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84290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 )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A)品德(B)社会规范(C)气质(D)人格2 ( )的形成是在社会规范学习中实现的。(A)品德(B)性格(C)气质(D)人格3 ( )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A)道德意念(B)道德认知(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方式4 ( )学习是区别于认知学习与技能学习的特殊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A)品德(B)社

2、会规范(C)气质(D)人格5 ( )是指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A)犯罪行为(B)错误行为(C)过错行为(D)品德不良行为6 ( )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A)犯罪行为(B)错误行为(C)过错行为(D)品德不良行为7 ( )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A)道德意念(B)道德认知(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方式8 ( )阶段个体对社会规范能够深刻的认识和理

3、解,并且对社会规范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观念,形成了稳定的道德品质。(A)社会规范的遵从(B)社会规范的认同(C)社会规范的内化(D)社会规范的升华9 ( )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A)道德意念(B)品德(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方式10 ( )阶段的个体从表面上接受了社会规范,从行为上表现出了遵从性,但是对社会规范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盲目性和被动性的特点。(A)社会规范的遵从(B)社会规范的认同(C)社会规范的内化(D)社会规范的升华11 个体的道德发畏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 ) 。(A)外在动力(B)阻力(C)根本原因

4、(D)直接动力12 (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A)人格(B)品德(C)气质(D)社会规范13 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 )的过程。(A)从不自然到自然(B)从不会到会(C)从不自觉到自觉(D)快速获得14 ( )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A)道德意念(B)道德认知(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方式15 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 )的结果。(A)自然发展(B)后天养成(C)环境支配(D)活动和实践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6 通过模仿培养的行为要给

5、予良好的榜样能够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效。17 一般来说,道德人知和道德情感就是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18 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的类型之一。19 学生品德不良是因为教师教育方法不得当。20 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就是从他律到自律。三、简答题21 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消除坏习惯?22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的一般规律。23 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是什么?24 如何应对意义障碍?必答题25 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

6、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2 【正确答案

7、】 B【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6 【正确答案】 错误。为了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效,要注意:对简单重复的行为习惯要创设重复这种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通过模仿培养的行为要给予良好的榜样;在进行有意练习时,就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意义,并要通过奖励给予反馈;与坏习惯作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知道其害处外,还可以用活动替代法、合理奖惩,或者采用去除坏习惯的阈限法、疲劳法、矛

8、盾反应法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培养的组成部分,要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结合进行。【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7 【正确答案】 错误。一般来说,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所谓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所谓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行为方式则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

9、道德动机的手段。作为品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培养品德中都要兼顾到。【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8 【正确答案】 正确。品德不良分为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两种类型。过错行为是指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具有情绪性和不经常性的特点,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知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9 【正

10、确答案】 错误。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的客观因素和学生内部心理原因。(1)家庭的不良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品行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父母不全、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父母两地分居等,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照顾。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父母教育不当,缺乏管教子女的方法。父母品德修养差,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教育观念失误。 教育方法不得当。教师素质不高。学校教育环境不佳(3)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庸俗低

11、级社会文化的影响。(4)学生品德不良的内部心理原因: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矛盾、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的矛盾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道德意志薄弱。 反常的道德情感。 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性格上的某些缺陷。【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20 【正确答案】 错误。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对效果的评价到对行为动机的评价; 从对别人的评价到对自己的评价; 从片面到全面;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进行评价。【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三、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

12、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能都靠动机的斗争或者意志的控制来维持,必须使学生某些道德行为形成经常性的自动化的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多种方式,有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等,视所要培养的习惯性质而定。为了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效,要注意:对简单重复的行为习惯要创设重复这种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通过模仿培养的行为要给予良好的榜样;在进行有意练习时,就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意义,并要通过奖励给予反馈;与坏习惯作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知道其害处外,还可以用活动替代法、合理奖惩,或者采用去除坏习惯的阈限法、疲劳法、矛盾反应法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培养的组成部分,要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结合进行

13、。【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22 【正确答案】 (1)品德的界定: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稳定的特征。(2)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所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所谓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行为方式则是道德动机的

14、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作为品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培养品德中都要兼顾到。(3)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23 【正确答案】 品德不良的成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的客观因素和学生内部心理原因。

15、(1)家庭的不良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品行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父母不全、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父母两地分居等,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照顾。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父母教育不当,缺乏管教子女的方法。父母品德修养差,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教育观念失误。 教育方法不得当。教师素质不高。学校教育环境不佳。(3)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庸俗低级社会文化的影响。(4)学生品德不良的内部心理原因: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包括生

16、理和心理的矛盾、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的矛盾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道德意志薄弱。 反常的道德情感。 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性格上的某些缺陷。【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24 【正确答案】 道德知识的领会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执行这一准则,要正确领会道德概念、原则和观点。在领会过程中容易产生意义障碍,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了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接受。产生意义障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认知和已有的道德需要以及学生关于现实和他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本身的认真负责的工作

17、精神与对专业方面的造诣都是消除意义障碍的关键。【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1)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一般来说,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所谓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所谓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行

18、为方式则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作为品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培养品德中都要兼顾到。(2)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知识的领会道德知识的领会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执行这一准则,要正确领会道德概念、原则和观点。在领会过程中容易产生意义障碍,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了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接受。产生意义障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认知和已有的道德需要以及学生关于现实和他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本身的认真负责的工作精

19、神与对专业方面的造诣都是消除意义障碍的关键。道德评价能力和信念道德知识在被理解后还应被接受,成为指导自己分析、判断别人和自己的道德行动的标尺,这就是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对效果的评价到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从对别人的评价到对自己的评价;从片面到全面;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进行评价。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形成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取决以下几个条件:环境教育对评价能力的影响;道德情境与评价的对象;个人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对道德情境的理解水平。(3)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就其形式看分为直觉的情绪体验、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

20、情绪体验、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三种。道德情感的培养,既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其道德观念,并要注意充分利用艺术作品、文艺形象,而且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要在学生的具体情感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深化,使具体的情感上升到高级的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主意培养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所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4)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增强道德意志,抗拒诱惑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作出合理的决定和排除内外障碍坚持道德行为的能力。要结合道德理论的解释与论述,给予榜样,使学生既明确为什么要培养道德意志,又有效仿对象

21、;要创设困难情境,组织行为练习;要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训练措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消除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能都靠动机的斗争或者意志的控制来维持,必须使学生某些道德行为形成经常性的自动化的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多种方式,有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等,视所要培养的习惯性质而定。为了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效,要注意:对简单重复的行为习惯要创设重复这种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通过模仿培养的行为要给予良好的榜样;在进行有意练习时,就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意义,并要通过奖励给予反馈;与坏习惯作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知道其害处外,还可以用活动替代法、合理奖惩,或者采用去除坏习惯的阈限法、疲劳法、矛盾反应法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培养的组成部分,要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结合进行。【知识模块】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