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48821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 ( )。 ( A)教育 ( B)经济 ( C)遗传 ( D)环境 2 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 )。 ( A)人的潜能规律 ( B)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3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 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 A)自发性 ( B)自由性 ( C)

2、前瞻性 ( D)能动性 4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 A)苟子 ( B)孔子 ( C)孟子 ( D)韩非子 5 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的代表人物是 ( )。 ( A)孟子 ( B)格塞尔 ( C)弗洛伊德 ( D)洛克 6 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有 ( )。 ( A)孟子 ( B)威尔逊 ( C)弗洛伊德 ( D)洛克 7 提出给他一打健康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的代表人物是 ( ) ( A)洛克 ( B)弗洛伊德 ( C)荀子 ( D)华生 8 在主客观条件

3、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 )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 A)智商 ( B)情商 ( C)个体主观能动性 ( D)个体参与实践活动 9 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就是 ( )。 ( A)发展周期 ( B)适应期 ( C)成熟期 ( D)发展关键期 10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 )。 (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互补性 11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规律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12 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

4、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些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 (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 C)阶 段性 ( D)互补性 13 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 A)不平衡性 ( B)互补性 ( C)阶段性 ( D)顺序性 14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15 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互补性 ( B)不平衡性 ( C)顺序

5、性 ( D)个别差异性 16 父母、教 师培养孩子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互补性 ( D)个别差异性 17 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18 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就是 ( )。 ( A)遗传 ( B)成熟 ( C)生理素质 ( D)心理素质 19 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 )。 ( A)遗传的重要性 ( B)成熟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D)教育的重要性 20

6、 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等因素组成的环境可称之为 ( )。 ( A)大环境 ( B)小环境 ( C)社会环境 ( D)自然环境 21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 ( )的特殊性。 ( A)主体 ( B)环境 ( C)对象 ( D)目的 22 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并 提出 “最近发展区 ”概念的是 ( )。 ( A)维果茨基 ( B)洛克 ( C)赞可夫 ( D)裴斯泰洛齐 23 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

7、值,而且具有( )。 ( A)额外的价值 ( B)附加的价值 ( C)延时的价值 ( D)通用的价值 24 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这就是 ( )。 ( A)人的个性 ( B)人的力量 ( C)人的潜能 ( D)人的价值 25 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往往能够得到超常发挥的是人的 ( )。 ( A)力量 ( B)价值 ( C)潜能 ( D)个性 26 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能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以发展和完善人自身。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 ( )。 ( A)精神的力量 ( B)身体的力量 ( C)物质

8、力量 ( D)潜在力量 27 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就我国学校教育的多数情况来说,更加重视的是 ( )。 ( A)共同性 ( B)差别性 ( C)主动性 ( D)地域性 28 在人生过程中,个体身心 变化剧烈的时期是 ( )。 ( A)中年期 ( B)青年期 ( C)少年期 ( D)儿童期 29 儿童在少年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 “危机期 ”或 ( )。 ( A) “生理断乳期 ” ( B)青春期 ( C)起飞期 ( D) “心理断乳期 ” 30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

9、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 )。 ( A) “生理断乳期 ” ( B) “帮助少年起飞 ” ( C) “帮助少年成熟 ” ( D) “心理断乳期 ” 31 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 ( )。 ( A)少年期 ( B)儿童期 ( C)青春期 ( D)青年期 32 “未来 ”成为最重要的概念,存在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哪个时期 ( )。 ( A)少年期 ( B)儿童期 ( C)青年期 ( D)中年期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分。请在下列各题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答案。 33 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34 个体的人身心发展状态又是教育行为的依据,能否遵循 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10、35 个体身心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 的过程。 36 个体的人只有参与 ,才能生存和发展。 37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 决定的。 38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39 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 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40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 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1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 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42 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43 我国战国时代性恶论代表人物是 。 4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

11、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在 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5 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6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即内因和外因通过实践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综合作用。 47 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强调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48 身体或心理的某 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就是所谓 。 49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识发生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 、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50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

12、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 。 51 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 得到部分补偿。 52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够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 展,这说明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 之间。 53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 的差异。 54 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 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55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 、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56 是人的身

13、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57 遗传素质的 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58 人的机体的 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59 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60 若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 。 61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 、条件和对象。 6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 之分。 63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 的特殊性。 64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 。 65 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14、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 66 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 ,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67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 的功能。 68 所谓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9 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70 人的力量既有身体的力量,更有精神的力量。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 有通过 才能实现。 71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 。 72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 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

15、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73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 “危机期 ”或 “”,意谓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倾向。 74 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 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75 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 喻为 “”。 76 初中阶段是培养初中生 的起始阶段。 77 在个体发展中, 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78 “”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在青年的理想中,最诱人的是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79 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

16、。 80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 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作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条件。 81 解决认识问题和 ,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 82 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 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 ,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 83 在价值观上,青年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以 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分。 84 个体身心发展 85 内发论 86 外铄论 87 主体实践论 88 发展关键期 (发展最佳期 ) 89 成熟 90 最近发展区

17、91 人的价值 92 人的潜能 93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94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95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9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7 遗传 98 个性 99 个性发展 (发展个性 ) 100 环境 101 身心发展年龄特征 四、判断题 每题 5分。请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 102 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 103 人的身心发展只需要学校教育而无需社会实践。 104 外铄论者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105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取得 惊人成就,这说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性。 106 孔子

18、提出 “因材施教 ”一直为后人接受和继承,这正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07 遗传决定了人的未来,一个遗传素质优良的儿童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108 7,孟母择邻和我们当前流行的择校是一回事。 109 我们既要注意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但更要注意小环境的影响。 110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111 随着网络的盛行,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接受教育,因此让孩子在学校上学与在家自学是一样的。 1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人迟早会被知识和技术所奴役,人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113 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114 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帮助少年起飞 ”。 五、论述题 每题 15 分。 114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114 概括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实践要求。 114 试论述教育者如何利用环境使个体健康发展。 114 怎样理解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14 试论述教育 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 114 简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