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4924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抗原 -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而不是目的基因,所以 A不正确。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所以 B正确。通常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用抗原 -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2、所以 C不正确。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可以用植物体细胞为受体,然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所以 D不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理解。 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果蝇体细胞含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 B染色体 3、 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基因组可由 1、 2、 3、 6、 7的 DNA分子组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 号和 2 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其大小、形态不同,所以该果蝇为雄性。因此该果蝇体细

3、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不相同;染色体 3、 6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 1号X染色体上;所以 ABC不正确。因为 XY的 DNA分子组成不同,所以果蝇基因组可由 1、 2、 3、 6、 7的 DNA分子组成,故 D正确。 考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以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 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使用敌敌畏来防治三化螟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 答案: D 试题分析

4、: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所以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害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害虫并没有对农药产生隔离;所以 ABC 不 正确。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小的害虫被淘汰了,所以生存下来的害虫都是抗药性较大的,因而表现为使用农药效果越来越差,故 D正确。 考点:现代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害虫抗药性形成原因的理解。 低温可诱导染色体加倍,其作用原理是 A使间期细胞染色体复制发

5、生差错 B使前期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 C使后期细胞着丝点不分裂 D使末期细胞不形成新细胞壁 答案: B 试题分析:多倍体产生的自然原因是由于温度等环境因素骤变,从而抑制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虽然已经复制,但是不能完成细胞分裂过程,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所以选 B。 考点:染色体变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原理的理解。 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一个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迁入迁出 D自由交配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一个种群中,基因突变、迁入迁出和自

6、然选择都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表现为进化。而个体之间的自由交配,不影响个体的基因频率,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的理解。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基因的交流 B对所有的生物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 殖隔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见的隔离类型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判断某些生物是否是同一物种的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产生可育后代。所以说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由于

7、隔离,生物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所以也就阻止了它们之间的基因交流。对生物来说,长期的地理隔离一般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也不是绝对的,所以 B不正确。 考点:隔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隔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隔离的类型和作用的理解。 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的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限制性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它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的结合,构建

8、基因的表达载体。所以选 D。 考点:基因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中工具酶的功能的理解。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4对染色体 .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 ,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 ,在 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 ,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 1/2 B 1/4 C 1/8 D 1/16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题意由于分析可知: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 ,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 ,所以配子中出现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为 1: 1,因此,含有 4对

9、染色体的果蝇细胞,在形成的卵细胞中 ,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1/2) 4=1/16。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配子基因组成细胞学基础的理解。 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 Y对灰色基因 y为显性,短尾基因 T对长尾基因 t为显性,且基因 Y或 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 9 3 3 1 B 3 3 1 1 C 4 2 2 1 D 1 1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只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都为 YyTt,它们交配所

10、生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黄色短尾 4YyTt( 1YYTT、 2YYTt、 2YyTT胚胎致死)、黄色长尾 2Yytt( 1YYtt胚胎致死)、灰色短尾 2yyTt( 1yyTT胚胎致死)、灰色长尾 1yytt;因此,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4 2 2 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下图中 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维持 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部位 B.该 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A+T) /( G+C

11、)的比例上 C.若该 DNA分子中 A有 p个,占全部碱基的 n/m( m2n),则 G的个数为( pm/2n)个 D.把此 DNA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 15N 的 DNA占 10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是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 而不是 ,所以 A不正确。 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独特的排列顺序上而不是碱基种类和( A+T) /( G+C)的比例上,所以 B不正确。若该DNA 分子中 A 有 p 个,占全部碱基的 n/m( m2n),则 G 的个数为( pm/2n-p)个,所以 C不正确。因为 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12、,且是放在 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所以子代 DNA中都含 15N,故 D正确。 考点: DNA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需具备 A、 B、 D三个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a有色植株 aabbDD50% 有色种子; b有色植株 aabbdd50% 有色种子; c有色植株 AAbbdd50% 有色种子。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A AABBDD B AABbDD C AaBBDd D AaBbD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13、题意分析可知:有色种子必需具备 A、 B、 D三个基因,当有色植株 aabbDD50% 有色种子,说明有色植株中含有 a或 b基因;当有色植株aabbdd50% 有色种子,说明有色植株中含有 a或 b或 d基因;当有色植株AAbbdd50% 有色种子,说明有色植株中含有 b或 d基因;所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D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某类动物中,毛色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色为显性 (W),白色为隐性 (w)。如图表

14、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 A、 B、 P、 Q 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动物 C与动物 D的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也不相同 B.动物 C与动物 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15 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 1 1 C.动物 C与动物 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30 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 1 1 D.表现型是只受基因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型决定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动物 C与动物 D的表现型不同,基因型相同,所以 A不正确。动物 C基因型为 W w,动物 R基因型为 w

15、w,所以动物 C与动物 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15 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 1 1,所以 B 正确。动物 C与动物 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30 中成长,表现型都为白色,所以C 不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性状,所以 D 不正确。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 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理解。 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果蝇的白眼 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人类的色盲 玉米的高茎皱叶 人类的镰

16、刀型细胞贫血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两大类,其中可遗传变异有三个来源: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果蝇的白眼属于基因突变,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属于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人类的色盲属于基因突变,玉米的高茎皱叶属于基因重组,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所以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故选 C。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变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变异三大类型的理解。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 一个种群主要以 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 b为食,

17、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 c表示。(图 B表示 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 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个种群,虽然有各自的食物,但它们所吃的食物 c是共同的,所以两个种群间因食物而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从图 B可以看出,由于自然选择, c逐渐减小,说明以 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经过自然选择, a和 b没有在的变化,说明以 a和 b为食的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所以 ABD正确。根据图示,共同生活在一

18、起的两个种群并没有哪一个被淘汰,所以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不正确。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关系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有关遗传变异的下列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 1: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Fl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 将基因型为 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 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子粒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 Aabb、 aaBb、 aabb 染色体中 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种类、数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

19、色体变异 A四种都对 B四种都不对 C至少有一种对 D有一种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是雄多于雌,在雌雄配子中,含 D与含 d的配子比接近 1: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Fl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种皮由珠被经有丝分裂直接发育而来,所以所结子粒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 染色体中 DNA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种类、数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所以都不正确。 考点:遗传变异 点评:本题以遗传变异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

20、力,难度不大。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 BB、 Bb 为灰身, 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 80为 BB的个体, 20为 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 Bb 的比例是 A 25 B 32 C 50 D 6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群体中, 80为 BB的个体, 20为 bb 的个体,所以 B的基因频率为 80%2/100%2=80%,则 b的基因频率为 1-80%=20%。因此,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 Bb 的比例是 80%20%2=32%。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

21、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理解。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第 代个体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是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 6号患病,所以 9、 10、 11号个体都是 Aa,都带有致病基因。由于 7号患病,所以 3、 4号都是 Aa,因此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或 Aa,所以 8号可能不带致病基因,故选 A。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普通小麦是六

22、倍体,有 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 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 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 B 试题分析:花药中含有精子,是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到,所以其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由于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即含有 6个染色体组,有 42条染色体,所以精子中含有 3个染色体组,有 21条染色体。但由于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没有经过受精作用,所以都称为单倍体。因此选 B。 考点:生物变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的理解。 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23、 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突变基因都能够传递给后代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非等位基因可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体细胞的突变基因一般不能够传递给后代,只有生殖细胞的突变基因能够传递给后代;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而不是基因重组;所以 ABC 不 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自由组合,所以 D正确。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内容的理解。 下列属于相

24、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耳与卷毛 B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C羊的白毛与短腿 D人的身高与体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耳与短耳、卷毛与直毛属于相对性状;羊的白毛与黑毛、短腿与长腿属于相对性状;人的身材高与矮、体重重与轻属于相对性状。所以选 B。 考点:生物的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 3: 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

25、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所以选 C。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 人的正常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 22+X B 22+Y C 22+XY D 22+X或 22+Y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的正常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44+XY,经减数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得到的精细胞的染 色体组成是 22+X或22+Y,故选 D。 考点: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26、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理解。 在生物的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水绵 C小麦 D玉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不含染色体的生物和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是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也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选 A。 考点:孟德尔遗传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理解。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

27、蛋白质得以表达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再由 mRNA通过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所以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环境因素能影响生物的表现型,所以性状的表达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植物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光照,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出现白化苗。所以 D不正确。 考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点评

28、: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理解。 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染色体 DNA RNA 基因 B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碱基 C 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基因 D 核酸 染色体 DNA 基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包括 DNA和 RNA;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组成,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表格分析可知: B正确。 考点

29、:生物的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遗传有关概念的理解。 一男孩患血友病(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其家族中均无血友病患者。该男孩血友病基因的遗传途径是 A祖父 父 男 B外祖父 母 男孩 C祖母 父 男孩 D外祖母 母 男孩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家族中均无血友病患者,所以患血友病男孩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母亲为携带者;又母亲的父亲也不患血友病,因此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她的母亲,即男孩的外祖母。 考点: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中致病基因的遗传途径的理解。 下列关于常

30、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 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C性染色体只存于生殖细胞中 D生殖细胞中存在常染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的称为常染色体,所以说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而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说性染色体只存于生殖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是不正确的。 考点:性别决定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作用的理解。 一个由 N15标记的 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

31、境中培养,复制 4次后标记的 DNA分子占 DNA分子总数的 A 1/4 B 1/8 C 1/16 D 1/24 答案: B 试题分析: 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把一条 DNA复制成两条 DNA。所以复制 4次后得到 16个 DNA分子,而最初的一个由 N15标记的 DNA分子,只能到 2个 DNA分子中去。因此复制 4次后标记的 DNA分子占 DNA分子总数的 2/16=1/8。 考点: DNA复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 在一双链 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 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 A和 C分

32、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9%和 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A 27%、 14% B 29%、 14% C 14%、 27% D 20%、 21%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DNA分子中, A与 T配对、 G与 C配对。因在一双链 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 44%,所以 A+T=56%。由于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和 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9%和 30%,则这条链中 T为 56%-29%=27%, G为 44%-30%=14%。因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与这一条链中的 T和 G所占比例相等。那么 在另一条链中

33、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27%、 14%。 考点: DNA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的理解。 真核细胞中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 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真核细胞中 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 DNA为模板进行转录也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形成的 mRNA从细胞核的核孔出来,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所以选 B。 考点:中心法则 点

34、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M、 N、 O、 P、 Q 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D图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顺序也没有改变,只有 N 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n,所以属于基因突变。 考点:染色体变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928

35、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 A已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 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 B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C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已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 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已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是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 DNA仍具有活性,所以 A不正确。本实验只说明了存在转化因子,而没有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更没有证明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所以 BC 不正确。 考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36、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理解。 构成 DNA分子的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 A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B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碱基数目繁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 特异性。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是其稳定性的表现;碱基数目、碱基排列顺序是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而不同的 DNA,其碱基排列顺序是不同的,即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体现其特异性。 考点: DNA分子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 DNA分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DNA分子的特异性的理解。 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

37、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C 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 D b与 a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但 DNA量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b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c过程表示受精作用, 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所以 a过程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过程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 b与 a相比,染色体数目和 DNA量都减半了,所以 ABD不正确。 考点:细胞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理解。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8、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 开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并且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所以选 B。 考点:细胞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特征的理解。 综合题 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和 Y 染色体

39、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 (B)对截毛基因 (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XBXB、 XBYB、 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为截毛,雌性全为刚毛 . (1)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_,雌性的基因型是_; (2)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_,雌性的基因型是_, (3)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 。 答案: (1) XbYb XBXB (2)XBYb XbXb (3)XbYb XBX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为截毛,则基因型必须

40、是 XbYb;雌性全为刚毛,则基因型必须是 XBXb。因此,第一代杂交亲本中,应选择基因型是 XbYb的雄性与基因型是 XBXB的雌性进行杂交,得到XBXb和 XBYb。选择其中基因型是 XBYb的雄性个体与原亲本中基因型是 XbXb的雌性个体杂交,即可得到果蝇雄性全为截毛,雌性全为刚毛的果蝇。 考点: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伴性遗传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 (基因为 H、 h)和乙遗传病 (基因为 T、 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

41、概率用分数表示 ):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2)若 -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2的基因型为 , -5的基因型为 。 如果 -5与 -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如 果 -7与 -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Hh XTXt HHXTY或 HhXTY 1/36 1/60000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 -2是女性患甲病,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患乙病的都是男性,所以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 -3无乙病

42、致病基因,则可判断乙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 -2的基因型为 Hh XTXt, -5的基因型为 HHXTY或HhXTY。 -6的基因型中为 Hh的几率是 2/3,为 XTXt的几率是 1/2,所以 -5与 -6结婚,则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 2/32/31/4=1/9,患乙病的概率1/21/2=1/4;因此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1/91/4=1/36。 -7为 Hh的几率是 2/3, -8为 Hh的几率是 10-4,所以他们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2/310-41/4=1/60000。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以为人类遗传病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基因的自

43、由组合定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 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较大。 桦尺蠖的体色受 对等位基因 S和 s控制,黑色 (S)对浅色 (s)是显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在 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 SS基因型个体占 4%, ss基因型个体占94%,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 s的基因频率降低, S的基因频率提高。请回答 (1)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 S和 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2)工业革命后桦尺蠖种群中 s的基因频率降低的原因是 。 (3)上述调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答案: ( 1

44、) 5% 95% ( 2)环境选择黑色个体,淘汰浅色个体 ( 3)不定向 定向 试题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 S的基因频率是: 4%2+( 1-4%-94%) 1/100%2=5%, s的基因频率是 1-5%=95%。工业革命后,由于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环境选择黑色个体,淘汰浅色个体,导致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降低。种群中产生 的变异是不定向,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从而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

45、然选择决定的。 考点:现代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现代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频率的理解。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 TTRR)和矮杆易感病( 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 1) A组由 F1获得 F2的方法是 ,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 2) 、 、 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 3) A、 B、 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 ( 4)通过矮杆抗病 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是

46、。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答案: ( 1)自交 2/3 ( 2) II ( 3) C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性 (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100%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组由 F1获得 F2的方法是让 F1自交,在获得的 F2中进行筛选,在选出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能稳定遗传的占 1/3,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3。由于植株 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属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所以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由于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而且突变又是不定向性,所以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

47、理矮杆抗病 幼苗,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使之变成纯合体,所以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都是纯合体,都能稳定遗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某项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_,其最终结果是合成_。 图中 的密码子是 _。 此过程是以 为模板进行的, 是 _分子。 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控制上述整个过程的基因片段。 答案:( 1)翻译;(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 2) UCU; ( 3) mRNA ( 4) 试题分析:翻

48、译是在核糖体中以 m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 tRNA 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 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翻译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合成蛋白质。图中 是由碱基为 AGA的转运 RNA转运的,所以其密码子是 UCU; 为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单链,而对应的基因片段是双链,所以要写出双链的碱基。 考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番茄( 2n=24)的正常植株( A)对矮生植株( a)为显性,红果( B)对黄果( 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现有基因型 AaBB与 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 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2)在 AAaa杂交中,若 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