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83831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1 教育目的2 义务教育3 测量4 品德5 教学策略6 教师的专业素质7 在文献综述研究中,研读文献的具体思路是什么?8 确立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什么?9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10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1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主题班会的价值。12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日常教育的局限性,举例说明如何超越这样的局限性。2017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

2、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 和 “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是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2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

3、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3 【正确答案】 测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事物的属性、特征赋值。赋值、对象和规则是测量的三要素。测量的对象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特征;测量的实质是赋值或者分配数据;测量的规则是赋值的依据。测量工具统称为量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测量方式包括问卷测量和观察测量。4 【正确答案】 品德,即品质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5 【正确答案】 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在现代,指在一定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根

4、据一定情境,为合理处理教学中各因素关系并组织、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6 【正确答案】 (1)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宽厚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从整体上系统把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深入浅出,高瞻远瞩,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同时,教师还应有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3)专门的教育素养。教师要有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去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

5、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教育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指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7 【正确答案】 (1)关注研究知识与个人知识的不同价值。研究知识体现在专业研究人员所看重的专业文献当中,即成为某一领域内专家共同认可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该

6、领域内不同研究者的学术贡献,是累积而成的。个人知识是某一个体依据自己的好恶和判断形成的对某一领域内问题的基本看法。二者分别满足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标准。(2)寻找文献资料的核心部分。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应重点关注研究人员对于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的论述,还要注意研究者的研究设计思路及其研究方法的运用。8 【正确答案】 (1)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2)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3)教师的教学经验。(4)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条件。(5)教学的其他需要和特点。9 【正确答案】 (1)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经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

7、括: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知识。现代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广博的知识文化修养。教师应力求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接触学生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2)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地完成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概括水平,以及对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己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3)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精神内核,是一个教师成为“好” 教师的精神动力。10 【正确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指用超常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综合性、突发性。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合体,它是由多种思维有机组成、协同作用的。首先,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其次,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11 【正确答案】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

9、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项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必修课。(1)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扩充了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日益结合。(2)在教学方法方面,是讲授教学的有力补充,为讨论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3)在师生观方面,主题班会加强了师生交流,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观。(4)在德育方面,运用有效、间接的德育途径,促进了德育方法的多元化,如陶冶、实践等。(5)在教师方面,加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领导力,这也是其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其自我提高。(6)在班级管理方面,主

10、题班会有利于构建“ 开放、多维、有序” 的班级活动体系,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从而加强班级管理。综上所述,主题班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对学生、教师乃至对班级管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2 【正确答案】 (1)局限性。在教学原则上,容易厚此薄彼,教师一般只遵循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一些传统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一统天下,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长期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缺乏创新;在教学评价上,过于重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以分数论英雄;在德育上,德育途径与方法匮乏,德育地位不高;在师生观上,过于强调教师权威,导致专

11、制型的师生关系。(2)如何超越。在教学原则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等新型的科学原则,促进教学原则多元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法上,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在把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采用综合分组教学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在教学评价上,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渗透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德育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开拓德育途径尤其是间接德育途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在师生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新型的师生观,即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