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2 古风时代雅典青少年一边继续在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边为了接受体育训练进入( )(A)斯多葛学校(B)体操学校(C)埃弗比(D)体育馆3 有关雅典和斯巴达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斯巴达的教育目的以培养战士为主,而雅典注重公民的培养(B)雅典的地理环境使之适合发展农业,教育发展受限(C)斯巴达的教育方法较之雅典,更为民主、温和(D
2、)雅典的教育体制体现出明显的专制性4 古罗马共和时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是( )(A)初等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古儒学校5 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 )学校。(A)等级性(B)贵族性(C)民族性(D)世俗性6 最先揭开宗教改革“ 序幕 ”的是德国的( )(A)加尔文(B)马丁路德(C)斯图谟(D)胡斯7 有关人文主义在教育方法上的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权威主义,崇尚自由(B)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C)评判经验主义的烦琐方法,注重能力培养(D)反对一切宗教教育的模式8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A)单轨学制(B)
3、双轨学制(C)学校三轨制(D)多元制9 巴西多的( ) 一书,被誉为 18 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A)泛爱读本(B) 初级读本(C) 大教学论(D)爱弥儿10 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的章程是( )(A)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B) 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C) 女子学校令(D)国民学校章程11 乌申斯基的教学理论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A)心理学(B)哲学(C)试验学(D)古典文学12 以下哪一点不是卢梭的“自然人” 的特征?( )(A)不受传统束缚(B)自食其力(C)热爱大自然(D)身心健康13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 的概念完全而
4、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中,从而提出了( )的教学原则。(A)统一(B)顺应自然(C)发展(D)创造14 以下哪一项不是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A)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B)帕克的昆西教学法(C)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D)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15 1959 年,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其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初等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16 凯洛夫把教育过程归纳为(、)(A)三个环节(B)四个环节(C)五个环节(D)六个环节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是( )(A)巴尔福教育法(B
5、) 费舍教育法(C) 斯宾斯报告(D)巴特勒法案18 结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练习法(D)反射法二、简答题19 简述中世纪城市学校的特点。20 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必答题21 论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22 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23 阐述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并总结其规律。24 “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这是 教育过程 中的话,试以这段话为例,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三、名词解释25 苏格拉底方法26 生活准备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
6、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雅典的男孩 7 岁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等。到 12 岁、13 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15 岁、16 岁时,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主要内容为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哲学)。而18 岁时,少数贵族青年则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
7、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8 【正确
8、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二、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由行会和商会开办。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目的是满足新兴城市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初等学校。重视世俗知识、基础知识、职业知识。本族语教学。【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受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如何做到通
9、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赫尔巴特认为,首先,教学的目的要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 多方面的兴趣 ”。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往往把教学和德育分开,规定各自不同的任务,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必答题21 【正确答案】 第斯多惠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在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探讨、对教育目的的规定、
10、教学理论、对教师的要求。首先,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方面,第斯多惠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什么是天资呢? 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地发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发展的。有些人的天资发展要比一般人早些,有的人则晚些。天资在人的发展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他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激发需以天资为基础,天资的发展要靠激发,教育就是一种激发。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
11、系: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主动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另外,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教师不能过早或过晚地激发学生的天资。其次,关于教育的目的,第斯多惠是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一致。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类的使命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宗教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使命是相信上帝;第二种是哲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理性、真理;第三种是教育的观点,认为人生最高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天资、智力、主动性。第斯多惠首先肯定了第三种,又吸收了前两种,得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怎样才是自我完善呢? 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
12、应该是和谐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可能的,教育中的和谐首先是针对全人类而不是个人而言的,“普遍的和谐在一个人身上是找不到的,只有在全人类中才能找到普遍的和谐”。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发展个人的天性;其次,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而言的。和谐发展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再次,在教学方面,第斯多惠不仅对历史上形式教学和实质教学做出自己的回答,而且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1)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教学应该以智力发展为主(形式教学),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质教学),教育史上一直有争议。第斯多惠指出:“课堂教学往往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通过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或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3、;另一种是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一种是以实质教育为目的,后一种是以形式教育为目的。”第斯多惠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2)教学原则。第斯多惠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遵循自然原则。首先要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是一切课堂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原则只属于从属地位。遵循文化原则。教师在制定一切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以及民
14、族的民族性。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协调起来。两者有时会发生冲突,这时遵循文化应该让位于遵循自然。遵循自然是最高原则,但遵循文化仅次于遵循自然。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遵守这一规律。教师必须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入与年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以便达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本质。彻底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直观教学原则。人的智力发展是从观察外部世界开始的,人的一切认识的基础是感受、感觉,教学必须遵守这一认识规律。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最后,第斯多惠十分重
15、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自我教育; 有崇高的责任感; 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从上面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第斯多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其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卢梭、赫尔巴特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师培训实践中,推动了德国师范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是 20 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
16、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同福禄培尔一样,她用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幼儿教育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观、自由纪律观、感官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几个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有如下的见解:第一,在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蒙台梭利认为:由遗传决定的心理潜能规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其表现就是自发冲动,正是这种自发冲动赋予儿童积极的生命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心理潜能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获得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她的基本教育思想就是认为教育过程应
17、与儿童心智发展阶段和兴趣相适应,而不应完全按照课程要求或教师的计划。第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敏感期。在某一个敏感期儿童对某一些物体和练习特别感兴趣,能毫无困难地应付和学会他的特殊敏感度所适用的事物;敏感期一旦过去,相应的兴趣随之消失。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敏感期的观点,是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 岁,称为创造期。这一阶段出现一个又一个敏感期,是各种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最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任何疏忽和偏差都会造成永久性缺陷。该阶段
18、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 3 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依靠其感官敏感性无意识地吸收一切外界刺激,并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分别地、独立地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36 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这时儿童从无意识逐渐转化到有意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表现出对成人影响的敏感。第二阶段从 6 岁到 12 岁,是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有意识地学习,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儿童终生的智力兴趣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第三阶段从 12 岁到 18 岁,称为青春期。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又一重
19、大变化时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蒙台梭利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儿童第一阶段的发展。除了幼儿发展观以外,自由纪律观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引导还是压制儿童的自由活动是区分教育好坏的标准。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蒙台梭利把自由与纪律密切联系起来,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作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的三根支柱,它们通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第一,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
20、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服从是自我约束的重要标志,而服从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相应的活动或抑制能力,即意志,而意志是在工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另外,重视感官训练的生活技能的培养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特色。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门户,对智力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她很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她认为,幼儿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儿童心灵在敏感期吸收的东西将保持终生,而任何疏忽都是不可弥补的。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为“儿童之家”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她把感官训练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
21、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这些感官联系练习还可以矫正儿童早期出现的一些感官上缺陷。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强化感官训练的同时,非常重视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既能促进儿童体力和各种动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手段。总之,蒙台梭利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她的方法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 20 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3 【
22、正确答案】 17、 18 世纪英国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类,即文法学校、公学、新型中等学校。19 世纪英国的公学,捐办文法学校;公学改革。1926 年 哈多报告; 1938 年斯宾斯报告 ;1944 年教育法。规律:实科教育逐步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加强教育立法;中等教育逐渐普及,“ 人人受中等教育 ”的观念被公众接受。【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越是注重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越容易地把握整个学科,并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促进知识的迁移。正是有了这样的观点,结构主义才主张应该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础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布鲁纳才提出,“
23、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是结构主义强调的重点。【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三、名词解释25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方法,又称“苏格拉底法”“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该方法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这一问题,并将评价知识价值的标准定义为对生活、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作用,知识对生活的作用越大则价值越大。根据这个标准,斯宾塞确定了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从而反对古典主义不实用的知识和教育。斯宾塞根据上述划定知识价值高低的理论来选择课程,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课程理论。【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