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83810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师说2 三舍法3 生计教育4 设计教学法5 有意义学习6 自我效能感7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8 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9 简述学记里的“ 善喻” 思想。10 简述德育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过程。11 论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12 根据创造性的心理结构,说明创造性的培养措施。13 试论述教师素养和教师角色发展趋势。14 请比较博比特活动分析法和泰勒目标课程方式对课程开发的影响。2015 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贞元十

2、八年(公元 802 年)写成并公开发表。师说理论主张包括:由“人非生而知之者” 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传道、授业、解惑 ”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以“道” 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提倡 “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这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阐述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起到了转变社会风气的作用。2 【正确答案】 三舍法是“三舍考选法” 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

3、渐让“三舍法” 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正确答案】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 1971 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其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它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

4、生计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计教育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部分课程,而不只是某些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生计教育应当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专院校的所有年级之中;凡中学毕业或中途退学的学生都将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以适应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生计教育构想的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反映了当今世界中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4 【正确答案】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和道德的因素。其中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设计教学法有四个步骤,即决定

5、目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加强了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但由于强调根据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法实施的结果必然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5 【正确答案】 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定义,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也便发生了。他提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

6、进行联系。有意义学习可分为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三种基本类型。由于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既可以由学习者发现,也可以接受,故又可分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习。6 【正确答案】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

7、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包括: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7 【正确答案】 “ 活教育 ”是中国 20 世纪 40 年代的教育改革理论,倡导者为陈鹤琴。1939 年他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主张教师要“教活书” ,儿童要“读活书”,呼吁把中国腐化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活教育“ 。后在江西、上海、南京等地幼稚园、小学和幼稚师范等学校内试验推行,至 40 年代末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1)“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活教育”

8、的目的论陈鹤琴提出“ 活教育” 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方面的要求,即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以及要服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对“活教育 ”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 ”,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活教育” 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9、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联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a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b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c儿童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d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e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a“活教育”的 17 条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

10、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分组学习,共同研究;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精密观察。b“活教育 ”教学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实验观察,以获取直接经验;第二步:阅读参考,以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纠正书本知识的错误;第三步:创作发表,通过创作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把自己学习的收获表达出来;第四步:批评检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检讨学习的成果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每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知识技能都会前进一步。(2)“活教育”理论体系的评价“活教育”思想明显地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活教育”如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理论一样,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内

11、核,即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力图去除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而脱离社会生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而脱离实际和实践、以教师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存在等弊端,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其精神至今都未过时,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富有启发。8 【正确答案】 班主任工作繁多而辛劳,责任重大,应该具有以下素质:(1)高尚的思想品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应有高尚的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为人师表。(2)坚定的教育信念教师应该坚信教育

12、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有自己的前途,即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只要对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把他转变好。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曲折,顽强耐心地工作,从而收获辛劳的硕果。(3)家长的心肠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4)较强的组织能力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计划和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工作中表现出魄力,能令行禁止,坚定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前进。(5)多方

13、面的兴趣与才能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班主任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一般来说,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班主任,往往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打成一片,便于开展工作。(6)善于待人接物班主任为了教好学生,要与家长、任课教师、校外辅导员和有关社会人士联系和协作,因而要善于待人接物,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把班主任工作做好。9 【正确答案】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著,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并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由此可见,学记里的“ 善喻”

14、实际上指的是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原则。“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1)道而弗牵道而弗牵是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条原则的中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加以引导,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施教,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自然和谐。不引导或者硬牵着学生走,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通过适时的、正确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2)强而弗抑强而弗抑是指教师要积极督促、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这条原则实际上是提醒教师

15、在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顺利。学生是有惰性的,因此教师必须督促检查,要通过严格的要求给学生一些限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机,但是不能太过苛刻,否则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3)开而弗达开而弗达指的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项原则的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向来被看作“传道、授业、解惑” 的“师者”,处于主导地位,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总之,“善喻 ”思想的精髓就是发挥教师

16、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思想阐明了双基教学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启发性特征。10 【正确答案】 教师劳动是整个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特殊的劳动范畴,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劳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 人”;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教育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

17、,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未成熟而又相对独立的“ 人” 。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对象 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做出及时反应、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11 【正确答案】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8、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1)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理论要传授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每门学科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概念、原则和法则的体系。布鲁纳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课程的设计应按照尊重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进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四个:a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儿童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和互惠的内驱力。b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人有三种表征系统,即动作表象、图像表象、符号再现表象。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

19、知识、背景和学科的性质等因素来决定知识的呈现形式。c序列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序列,它们对于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安排序列必须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历程,考虑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d强化原则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必须获得反馈,知道学习结果如何,最终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这种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重视早期教育,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布鲁纳认为,只要把知识结构翻译成儿童各年龄的认识结构都能理解的程度,那么早期的教育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编排课程的理论,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即智力上,他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结构的保证。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布鲁纳

20、认为,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亲自去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其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采用发现法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并使其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强调“直觉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机灵的推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做出试验性结论,这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品质。培养直觉思维的方法包括:赋予直觉思维以合理的地位、提供有结构的教材、描绘丰富的图象、鼓励有组织的推测或猜测、运用发现

21、技法等。(2)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评价时代性和科学性布鲁纳提出的结构课程论,强调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强调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成为结论和规律的发现者,论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可能性以及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科学的价值。局限性a把掌握知识的结构与发现知识的结构结合起来,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但是布鲁纳对它做了过高的估价,并把它绝对化,从而导致并未有效地提高中小学学生学习的质量。b布鲁纳认为通晓某门学科,不但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且还要掌握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但是该方法广泛使用

22、的结果并不理想。c布鲁纳在理论上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也否认了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给教学实践带来混乱。12 【正确答案】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1)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方法几个部分。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体验、经验和创造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创造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自发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创造意识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不是创

23、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前提,也是创造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创造人格创造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创造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和内在动力作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创造方法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

24、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2)创造性的培养措施创造意识的形成根据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培养首先应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创造的愿望、意图等思想观念。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前提,对于创造者来说,创造意识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不仅表现在他能时时、处处、事事想到创造,而且能将创造的原理与技巧化作个人的内在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要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必须首先打破意识结构中固有的平衡状态,培养习惯性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a扩展思维的视角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

25、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b提高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的信息在头脑中重新组合的能力,只有经过想象力的推动,才会与行为整合,转变为创造性的思想。c把握直觉和灵感直觉和灵感是创造者孜孜以求,长期顽强劳动的结果,直觉和灵感可以帮助人在创造活动中作出预见。凭借卓越的直觉和灵感能力,科学家能够在纷繁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察觉出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会产生重大的科学创新和发现。创造个性的培养创造个性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a培养创造个性,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创造的本质特征就是不随俗、不模仿、不盲从、不迷信。如果模仿别人的创造成果,就不会有所前进;如

26、果盲从潮流,就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迷信权威,就不会有所创造。b培养创造个性,必须坚持目标始终如一一个成功的创造者在为达到预期目的的行动中,必须要不怕任何失败和挫折,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不达到既定目标誓不罢休。c培养创造个性,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克服种种难关,锲而不舍,上下求索,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创造机遇的把握创造机遇的把握需要个体努力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并且主动寻找机会。创造机遇有三种方式:a发现,就是留心观察生活,在现存的事物中,找出未被注视、未经利用的地方;b发明,就是瞄准新的需求,进行新的设

27、计,创造出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尚未存在的东西;c组合,就是把现存事物重新排列,把不同的因素重新组织,在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中间发现联系,并重新予以编排。13 【正确答案】 (1)教师素养现代教师应符合时代的新需求,具备以下几种素质:高尚的师德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宽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其个性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地发展。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同时,教师还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专门的教育素养a教育理论素养教育

28、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b教育能力素养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具体而言,它包括: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引导与创新能力等。c教育研究素养教育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富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和改进各种教育问题。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

29、理素质体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指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认为:随着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一系列新的能力将成为教师这个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判断能力、反应能力、评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管理能力等。(2)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如下: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

30、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 【正确答案】 (1)博比特活动分析法和泰勒目标课程方式的含义活动分析法活动分析法是指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课程内容。泰勒目标课程方式泰勒认为课

31、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所提的四个问题,实际上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也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其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其他步骤都要依据和围绕目标的确定与实现而展开和落实。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 。(2)两者对课程开发的影响的比较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a活动分析法认为课程目标应该来源于成人的社会活动博比特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形成那圆满的成人生活有关的一切活动之准备。博比特对成人的社会生

32、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 10大类,这 10 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b目标课程方式认为课程目标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泰勒介绍了一种可行的社会因素考察方案,主张从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方面考察社会因素,以便为课程目标提供具体的标准。概括地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设计课程目标的现实依据。课程目标的表述问题a活动分析法认为目标应该具体化、标准化博比特在他的课程一书中就提出了课程科学化的问题,在怎样编制课程一

33、书中,阐述了他的课程编制模式,共列举了 10 个领域中的 800 多个目标。b目标课程方式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具体泰勒强调“ 把目标看做形成的一般反应模式,而不是要学习的非常具体的习惯” 。课程应关注学生学会一般的行为方式,“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 。由此看来,课程目标设计中的确面临着目标具体化与抽象化的问题。在处理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时,课程目标的设计应概括地指明目标的项目,如认知领域,同时要将这些方面的目标,以行为化的目标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陈述出来。课程内容设计问题a活动分析法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活动分析法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从

34、事各种活动,注重学生的外显的学习活动,从而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活动分析法主张的“ 学习活动” 强调外显的内容,把动态的“活动”作为课程内容,把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探究活动看成是课程内容。实际上,课程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直接经验形态的东西。把课程内容等同于学习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b目标课程方式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既不同于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把“学习经验 ”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体验,强调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的支配作用,认为课程内容不全是由课程专家支配的,还要受学生身心发展与态度的制约。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只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把课程内容视为学习经验,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也给课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总之,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和泰勒的目标课程方式虽然各自存在局限性,但其中的合理理论都对课程开发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课程问题的改革和课程开发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