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83770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最近发展区2 学制3 研究性学习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5 教学适应生活说6 素质教育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7 皮亚杰针对儿童认知发展提出的四个概念:_、同化、_和整合。8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结构包括:学前教育、_、_和_。9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_、_和综合教学。10 我国近代最成熟的学制是_。11 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是_、_、_。12 班主任的素养要求。13 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4 简述我国的教育方针。15 简述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16 简述你对“

2、德育应该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 ”这句话的理解。17 论述启发性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18 你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2012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维果茨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要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

3、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2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3 【正确答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以发展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

4、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1)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亲身经历或心理移情而获得的内在感受。因而,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激发其观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初步思考与分析,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获得自己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喜悦以及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2)提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在学生的所有学科中、所有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以一种探究发现的方式来学习,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心理品质,并在自主探究中逐步解决问题。(3)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研究

5、性学习是立足于个性化基础之上兼顾群体合作与交往的,学习合作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目标。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品质。研究性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而且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与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求实的态度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要求。(5)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一名公民的基本要求,而具有自然的责任感则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作为人类中的一名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要求。(6)培养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来研究与解决一定

6、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界限,只要具有研究的可能、有价值的问题都可以研究。4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主观的,是每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所以,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该理论的主张如下:知识观。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观。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学生观。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学观。教师帮助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

7、构。5 【正确答案】 杜威对“准备生活说” 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了 “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要求学校把教育和儿童眼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杜威提出这个思想是为了改变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前人知识的传授,忽视让儿童参加社会实践的弊端。杜威认为,传统教育把儿童当作知识容器,导致“为了深远的和多少不可知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儿童缺乏现实生活能力,没有生活乐趣,变得“恭顺,服从,小心从事” ,没有了首创精神和责任感。同时, “这种脱离深思熟虑的行动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智力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就是变动,未来是难以预测

8、的。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所,仅仅强调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重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杜威在他的教育的概念上,强调了社会现实生活和教育的联系,注重培养儿童的实际生活技能和能力,使儿童能完全适应眼前的社会生活。6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

9、发展统一起来。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此外,素质教育有以下特点:主体性。素质教育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为前提。全体性。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

10、持续地自主发展。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7 【正确答案】 图式;顺应8 【正确答案】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9 【正确答案】 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10 【正确答案】 1922 年“新学制”11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2 【正确答案】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1)高尚的思想品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班主任应有崇高的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2)坚定的教育信念。班主任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树立坚

11、定的教育信念,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顽强而耐心地工作,收获教育的硕果。(3)家长的心肠。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集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如果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那么他将更亲近班主任,并乐于接受教育,从而使班主任在工作中获得更大成效。(4)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一个称职的班任必须善于计划和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工作中表现出魄力,坚定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前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一般来说,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班主任,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打成一片,便于开展

12、工作。(6)善于待人接物。只有那些善于交往、能把学生团结起来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把班主任工作做好。13 【正确答案】 (1)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程度。(2)人的因素: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3)教育内部因素:课程理论和课程类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以前课程设计的经验、学制、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等。14 【正确答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例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13、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5 【正确答案】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当受教育者具备了积极的求教动机时,环境和教育的外因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育的作用就越大。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发生共鸣时才会产生。(2)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

14、能力的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3)家庭环境的效应,包括适当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4)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总之,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产生的,它要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教育如果能得到社会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分地发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16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对的。学校的全部生活,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和交往,都是德育的途径。学校的德育途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15、,学校的全部生活,学生参与的活动和交往都具有德育价值。学校中的德育途径有:(1)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首先,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知识审视生活的方向,激发道德需要,体验崇善厌恶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既有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对象活动关系,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的动机、意志力和活动方式、行为规则及在人际中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态度及评价等,也会潜移默化地积淀为学生品德。(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有意义的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而使学生形成

16、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美好的品德。(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使学生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等良好品德。(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组织得当的团队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品德。(5)心理咨询。通过个别谈心、咨询、讲座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人。(6)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积极主动的工作能够对其他途径起调节作用,对学生品德发展产

17、生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德育应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我们不只要在德育课中“学习品德” ,而且要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生成品德。17 【正确答案】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教学原则相比注入式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优势: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

18、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意愿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被动学习,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可以看出:注人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是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在教学当中,为了运用好启发性原则,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习动机作为前提,学生无法

19、开动脑筋思考,而学生愿意并进行思考是启发性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从孔子的启发性教学故事和苏格拉底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如何提问,什么问题是有效的,如何做好不断深入的谈话与提问,这些都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的实际生活中获得启发,从而深入思考,因为实践本身就能引入深思,也能检验人的假设是否成立。发扬教学民主。越是民主的环境,越是能让人放松心情,越是能让大脑集中精力进行思考,越是能让启发式教学获得成功。18 【正确答案】 教师的素养主要是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和健康的

20、心理素质。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高尚的师德。当前在众多的教育事件中,很多都与教师师德相关。例如,某位教师因为学生完不成作业,就实行小刀划破手指的惩罚制度,把一个班的小学生吓得哭声一片。某位教师收取家长的钱财,安排该家长的孩子做班长。某位教师不喜欢某个学生,就对他不断批评,恶语伤人,并经常罚跪。这些都是我关注到的新闻,这样的事情频繁在网上报出,不得不引入深思。而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德行,没有关爱学生,没有重视学生的发展,有让自己在教育事业中保持清纯,保持热爱。所以高尚的师德这一素养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是

21、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要关怀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关怀民族、人类的现实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前景。(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杜威所谓的“天国引路人” 。(3)热爱集体,团结协作。教师的劳动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集体性。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为教育服务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热爱、尊重并依靠教师集体,最大效度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都能首先自律。以上只是我提到的几点浅薄的内容,师德的内涵还极为广泛,需要我们不断去关注现实,总结经验,将自己塑造成一位真正具有师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