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9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2 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育的问题是在教育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成熟阶段(D)多元化发展阶段3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4 有关现代教育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从理论走向现实(B)教育结构日趋稳定,变革速度减慢(C)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D)教育的终身化5 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是( )(A)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B)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C)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D)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6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7 历史上流传的“ 狼孩” 的故事说明了,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8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 )(A)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D)原始社会初期
3、9 在法规中提出“ 四有、两爱、两精神 ”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0 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A)文化传统(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D)社会制度11 在历史上,曾经实行中间型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12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3 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B)素质教育的实施(
4、C)知识经济的出现(D)政治的民主化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语文(B)数学(C)外语(D)科学15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16 以下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7 我国著名教师李吉林创造了( )模式。(A)尝试教学(B)发现教学(C)掌握教学(D)情境教学18 “齐风俗,一民心 ”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
5、(D)经济性功能19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A)、(B) 、(C) 、(D)、20 教师( ) 将是今后教师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A)专业化(B)现代化(C)规范化(D)制度化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1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三、简答题22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23 简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必答题24 试谈一下你对泰勒原理的认识与评价。25 试谈一下你对范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评价。四、名词解释26
6、不平衡性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9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生需要注意,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了解并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日本,但所学的思想却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但对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却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措施,也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影响,这两种称谓所指是一样的,因此也都是正确
7、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
8、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
9、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1 【正确答案】 正确。(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2)德育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德育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等。(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倡教育性教学,也就是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10、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第一,教育的世俗化,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第二,国家重视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第三,教育与生产开始有机结合。第四,不仅培养统治人才,而且培养技术人才;自然科学开始走进课堂。第五,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科学技术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科学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2)科学能影响到教育对象。(3)科学还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另一方面,
11、教育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具有促进和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功能。(2)通过教育使科技尽快地为第一线的建设者所接受,使新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国家教委实施“ 燎原计划 ”,促进了科技“星火计划”的发展与农业“ 丰收计划”的实现,就是这一功能的生动体现。(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国家“ 两个文明”建设提供高科技成果的功能。教师队伍的知识优势与人才优势起到了高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从教育的科技功能出发,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对受教育者文化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科技兴国” 的教育要求,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献身精
12、神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创造能力的培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确定教育目标的程序和方法。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要依据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经过以上
13、三个来源的分析,获得大量有关教育目标的资料,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选择目标的两个筛子)。教育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如何有效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行为” 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表来陈述目标。(2)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有五条一般原则: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
14、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具体说来,所选的学习经验应具备四个特征:要能刺激和指导学生有效地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助于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技能、技巧;要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当的社会态度;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3)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组织 ”(指不同领
15、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而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 ”(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 “序列性”(强调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整合性”( 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基本技能、基本价值等要素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组织起来之后,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确立的基础就是正确地认识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逻辑组织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心理组织则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是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关系。(4)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所谓评价,在泰勒看来,本质上是确
16、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关于评价的程序,泰勒给出了如下步骤:解说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情境,编制评价工具,分析利用评价效果。四个问题的关系: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既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1
17、)“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式,简洁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圣经”。这四个问题因而被称为课程开发的“ 永恒的分析范畴 ”。“泰勒原理” 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具有逻辑严密的课程编制程序,具有引导性和调控性,各程序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仍能长盛不衰。(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表现为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
18、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表现为对课程编制与实际使用认识简单化、机械化,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预先确定严格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不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范例教学论者认为,要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就要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认识的稠密区。在稠密区里,各科知识汇集、交融。学生通过对这个稠密区的探究、思考,形成一种整体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把握其他各种材料的目的。他们提出,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三个特性:(1)基本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
19、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2)基础性:指教学要从学生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的发展水平。(3)范例性: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范例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如下:第一阶段,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用典型事物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二阶段,解释范例的“ 类 ”或“属”,根据第一阶段获得的 “个”的知识进行归类,推断、认识一“ 类” 事物的普遍特征。第三阶段,掌握规律和范畴,对通过第一、第二阶段获得的认识进一步探究,得出规律性认识,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第四阶段,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的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的规律。范例教学在对学生
20、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限、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主张,这无疑是吸收了进步主义思想方面有益的东西。在强调教的作用同时强调用教来统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这又显示出该模式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四、名词解释26 【正确答案】 不平衡性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在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在青春发育期。此外,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都有不同的发展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才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