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84117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考研类试卷]法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理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有关法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在汉语中,法不仅指成文法,也包括不成文法(B)在西方,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的“法”,都有“法” 、“权利”二义(C)中国近代以来,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由“法律” 一词所代替(D)国法中也包括判例法2 法律格言说:“ 紧急时无法律。 ”关于这句格言含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

2、本条件3 我国刑法第 21 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适用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功利原则4 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 )(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

3、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5 下列哪一种说法没有表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A)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B)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C)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经济(D)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6 法的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是下列哪一项?( )(A)社会形态(B)是否促进生产力(C)法的外部特征(D)法的理论渊源7 下列哪一项是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成渊源(D)效力渊源8 美国 1789 年宪法没有明文规定美国是三权分立的政府体制,但学者们认为根据1789 年的宪法文本尤其是该宪法第 1 条(规定立法机关

4、的权力)、第 2 条(规定行政机关的权力)和第 3 条( 规定法院的权力)等条文的规定可以推导出美国是三权分立的体制。这种解释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 )(A)体系解释(B)语法解释(C)学理解释(D)目的解释9 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 )(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10 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

5、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 2 年有期徒刑。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推理?( )(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D)设证法律推理11 某国家机关的司机在上班的时间里受该机关的领导指派将某一紧急公文送交另一国家机关,在送交的途中,该司机因其过失将一行人撞伤,请问该司机的过失行为所导致的法律责任属于下列哪一种?( )(A)无过错责任(B)个人责任(C)行政责任(D)职务责任12 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

6、观和人生观(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3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14 法的作用,有时又称为法的职能,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法的作用?( )(A)法的社会作用(B

7、)法的规范作用(C)法的思想影响作用(D)法的行为影响作用15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是法的价值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法律冲突,是法的价值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则主要包括( )。(A)定义排除原则(B)优先性原则(C)比例平衡原则(D)习惯性原则16 关于法律调整和法律调整机制,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法律调整是从法的价值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B)法律调整和法律的社会作用可以同等理解(C)法律调整一切的社会关系(D)社会虽然在发展,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17 对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

8、义民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B)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前提(D)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18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7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于这条规定,下列

9、哪些理解不正确?( )( 司考)(A)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B)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C)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D)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适用这一条文20 在下列关于经济与法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法的起源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关系(B)在法的许多层面上都有经济发展的印记(C)法从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也有着密切联系21 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将 sNS 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

10、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 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5 万元。针对本案和法院的判决,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 )( 司考)(A)一切国际条约均不得直接作为国内法适用(B)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可以视为中国的法律渊源(C)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不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院的判决违反了“以法律为准绳 ”的司法原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

11、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 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法院在判决时不应同时适用22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有( )。(A)普通法与衡平法(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C)法院判例(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公约23 我国商标法规定: “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该法律规则属于( )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确定性规则24 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司考)(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 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12、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25 “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人意愿。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司考)(A)契约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B)各个时期的法都不得不规定保险公司等新的交往形式和它们获得财产的新方

13、式(C)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关系的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的属性(D)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而不可能是国家的意志26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及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法律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的关键(B)某诉讼法著名学者在北京一研讨会上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是非正式解释(C)江苏省某法官在庭审中对当事人所作的法律解释是正式解释(D)某律师在接待当事人咨询时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非正式解释27 周某半夜驾车出游时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鲁某重伤残疾,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周某。

14、法院开庭,公诉人和辩护人就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质证,就法的适用展开辩论。法庭经过庭审查实,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宣判其无罪释放。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司考)(A)法院审理案件的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法律判决,该判决应当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可预测性,还应当在内容上符合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具有正当性(B)在本案中,检察院使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C)法院在庭审中认定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这主要解决的是事实问题(D)法庭主持的调查和法庭辩论活动,从法律推理的角度讲,是在为演绎推理确定大小前提28 关于法律责任本质的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15、)影响比较大的分类是意志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B)法律责任是国家的否定性评价(C)法律责任是道义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D)法律责任是自主选择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29 下列何种表述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 司考)(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B)贾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 50 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C)梅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D)进城务工的农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单位报酬,自认倒霉30 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的重要问题,各个法学流派都对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表述错误的有哪些?( )(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

16、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31 某国跨国甲公司发现中国乙公司申请注册的域名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遂起诉要求乙公司撤销该域名注册。乙公司称,商标和域名是两个领域的完全不同的概念,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不属中国商标法的调整范围。法院认为,两国均为巴黎公约成员国,应当根据中国法律和该公约处理注册纠纷。法院同时认为,对驰名商标的权利保障应当扩展到网络空间,故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司考)(A)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17、变化(B)科技的发展影响法律的调整范围,而法律可以保障科技的发展(C)国际条约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D)乙公司的辩称和法院的判断表明: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三、名词解释题32 法的结构形式、法的表现形式与法的实现形式33 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考研)34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考研)35 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考研)36 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考研)37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考研)四、简答题38 什么是法的价值? 简要说明法的价值的特性。 (考研 )39 试述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考研)40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规则可作哪些不同分类?(考研)41 试述公法与私法的划

18、分以及它们的发展。(考研)42 试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考研)43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考研)五、论述题44 如何把握法与正义的关系?45 试论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46 试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六、案例分析题47 材料:大学生小吴参加了一次普法宣传,当有群众问他什么是“立法” 时,小吴解释说:“在我国,立法就是国家机关根据各自的需要创制新的法律文件的活动。”请结合法理学关于法的制定的知识和原理,对小吴的上述解释进行分析。(考研)48 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考研)材料:2005 年 11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

19、19 条规定:“ 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 ;第 30 条规定:“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问题:(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法理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名称和国法的外延

20、。在汉语中,“法”不仅在典章制度意义上使用(成文法) ,也包括“道”、“理”、“礼”、“法度”等不成文法,故 A 项正确。在西方欧陆国家,许多民族的语言中“法”兼有“法”、“权利”二义,但在英语国家,“法”(law)和“ 权利”(right)则是分开的,故 B 项错误。清末民初,由于受日本的影响,我国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由法律一词取代,故 C 项正确。国法包括四部分: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如教会法),故 D 项正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局限性。选项 A 错误,因为任何时候都存在法律。选项 B 正确,因为紧急避险行为是法定的免责事由。选项 C 错

21、误,因为紧急状态的存在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选项 D 错误,因为法律不是以紧急状态而是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条件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的。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者只表述一个规则,所以 A 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能选。法律原则是只对行为或者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者标准,在适用的时候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同时它具有更大的覆盖性和抽象性,能够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所以 D 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能选。而法律原则的覆盖性

22、和抽象性同时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最大限度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所以 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选。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者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之内容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概念不是完全独立的法的要素,而是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的,其不能单独适用,所以 C 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能选。本题正确答案是 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价值平衡有三个原则:价值位阶原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个案平衡原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

23、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比例原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换句话说,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紧急避险的价值平衡属于比例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保障,体现在:(1)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平等的经济;(2)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3)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4)市场经济是多重利益并存的经济;(5)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故 A、B、D 项正确。而法的宏观调控功能则是法在

24、克服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弱点中产生的功能,是用以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本身不能体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故选择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法的历史形态,是按照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加以划分的类型和形态。法的四种历史形态,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是与四种社会形态,即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对应的。故选择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的渊源,指法这种事物的来源或根据。其基本含义主要是指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所。在西方法学中,法的渊源具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法的历史渊源,例如罗

25、马法、教会法等,有时也特指制定某一法律的特定历史事件;(2)法的理论渊源或思想渊源,如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等;(3)法的本质渊源,如人的理性、公共意志等;(4)法的效力渊源,是指法律由不同机关创制或认可而具有不同效力,从而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如制定法、判例、经过认可的习惯和法理;(5)法的文献渊源,如法律汇编、判例汇编等;(6) 法的学术渊源,如权威性的法学著作、工具书等。法学上通常所说渊源,是指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法的权威性或具有法律意义并作为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或准则来源,它是一种效力渊源。故选择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的方法和类别。所谓体系解释,是指将被

26、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本题并不涉及将三个法条放入整部美国宪法中进行解释的问题,而是从这三个法条推知一种政治制度,故 A 项错误。语法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所运用的语言的含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内容,显然,本题的推理超出了语言的含义范围,故 B 项错误。学理解释,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学术性和常识性解释,它属于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三权分立的原则虽然最先为学者提出,但是现在这种解释已经成为一种对法院有约束力的“合宪性”依据,而不再是纯粹的学理解释,故 C 项错误。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27、。学者们从这三个条文推出三权分立制度,根据的正是条文背后的规范“目的”,即国父们权力制衡和斥权力约束权力的立法目的,故 D 项正确。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选项 A 不成立,因为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推理才是一种寻找和发现真相和真理的推理。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或真相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或者说法律上的真实与真相并不是现实中的真实与真相。在具体操作上,进行法律推理,与其说是追求绝对的真实,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而重构的事实作出决断。选项 B 不成立,因为法律推理不能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是为

28、了得出法律判决的结论,找出确定的答案是法律推理的主要目的,而法律解释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法律的意义。法律解释只是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命题,命题本身的正确与否不是靠解释来完成的,它只能通过法律论证的方法来加以解决。通过法律论证,法官们可以进行比较与鉴别,从各种解释结果中找出最好的答案。选项 C 成立、选项 D 不成立,因为法律推理是人的推理,自然要受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不是完全客观的。法官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论。其一般形式为:A 事物有 a、b、c、d 属性;B 事物有 a、b 、c 属性;因此,B 类事物也具有 d 属性。

29、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归纳推理主张的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比较有可能为真或者不是假的。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地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地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设证推理是对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根据上述四种推理的概念,结合本题,大前提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小前提是“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结论是“对张某判处 2 年有期徒刑”。所以法官所用的是演绎推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责任的种类。(1)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法律责

30、任可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前者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后者则不以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本案中司机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失,属于过错责任,故 A 错误。(2)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可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前者是指行为主体以职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引起的责任,后者是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导致的责任。司机在上班的时间里受该机关的领导指派将某一紧急公文送交另一国家机关的途中撞人,属于以职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的违法,应承担职务责任,故 D 项正确、B 项错误。(3)根据责任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司机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属于民事责

31、任,故 C 项错误。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与宗教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属于广义的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早期,法与宗教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严格分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与宗教逐渐分离,二者的调整范围也分离开来。法只规范人的行为,退出了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调整。而宗教却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还控制着人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除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外,其他国家的法与宗教都严格分离,只有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把某些宗教教义作为本国法的渊源。根据上述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的一般知识可知,选项 A、B、D 正确,C 项错

32、误。故本题的答案为 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3 【正确答案】 A,C,D14 【正确答案】 A,B,C15 【正确答案】 A,B,C16 【正确答案】 A,B,C,D1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前提和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程度;反过来,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因此,A、D 项是正确的命题,B、C 项是不正确的。18 【正确答案】 A,B,C19 【正确答案】 A,B,C

33、2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因素对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故选项 C 错误,其他项均正确。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条约生效后,对缔约国的国家机关、团体和公民就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国际条约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我国的国内法中还规定了国际条约的法律效力。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42 条第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

34、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该条规定以一般原则的方式将国际条约并入我国国内法,作为我国法律渊源。而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是我国业已缔结的国际条约,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都是我国的法律渊源,在审判时可以直接适用。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 A、C、D。2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香港地区的法律渊源,而香港地区的法律渊源包括五项: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所以 A 项正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我国法律渊源,故 B 项正确。判例区别于判例法,所以 C 项错误。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对我国有法律效力,故 D 项正确

35、。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依照调整性规则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调整性规则分为义务性规则、禁止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授权性规则规定主体享有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肯定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所必需的行为自由。本题没有赋予主体权利,所以 A 项错误。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所以 B 项正确。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强行性规则是主体不可以自由选择的行为模式,所以 C 项正确。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

36、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故 D 项正确。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A 项错在执法的主体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执法机关,而不包括所有的法人。B 项错在公民的守法既包括积极的守法也包括消极的守法。C 项是正确的表述。D 项错在积极的守法也要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就是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将抽象的行为模式转化为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守法的实质要求。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行使权利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2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关系。选项 A 正确,体现了 “意思自治”原则。选项B 错误,在有保险公司的时期

37、,法律才有规定。选项 C 正确,题目中所引的文字是符合马克思的法律的本质学说的。选项 D 错误,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而且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也有很多法律关系的产生,并不需要特定法律主体的意志。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法律解释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可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解释三种。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学理解释,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

38、束力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学术性或常识性的,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依据。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法律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关键。在我国,普通法官及其他司法、执法人员在日常司法、执法过程中所作的法律解释通常被认为是非正式解释。2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法律人适用法律的最直接目标就是获得一个合理的法律决定。在法治社会,所谓合理的法律决定就是指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它的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选项 B错误。检察院用的是演绎的三段论的推理方式。选项 C 错误。法院在庭审中认定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这不单单是解

39、决事实问题,实际上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的结论。选项 D 正确。法律人适用法律解决个案纠纷的过程,首先要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其次要选择和确定与上述案件事实相符合的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最后以整个法律体系的目的为标准,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或法律裁决。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法律责任种类中影响较大的是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它们都从某个方面体现了真理,但并不完全,所以 A 项错。法律责任体现的其实是国家与违法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的否定性评价;它含有道义评价,因为行为人可以自由选择其是否违法,自由意味着道义上的可谴责性,法律评价是法律规范所划定的义

40、务界限,社会制约性是指统治阶级对法律责任设定与否及设定方式的选择受经济基础制约。所以 B、C、D 项正确。29 【正确答案】 A,C,D3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法学派关于法与道德的观点。关于法与道德在本质上的联系,这是一个法在本质上是否包含道德内涵的问题。西方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以自然法学派为代表,肯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实在法只有在符合自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而成为法。一个同道德严重对立的邪恶的法并不是一个坏的法,而是丧失了法的本质的非法的“法”,因而不是法,即“恶法非法

41、”。另一是否定说,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为代表,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而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即“恶法亦法”。由上可知,A、C、D 项表述均错误。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应该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化相适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也不断地发展、进步。因此,A 项说法正确。科技发展对一些传统法律领域提出了新问题,使民法、

42、刑法、国际法等传统法律部门面临着种种挑战,要求各个法律部门的发展要不断深化。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的立法领域,科技法日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关于科技法的研究也随之广泛开展起来,科技法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也被广泛承认。因此,科技的发展影响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体现为,运用法律管理科技活动,确立国家科技事业的地位以及国际间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准则。首先,法律可以确认科技发展在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战略地位,1993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就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其次,法律可以对国际竞争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可以对科技活动起到组织、管理、协调作用。

43、因此,法律可以保障科技的发展。综上,B 项说法正确。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因此,C 项说法是正确的。通过本案中乙公司的辩称和法院的判断可知,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因此,D 项说法正确。三、名词解释题32 【正确答案】 法作为社会关系的法律表现具有一定的形式,包括结构形式、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1)法的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法的内在结构。任何国家的法都是由法律规范组成,法律规范是一个国家法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发达的法律规范体系中,这

44、些规范既相互联系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不同的法律规范形成法律制度,若干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法律制度又构成法律部门,若干法律部门最后形成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即法的体系。这个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的体系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是法的结构形式。(2)法的表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即法律渊源。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习惯法、判例法和制定法。法律渊源还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的等级关系,在判例法中表现为由基层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所颁布的判例体系,而在制定法中则表现为由有着不同的管辖权的国家机关所制定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45、等组成的制定法体系。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什么种类的法律渊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历史文化传统。(3)法的实现形式表现为法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即法的实现形式是通过确立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法律关系调整社会关系。通过这种形式把法律规范的一般规定落实到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中。33 【正确答案】 (1)法的现象即常常被称为“ 法”的这种现象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人人必须遵守的一般行为。我们之所以把它称为法的现象是因为无论是法的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还是普遍性,都是人们通过感性认识能够了解的,其性质与人们的感觉相一致,是我们研究的前提。法的现象

46、应该包括一切国家、一切时期所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法的概念应该适用于古今中外所有的法,但不能包括不具有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的规则。(2)在中外历史上对法的本质的认识历来有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从“ 国家一阶级关系一物贡生活条件” 的关系链来理解法的本质。首先,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国家的个别命令、任命书、判决书、法律。其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鲜明特征是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国家意志放到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的框架中加以分析。最后,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国家一

47、阶级关系一物质生活条件 ”的关系链反映了人们对法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本质到深层本质的过程。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现象层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法所反映的意志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对法的认识的深层本质。(3)法的现象是相对于法的本质而言的,现象与本质是一对认识论的范畴,人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表现出来的现象有时和法的本质一致,有时和法的本质不一致,甚至会带给我们某种假象。实际上,在法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着更深层的本质,并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东西。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能够证明在法的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内

48、在的联系,能够用这种内在的联系说明各种法的现象,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法,把它们串联到一起,体现出法的现象的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么,在现象后面是否还存在一个不可知的本质之类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人们是否正确地认识了法的本质,是否被假象所掩盖,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证明或证伪人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是否正确。34 【正确答案】 按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1)调整性规则就是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它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提供了各种合法行为的模式

49、和尺度,其使命在于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手段确认和调整社会关系,把社会关系“ 理顺” ,并纳入一定目的和秩序范围之中。(2)保护性规则体现着法对社会关系的保护职能,它规定的是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包括保护权利的措施)。例如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绝大部分规则都是规定这类措施的,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包含了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3)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的区分,反映着法律调整发展的专门化趋势。法的调整职能和保护职能本来是紧密联系的,但在法的发展中,这两种职能日趋分化,产生出专门规定国家强制措施的指令,这类指令的内容以及对社会关系发生作用的方式都与执行调整职能的指令有所不同,因此保护性规则也就作为一种独立的指令应运而生。35 【正确答案】 根据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1)法律的正式解释,又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指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文本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