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84246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 )(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2 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3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 )(A)夸美纽斯(B)柏拉图(C)奥古斯丁(D)昆体良4 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 )创办的。(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康德5 对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改革,它们是天主教改革的导火线(B)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宗教领域的继续,宗教改革又使得罗马天主教在镇压革命的同时变革自身(C)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领域的变革,宗教改革是一场新旧教的宗教斗争,天主教改革是自身的改良,三者无相互关联(D)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6 英国的“公学 ”事实上是一种 ( )(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C)平民学校(D)贵族学校7 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8 俄国近代复杂、紊乱的学制仍

3、以( )为主要特点。(A)单轨制(B)双轨制(C)多轨道(D)中央集权制9 ( )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世俗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基佐法案(B) 费里教育法(C) 帝国大学令(D)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法10 卢梭是( ) 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这种思想是以( )为理论基础的。(A)神学主义、唯心主义(B)实用主义、心理学(C)自然主义、白板论(D)自然主义、性善论11 在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当中,与教学的“联想”阶段相对应的学生的“兴趣”阶段是( )(A)注意(B)行动(C)期待(D)要求12 下列哪项不是裴斯泰洛齐智育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数目(B)形状(C)

4、语言(D)动作13 “进步主义教育七原则” 不包括( )(A)健康(B)自由(C)道德品格(D)职业14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与合作(B)活动与主动(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D)儿童中心主义与“ 从做中学”15 20 世纪 7080 年代,法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师范教育16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 )(A)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B)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C) 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D)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17 马卡连柯

5、在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A)正面教育影响原则(B)高速度、高难度原则(C)平行教育影响原则(D)最优化原则18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新托马斯主义的观点?( )(A)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B)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D)教育权应由国家掌控二、简答题19 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20 简要解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21 简述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与机构,及其教育内容。22 古代阿拉伯的教育有何特色?对世界文化教育有何影响?23 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4 简评永恒主义教育。必答题25 分析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

6、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三、名词解释26 白板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D【知

7、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既强调儿童自由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又强调合作精神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二、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古印度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介绍其教育状况离不开对其种

8、姓制度的了解。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即把人的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 (武士)、吠舍 (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对整个印度教育影响深远,印度教育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上。(1)有关婆罗门的教育:由于婆罗门属于印度的高级僧侣阶层,使得婆罗门教育的发展超过任何其他阶层。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 ”和“转世轮回说”。因此,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2)佛教教育:印度佛教是根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但是它与婆罗门教有很大区别:一是反对“婆罗门第一 ”,主张 “四姓平等”;二是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教育应当

9、面向平民。为了使教育面向大众,他们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来取代“梵文” ,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僧徒学习 12 年,合格者为“比丘”( 僧人) ,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 ”。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在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诵为主;在高级阶段,教学采用了争辩和议论的方法。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一些著名的寺院吸引了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学习,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 精神助产术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

10、过不断提出追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法 ”“产婆术”或问答法。(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 苏格拉底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精神助产术 ”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

11、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这种方法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有其局限性: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由一开始训练教会成员转为传授知识。修道院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

12、但两类学生分开,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身做圣职。后者称为 “外学”,入修道院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仍为俗人。修道院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主要课程体系。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1)阿拉伯人在 7 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

13、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后来居上,建立起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一罗马文化和波斯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传统的混合文明”,使自己在文化科学的成就上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2)阿拉伯人由于教育政策开明,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阿拉伯的学校也因教学内容充实而吸引了许多西欧青年,使他们思想受到影响,这对西欧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孵化作用。【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以及各地藩国之中,1871 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支部省,主管全

14、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1872 年颁布学制令(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全国划分为 8 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为 32 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 210 所小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永恒主义是新传统教育流派中的一支。新传统教育流派是 20 世纪 30 年代作为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具有传统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思潮,主要指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这些教育思想流派在 20 世纪 30 年代产

15、生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为西方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法国的阿兰等人。永恒主义教育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评要比要素主义更加激进,但从整体上看,它并未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永恒主义教育和要素主义教育都倾向于传统教育,但双方也有分歧,特别是在如何对待西方古典名著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问题上存有异议。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的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不大,主要局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永恒主义教育的复古态度,其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他们的思想和做法脱离了现实社会

16、。【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每个时期,由于处在一个国际大环境下,各个国家在教育上都会出现一些大体上相似的举措或政策,因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国教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并且各国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始一轮新的竞争,欧洲各国竞相开始教育改革,经总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积极普及义务教育。经过长期的较量,各国都意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国竞相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案,并且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地延长。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法国的教育改革法,德国的汉堡协定,等等,都是以此为主要内

17、容的法案。(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国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颁布有关的法令,把职业教育作为战后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 1906 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 ,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通过了史密斯一休斯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课,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法国也通过了哈比法案,把职业教育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他国家也先后实施这样的决策,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

18、一个突出特色。(3)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师范教育的建设也开始受到各国重视,好几个国家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规定,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加强师范教育建设;美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地强调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等等。(4)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也是这一时期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英国 1988 年制定的课程改革、法国中学的课程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各国对学生在基础学科、科学、实用知识方面的期望。(5)高等教育渐渐成为发展的重心。随着各国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渐渐由低往高上升,高等教育中的课程领域逐渐拓宽,专

19、业设置日益完善,其教育对象也越来越普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创办的“ 开放大学 ”,以成人教育为对象,反映了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战后欧洲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6)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有各自的特色。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永远是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国不断地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总结了许多经验,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管理体制。例如,英国原本是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巴特勒教育法则开始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法国则体现出教育权下放的趋向。可见,各国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取长补短。以上这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改革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趋向,其中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最明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整个国际环境对知识、科技的需求非常急切,教育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三、名词解释26 【正确答案】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之上的。白板说是洛克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