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83831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2 简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3 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4 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二、名词解释5 教育6 课程7 师生关系8 教学设计9 大学10 庚款兴学11 苏格拉底方法12 混合研究三、论述题13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4 当代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15 教育行动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关系。2017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

2、一,也是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其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倡导构建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的构建应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评价的目标应是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的。(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质性评价模式是在对量化评价模式不断反思和批判中形成的,但它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简单地抛弃和否定,而是有机地包含了量化评价。(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与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相适应,在学生评价手段的使用上,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应用,强调测

3、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发展性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新的评价方式要求测评作业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获得结论的过程。2 【正确答案】 隋唐时期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文教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同时出现了文教政策阶段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崇儒兴学。隋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选择儒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唐朝把尊儒的旗帜举得更高,确定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2)兼用佛道。佛教在隋唐时期走上了中国化的

4、道路,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整体上对佛教的发展采取宽容政策。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隋唐统治者的支持下,空前兴盛起来。(3)发展科举。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唐代科举更加完善。(4)鼓励私学。隋唐时期,私学更加受到重视,鼓励私学成为政府的政策之一。3 【正确答案】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担任过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做过北京大学的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他从“养成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2)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北大改革,提出了“ 思想自由,兼容

5、并包” 的教育思想。他的北大改革措施有: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着重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要求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 ”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尤其是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原则,各种学问在大学自由地研究和讲授,这也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他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思想,教育经费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和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在当时国家衰落的国情下这一思想对于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有其

6、合理性。但是这种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治,这是蔡元培对当时政治状况下的无奈反抗。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4)蔡元培也有失败的思想,如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大学区制是蔡元培独立教育思想的体现,目的是要促进教育与学术相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学术化,摆脱腐败官僚的支配,事权统一,实现教育决策与实施民主化。但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势下,在经济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一年之后就不了了之。大学院过于理想化,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关

7、官僚化,效率低下。由于中国学术风气未浓而官僚习气深重,让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混合,高等学府反成竞争倾轧场所,官僚机构的腐败必现于学术机构。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凸显在北大改革和“五育” 并举的思想上。尽管 “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但都是“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 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五育”中也有重点,即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此外,北大的改革不仅是自身面貌的变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是指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包容男女生和旁听生。“ 兼容并包 ”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由于封建专

8、制思想已根深蒂固,所以主要包容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人物。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以及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远远超出教育领域。总之,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以自由、民主的原则改革北京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天地。4 【正确答案】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人的行为受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即强化

9、,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先行因素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人对自己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3)当人们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4)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5)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成败,会间接影响效能感;言语说服,这种方法的效果不持久;情绪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

10、生理状态会降低效能感。(6)该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二、名词解释5 【正确答案】 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最典型的就是学校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6 【正确答案】 课程的含义尚未有定论,大致有这样四种界定:

11、课程即学科;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总之,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全部内容。7 【正确答案】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关系上,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在人际关系上,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在教育关系上,教学相长,共享共创;在心理关系上,宽容理解。8 【正确答案】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

12、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的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其中关键环节是教学内容设计。其特点包括指导性、可操作性、预言性等。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把握,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及时调整策略方法,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基础。9 【正确答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四书之首,为春秋战国时期思孟学派所作。主要阐明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纲领。其内容可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

13、。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中心环节是“修身”。大学具有逻辑性、可行性、层次性,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对中国人的立德修身产生了深远影响。10 【正确答案】 庚款兴学是清末新政时期的一项留学政策。其背景是留日高峰的形成,格外引起美国的注目,认为这不利于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其含义是美国决定从 1909 年开始,将中国“庚子赔款” 中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将这笔钱用来发展留美教育。在实施该政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 ,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 ”。游美学务处

14、着手筹建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通过这次兴学,美国实现了把中国留学潮引向美国的目的,中国留学生的流向从此发生了变化。11 【正确答案】 “ 苏格拉底方法 ”又称“问答法”“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无词以对的状态,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

15、,诱导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但是,该方法也有局限: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12 【正确答案】 混合研究是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并运用于同一研究之中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的倡导者认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具有内在的可以结合为一体的和谐,这种和谐可以在各种不同方法的结合中得到体现,也可以在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得以贯彻。混合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实质上消解、弥补了方法的边界,使得教育研究更加

16、专注于研究的问题和环境。三、论述题13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其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看图识字课本,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1)理论基础。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性原则,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一方面,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 ,即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泛智思想。这是其教育体系的另一条指导原则,也是其理论的核心。“ 泛智”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体现了教育内容泛智化和教育对象普及化。(2)教育目的和作用。教育目的: a宗教性的

17、教育目的,是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b现实的教育目的是为了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 的人。教育作用: a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b人的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教育。(3)统一学制。第一阶段:婴儿期(06 岁),进入母育学校;第二阶段:儿童期(61 2 岁),进入国语学校;第三阶段:少年期(121 8 岁),进入拉丁语学校;第四阶段:青年期(1824 岁),进入大学。(4)教育管理。首先,国家应重视教育,普遍设立学校;其次,主张国家设立督学,对全国教育进行监督;再次,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最后,主张由国家培养优秀教师。(5)学年制与班级授课制。学年制。指所有公立学校

18、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通过考试同时升级。班级授课制。指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教育普及,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激励。(6)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认为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是一切教学的基础。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巩固性原则。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强调,要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并循序渐进,真正使学生打好基础。量力性原则。他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在教

19、育史上首先提出了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7)论道德教育。内容: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劳动教育;方法: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纪律等方法。综上所述,夸美纽斯把教育的目的、作用、内容、方法、原则等,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理论的论证,使教育学的理论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4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流派之一,其思想观点已经渗透到当今的教学实践当中。(1)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观:在知识的意义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人对客观

20、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在知识的应用上,建构主义强调应用的情境性;在知识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认为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学生观:首先,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经验;其次,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学习观: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解;第二,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第三,学习

21、的情境性,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2)教学实例。强调主体性:当今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使学生自己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注重情境性:当今的教学实践也特别重视情境性教学。例如,抛锚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挂钩,侧重于教学开始前的情境性;认知学徒制使经验较少的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某种真实性活动,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侧重于不同情境之间的学习迁移。主张互动与合作:当今教学中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

22、目标。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情境性,主张互动与合作,对当今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15 【正确答案】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教育行动研究的推进和普及促进教育改革。教育行动研究具有四个特点:道德责任感。任何教育研究都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指向。教师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采取的教育行动背后是其经验知识、价值观、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基础与水平。反思性实践循环。行动研究将实践者与研究者统一于一人,可以使行动与研究处于一种研究与反馈的动态结合之中。公开性。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合作伙伴介绍自己

23、的问题,观察、发现和监控过程,使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使行动研究不断调整和完善。合作性。行动研究的过程将实践者和研究者结合起来,通过行动研究促成了实践者与他人的合作,并建立起学习共同体。这些特征无一不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2)教育改革的推进也有利于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展。教育改革有利于行动研究模式的多元化,如勒温模式、凯米斯模式、埃利特模式等。教育改革使行动研究的过程更加明晰,主要包括:确定问题一制定计划一实施行动一评价反思一成果表达。教育改革使人们更重视行动研究的范围。行动研究是针对教育实际情境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所以它适用于针对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小规模的问题展开的实际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16564-2014 Machines and plants for mining and tooling of natural stone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bridge type sawing milling machines included numerical control (NC CNC) version.pdf BS EN 16564-2014 Machines and plants for mining and tooling of natural stone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bridge type sawing milling machines included numerical control (NC CNC) version.pdf
  • BS EN 16565-2014 Packaging Flexible tubes Te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lip-top cap《包装 软管 测定翻盖定位的试验方法》.pdf BS EN 16565-2014 Packaging Flexible tubes Te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lip-top cap《包装 软管 测定翻盖定位的试验方法》.pdf
  • BS EN 16566-2014 Paints and varnishes Fillers for internal and or external works Adaptation of fillers to European standards《涂料和清漆 内部和 或外部工程用填料 填料适用于欧洲标准》.pdf BS EN 16566-2014 Paints and varnishes Fillers for internal and or external works Adaptation of fillers to European standards《涂料和清漆 内部和 或外部工程用填料 填料适用于欧洲标准》.pdf
  • BS EN 16570-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ification of RFID The information sign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o be provided by operators of RFID application systems《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通知 射频识.pdf BS EN 16570-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ification of RFID The information sign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o be provided by operators of RFID application systems《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通知 射频识.pdf
  • BS EN 16571-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FID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隐私影响评估过程》.pdf BS EN 16571-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FID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隐私影响评估过程》.pdf
  • BS EN 16572-2015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 concerning mortars for masonry renders and plaste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保护 关于文化遗产中使用的砌体 打底以.pdf BS EN 16572-2015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 concerning mortars for masonry renders and plaste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保护 关于文化遗产中使用的砌体 打底以.pdf
  • BS EN 16573-2017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omponent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Multifunctional balanced ventilation units for single family dwellings includ.pdf BS EN 16573-2017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omponent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Multifunctional balanced ventilation units for single family dwellings includ.pdf
  • BS EN 16575-2014 Bio-based products Vocabulary《生物基质产品 词汇》.pdf BS EN 16575-2014 Bio-based products Vocabulary《生物基质产品 词汇》.pdf
  • BS EN 16576-2014 Automotive fuels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and iron content in diese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OES) method《机动车燃料 柴油中锰和铁含量的测定 .pdf BS EN 16576-2014 Automotive fuels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and iron content in diese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OES) method《机动车燃料 柴油中锰和铁含量的测定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