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通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吠陀时代2 荷马史诗3 巴比伦之囚4 航海条例5 卡德纳斯改革6 旧金山体制7 哈尔斯坦主义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8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9 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0 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动机11 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异同点三、论述题12 英国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过程13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成因、特征,出现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2014 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通史)
2、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后,古印度进入吠陀时代,即印度成立吠陀圣典的时代。该时代分为前、后二期,公元前 1500前 900 年被称为前期吠陀时代,公元前 900前 700 年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从政治层面来看,此时王权扩张,在恒河上游流域成立了部族王制的国家;从宗教层面来看,此时祭祀的重要性提高,祭师阶级(婆罗门) 享有特权;阶层上,刹帝利、婆罗门、吠舍三种姓形成,种姓制度初具形态。这一时期的传说资料被收集在称为“吠陀” 的文献中,故称为“吠陀时代”。2 【正确答案】 相传为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著,包括两大
3、作品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实际上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故事;奥德赛则介绍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时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的故事。荷马史诗为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石。3 【正确答案】 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 597 年和前 586 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犹太富人、工匠、祭司、王室成员和平民上万人被掳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 538 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亡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4 【正确答案】 1651 年 10 月,
4、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为了保障英国本土的产业发展,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荷兰在贸易上的竞争,该法案诞生。航海条例推动了英国的海外贸易,但诸多的限制政策限制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甚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背景之一。到了十九世纪,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逐渐采行自由贸易政策,航海条例逐渐废止,至 1854 年,所有的航海贸易的限制完全废除。5 【正确答案】 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在其任内(19341940 年)实施的改革。当时墨西哥国内社会经济危机严重,矛盾尖锐,卡德纳斯上任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1)改革总统制,增强其权威,稳定其建
5、制;(2)土地改革,没收本国及外国人所拥有的大土地,分配给农民;(3)实行国有化,将外国控制的铁路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4)鼓励工会发展,修订全国劳工法,健全工人组织;(5)教育改革,推行“社会主义教育 ”,扩大和普及教育;(6)巩固民主政体,包括改组墨西哥革命党,打击军事寡头势力。卡德纳斯改革稳定了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形势,促进了社会的发展。6 【正确答案】 1952 年美国结束了对日公开占领,日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受美国控制,这种半占领、半独立的日本体制就是“旧金山体制”。 1948 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
6、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1951 年 9 月 4 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与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两条约的签订与生效,虽然在法律上承认了日本的独立地位,享有外交权,但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牢牢地控制着日本。7 【正确答案】 1955 年 9 月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华特.哈尔斯坦建议制定、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所推行的针对东德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哈尔斯坦主义”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
7、交关系。哈尔斯坦主义是阿登纳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该主义压缩了西德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使西德被孤立起来,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行新东方政策,“ 哈尔斯坦主义 ”停止执行。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8 【正确答案】 从公元 7 世纪到 13 世纪,阿拉伯人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帝国,由于这个帝国处在东西方交界的地方,而且阿拉伯商人的活动又踏遍了亚欧非三大洲,导致阿拉伯人成了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首先,阿拉伯人将东方国家的文化传向了欧洲。现代世界所通行的“阿拉伯数字”就是由印度人发明、并由阿拉伯人传播至全世界的,可以说,正是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了这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采
8、用的关键节点。阿拉伯人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等技术手段,并将之传到欧洲。可以说,没有阿拉伯人的传播,这些东方文化是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进入欧洲的。其次,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文化传向了东方与西方,并将东西方文化带进伊斯兰世界。在中古时期,阿拉伯人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文明的扩张,中亚、南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便深深受到了其影响,如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的建立,便是阿拉伯文化扩张的显著标志。阿拉伯人也致力于伊斯兰教的西传,甚至曾占领过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领土。阿拉伯人不仅广泛吸收了东方国家的很多文化成就,而且也将很多古希腊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伦理学等,
9、丰富了阿拉伯文化的内容。而且,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到毁坏,其中一部分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在 911 世纪,阿拉伯人掀起了一场翻译运动,将希腊的古典哲学著作大规模地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不仅使得阿拉伯人保存并继承了西方的古典文化,并且将之传入西欧,为近代西欧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中古时期的阿拉伯人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桥梁作用,深刻影响了各种文化的互相交流、融合。9 【正确答案】 十字军东侵(10961291 年)是一系列在罗马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伊斯兰世界发动的持续了近 200 年的宗教性战争。背景:首先,11
10、世纪末的西欧,在长子继承制下,地方诸侯的非长子除了四处掠夺外,只有将矛头对准未开发的东方,以期获得更多财富。其次,1011 世纪,东方的奢侈品和香料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欧,导致封建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开支越来越大,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为了满足贪欲,掠夺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他们把目标由相互争战而转向东方。从民众的角度上看,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悲惨,渴望得到土地,摆脱贫困。他们相信东方是地上天堂的神话,认为到东方去会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所以也热衷于十字军东侵。宗教上,罗马教皇除了有着同世俗封建主共同的贪欲外,还企图统治东正教会和从异教徒手中夺取传说中的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因此,罗马教会积极煽动
11、对拜占廷和巴勒斯坦的军事进攻。最后,意大利城市如热那亚、威尼斯与拜占廷和地中海东方各国商业往来十分密切。为了打击阿拉伯和拜占廷商人,独占东方贸易和赚取运送东侵士兵的运费,意大利商人直接鼓励和支持十字军东侵。影响:第一次十字军由西欧封建贵族骑士们在西亚建立了短暂王国,但东侵却对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包括犹太人、东方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伊斯兰世界无复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强大。之后十字军还在威尼斯人帮助下侵入当时土耳其人无法攻破的君士坦丁堡,成为两百年后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下此城的肇因。数次大规模军事动员也使西欧各国人民损失惨重,几十万十字军死亡,教廷和封建主却取得了大量的财富。并使日后东方
12、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对立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原本因西罗马帝国灭亡而进入黑暗时期,因为十字军东征带回大量东方进步文明,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十字军东征也导致大量农奴解除依附关系,成为自由民,加速了西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亦是文艺复兴与近世中产阶级商业文明的一重要成因,推动了欧洲各方面的发展。10 【正确答案】 华盛顿会议是 1921 年 11 月 12 日至 1922 年 2 月 6 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华盛顿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该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
13、个重要条约: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统称“ 华盛顿条约 ”。从达成的结果来看,美国着实成了大赢家:五国海军条约压制了日本的扩军备战,使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双强标准” ,为美国成为海上霸主扫清了道路;九国公约把美国历来提倡的“门户开放” 政策变成了一项国际法原则,使美国的商品得以进入其它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门户开放、日美争夺在华利益的产物。“门户开放” 发端于美国太平洋帝国的设计师威廉.西沃德。早在 18611869 年西沃德任国务卿期间,就认为美国若控制了亚洲市场,必将成为现有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在亚洲扩张的目标是中国。然而,这与日本对中国、朝鲜等国进行侵略扩
14、张,称霸于东洋的大陆政策严重冲突,为了保卫己方在华利益,日美两国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不断较量,直至巴黎和会上,日本在解决中国山东问题和德属太平洋岛屿问题的胜利极大地挫败了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加之英日同盟、英国海上霸权的存在,美国不得不尽快重整旗鼓以改变局面,建立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霸权。巴黎和会后约两年,美国就发起了华盛顿会议。这便是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动机。11 【正确答案】 相同点:(1)时间上,三者都发生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2)法西斯上台背景都是受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国内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3)上台方式上,三者都通过法西斯政党,而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4)其专政的
15、标志都是法西斯党首组阁;(5)专政的主要政策都是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扩军备战。不同点:(1)时间上,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在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前;德国是在此次危机之后,而日本更晚;(2)具体背景上,意大利是受“ 一战”后本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而德国和日本则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3)政党上台的具体方式上,意大利是法西斯党徒武力胁迫国王授权,德国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上台,日本是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发动兵变而逐渐建立;(4)政策重点上,德国,意大利致力于欧洲扩张;日本致力于亚洲扩张。三、论述题12 【正确答案】 背景:(1)新兴阶层的崛起:13 世纪,英国的城市涌现并有所发
16、展,出现了市民阶级。农村中的封建骑士由于经营农业及牧羊业,经济实力也日益增大。这些新兴的阶级势力都是纳税的基本群众,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2)国内矛盾加剧:13 世纪初的英国正值约翰国王统治时代,与法国作战屡遭失败,并丧失了许多在法国的领地。此外,约翰国王反对教皇也没有成功,反而每年需向教皇交纳大量贡税。为了弥补国库亏空,约翰横征暴敛,经常额外征收大贵族的捐租,增加城市市民的新税,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懑。过程:(1)1215 年,在大贵族的领导下,骑士和市民联合举行一次大暴动。暴动者包围了伦敦,迫使约翰于 6 月 15 日签署了自由大宪章。暴动者在自由大宪章中提出了某些保障城市市民的若干
17、权利,也给予了自由农民某些法律保障。尤其重要的是,大宪章肯定了王国的“大会议” 的权力,强调了国王只有取得这个 “大会议”的同意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临时税或附加税。大宪章体现的王在法下原则,为后来在英国形成的议会,提供了议会限制王权的理论根据。(2)1258 年,亨利三世为其儿子谋取西西里的王位而急需筹款,为此他不惜破坏自由大宪章,强迫贵族和骑士交纳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作为税款。于是,以西门德.孟福尔为首的一些大贵族和骑士与市民联合,俘虏了亨利三世及其子爱德华。1265 年,孟福尔召集了有产者各阶级的联合代表大会,不仅邀请大贵族封建主和骑士,也邀请了市民代表参加,是城市市民代表参加国家召开的政治
18、性会议的开始。(3)孟福尔贵族集团统治不久,就为拥护国王的另一批贵族推翻。1272 年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即位,由于连年战争,缺乏经费,贵族反对派又有东山再起的危险。为此,爱德华一世想模仿孟福尔,召开一个由各阶层组成的议会,以解决征收新税问题。1295 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出席的人员分别代表贵族,教士和平民三个阶层。此后,议会就以 1295 年这次议会为榜样经常召开,这次议会即被称之为“模范议会”(Model Padiament)。由此,议会便成为英国封建国家的一种固定的政治机构,英国因此亦从贵族民主制演变成等级君主制的封建国家。13 【正确答案】 在上世纪 70 年代,西方世界爆发了一场经
19、济危机,从英国开始,波及到美国、西欧和日本。随后,这些国家也先后出现了滞涨,即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一)原因:(1)石油危机的打击: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以 2 倍的幅度提高原油价格,从而触发了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2)不当的经济政策:二战后,各国财政开支不断扩大,并扩张信贷以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从而造成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往往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最后引起通货膨胀,导致 60 年代以来温和的物价上涨发展成为严重的实质恶性的物价
20、上涨,从而形成了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上涨率并存的滞涨局面。(二)特征:滞涨全称 “停滞性通货膨胀”,“滞”指经济增长停滞, “涨”指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出现的情况,通俗说就是一方面物价上升,但另一方面经济却停滞不前。(三)理论及其实践:(1)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强调货币发行量。要走出滞胀局面,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放弃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选择一个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一致的货币增长率。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把货币变成经济波动的根源。撒切尔夫人在其任内推行的“撒切尔主义” ,是货币主义的实践之一。其采取的措施有: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
21、;减少政府干预,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改革税制,削减公共支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撒切尔主义是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根本性纠正,把政府干预限制在适当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的一些弊端,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增长率在 1980 年以后也有所提高,英国 19821989 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年均 28左右的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都优于欧盟国家和美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2)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强调供给量。在供应学派看来,大幅度降低税率是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因为人们从事劳动和进行投资并不是为了纳税而是企望得到丰厚的税后净收入。这种净收入越高,
22、劳动或投资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降低税率虽然在短期内政府税收会减少,但由于降低税率刺激了企业和个人生产的积极性,因而课税面会扩大,长期内税收会增加。因此,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特别是削减边际税率,是增加供给的重要手段。里根经济学是供给学派的经典实践。1981 年 2 月,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这两个学派经济理论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这个计划的要点是:(1)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2)大规模减税,给企业以税收优惠;(3)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可以看出,里根经济学旨在采用减税和紧缩政府开支,实行预算平衡和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放松政府对企业的限制和干预,通过刺激供给、自由竞争,使美国经济达到自动复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