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3772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谈谈你对税收法定主义的理解。2 我国 2011 年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谈谈你对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理解。4 简述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及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5 简述衡量税收负担的主要指标。6 简述我国现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是如何划分的。二、综合题7 试述我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及其改革趋势。8 分析说明纳税评估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9 谈谈你对我国 2003 年以来税制改革的基本评价。2012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答案与解析一

2、、简答题1 【正确答案】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从世界范围来看,税收的法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征税权法定。在政府行政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它既是政府机构赖以存在和行使其他行政权力的经济基础,同时,征税权的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私有产权,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一个国家向人民征税与否以及如何征税,均应该有法律规定。(2)纳税义务法定。各国宪法和税法都要规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法定是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重要内容,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确定的

3、纳税义务必须履行,否则纳税义务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纳税人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公民和法人不应承担或有权拒绝缴纳税款的义务。(3)征税要素法定原则。征税要素是指税收之债有效成立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它包括税收债务人、征税对象、税基、税率和税收特别措施。征税要素的法定应当是指征税要素的各个具体的内容都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其中一项有违法定主义,则税收便不能有效成立。(4)征税程序法定。程序保障原则。以上三项内容是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基础性要求。而一项法律制度能否得到良好的实行不仅取决于其实体内容方面的完善设计,程序方面的保障也必不可少,因此税收法定主义还要求要有良好

4、的程序设计。该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立法者在立法的过程中要对各个税种征收的法定程序加以明确完善的规定,这样既可以使纳税得以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又尊重并保护了税收债务人的程序性权利,促使其提高纳税的意识;二是要求征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征税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税收程序法,并按照税收实体法律的规定来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各项权利。三是当征纳双方对相关义务或权利存在异议的时候,双方都有法定的权利,通过一定的程序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2 【正确答案】 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条例及实施细则于 2011 年 11

5、月 1 日起实施。此次资源税改革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定额” 征税调整为“从价定率”征税,税率为 5;二是增设焦煤、稀土矿子税目;三是上调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北京市煤炭资源税标准由 05 元/吨上调至 25 元/吨;四是下放了部分税权,规定财政部未列举名称且未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有色金属矿原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源税改革对增加资源开采地财政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正确答案】 结构性减税是在 2008 年 12 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积极

6、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地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其所牵涉的税种是有选择的,并非不加区分地针对所有税种的税负水平“平均使力 ”或“一刀切”式削减。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虽然始自2004 年的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减税,但“结构性减税” 一词却是首次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结构性减税的核心内容固然是减税,但将“结构性

7、” 与“减税”联系在一起,提法相对较新,其背后有特殊含义。此外,结构性减税也有别于税负水平维持不变的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尽管在税收政策上同样会有增有减,但结构性减税追求的目标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可见,结构性减税意在从量上削减税负水平,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4 【正确答案】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1)前转。前转也称为顺转。即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方式。前转是税负转嫁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方式,通常表现

8、为商品劳务课税的转嫁方面。(2)后转。后转也称为逆转。即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的一种方式。后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价格的形式向前转移税收负担。(3)混转。混转也称为散转。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转嫁形式不可能是纯粹的前转或后转,往往是同一税额,一部分通过前转转嫁出去,另一部分则通过后转转嫁出去。也就是说,一种商品或者要素的税负通过提高卖价转移一部分,通过压低其他商品或者要素的进价再转移一部分。(4)消转。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

9、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所增利润中求得补偿。(5)税收资本化在特定的商品交易(如土地、房屋、证券等)中,买主将购入商品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款,在购入商品的价格中要求卖主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商品的成交价格。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中,税负转嫁的程度主要受到供求弹性的大小、市场结构性质成本变动和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影响。5 【正确答案】 税收负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研究的需要,除了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划分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税收负担进行适当的划分。(1)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在考察税收负担水平时,我们可以从宏观与微观

10、两个不同层次或角度上进行考察:从微观方面看,就是考察千千万万个纳税人的个别税收负担,比如税收占纳税人销售收入额、营业额、所得额或财产价值额的比例;从宏观方面看,就是把税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或者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这种反映一国总体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我们把它称之为宏观税负。宏观税负的高低表示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同时也表示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宏观税负的高低既是政府制定各项具体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项具体税收政策实施的综合体现。(2)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按纳税人最终真实承担税负的情况划分,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名义负担和实际负担。名义负担是指纳税

11、人按照名义税率和相应的计税依据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款,用相对值表示即为税法上的法定税率。实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及时缴纳税款所形成的税收负担,用相对值表示实际税率。(3)直接税收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按照税负能否转嫁,税收负担可以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直接负担表示纳税人难以将其承担的税款转嫁给他人的税收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就是税收的实际承担者。间接税收负担则表示纳税人可以将其承担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其他人,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并不是承担税款的经济主体,纳税人仅仅是法定的纳税人。6 【正确答案】 分税制是西方国家实行分级预算体制中普遍采用的划分各级预算收入的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对税种或税源以

12、及税收管理权限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以确立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的一种制度。经过世界各国的长期探索,分税制最终作为一种理想的财权财力划分方式而被普遍采用。它的基本原则是: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将税种和税权在中央和政府间进行划分,以确定各级政府预算收入,分设中央税制与地方税制。与之相适应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分别征收管理本级税收,从而建立起各自相互独立、相互协调的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体系,并建立起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征收,并由中央政府进行统收统支的税收收入;地方税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征收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进行统收统支的税收收入;共享税是指某一种税收收入支配由中

13、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按法定方式分享,便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我国共享税由中央立法、管理,如现行的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税种。中央税与地方税收的划分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影响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划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外贸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对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征收的各项税收和对外籍人员、华侨、港澳台同胞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14、按税种分别人中央库和地方库),集贸市场和个体户的各项税收(按税种分别人库),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按中央税、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按规定分别入库),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矿区使用费。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营业税、地方国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簇席税,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按地方营业税附征的地方税附加。二、综合题7 【正确答案】 (1)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 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

15、种流转税。消费税是指对消费品和特定的消费行为按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商品税。营业税是以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都属于流转税,是流转税里最主要的三种税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联系为:二者都属于流转税;二者都具有转嫁性;消费税纳税人同时是增值税纳税人;可以出口退税。从征税对象看:流转税的课税对象既包括商品销售额,也包括非商品销售额;增值税、消费税以商品销售额为主要课税对象,营业税以非商品销售额为主要课税对象;从三者关系来看,首先,有消费税行为同时也要缴纳增值税,但是有增值税行为的不一定要缴纳消费税,

16、出于环境、资源、消费行为、财政等因素,消费税的应税品是从增值税应税品中选择一部分出来,再额外征收消费税,以达到国家的一定目的。其次,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为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的所有经营业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相互排斥的。营业税的应税资产是有形动产(征增值税)之外的其他资产,即有形不动产和无形资产。营业税的应税劳务是除加工、修理修配(征增值税 )之外的所有劳务,税率设计的总体水品一般较低,实际税负设计中,往往采取按不同行业、不同经营业务设立税目、税率的方法,实行统一行业同税率,不同行业不同税率。(2)目前我国的流转税的改革趋势:增值税的改革。目前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首先,我国目

17、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金税工程,加强增值税的抵扣管理,减少税收漏洞,减少偷、漏的行为;其次,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我国已完成;第三,是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具有“中性” 的优点,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宽广,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消费税的改革。由于消费税在调节消费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作用,我国在消费税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应税消费品的改革和税率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奢侈品也已经变成一般生活用品,如轮胎,而收入的增加也出现了新的奢侈

18、品,如私人飞机,我国要重新审视现有的消费品目录和税率,增加新兴的奢侈品,减少或降低部分消费品的税率。营业税的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国际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8 【正确答案】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一定期间内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情况,采取特定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审核、分析、确认、评价,并对一般涉税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工作过程。它是税源监控的一项具体措施,也

19、是税收管理征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纳税评估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和重点稽查”的新税收征管模式的确立,纳税评估逐步成为税收征管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纳税评估有利于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和谐进步。具体如下:第一,有利于加强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可将覆盖面扩大至直接对财务核算制度、资金运作、营销管理、生产消耗市场环境等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测算评估,并做出合乎情理的评估结论。第二,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对于征收环节,评估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案头稽核,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异常申报行为,避免大量非正常

20、申报的持续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数据,建立指标警戒体系,做到申报资料的最大限度利用,成功地为“集中征收” 增添有效的“后续”。第三,有利于完善监控网络。纳税评估正是强调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搜集和掌握,要求管理人员依据国家政策、运用自身综合知识和素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各方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大量、充分的案头静态分析,考虑各种因素对纳税行为的影响逐步判断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第四,有利于搞好内部管理。在做好外部监控的同时,纳税评估还具有对内监控的职能,通过每月计算机资料的分析,对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户籍变化、政策执行

21、、稽查效果等形成数据,制作报表,推行数据化管理。对在税收评估过程监控中发现的内部管理问题,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也可以把对内发现的问题,引入到内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促进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第五,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纳税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当事人见面,通过约谈或质询等方式让对方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对某些违规行为,以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方式或者移交稽查局进行稽查处理的方式解决。可以很好地避免在处理税务案件中因处理失度产生管理疏漏和行政复议;减少了税务稽查的盲目性,增加针对性,保证税务稽查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可以避免各种“拉网式” 重复检查,也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9

22、 【正确答案】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变化,而与此同时,我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税收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经本上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的税收收入持续大幅度的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支持。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我国的税收制度的改革基本上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首先,中国税制改革采取了渐进性的办法。从改革的时间来看,基本上是每十年进行一次重大改革。以十年为一间隔,在实施和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同时,对新税制进行不断的检验和反思,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始新一轮的改革。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次

23、,从改革的背景来看,每次重大的税制改革都有它特殊时期特殊的改革背景,都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的。税制改革基本上不可能超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如 19831984 年的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标就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转轨,调节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说,改革并不是随意地说改就改,而是得符合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与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相适应地逐步推进税制的改革。再次,从改革的动因来看,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催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新的税收制度的确立,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效影响,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

24、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过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与完善、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地发展,税收制度便会表现出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方面,从而不得不改革,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再次,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我国每次重大的税制改革都在试图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这种分配关系的处理总是与一定时期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20 世纪 90 年代,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共同发展,于是 1994 年的税制改革合并了企业所得税,从而为不同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共同发展创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再次,保

25、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推进税制改革。由于税制改革往往会影响纳税人的利益,如果在税制变动的同时,采取普遍提高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做法,肯定会使纳税人产生对税制改革的反感,从而妨碍税制改革的推进。中国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了维持总体税收负担不变的策略,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种策略有利于税制调整和改革的推行。最后,税制改革与征管制度变革并行推进。税收制度的改革和税收征管的改革密不可分,即使是设计再完美的税收制度,征税的效果也要通过科学、严密的征管制度来实现。中国在税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了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信息化建设,才使得税收收入能够持续高速地增长。经历过 30 多年的重大变革,我国的

26、税收制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有明显的不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 时期我国税收在筹集巨额财政资金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出成绩,但客观而论,税收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发挥出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渐进式改革和经济转轨所积累的矛盾开始激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由此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改革深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而推动实现中央提出的“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的目标,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特别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政策议题,强化税收调控应该成为“十二五 ”期间税制改革的核心原则。在强化税收调控的核心原则下,“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具体原则应为:“ 强化税收调控,稳定宏观税负;完善税收系,调整税制结构;提高征管效率,优化征管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