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84848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马赫带【河北师范大学 2012】2 知觉【华南师范大学 2015;首都师范大学 2014】3 形状知觉【湖南师范大学 2015】4 双眼视差【华东师范大学 2014】5 知觉恒常性【首都师范大学 2011;四川大学 2014】6 错觉【湖南师范大学 2016】7 简述感觉剥夺实验,以及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2014】8 简述深度知觉的单眼(物理)线索。【湖南师范大学 2014】9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苏州大学 2015】10 简介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并举例说明。【河北师范

2、大学2015】11 简述似动的四种形式。【吉林大学 2013】12 分析随意后注意的特征。【首都师范大学 2014】13 简述注意的四种品质。【华东师范大学 2015】14 什么是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具有什么意义?【中山大学2017】15 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并请结合实际分析。【苏州大学 2015】16 简介注意的认知理论。【南京师范大学 2014、2017;苏州大学 2016】17 睡眠有哪些阶段? 用认知、精神分析、生理理论解释梦。【上海交大 2016】四、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8 知觉属于一种( ) 【西南大学 2014】(A)心理

3、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心理倾向19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20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西南大学 2014】(A)整体性、对象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21 人们往往觉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越过视野的速度要快,这属于哪种知觉现象?( ) 【江西师范大学 2014】(A)深度知觉(B)时间知觉(C)空间知觉(D)似动知觉22 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

4、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大小错觉(B)线条弯曲错觉(C)方向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2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把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这遵循了知觉组织的什么原则( )【江西师范大学 2017】(A)相似性原则(B)同域原则(C)好图形原则(D)邻近原则24 注意可分为( ) 【西南大学 2014】(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D)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25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

5、意(D)有意前注意26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好几种不同的活动是( )【西南大学 2014】(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27 当周围环境很安静时,我们时而能听见闹钟嘀嗒的时候,时而又听不见,这属于注意的什么特征( ) 【江西师范大学 2014】(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28 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西南大学2014】(A)注意分散(B)注意的动摇(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9 能解释鸡尾酒会效应现象的注意的理论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过滤器理

6、论(B)衰减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多阶段选择理论30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 )波【江西师范大学2011】(A) 波(B) 波(C) 波(D)波31 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以使学生更乐于学校的学习,这是利用(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负强化(B)正强化(C)惩罚(D)刺激32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持续下去,这主要是( )【西南大学 2014】(A)记忆的作用(B)思维的作用(C)想象的作用(D)联想的作用33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 1 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的记忆形式是(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

7、D)长时记忆34 下列不属于工作记忆的特征的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信息容量有限(B)信息保存时间很短,不复述最长不超过 1 分钟(C)遗忘进程先快后慢(D)通过复述可以保持信息,并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35 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 )获得【江西师范大学2014】(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情绪记忆(D)意义记忆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地方,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马赫带可以用视觉系统中的侧抑制作用加以解释。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

8、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 【正确答案】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有觉察、分辨和确认这三个过程。它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其四大特性分别是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及恒常性。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两种。【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 【正确答案】 形状知觉指的是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它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4 【正确答案】 两眼注视外界物体时,两个视网膜上视像之间的差异。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由于正常的

9、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5 【正确答案】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6 【正确答案】 错觉指的是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7 【正确答案】 感觉剥夺是指个体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1954 年,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 实

10、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信息。通过感觉,人能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气味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2)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3)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

11、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材料。【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8 【正确答案】 人们对物体的深度和距离的知觉是深度知觉。它不仅能感知物体的高和宽,还能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单眼线索是指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单眼线索包括:(1)对象重叠 (遮挡):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被掩盖的物体被知觉得远些。(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3)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处物体清晰。(4)相对高度: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

12、高的那个显得远些。(5)纹理梯度 (结构级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较小,密度较大,近处相反。(6)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出现差异。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运动得慢,方向相同。(7)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9 【正确答案】 时间知觉是指我们知觉到的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包括时序、时距和时间点知觉三种。能够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1)感觉通

13、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准性方面不同,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少;而事件的数量越短,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人的兴趣与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0 【正确答案】 如果知觉依赖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这样的加工就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例如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我们在判断一辆在公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的速度时,

14、使用的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如果知觉主要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仅是眼、耳、鼻、舌、身;如果知觉者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者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以及一般性的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样的加工就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例如我们去车站接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主要依靠多年前的记忆,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1 【正确答案】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运动,包括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1)当两个刺激物 (光点、直线、图形)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

15、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即动景运动。霓虹灯、电视、电影都是依照该原理制成的。(2)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迹象,叫诱发运动。夜晚天空中月亮穿过云层就是诱发运动,其实月是静止的,云是动的。(3)长时间凝视一个细小、静止的光点时,我们会感觉到这个光点似乎在动,即自主运动。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星星在天空中游动,就是自主运动。(4)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方向运动,即运动后效。例如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

16、向运动。【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2 【正确答案】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例如,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例如,初学文言文时,你可能对“之乎者也” 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随意注意。以后,当你对文言文的基础掌握之后,对文言文本身产生了兴趣,凭兴

17、趣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候的学习就是随意后注意了,如对古典文学名著的欣赏。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当我们完成各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动作技能的时候,我们要设法增进对这种活动的了解,让自己逐渐喜爱它,并且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这种活动中。这样,才能在随意后注意的状态下,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3 【正确答案】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注意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对象的注意能稳定保持多长时间的

18、特性,一般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个品质。与该品质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与注意分散相互区别的概念是“ 注意的起伏 ”,又叫“注意的动摇”,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在任何一个复杂认知活动中都会发生,属于正常现象。影响因素:注意本身的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人的主观状态。(3)注意转移: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转移的难易和快慢程度和原来活动注意的紧张程度,以及需要注意转移的新任务性质有关系。影响因素: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新的事物的性质和意义;神经过程的灵活性。(4)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个以上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同

19、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其中至少一种是非常熟练甚至有自动化的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和内在联系。如果两种活动是在同一感觉通道、用同一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注意分配也很难实现。【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4 【正确答案】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通过对重量差别感觉的研究发现的一条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刺激的增量(I)和原来刺激值(I)的比是一个常数(K) ,用公式表达即 K=II,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尽管韦伯定律揭示了引起差别感觉的一些定律,但是,他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就不在适用,其 K 值就会发

20、生变化。验证性试验标明,当重量刺激低于 100g 或者高于 500g 时,韦伯分数就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感觉中,韦伯分数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韦伯分数成为不同感觉通道的辨别能力的指标。韦伯分数越小,辨别就越灵敏。韦伯定律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辨别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要比较不同个体某一感觉道的辨别能力而所用的标准刺激又不相同时,就不能用差别阈限的绝对值进行比较,而要用韦伯比例来比较。另一方面,由于韦伯比例的倒数可以用来作为感受性的指标,所以通过韦伯比例我们还能对不同感觉道的感受性进行比较。【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5 【正确答案】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21、映。(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性。(3)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4)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发生,并且和客体意义相联系的。(5)感觉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个苹果是球形的、是红的、是甜的;而知觉则让我们知道苹果是一种水果,是有营养的。【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6 【正确答案】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提出者:布罗德本特主要观点: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

22、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挡在它外面,完全丧失,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衰减理论提出者:特瑞斯曼主要观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收。后期选择理论提出者:多伊奇主要观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

23、期选择理论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提出者:约翰斯顿主要观点: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2)认知资源的分配理论认知资源理论提出者:卡尼曼主要观点:把注意看成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只要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量总和不超过个体的认知负荷,人就能同时进行两种或以上的活动;否则就会相互

24、干扰,甚至只能进行一种活动。该理论还假设,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的控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双加工理论提出者:谢夫林等人主要观点: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

25、化加工。【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7 【正确答案】 睡眠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约 10 分钟,脑电成分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惊醒。第二阶段持续约 20 分钟,偶尔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睡眠锭。第三阶段持续约 40 分钟,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 波,有时也有睡眠锭。第四阶段的大多数脑电为 8 波,是深度睡眠阶段。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经过 6090 分钟,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阶段,脑电与个体清醒时无异,人在这个阶段会做梦。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 510 分钟,再经过大约 90 分钟,会有第二

26、次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当黎明临近时,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长期以来,对于梦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有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认知观点。有人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相关研究表明,对快速眼动睡眠的剥夺会导致对事件记忆力的下降,特别是有情感色彩的事件。精神分析观点。该观点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生理学观点。霍

27、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梦的产生与个体的记忆和经历有关,可以从梦的内容中了解个人情绪、情感和关注的事件等信息。【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四、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

28、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影响选择性的因素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注意等。用红色的笔划重点有利于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特征有四点。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部分整合为整体的能力。选择性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

29、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从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改变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时间知觉是指大脑对物体顺序性和连续性的反应,表现在对时间的分辨、确认、估量、预测。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其中深度知觉是脑对物体深度或距离的反应。人们知觉深度都是依赖于线索的,其中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

30、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样的线索叫做运动视差。运动知觉是脑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应,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作大小错觉,包括缪勒莱尔错觉等。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形状或线条方向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作方向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叫作波根多夫错觉,属于方向错觉。【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

31、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的组织原则有邻近性原则,即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即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封闭;线条朝向和简单性原则。【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32、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结合了前两者的共同点,有自觉的目的和任务,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没有“有意前注意”这个词。【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转移是指根据需要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外一个对象或者活动上。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又叫注意的起伏。注意动摇的时间平均为8 到 12 秒。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好几种不同的活动。【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

33、论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注意的广度是人在同一时间内意识到对象的数量。注意转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长时间地注意同一物体,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该物体,称为注意动摇或起伏,周期为 812 秒。【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分散是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指注意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而被其他活动吸引过去的现象,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有消极的意义。注意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又叫注意的起伏。注意动摇的时间

34、平均为 812 秒。注意转移是指根据需要将注意从一个对象上转到另外一个对象或者活动上。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好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的人们交谈是不能识别的,但你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字是能察觉和识别的,这种现象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过滤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器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

35、完全丧失了。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等,他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反应选择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选择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依赖当前任务要求。因此选择 B。【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醒的时候脑电波是 波,频率高,波幅小;安静、休息的时候出现

36、 波;睡眠时候出现波,频率低,波幅大。【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强化是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通过消除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的是负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而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的是正强化。惩罚是降低行为发生的概率、【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编码、存储和提取,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 1 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它具有五个特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是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 5-20 秒,最长也不超过

37、 1 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单元。短时记忆编码方式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开始时以视觉形式编码占优势,其后是听觉形式的编码占优势。通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 信息提取的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扩展概念,是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保存的时间很短,为 1 分钟左右;通过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不复述就会遗忘。长时记忆的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据记忆的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的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的记忆。意义记忆指理解材料,根据其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与机械记忆相对。 【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300171-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 Service description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 - Circuit-mode 64 kbit s bearer services [ISO IEC s.pdf DIN EN 300171-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 Service description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 - Circuit-mode 64 kbit s bearer services [ISO IEC s.pdf
  • DIN EN 300172-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 Circuit-mode basic services [ISO IEC 11572 (2000) modified] (Endorsement of thee.pdf DIN EN 300172-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 Circuit-mode basic services [ISO IEC 11572 (2000) modified] (Endorsement of thee.pdf
  • DIN EN 300176-2-201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Test specification - Part 2 Audio and speech (Endorsement of the English version EN 300176-2 V2 2 1 (2012.pdf DIN EN 300176-2-201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Test specification - Part 2 Audio and speech (Endorsement of the English version EN 300176-2 V2 2 1 (2012.pdf
  • DIN EN 300182-1-2000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pdf DIN EN 300182-1-2000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pdf
  • DIN EN 300182-2-2000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pdf DIN EN 300182-2-2000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pdf
  • DIN EN 300182-3-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3 .pdf DIN EN 300182-3-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3 .pdf
  • DIN EN 300182-4-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4 .pdf DIN EN 300182-4-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4 .pdf
  • DIN EN 300182-5-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5 .pdf DIN EN 300182-5-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5 .pdf
  • DIN EN 300182-6-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6 .pdf DIN EN 300182-6-2002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1) protocol - Part 6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