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83880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A)正确(B)错误2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足值货币。(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3 格雷欣法则开始于以下哪种货币制度(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4 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5 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A)公司债券(B)股票(C)政府债券(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6 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

2、( )承担。(A)经销商(B)发行人(C)监管者(D)购买者7 为国家重点建设贷款和办理贴息业务的政策性银行为( )。(A)中国进出口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国家开发银行(D)中国建设银行8 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是( )。(A)商业银行(B)投资银行(C)储蓄银行(D)抵押银行9 金本位制10 消费信用11 信用工具12 固定利率13 期货14 同业拆借市场15 投资基金16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17 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分析居民储蓄是闲置货币资金的看法。18 请简要回答信用货币的特征。19 阐明多种信用形式并存对我国银行经营的积极影响。20 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

3、在哪些方面?21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别。22 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为什么近年来一些国家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2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什么利息率应该通过市场机制形成?需要培育、创造怎样的前提条件?24 试述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为什么商业银行成为各国金融当局监管的核心?25 试述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并说明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否同时确定货币供给目标和利率目标?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劣币驱逐良币律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

4、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纸币作为一种货币符号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本来没有价值,由于国家强制流通,它代替了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这一职能。【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货币制度相关概念的理解。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根据国家法令规定

5、,同一面值的金属铸币具有同等的法偿能力,不管其实际重量和成色。由此,在流通过程中人们都愿意支付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从而使劣币充斥市场。而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则逐渐退出流通,被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最先对这种现象加以理论概括的是英国人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15191579)。他是一个大商人、银行家和财政家,1551 年任英国王室财政顾问和安特卫普的金融代理人。1559 年他上书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收回成色不足的铸币加以重铸,以阻止良币流出国外。在奏书中他使用了“劣币驱逐良币”提法。后来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麦克劳在他 1858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纲要一书中最先称之为“格雷欣定律”

6、,后为其他经济学家所沿用。这是在双本位制下会发生的情况。【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货币职能的理解。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是一种货币符号,是国家发行用来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的。因此,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基础上的。【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证券代销是指证券公司代发行人发售证券,在承销期结束

7、时,将未售出的证券全部退还给发行人的承销方式。证券代销的特点:(1)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代销过程中,未售出证券的所有权属于发行人,承销商仅是受委托办理证券销售事务。(2)承销商作为发行人的推销者,不垫资金,对不能售出的证券不负任何责任,证券发行的风险基本上是由发行人自己承担。(3)由于承销商不承担主要风险,相对包销而言,所得收入(手续费)也少。【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进行融资。【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8、析】 排除法。抵押银行是“不动产抵押银行”的简称,是指专门以土地、房屋和其它不动产为抵押从事办理长期贷款业务的银行。【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9 【正确答案】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说的金本位制是指金币本位制。【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0 【正确答案】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1 【正确答案】 信用工具是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反映了各种信用关系并为其服务。其

9、特点为:偿还性。即大多数信用工具必须到期偿付债务。可转让性。即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有较强流动性。本金安全性。即债权人到期可安全收回本金。收益性。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主要信用工具有: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等。其中前三者是短期信用工具,而后两者是长期信用工具。【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2 【正确答案】 固定利率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由借贷双方事先约定。一般适用于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有利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但当借贷期限长或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时,固定利率不能单方面变更,当出现通货膨胀或市场上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时,借

10、贷双方都可能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3 【正确答案】 期货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4 【正确答案】 同业拆借市场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主要是银行之间) 为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而相互调剂融通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拆借的资金主要是各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

11、资金和准备金,拆借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头寸的暂时不足和灵活调度资金。【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5 【正确答案】 投资基金,就是众多投资者出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资金运作方式。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可以说,投资基金是对所有以投资为形式的基金的统称。基金专柜投资基金一般由发起人设立,通过发行证券募集资金。基金的投资人不参与基金的管理和操作,只定期取得投资收益。基金管理人根据投资人的委托进行投资运作,收取管理费收入。【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6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货币政

12、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常认为中介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原则:(1)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2)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的做出反应。(3)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4)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

13、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7 【正确答案】 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贮藏金银是积累和储存价值的古典形态。金银本身有价值,因而这种贮藏不论是对贮藏者本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价值或财富在货币形态上的实际积累。不管是以金币、银币的形式储存,还是以金锭、银锭的形式储存,还是以金银饰物的形式储存,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当前,虽然世界各国的货币已割断了

14、与黄金的任何直接的法定联系,但不只是私人,而且各国政府也仍然把黄金作为贮藏的对象。随着现代货币流通的发展,人们除了以金银积累和保存价值外,主要还是采取在银行存款和储蓄的方式,直接储存纸货币符号的也不少。对企业和个人来说,这些方式也同样有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意义。但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则并不意味着有对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而静静地不动。因为与贵金属不同,纸印制的货币不过是一张纸片,银行的存款和储蓄只不过是账簿上观念的数码,它们本身都没有实在的价值。纸货币符号和各种存款表明持有者具有从社会中取得相应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持有者推迟了他们对这种权利的利用,目的是以待来日之用,这正是储存货币对个人

15、、对企业的意义所在。至于储存者并未享有的商品和服务,却通过种种方式被用于生产、流通和投资等过程之中。从这一角度看,将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看成整个社会的闲置货币资金,是没有认识到货币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财富的职能在新的货币形态下所发生的变化。【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8 【正确答案】 (1)信用货币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是货币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脱离金本位,纸币成为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目前已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能否被公众接受并保持价值主要依赖于信用

16、货币的发行量。如果政府与货币当局合理控制信用货币发行量,即使没有充足的货币发行准备,公众仍然保持信心,货币仍然能正常地流通和保持价值。现代商业银行在保持其信誉的条件下,同样只需保持一部分现金准备,即可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2)信用货币的三个特征: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的数量成反比。换言之,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要受纸币流通规律的制约。因此,要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必须结合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控制信用货币的供给量。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现钞和银行存款都是银行的负债。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

17、债务的凭证,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投放出去,通过收回贷款缩减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供给量随银行资产业务的规模而伸缩。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这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银行可能通过发行过多的货币来强制向全社会提供信用,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但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法律都规定由中央银行来统一行使货币发行权,这就大大减少了过多发行货币的可能性。【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9 【正确答案】 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活多方面及再生产的全过程,其规模和结构日趋扩张和复杂。信用的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票据是商

18、业信用的重要手段。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媒介、以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为借贷对象或载体所形成的信用。银行信用包括债权人债务人通过股票或债券在金融市场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融资和债权人债务人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两种方式。此外,信用形式还有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发行国家债券为主要工具向货币所有者筹集资金用于弥补赤字、发展经济、调节经济生活的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它能刺激生产、引导消费、调节经济、完善融资结构从而提高融资效率。从 1953 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以后,便开始了“

19、大一统” 的银行体系模式,一直延续到 70 年代末开始的改革。“ 大一统” 的银行体系模式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银行,各分支银行按总行统一的指令和计划办事,严格监督和保证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任务的执行和实现,这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首先是突破过去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并朝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接着从 1994 年开始围绕“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原则以及进一步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信用的规模日趋扩张和形式日趋多样对银行经营的模式和服务内容要求越来越高,也促进银行经营改革的快速推进。【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0 【正

20、确答案】 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3)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4)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

21、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5)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社会需求趋于稳定,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6)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时,可以调高本国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资金外流,吸引资金内流,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利息是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利润的抵减因素,为了自身利益,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减少利息的支出。(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利率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22、(3)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现实生活中,租金的度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的。【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1 【正确答案】 货币市场是进行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二者的主要区别有:(1)期限的差别。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均为一年以上,最长者可达数十年,有些甚至无期限,如股票等。而货币市场上一般交易的是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最短的只有几日甚至几小时。(2)作用的不同。货币市场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工商企业短期周转资金。而在资本市场上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企业的创建、更新、扩充设备和储存原料,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筹集

23、长期资金则主要用于兴办公共事业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3)风险程度不同。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短,流动性高,价格不会发生剧烈变化,风险较小。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长,流动性较低,价格变动幅度较大,风险也较高。【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2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念和特点。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事前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上涨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这一新的政策框架的特点是:抑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惟一的政策目标,政策当局必须

24、事先确定一个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向全社会公布。货币当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相应的承诺,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与否,成为评价货币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为此,中央银行享有充分的独立性。新的政策改革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再重要,中央银行的政策反映主要根据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偏离公布的目标而定。(2)一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因为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点。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从而克服了传统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特定金融变量的弊端: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公众可对货币政策目标、手段及政策调整依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一

25、方面有利于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的实绩进行评估。赋予了中央银行最大的政策灵活性。一是强调了反通胀,社会公众对单一金融变量的关注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综合运用多方面信息对本国经济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二是在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在物价指数和目标通货膨胀率的确定、反通货膨胀路径的选择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解决通货膨胀难题。因为货币当局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声誉,使社会公众相信中央银行至少不会一旦遇到外来冲击就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在真正

26、遇到严重外来冲击时可以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缓和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压力。选择通货膨胀指标序列的原则:可测性,即该指标的精确数据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并且事后不需要太多的修正。相关性,即该指标能真实地反映货币对商品价值的变化。可控性,即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价格变化的长期趋势,一次性冲击应能有效地剔除。【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3 【正确答案】 (1)利率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率应该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是由利率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优点所决定的。利率实际反映的是货币资本的价格,通过利率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资源的配置,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

27、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3)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4)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5)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

28、可以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社会需求趋于稳定,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6)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时,可以调高本国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资金外流,吸引资金内流,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利息是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利润的抵减因素,为了自身利益,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减少利息的支出。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利率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3)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现实生活中,租金的度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的。利率的作用决

29、定了利率水平必须反映社会资源配置的要求,反映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而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利率反映资源配置的要求。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的调节作用,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货币供求方的要求。(2)利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条件利率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但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发挥作用,这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稳定。它是利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首要条件。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基本处于平稳持续发展状态,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宏观基础。拥有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能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离市场

30、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利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要求资金实现商品化,资金市场不能有过大的存贷差,否则利率不能反映和调整市场的供求状况,也可能会造成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要有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在开放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短期大规模快速的资金流动,有可能产生短期内利率的大起大落,危害本国经济。只有统一开放和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才能有效监控规范资本流动。金融业要对外开放,并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4 【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

31、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实现银行资金运用。(2)支付中介。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3)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4)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的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成为各国金融当局

32、监管的核心,与商业银行在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相关。随着金融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危机此起彼伏。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风暴,从巴林银行倒闭到日本大和银行破产,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日趋严重,所以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把加强银行监管作为其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5 【正确答案】 (1)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它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效果等

33、一系列内容在内的广泛概念。 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有五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2)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 通常认为中介目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标准: 可控性。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通常要求中介目标与所能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

34、的联系。 可测性。即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的做出反应。可测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明确清晰的定义以便于观察、分析和检测,二是中央银行能迅速地收集到中介目标的数据资料并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相关性。即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

35、这几个指标中,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其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均比较理想,但由于它作为内生变量,其变动是顺循环的。同时,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方向变动,这样就使得中央银行往往难以判断利率变动到底是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还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其抗干扰性不强。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抗干扰性都不是问题,但在相关性上却存在着 M1 和 M2 到底哪一个对最终目标更具相关性的分歧。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可以选择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但不能同时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分析如下: 第一,选用货币总量的目标会造成利率失去控制。在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时,货币的需求

36、不是固定的,虽然可以预期社会需求量,根据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得出利率水平,从而确定在此水平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但由于产出量的意外增减或物价水平的变动,使得货币需求在预期货币需求上下波动,在货币供给量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利率也会在预期的利率水平上下波动,所以,选用货币总量目标会造成利率失去控制。 第二,选用利率目标会造成货币供应量失去控制。同样,在确定利率目标时,货币需求会由于产出量、物价水平、公众持有货币偏好的意外变动,在预期货币需求量上下波动,为了保持利率目标,货币供应必须随货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即货币供给在预期的货币供给量上下波动。所以,利率目标会造成货币供应量失去控制。 从供求分析中得出结论是: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互不相容。中央银行可以达到其中的任何一个目标,但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