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4300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8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日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这一论断出自(A)康德(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 提出“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的是(A)乌申斯基(B)斯宾塞(C)杜威(D)洛克3 针对当时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是(A)论衡(B) 春秋繁露(C) 养性(D)讥俗4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

2、,一向趱着了,则看尤不看也。” 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的(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记体察5 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 ,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程度提高,学习的课程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A)诗书(B) 礼乐(C) 礼诗(D)书乐6 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的法案是(A)基佐法案(B) 费里法案(C) 费舍法案(D)福斯特法7 下列人物中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

3、(C)加尔文(D)蒙田8 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验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是(A)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B)不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C)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9 某生在研究幼儿欺侮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时,记录表仅记录一天时间内欺侮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是(A)时间取样(B)事件取样(C)兴趣取样(D)行为取样10 杨贤汀认为教育起源于( )。(A)原始社会的仪式(B)统治阶级的需要(C)商品交换(D)生产劳动11 人性如素丝,“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4、 。提出这种思想的学派是(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12 抗战初期,南国民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A)战时续作平时看(B)党化教育(C)三民主义教育(D)实行大学区制13 隋代( ) 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A)明经科(B)秀才科(C)明法科(D)进士科14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的著名论点是( )。(A)整体大于部分之和(B)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C)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D)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用重复指出消极后果的行为15 规定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5、(C)教材 (D)教科书16 进步主义教育实验中的设计教学法是( )提出的。 (A)帕克 (B)华虚朋(C)克伯屈 (D)帕克赫斯特17 学校德育内容的核心是 ( )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 (D)社会实践教育18 儿童遇到熟悉材料时能应用分类记忆策略,而在遇到陌生材料时,却不能应用该策略。这说明儿童的策略应用受 _ 制约。 ( ) (A)思维能力 (B)反省认知(C)年龄 (D)相关知识1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先秦儒家对学习过程的概括。其出自的文献是( )(A)大学(B) 乐记(C) 中庸 (D)学记20 严复的文化教育观可以概括为

6、 ( ) (A)中体西用 (B)西体中用(C)中西融合 (D)体用一致21 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 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22 学校工作应以 _ 为主。 ( ) (A)上课 (B)后勤工作(C)教学工作 (D)提高升学率23 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的思想 (B)个人本位的思想(C)社会效率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的思想24 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 (D)“性

7、三品 ”思想25 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 )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26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 16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62=8(人) , 164=4(人),161=16( 人) ,168=2(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27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等逐步发展,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

8、(D)不均衡性28 对英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的法案是( )(A)哈多报告(B) 斯宾斯报告(C) 罗宾斯原则(D)雷沃休姆报告29 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 ) (A)红楼梦 (B) 四书集注(C) 爱弥儿中文译文 (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30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31 清初教育家颜元提出了“实学” 教育思想,并亲自创办书院进行试验。他创办的这所书院是(

9、)(A)东林书院(B)诂经精舍(C)学海堂(D)漳南书院32 变量 A 和变量 B 之间完全负相关的含义是( )(A)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与在变量 B 上的分数没有关系(B)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分数也越高(C)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分数越低(D)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变异导致了个体在变量 B 上可观察到的分数变异33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34 皮亚杰通过“ 三座山实验 ”说明学前儿童具有的心理特点是 ( )(A)自我中心(B)中心化(C)守恒能力(D)运算能力35

10、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免费性和( )。(A)普及性(B)全员性(C)普通性(D)群众性36 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动物进化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是( )(A)符号系统(B)语言(C)环境(D)认知37 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8 小李放学之后认真地预习明天数学老师要讲的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公式的推理过程,小李对这些函数公式的理解属于( )(A)陈述性知识的理解(B)程序性知识的理解(C)策略性知识的理解(D)图形知识的理解39 下列不属于近代教育的特征的是( )(

11、A)教育的世俗化(B)教育的等级性(C)教育的法制化(D)公立教育的崛起40 在建构主义中,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把知识分为“自上而下的知识” 和“自下而上的知识” 的是(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建构主义(C)社会文化取向(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41 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42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万能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人

12、力资本理论43 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和诗赋(B)墨义和策论(C)策论和诗赋(D)经义和帖经44 存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 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 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泛爱学校(B)文科学校(C)文科学校(D)国民学校4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A)摇头(B)系鞋带(C)心算(D)作文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提取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过程。47 教育目的只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48 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三、简答题49 简述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5

13、0 简述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51 简述蔡元培改革北大学的主要措施。52 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德育原则。53 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必答题54 分析下列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据审计署 2012 年发布的1185 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 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娃。2012 年 5 月至 8 月,审计署组织对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所辖1185 个县

14、(市、旗,以下统称县)2006 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 25127 所学校,涉及在校学生 170528 万人。2006 年至 2011 年,有 833 个(占 70)县的学校平均服务半径有所增大,初中、小学服务半径增幅分别为 26、43,平均达到 834 公里、423 公里。在重点抽查的 125763 万名走读生中,有 4931 万名(占 4)上学单程要徒步 3 公里以上,其中 1003 万名要徒步 5 公里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上学路途消耗体力大,导致学习和在校活动时间相应减少。审计重点调查的 25127 所学校中,至 2011 年底,

15、有 288 个县(占调查总数的 24)的 1702 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7)配置了校车,一定程度缓解了上学路程远的困难。但是,这些学校配置的全部9639 辆校车中,有 747 辆(占 8)年检不合格,449 辆(占 5)驾证不相符,3377辆(占 35) 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149 辆(占 22)未配备逃生锤等安全设备。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相应增加。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初中),重点核实的 1155 所学校中,辍学人数由 2006 年的 3963 人上升到 2011 年的 8352 人,增加了 11

16、 倍。55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回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挑战。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选答题55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 1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6 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张明的人格发展特点以及这一理论对于学校解决与张明相似学生的启示意义。张明现在是高中三

17、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班主任老师早就让同学们考虑将来他们在大学要学习的专业,可是张明却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他让父母帮他选择专业,父母也伤透了脑筋,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57 某研究者欲开展一项题为“中学生个人认识论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调查研究。请你:(1)就此研究课题写出三种理论假设。(2)写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操作性定义。(3)谈谈当前选此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8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学科分类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近代以来,许

18、多哲学家、教育家都为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把心理学和哲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正是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心理学化的努力,教育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正确答案为D。【知识模块】 教育学概述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了解情况。“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杜威的观点与斯宾塞的观点恰恰相反,杜威明确反对斯宾塞的教育

19、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教育的民族性原则。洛克的主要思想是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因此,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 教育学概述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论衡、养性、讥俗都是王充的著作,论衡一书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论衡的书名也正是表明了这个意思。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

20、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量力所至而谨守之。”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因此,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中的循序渐进原则。【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学比小学程度提高,学习的课程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礼记.王制说“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这正是大学课程不同于小学课程的体现。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教育6 【正确答

21、案】 A【试题解析】 题目所述为基佐法案的主要内容。福斯特法和费舍法案都是英国的教育法案,其中福斯特法又称初等教育法,颁布于 1870 年,强调国家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二岁儿童的强迫初等教育。该法案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而费舍法案颁布于 1918 年,主张免除小学学费,禁止 12 岁前的童工为 25 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14 岁,从而使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费里法案是 1881 年和 1882 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先后提出的两个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的“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的学费和书杂费

22、;613 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取消公立小学里的宗教课等。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的三个原则。因此,答案为A。【知识模块】 外国近代教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主张国家要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在 1538 年编写的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书中,加尔文提出,所有的儿童不分性别与贵贱贫富,都应当接受教育,以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对国家来说,为了保障公民的这种权利,应当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实施普及教育与免费教育。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外国

23、近代教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教育思潮。它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拓宽了新教育理念的基础,对 20 世纪教育科学化历程有重要的贡献。主要观点有:(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3)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一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一将实验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4)认为教育实验

24、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外国现代教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包括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行为检核表。其中描述记录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有时间取向和事件取样。其中,时间取样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出现或发生与否、行为出现或发生的频率、行为持续的时间等。事件取样是

25、多种多样的,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并与研究目的有直接联系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就是行为事件取样观察,简称事件取样。记录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只记录行为的出现与不出现;另一种是记录次数,指在限定记录的一段时间内行为的出现次数。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观察研究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墨家提出“人性如素丝”的观点,在先秦人性论中独树一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人。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6、 关于学习过程的阐述是中庸对古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它将学习过程分为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充分实现,才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B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26 【正确答案】 C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现了人的身体发展的顺序性,是其在心理方面的表现。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哈多报告强调教育为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11 岁是个关键期,儿童通过 11 岁考试分别进入不同学校。该报告第一次从

27、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其主张实质上是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即文法学校和现代中学,反映了英国教育传统对改革的影响。1938 年斯宾斯报告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1963 年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他的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成为60 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雷沃休姆报告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于19811983 年发表的调查报告,内容涉及扩大高等院校的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等。故本题

28、的正确答案为 A。29 【正确答案】 D30 【正确答案】 D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颜元晚年在肥乡创办漳南书院,进行“实学”教育的实验。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负相关说的是变量 B 随着变量 A 的增大 (减小)而减小(增大)的现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教育为谁服务。生产力主要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有影响。文化传统主要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需求、教育管理体制等有影响。人口状况则主要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教育质量。34

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三座山实验”中,儿童不能认识到布娃娃的视角和自己的视角不一样,由此,皮亚杰认为该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35 【正确答案】 A36 【正确答案】 A37 【正确答案】 D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知识的理解的类型。知识的理解按知识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1)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包括对言语、符号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对科学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的理解。(2)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的操作活动的理解。(3)策略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4)图形知识的理解:主要指

30、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由基本图形寻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等。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近代教育的特征。近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的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把知识分为“自上而下的知识”和“自下而上的知识”。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周王室的家庭教育基本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年龄阶段而展开的,很有

31、针对性,不同年龄段,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一样,这种意识在西周时期已成为自觉。礼记记载了当时形成的与年龄增长同步的教育习惯:“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人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以看出周代的家庭教育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教育过程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开始,逐渐向道德礼仪过渡。对年龄特点的关注,表明西周的教育方法强调循序渐进,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科学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4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有教育独立

32、论、教育万能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断言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形成都是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才智差异也仅仅是教育造成的。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筛选理论,又称文凭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该理论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提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

33、,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出现的,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对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假设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正相关的结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这些只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成立,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是不成立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种投资对个人而言

34、,可以提高个人所得;对社会而言,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 60 年代以来,正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其基础,许多国家推行了“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科举考试方式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创立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唐代 200 多年的发展,形成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主要方法;宋代演变为经义、策论、诗赋等方法;明代科举考试日益形

35、式化,最典型的就是八股文的出现。帖经是考查考生对经书的记诵能力;经义也是主要考查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诗赋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策论是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对于帖经、诗赋及经义,策论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策论和诗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启蒙教育思想影响下德国创办的新式学校,即泛爱学校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文科学校是 1718 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实科学校是 19 世纪德国中等学

36、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学校则是 19 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初等学校类型之一。18 世纪后期出现于德国的泛爱学校,受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4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分类的掌握情况。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两类。吹拉弹唱、系鞋带等属于运动技能范畴,心算、写作等则是常见的心智技能,而摇头则属生理现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对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对已有知识、技能或

37、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问题解决具有如下特点:(1)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2)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3)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问题解决绝不是简单提取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过程。【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实质的内容。要了解“问题解决”的实质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含义。问题是一种在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这种情境是面对情境的个体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因此,解决问

38、题必须对所拥有经验进行重组,而不是对拥有的经验进行简单提取。【知识模块】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4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它不仅标示着一

39、定社会 (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48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模式是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设计该题主要考虑教学中学生不易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不易理清。领会这两个概念,理解其间的关系对于掌握教学理论十分重要。教学模式是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

40、、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假设性、近视性和完整性。最早对教学模式做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学者乔伊斯、韦尔合著的教学模式,书中精选22 种教学理论、学派计划,按其功能和方法论基础区分为信息、个性、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四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多种教学模式,以供教师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掌握、使用。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也是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教学模式包含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

41、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具体体现着教学模式,低于教学模式层次。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教育应该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3)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积极意义。50 【正确答案】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

42、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决定表现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因而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51 【正确答案】 (1)推行“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2)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3)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4)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52 【正确答案】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

43、彻这一原则的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目前德育实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不一致。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良好,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但在家庭中往往任性,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主要是由家长对儿童的溺爱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另外,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设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教育指导。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试题解析】 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

44、”第九章“德育”第(四)条“德育原则”。本题旨在考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德育原则,考查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要回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一原则的含义。其次回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德育现状,提出必要的解决策略。53 【正确答案】 (1)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按照假设有无方向性(或倾向性) ,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2)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假设必须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问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假设必须是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

45、对教育研究假设的分类与表述之基本要求的了解与掌握情况。不管何种类型的假设,研究假设的表述要以陈述句形式提出,且要简单明了,明确具体;阐明两个以上变量问的期望关系;研究假设中的变量应是可操作和可测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可检验的。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没有考虑到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家庭学生的教育需求,随意撤并中小学,使农村儿童上学距离大大增加,对往返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距离远的农村儿童不得不选择住校,增加了教育费用。总之,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给农村儿童带来了上学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其最终结果是导

46、致大量儿童辍学,无法完成教育法所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正如材料中所言,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但各地政府部门置农村家庭教育需求于不顾,随意撤并农村中小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少政府部门把政府的政绩凌驾于人民之上。政府的行政命令可以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更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村家庭的教育现状。这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的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制度剥夺了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程度。教育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的影响和制约。其

47、中,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本材料中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学校的随意撤并打破了农村原有的教育平衡,带来了普遍的农村儿童上学难,经济负担重,上学危险程度增加等问题,最终导致大量儿童辍学,实质上是剥夺了广大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知识模块】 教育与社会发展55 【正确答案】 (1)这段文字所蕴涵的是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拓展到全社会。(2)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对教育的挑战,如:社会变革的加速、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信息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等对教育的挑战;

48、人口增长及人的备命的延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个人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对教育的挑战。(3)应对挑战的教育变革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教育体系的改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目标的改变: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没学习化礼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教育方式的改变: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经典教育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教育现实的分析思考能力及对教育实践的对策建议能力。文字材料选自雅克.德洛尔于 1996 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的一段。雅

49、克.德洛尔(JacquesDolors),法国学者,曾任法国财经部长、欧洲委员会主席,当代教育家,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报告的内容涵盖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面,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建议。其内容之丰富、新颖、深刻,堪称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实属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所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本题选自第四章教育的四个支柱。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正规教育系统不顾其他学习形式,越来越强调获取知识,而现在十分重要的是应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设计。这种看法应该在制订教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