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881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 )为主。(分数:2.00)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3.“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 )(分数:2.00)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4.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 )(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5.古罗马共和时

2、期的教育主要是( ),以培养( )为最高目标。(分数:2.00)A.家庭教育农民B.私立教育国家公民C.国立教育官吏和顺民D.私立教育演说家6.古罗马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是在哪个时期?( )(分数:2.00)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共和晚期D.帝国时期7.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A.农民和军人B.官吏和顺民C.演说家D.哲学家8.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9.以下几个人物,哪一个不是古罗马的教育家?( )(分数:2.00)A.昆体良B.西塞罗C.狄德罗D

3、.奥古斯丁10.西塞罗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论雄辩家B.雄辩术原理C.忏悔录D.大教学论11.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12.西塞罗认为合格的雄辩家应当符合很多条件,以下哪一点不包含在这些条件内?( )(分数:2.00)A.雄辩家要宣传正义,因而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重要B.雄辩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C.雄辩家应当具备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D.雄辩家要有优雅的举止风度13.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 )的教育主张。(分数:2.00)A.德行重于智慧B.“人道”C.美德在于实践D.自制是德行的基础14.雄辩术

4、原理是谁的著作?( )(分数:2.00)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昆体良D.第斯多惠1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柏拉图C.奥古斯丁D.昆体良16.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 ),其代表作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忏悔录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C.亚里士多德,忏悔录D.但丁,神曲17.以下几位思想家,相比之下,其思想与其他三位差别最大的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洛克C.奥古斯丁D.培根18.古罗马王政时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 )(分数:2.00)A.演说家B.官吏和顺民C.农民和军人D.公民19.

5、以下哪一种学校类型不曾出现于古罗马的共和时期?( )(分数:2.00)A.古儒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卢达斯20.古罗马共和时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是( )(分数:2.00)A.初等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古儒学校21.古罗马帝国建立后,教育的专制性明显加强,以下几项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分数:2.00)A.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B.提高教师的待遇C.把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D.决定文法和修辞学校的教师由国家任免22.堂区学校出现的时间是( )(分数:2.00)A.古罗马王政时期B.古罗马共和时期C.古罗马帝国时期D.中世纪23.西塞罗

6、认为培养雄辩家,最重要的方法是( )(分数:2.00)A.启发B.对话C.提问D.练习24.在培养雄辩家的观点上,认为“德行比才能更重要”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C.奥古斯丁D.亚里士多德25.以下几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西塞罗雄辩术原理B.昆体良论雄辩家C.奥古斯丁忏悔录D.亚里士多德法律篇26.古罗马共和时期是以( )教育为核心(分数:2.00)A.道德一公民教育B.农民一道德教育C.知识一道德教育D.知识一公民教育27.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是( )(分数:2.00)A.培养演说家B.认识上帝的至真、至美、至善C.培养农民一军人D.培养公

7、民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8.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分数:2.00)_29.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分数:2.00)_30.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特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 )为主。(分数:2.00)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 D.教会教育解析:

8、3.“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 )(分数:2.00)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 D.古埃及解析:4.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 )(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 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解析:5.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是( ),以培养( )为最高目标。(分数:2.00)A.家庭教育农民B.私立教育国家公民C.国立教育官吏和顺民D.私立教育演说家 解析:6.古罗马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是在哪个时期?( )(分数:2.00)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共和晚期D.帝国时期 解析:7.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

9、A.农民和军人B.官吏和顺民 C.演说家D.哲学家解析:8.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 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解析:9.以下几个人物,哪一个不是古罗马的教育家?( )(分数:2.00)A.昆体良B.西塞罗C.狄德罗 D.奥古斯丁解析:10.西塞罗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论雄辩家 B.雄辩术原理C.忏悔录D.大教学论解析:11.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 解析:12.西塞罗认为合格的雄辩家应当符合很多条件,以下哪一点不包含在这些条件内?

10、( )(分数:2.00)A.雄辩家要宣传正义,因而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B.雄辩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C.雄辩家应当具备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D.雄辩家要有优雅的举止风度解析:解析:这四个都是对雄辩家的要求,但 A 是昆体良提出的,而不是西塞罗。13.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 )的教育主张。(分数:2.00)A.德行重于智慧B.“人道” C.美德在于实践D.自制是德行的基础解析:14.雄辩术原理是谁的著作?( )(分数:2.00)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昆体良 D.第斯多惠解析:1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柏拉图C.

11、奥古斯丁D.昆体良 解析:16.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 ),其代表作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忏悔录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C.亚里士多德,忏悔录D.但丁,神曲解析:17.以下几位思想家,相比之下,其思想与其他三位差别最大的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洛克C.奥古斯丁 D.培根解析:解析:四者思想上是有同有异的,但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洛克、培根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包含唯物主义的因素,并且他们教育思想比较偏重世俗性和实用性,而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唯心主义色彩浓厚,认为信仰比知识、理性更重要,与其他几位差异最大。18.古罗马王政时期的培养目标

12、主要是( )(分数:2.00)A.演说家B.官吏和顺民C.农民和军人 D.公民解析:19.以下哪一种学校类型不曾出现于古罗马的共和时期?( )(分数:2.00)A.古儒学校 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卢达斯解析:20.古罗马共和时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是( )(分数:2.00)A.初等学校 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古儒学校解析:21.古罗马帝国建立后,教育的专制性明显加强,以下几项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分数:2.00)A.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B.提高教师的待遇 C.把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D.决定文法和修辞学校的教师由国家任免解析:22.堂区学

13、校出现的时间是( )(分数:2.00)A.古罗马王政时期B.古罗马共和时期C.古罗马帝国时期 D.中世纪解析:23.西塞罗认为培养雄辩家,最重要的方法是( )(分数:2.00)A.启发B.对话C.提问D.练习 解析:24.在培养雄辩家的观点上,认为“德行比才能更重要”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 C.奥古斯丁D.亚里士多德解析:25.以下几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西塞罗雄辩术原理B.昆体良论雄辩家C.奥古斯丁忏悔录 D.亚里士多德法律篇解析:26.古罗马共和时期是以( )教育为核心(分数:2.00)A.道德一公民教育 B.农民一道德教育C.知识一

14、道德教育D.知识一公民教育解析:27.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是( )(分数:2.00)A.培养演说家B.认识上帝的至真、至美、至善 C.培养农民一军人D.培养公民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8.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罗马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期,根据国家政局的变动,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分为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三个阶段。 (1)王政时期的教育。 由于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国家的各方面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以农业经济为主。另外,加上征战需要,国家暂时无暇顾家教育的建设,因而这一时期教育以家庭教育

15、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军事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农民和军人,为国家的生存服务。 (2)共和时期的教育。 共和时期学校教育也从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一是初等学校。二是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此外还学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三是修辞学校,比文法学校更高一级,接收文法学校毕业的贵族子弟,培养雄辩家(“演说家”),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因此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形式是私立学校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演说家。 (3)帝国时期的教育。 罗马帝国建立后,随政体和经济的变化,教

16、育也发生相应变化。首先,国家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再次,决定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教师由国家任免,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国立教育,内容基本与共和时期相同,但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官吏和顺民。)解析:29.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昆体良是罗马著名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他二十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体现了他丰富的教学思想,具体看来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主要部分: (1)有关培养雄辩家的教育观。首先,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

17、务上,昆体良的见解与西塞罗有很大一致性,都主张培养雄辩家。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的人。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因为雄辩的主要任务是要宣传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因而雄辩家自身的德行很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 此外,昆体良还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真正天生愚笨不可教的人是罕见的。另一方面他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天赋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但是,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

18、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 (2)教学观。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首先,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个别学生进行教学,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此外,昆体良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以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3)教师观。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教学生做人; 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 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学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教师要注意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解析:30.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以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为目的。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严格控制。 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教师由国家委派。 教育家对教育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仅仅停留在具体方面。)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