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管理学(管理与组织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对于最高层次的管理者最为重要的是( )。(宁波大学 2007 年)(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计算机应用技能2 管理者为组织选择“ 恰当 ”的目标的过程叫做( )。(华南理工大学 2004 年)(A)组织(B)领导(C)计划(D)控制3 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的工作上,他一定是( )。(华东理工大学 2008 年)(A)部长(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4 明茨伯格教授关于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角色包括( )。(西安
2、交通大学2007 年)(A)挂名首脑、领导者和监督者(B)挂名首脑、联络者和领导者(C)领导者、联络者和监督者(D)挂名首脑、监督者和联络者5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在侧重点上有明显的不同,请指出下列论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北交通大学 2007 年)(A)小企业管理者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要花大量的时间筹措外部资源,而大企业管理者更关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B)大企业的管理者更侧重于寻求发展机遇和组织变革(C)大企业的管理者侧重于信息的传播职能(D)A+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6 管理活动共有的职能包
3、括( )。(华北电力波大学 2005 年)(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7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 (北交通大学 2006 年)(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8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四川大学 2007 年)(A)正确(B)错误9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北交通大学 2007 年)(A)正确(B)错误10 管理者在组织内工作时通常要扮演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资源分配等不同的角色,组织对于不同组织层次、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都有一些特定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与管理者的个性没有必然联系。( )(西安
4、交通大学 2008 年)(A)正确(B)错误11 就管理的职能来讲,高层管理者更应该侧重于领导职能,基层管理者更应该侧重于组织和控制职能。( ) (北交通大学 2003 年)(A)正确(B)错误12 管理学目前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这是因为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也将成为一门比较精确的学科。( )(北交通大学 2000 年)(A)正确(B)错误13 在管理中效果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 )(浙江大学2009 年)(A)正确(B)错误14 管理与管理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年;首都师范大学 2014 年;吉林大学2012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
5、10 年)15 管理职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8 年)16 管理技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8 年)17 概念技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 年)18 人际技能(山东大学 2015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年)19 技术技能(浙江大学 2005 年)20 计划职能(东北大学 2000 年)21 组织职能(东北电力大学 2001 年)22 领导职能(华中科技大学 2004 年)23 控制职能(西安交通大学 2000 年)24 简述管理者和普通作业人员的区别。(中山大学 2006 年)25 简述管理者的角色。(北邮电大学 2006 年;北师范大学 2009
6、 年)26 简述管理者的类型。 (北邮电大学 2009 年)27 简述管理的职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 年)28 什么是组织?(北师范大学 2009 年)29 简述效率与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 2009 年)30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31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具备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分析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的管理者。(南大学 2008 年)考研管理
7、学(管理与组织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管理技能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不同而不同。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最为重要,人际技能在同下属的频繁接触中也是非常有用的,而概念技能的要求则相对较弱。对中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人际技能的要求变化不大,而概念技能则显得更为重要。对高层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最为重要,技术技能则相对较弱。【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管理者进行计划时,他们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制定目标是管理者
8、计划职能的重要内容。【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的依然是管理者的层次及主要工作内容。根据题意可以判断该管理者属于基层管理者。【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明茨伯格关于人际关系角色的概念,人际关系角色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 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人际关系。由于监督者不属于任何一种管理角色,因此,该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将其他三个答案剔除。【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所面
9、临的环境及发展责任也有较大差异,相比较而言,小企业所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大企业所面临的是发展问题。同时由于小企业掌握的资源少,小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外筹集资源,比如进行市场拓展、融资等业务。大企业由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源,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管理者的精力也就转入到如何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及效率的提升上来,也就是提升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四大职能。【知识模块】 管理与
10、组织导论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首先提出的,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能够反映客观的管理规律,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能够熟练地参与社会应用,因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阐述,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需要,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效益的好坏,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第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
11、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相比较管理者完成管理活动的能力而言,管理者的个性差异并不重要。【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各管理职能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知,基层管理者更应该侧重于领导职能,而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侧重于计划和组织职能。【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管理过程、及管理环
12、境中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使得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因此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管理中,效率强调的是过程,主要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强调的是结果和方向,指“做正确的事”。【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4 【正确答案】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着如下含义:首先,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的目
13、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其次,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相互关联的职能活动所构成的。最后,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要选择去“做正确的事” ,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地做事 ”,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的管理就是要兼顾效率与效果。管理者则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是在组织中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人。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作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因此,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有效
14、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强调的是过程和行动,管理者则强调的是管理活动的发出主体。【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5 【正确答案】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2)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的表现形式:职务的分析与设计、部门设计、
15、层级设计。(3)领导。领导是领导者运用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指挥、带领、引导、激励、协调。(4)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的表现形式: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管理职能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第一,在管理实践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先要执行计划职能,然后是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最后是控制职能;第二,管理职能的顺序不是绝对不
16、变的,在实际管理中,这四大职能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6 【正确答案】 管理技能分为三类: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知识模块
17、】 管理与组织导论17 【正确答案】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概念技能实质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即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因此概念技能又称思维技能。管理者概念技能的高低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胆识等,其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8 【正确答案】 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首先,人际技
18、能要求管理者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并且承认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换意见;其次,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别人的需要和动机,并判断组织成员的可能行为及其可能后果,以便设法最大程度地统一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再次,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研究表明,人际技能是一种重要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同等条件下,人际技能可以极为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19 【正确答案】 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
19、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如一个学校的校长在教学方面的造诣,一个财务总监对财务知识的掌握等,都属于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指导下属并回答有关具体工作方面的问题。因而,对他们而言,成为业务的内行是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的前提条件。而对于中、上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的要求就可以相对低一些。【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0 【正确答案】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具体安排,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作业计划、制定决策程序等。【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
20、论21 【正确答案】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和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心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2 【正确答案】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运用影响力、激励和沟通等。【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3 【正确答案】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计划目标和控制标准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
21、。【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4 【正确答案】 管理者和普通作业人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五点:(1)所需的技能不同:普通技术人员只需要必要的技术能力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管理者不但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人际关系能力、概念能力等,并且,随着管理者在公司中的权力等级的提高,需要的技术能力逐渐下降,而需要的概念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上升。(2)扮演的角色不同:普通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具体工作的一线执行者,需要履行的角色相对单一;而管理者需要扮演很多的角色,如信息发布者、决策者等角色。(3)在权力命令链中的地位不同:普通作业人员一般处在命令链的最底层,几乎没有发布命令的权利,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处于被管理、被控
22、制的地位;而管理者处在发布命令的地位上,有向普通工作人员发布命令的权利,处于管理、控制的地位。(4)获得的报酬不同:一般说来,管理者的工资要高于普通作业人员的工资,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显性工资上,还体现在隐性工资上,如管理者享有使用公司轿车的权利、享有和高级领导者优先接触的权利等。(5)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普通工作人员的义务大多数限制在所面对的具体工作上;而管理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对下属的工作负有责任,如帮助下属减少完成任务的阻力等。【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5 【正确答案】 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通过研究,他把管理者
23、的角色划分成了三类十种。第一类,人际关系角色。主要包括:挂名首脑,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例行义务;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第二类,信息传递角色。主要有: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人员;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第三类,决策制定角色。分成四种: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 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
24、;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如参加与工会的合同谈判。鉴于管理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明茨伯格认为他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组织、组织外部环境进行相互交流。他指出,当管理者扮演这些角色时,他们的工作包括思考(周密的想法) 和行动(实际的做法) 。思考时,他们反复斟酌;行动时,他们采取一定措施,并积极参与执行。研究表明,管理者角色的强调重点随组织的层次不同而变化。特别是像信息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的角色更多地表现在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身上,而领导者的角色(按明茨伯格的定义)在低层管理者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25、。【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6 【正确答案】 管理者是组织中那些通过协调的监督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是由管理者来承担的,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但并非所有在组织中工作的人都是管理者,管理者是组织中有下级部属的那类人。尽管有些成员在组织中威望很高,但他们不指挥别人,没有自己的下级,这些人就不能算是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如技术专家、法律顾问等人也不能算是管理者。有些成员尽管地位不高,但他们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他们有自己的下级,要为别人的工作负责,如车间的生产小组组长。管理者的类型可以分成三类:第一,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
26、员又称一线管理者,他们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在制造工厂中,基层管理者可能被称为领班、工头或者工段长;在运动队中,这项职务是由教练担任的;而在学校中则由研究室主任来担任。第二,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是直接负责或者协助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通常拥有部门或办事处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事业部经理或分公司经理等头衔。这些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组织代表的身份出面。如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资深经理人员,以及高校的校长、副
27、校长和其他处在或接近组织最高层位置的管理人员。【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7 【正确答案】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第一,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点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内容包括: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第二,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日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的表现形式:职务的分析与设计、部门设计、层级设计。第三,领导。领导是领导者运用影响力指挥
28、、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形式主要有:指挥、带领、引导、激励、协调。第四,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的表现形式: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8 【正确答案】 组织是指对人员进行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组织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和人员。组织具有三个共同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通常是以一个目标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的,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其次,
29、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独自一人工作是不能构成组织的,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这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必不可少。最后,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精细的结构,以便其中的人员能够从事他们的工作。组织的性质正处于变化中,那种假设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传统结构的观点不再是恰当的。今天的组织正在成为更开放、更灵活和更具响应性的组织。【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29 【正确答案】 管理效率是指由于实施了管理而增加的收益与管理成本之间的比较,即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而管理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投入与一定的时间内,管理的产出值的大小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 ,即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为
30、了使组织从投入资源到产出目标的转换过程更加有效率(增加产出或降低投入),高效率可以降低管理者的时间投入,从而降低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管理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效率与效果对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效率与效果的优劣反映管理者的素质。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显的管理者在企业或者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在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一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贡献更大。企业或者组织也往往根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管理者的选拔。(2)效率和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发展。高效率或者管理效果明显的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前景更加光明,企业或组织可以更好地寻找投资机会和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3)效率与效果的优劣
31、影响着企业和组织成员的士气。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显的企业,其组织成员往往更加热爱自己的组织,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更加高涨。【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30 【正确答案】 所谓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一门软科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第一,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首先指有效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管理必须科学化。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也就是由经验逐渐走向科学的过程。管理的科学性还指管理学是一门科学。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以来,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
32、管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原理、原则和方法论,它们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近几十年来,在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工作者的推动下,管理科学正在蓬勃发展。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存在和在实践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二,管理的艺术性。所谓艺术性,在这里指的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的艺术性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具有创造性,在现实中的管理是灵活多变的。管理的艺术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首先,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管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环境又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由管理的主要对象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感情所决
33、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人能够积极地思考,能够自主地作出行为决定。管理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这种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人们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地工作。第三,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作为管理的两个方面是并不矛盾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必然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没有科学的指导,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管理艺术。同样,环境的多变、人性的多变与复杂,要求管理更多地采用具有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权变方式进行灵活管理。否则,单纯强调管理的科学原则,而不能灵活运用管理的艺术性,必将会导致管理的失效或失败。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相互作用、相互
34、影响的,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也必然是相统一的。【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31 【正确答案】 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说明,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科学的管理,要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导向,以保证管理工作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行。而管理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灵活应用,也就是说管理要讲究艺术化,灵活、多变地组合各种管理技巧和工具能把死板的管理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知识更具实用性。管理者就是管理人才,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仅具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是不够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不同于技术能力、财务能力
35、等的特殊条件,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1)政治素质。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2)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指管理者不仅要会处事和做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3)个性修养。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
36、的精神。(4)知识和技术素质。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5)公关素质。企业形象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6)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指通过创新在竞争中求得长期的发展。(7)心理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敏锐的信息观念、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宽容大度的胸怀、执着的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稳定而乐观的情绪。(8)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这是完成工作的身体素质要求。【知识模块】 管理与组织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