距及比例尺的判读非常主要,学生平时训练 中就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图中 a、 b、 c三条线分别表示 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范围( NS代表A地地面南北方向),读图后回答 【小题 1】 A地的地理纬度是 A 3326S B 1326S C 0 D 2326N 【小题

17、2】如果 A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沿海地区,其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 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方位,判断 A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且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判断本地位于南半球。 c为夏至日太阳高度, a为冬至日太阳高度,冬至日太阳高度不为 90,说明该地位于 1326S。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该地纬度为 1326S,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低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据图我们还可推知: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90,最小值 H=90-( 1326+2326) =5308。当夏至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青藏高原小于南极;就角速度而言,青藏高原大于南极 B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 0,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本小题选 B,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的角速度相等,都为 15

19、度每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知识性试题。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 0。 图为 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问题。 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 1月 B 5月 C 6月 D 10月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 10月之前的几个月,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 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我

20、国的河流流量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水库的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的变化判断水库蓄水量的增减,并结合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根据此题我们还可推知: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 7 8月的流入量较小,可能受副高影响,伏旱天气 ,降水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的 a、 b、 c、 d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风速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图中气压差相同,但是比例尺不等, 1:30

21、00比例尺最大,代表的实地距离最小,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最大。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风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A较高的保密性 B较强的组织性 C较长的距离 D较长的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口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自然和经济因素外,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政治、宗教

22、、文化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通常制订一定的经济和人口政策以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组织性,不具备什么保密性。例如, 1878 年清朝政府撤销禁止移民东北的禁令,致使大批关内人口移入东北。所以 A错误, B选项正确。 因战争原因所引起的人口迁移常常有强迫性,例如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引起的人口迁往邻国或避开战争区域等。这种迁移一般不需要长距离、长时间的迁移。等社会稳定难民一般回迁。所以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题目。学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不仅直

23、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 规模。 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 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

24、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 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政治因素 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

25、迁移。 3、 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下列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低 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无长河 C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曲折的峡湾海岸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洲的平原上多湖泊,是冰川作用形成的。但平原地形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所以 A选项错误。 B选项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无长河, C选项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与冰川作用关系不大。 D选项斯卡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欧洲的主要地形;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6、。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目,学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轻松解答。 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上 B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绿洲通常指荒漠地区中水源丰富,草木繁盛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方。一般是指河流两岸、井泉附近,以及受高山冰雪融水灌注的山麓及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绿洲的形成条件以水为基本、地形为制约、土壤为载体、植被为体现。绿洲水源初坎儿井和水窖之外还有最主要的就是河流、高山冰雪融水。绿洲的土壤以灰钙土为主,肥力强、保水性强。 绿洲通常分布在荒

27、漠地区,一般干旱少雨,干旱内陆河区绿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脆弱性与易变性。 考点:本题考查绿洲的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属理论基础知识题目,全面考查了绿洲的地理特征。除此学生还需掌握绿洲 的分类及建设保护措施。 绿洲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两大类型。绿洲的建设措施有:()巩固现有绿洲,保护山区水资源,内陆河流域上、中、下游合理分配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止土地风蚀沙化,()扩大和发展绿洲,根据现有水资源潜力扩大绿洲面积,外调水源发展新绿洲,加强绿洲工业和城镇建设。 该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曲线反映出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 A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大城市数量比

28、重先增后降 C大城市用地规模会不断扩大 D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 【小题 2】 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 C居住紧张 D社会治安混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纵坐标判断出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图表说的是大城市比重,指的是不同时期大城市数量与城市总数的比率。所以 A错误,从大城市比重演变规律看不出 C、 D项来。 【小题 2】 阶段应为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中小城市发展迅速的阶段,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导致的人口、产业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根本原因还是城市环境

29、质量下降导致的。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及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以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图为载体考查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掌握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对应特征、原因。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图表所给信息:大城市比重而非单纯的数量。 读我国不同海拔( a)、相对高度(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率分布, I为分布频率、 II为发生频率、 III为频率比数,读图可知 ( ) A从 a图可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阶梯界线海拔较高的位置 B从 a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C从 b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D从 b图可

30、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阶梯界线海拔较低的位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a、 b图可知 a图海拔 1000米以下,是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和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 a图中点的分布式均匀的,无密集分布区; b图相对高度 400米以下,是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和发生频 率最高的区域。 b图中点的分布式疏密明显的,在高度差小于 400米的范围内,集中分布了 9个点,以外是 4个点,故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差小于 400米的范围,符合丘陵山区的海拔差,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地区分布及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

31、成因。解答本题难点在于明确散点坐标图中,散点分布密集区域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主要区域。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二者发生的成因有共同之处:地势起伏较大(山地 、丘陵区),缺乏植被,松散物质多)泥石流一定要水的参与,滑坡也多有大水引起,但地震、大型工程活动也可以引起。再联系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最多进行思考,即可得知正确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 ,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

32、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上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明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对地球大气层的作用。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 ,他们在距离地球 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 ,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 无大气 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 “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和 液态水 ”;地球的宇宙环

33、境: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故 项错误。用排除法可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近期衡水经历了一次降雪过程,读 “某天气系统经过衡水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小题 2】该天气系统到达衡水市的时间是 A 29日 B 31日 C 1日 D 3日 【小题 3】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病虫害

34、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该天气系统影响,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形成明显的降水过程,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小题 2】根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可知道,该天气为冷锋过境,气温和气压的转折点 31日,所以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时间为 31日。根据图示降水出现的时间也可判断为 31日该天气系统到达衡水。所以答案:为 B选项。 【小题 3】 根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可知道,该天气为冷锋过境,多低温雨雪天气,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取暖用电用气增多,所以此期间城市用电用气量在增加 ,不是减少。所以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

35、天气系统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明显的降水过程。( 2)冷锋过境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故应导致城市用电、用气量上升。 下图是 M、 N 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点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处的气压高于 c处 B a处的气压高于 b处 C d处的气温高于 c处 D M处的气温比 N 处高 【小题 2】下列关于图中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空气流由 d处流向 c处 B M处盛行上升气流 C高空 c处气流下沉 D N 处气流上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36、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故 ab气压相等;越往上气压越低,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c处气压高于 ab; d处气压低于 ab。 AB错误;结合高空的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故图示 M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 M处气温较高。则高空 C处气温高于 d处。 C错误; D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 A 错误;M处近地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B正确, C错误; N 处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面和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37、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只要掌握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析;并结合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的基本特征: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相反,气温分布高低一致等基本规律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 习中加强对课本基本原理的归纳。 下图是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 【小题 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 B C D 【小题 2】若上题中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小题 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 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38、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因为 位于市中心,有较高的交通通达度,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小题 2】若图中 处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应该继承历史特色,保护文物古迹。 【小题 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地,因为 地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运入运出,另外 地远离市区,这也可减轻对城区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 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商业区、工业

39、区、住宅区是主要的功能区,其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团块状或条状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40%60%),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与低级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综合题 某城市准备建商场、码头、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

40、列问题。 ( 1)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考虑,合理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 商场 _,码头 _,自来水厂 _,化工厂_,钢铁厂 _,水泥厂 _。 ( 2)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由。 化工厂: _。 钢铁厂: _ 。 水泥厂: _。 自来水厂: _。 答案: ( 1) C F D B A E ( 2) B处靠近化工原料(食盐、石油)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 A处有便利的交通,附近又有煤、铁矿石等钢铁工业的原料,位于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城郊,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E处在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 试题分析: 第( 1)题,考查不同工业部门区位

41、选择,了解各工业企业及城市设施的布局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商场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消费人群、便于商品集散的城区;码头需有良好的港湾;自来水厂应建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的地方;化工厂应靠近原料地 (海盐、石油 )及盛行风的下风 向;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第( 2)题,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题中所述的各类城市设施的布局条件,布局条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环境因素。如化工厂既要靠近原料产地 (海盐、石油 ),又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然后结合当地的风向、河流流

42、向、资源的分布状况、人口的分布状况等条件,对各类城市设施进行布局。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 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得明确城市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笠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对于严重污染的、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火电厂等,宜布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对于水质条件要求高的企业,如自来水厂,应布置在河流的上

43、游。过境铁路、公路应从城市边缘绕过,不宜通过市区。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 中下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2 132万千瓦,年发电量 1 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有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 材料二: 2006年 5月 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在过去的 10年中,美国建坝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拆坝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撤除了 500多座水坝。下表是近年部分被拆除的水坝。 水坝名称 建造时间 拆除年份 作用影响 南巴塔维亚水坝 20世纪初 2003 将有利于鱼类迁徙 威恩彻斯

44、特水坝 不详 2002 开辟了南美鲱鱼、河鲱鱼、美洲鳗及大西洋鲑的产卵地以及濒危物种矮楔贝的繁殖瓦贝卡水坝 19世纪 50年代 2001 恢复了迁徙鲑鱼和鳟鱼的产卵和小吻鲈的栖息地,水质提高,保存印第安人文化,增加公共休闲地 材料三:见下图 ( 1)读上图, 是 , 是 , 是 。河流 最后注入 洋。 ( 2)分析河流 水能丰富但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 ( 3)专家呼吁,不要在河流 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1)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长江) 太平 ( 2)该地区地形是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开发成本较高。 ( 3)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一条,地处东亚、东南亚和青

45、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反映地球演化重大事件的关键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怒江以及长江、澜沧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受损很难恢复的生态敏感地区(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据河流位置及流向可以判断: 是怒江, 是澜沧江, 是金沙江。 第( 2)题,三江在此形成三江并流景观,由于该地区山高 谷深,交通不便,开发成本较高,因此怒江流域水能资源至今尚未开发。 第( 3)题,怒江关键的地理位置,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这些都是专家反对在河流上建水坝的理由。 考点:本题考查世

46、界水坝建设的利与弊。 点评:本题从世界水坝问题入手,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具体考查西南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知识背景新、立意角度独特,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水电站大坝的建设有一系列综合效益,但如果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建设,容易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 天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影响 A处的天气系统是 _,在该系统控制下, A处天气特点是_ _ 。影响 B处的天气系统是 _ 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 _天气,还可能会出现哪种灾害性天气?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 2)图中 C、 D两处中 _处即将发生天气变化,原

47、因是该地即将受到_(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冬季可能会出现 _ _灾害性天气,简述其危害及防御的措施是。 ( 3)目前,图中 D点的天气特点是 _ _,该地风向应为_。 E、 F两点的风力较大的是 。 答案: ( 1)高压(反气旋) 晴朗 低压(气旋) 阴雨 台风 狂风暴雨 ( 2) C 冷锋 寒潮 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 ( 3)晴朗 偏南风 F 试题分析: 第( 1)题,图示 A处中心气压较四周高,故判断为高压;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图示 B 处中心气压较四周低,故判断为低压,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受低压控制可能形成 台风,形成狂风暴雨的天气。 第( 2)题,结合图示 C 处,冷锋即将向 C 处移动,故可能出现冷锋天气状况,如阴天、刮风、降雨、降温等。受冷锋影响,冬季可能出现寒潮或沙尘暴天气。危害主要从对农作物的冻害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分析,而措施主要从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分析。 第( 3)题,图示 D点位于暖气团影响下,故天气晴朗,结合等压线,可根据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方法画图分析。图示 F处等压线较密,故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