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4866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简述世界新闻学的几大主导性理论?(华南理工大学 2013 年研)2 人际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研)3 新闻敏感的内涵。(吉林大学 2016 年研)4 简述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中南财经大学 2010 年研)5 什么是廉价报纸? 有哪些特点 ?(西北大学 2011 年研)6 关于“手机是第五媒体 ”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山东大学 2014 年研)7 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自由思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研)8 为什么必须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中国传媒大学 2011 年)9 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上海财经

2、大学 2013 年)10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上海财经大学 2010、2012 年研,华东师范大学 2012 年研)11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师范大学 2015 年研)12 组织传播(华南理工大学 2011、2014 年研;吉林大学 2012 年研;暨南大学2014 年研;南昌大学 2011 年研;江西师范大学 2013 年研)13 传播的四分法(西南大学 2015 年研)14 社交传播(四川大学 2013 年研)15 软新闻(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年研、上海交通大学 2014 年研)16 新闻与宣传(中国人民大学 2014 年研)17 意见领袖(暨南大学 2013 年研;南京大学 2

3、011 年研)18 三网合一(陕西师范大学 2011 年、2015 年研)19 新闻法规(复旦大学 2013 年)20 新闻专业主义(复旦大学 2011 年研)21 什么是公民新闻? 怎样理解公民新闻对于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的修正和延续?(复旦大学 2010 年研)22 相关试题:联系实际,谈谈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加强舆论引导工作。(中国传媒大学 2011 年研)23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对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 2012 年研)2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

4、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请结合这段材料,论述对“新闻体制” 的理解以及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4 年研)25 试辨析:根据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西南大学 2010年研)26 大众传媒在社会危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事实加以分析。(上海财经大学2010 年研)27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标题明确

5、,观点清晰,分析深刻,语言通顺。(华中农大 2010 年研)案例一: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于 2008 年 10 月 28 日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将于 2009 年 4 月停止发行纸质版日报,专注网络版报纸。此后,许多大城市将看不到自己的报纸,成为“无报城市” 。这则消息一出,似乎使原有的 “报业消亡论”得到了佐证。案例二: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体综合集团” 将旗下的报纸(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 和互联网站 (坦帕湾网站)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建筑物中办公。各种媒体的采访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采访,共享新闻。案例三:截止到 2005 年 12 月底,全世界 5000 家日报推出了

6、自己的网站。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电视台(70)掌控着自己网站的运行。在电台方面,全世界有 6100 多家电台拥有了自己的网站。案例四:2001 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整合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下属的“第一财经”现已成为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品牌,通过第一财经统一品牌的带动,衍生出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报纸、杂志及其他出版物。28 阐述当代中国受众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产生的变化(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研)29 以网络推手为例,论述新闻炒作的表现、成因和危害,并谈谈如何整顿。(复旦大学 2011 年研)

7、30 分析下面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河南大学 2010 年研)本报讯(记者陈青) 上海昨天出现第三例甲型 H1N1 流感重症患者死亡病例,该患者为 53 岁的男性,患有基础性疾病,昨天上午 10 点 40 分在新华医院死亡。截至目前,上海现有甲型 H1N1 流感重症病例 35 人,但没有聚集性疫情发生。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病区内治疗的甲流重症患儿已比前两周减少,但是尚有一名一周前入院的三岁女童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目前依靠呼吸机呼吸和冰帽降温。尽管身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父母表示放弃治疗,但是院方基于有抢救成功的先例,仍在继续努力。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透露,在目前国内死于甲流的 20

8、0 多人中,约有8是孕妇,其中大部分为怀孕 6 个月以上者。钟南山表示,患甲流的孕妇一旦转为重症患者,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胎儿的死亡率也比较高,他建议,如果妊娠晚期孕妇出现发烧、咳嗽等甲流症状就可以使用达菲。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上海目前仍在院治疗的 35 例危重症病人中,成人占 23例,没有孕产妇。截至昨天上午、上海累计报告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 2256 例,重症及危重症病例 56 例,死亡 3 例。选自 2009 年 12 月 10 日文汇报31 怎样理解新闻业的职业使命,在当下新闻业应如何履行自己的使命?(中山大学2013 年研)新闻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

9、答案】 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包括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党报理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诞生于 17、18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内涵是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主张报刊独立自主,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的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监督政府,且最主要、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报刊。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坚持“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最早由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

10、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地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坚持对事实的信念,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反映事实,让公众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见解。该理论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缺陷是存在片面性和空想成分,其主张的新闻自由强调传者的绝对自由,但只有自由而没有责任是不现实的,同时,新闻业的自由竞争所带来的自由而公开的观点市场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传媒资源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2)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代表作是 1947 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大众传播具有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

11、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正确、客观、公正等专业标准;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该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和资本对媒介控制的问题。(3)发展新闻学理论发展新闻学又称发展传播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核心内容就是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十分注

12、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包括: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状况,尤其要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形态;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4)党报理论该理论最早起源于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知识模块】 绪论2 【正确答案】 (1)人际传播的定义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

13、面或利用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2)人际传播的动机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3)人际传播的特点: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者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眼神等多种手段来传达信息;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的传播,是建立在双方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传播活动。沟通具有直接性、同步性、私密性强、可控性

14、强等特征。【知识模块】 新闻活动3 【正确答案】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从事物的变动中找出具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特殊素质。新闻敏感的主要内涵包括: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政治敏感);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读者;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新闻敏感有助于迅速及时发现新闻,有助于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发掘出对于本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新闻,能够帮助预见新闻。一名记者要具备新闻敏

15、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要认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要认真思索;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要有高度的政治热情。【知识模块】 新闻4 【正确答案】 所谓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舆论的载体公开的传播活动。舆论的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等。而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主要在舆论

16、的主体公众,主要包括:(1)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条件。它决定人们感知外界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最终形成的舆论意见的质量。(2)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信息是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本构成材料,在舆论产生并最终形成的过程中,公众能否及时地、准确地、充分地了解到有关公众事务的全面信息,对人们能否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加大信息特别是重要公共事务信息的透明度,让公众有充分了解、认识的机会和渠道,即扩大公众的知晓权,对提高舆论质量至关重要。(3)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高质量的、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舆论意见,

17、其形成必须经过充分的社会讨论过程,也就是公众能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维护公众表达权,也就是提高舆论质量,促进舆论发挥积极作用的举措。总之,舆论作为普遍的、强大的社会制约力量,虽有正、负两面作用,但从历史长期性和社会发展整体进程来看,舆论毕竟是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具有潜在的、永恒的正义性。而对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而言,要使舆论尽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使其强大的监督、促进功能,就要努力提高舆论质量,同时还有必要强化正确舆论引导,培育良好舆论环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新闻媒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模块】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5 【正确答案】 廉价报纸,也

18、称“大众化报纸” ,指的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商业报纸,特征包括:面向社会中下阶层,以广大平民百姓为主要读者对象;政治上标榜超党派,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实行商业经营,广告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纸,不依赖政府或者政府的津贴;内容上,除了少数鼓吹社会改革、宣传改良主义主张的以外,一般着重报道地方新闻、社会新闻、警事新闻、体育新闻以及软新闻;文字简短通俗、编排活泼花哨、可读性强。【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的产生6 【正确答案】 (1)手机媒体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在通信与收发短信的功能之外,衍生出手机视频、手机上网、手机频道等诸多产品形式,从而将通信功能、新闻功能、娱乐

19、功能和金融功能集于一身,成为一个新的大众化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2)手机媒体的特征移动性媒体。轻便易携,只要有手机信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发送信息。互动性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人际传播、双向交流。这得益于智能手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用户也可以在手机端自由选择信息,参与评论、互动和转发。传播形式多样。手机媒体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功能,具体而言有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传播形式。(3)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手机媒体依托于无线网络和数字

20、技术等手段,使手机用户能随时随地地使用手机媒体上网获取信息,加上手机小巧便于携带,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受传交互。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发送双方兼备传者、受者双重身份,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传受主体多无变化。分众传播的信息更具有针对性。手机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定制各种服务,如手机报、新闻资讯、股市行情等。手机内容服务商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传播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的手机功能仅限于语音通话和短信,传播方式是一对一或是一对多,而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其传播模式增加了多对多的大众传播,从而使手机从单一的人际交流向大众传播领域进行拓展,开启了将人

21、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相互叠加、有机结合的多维传播时代。【知识模块】 互联网与新媒体7 【正确答案】 我国的新闻自由理论主要来自马克思对新闻自由论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是人民的自由权利,广大新闻工作者为人民的新闻自由权服务。(1)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个人无权独自创办或控制新闻事业。这样,既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自由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又使得新闻自由的享受主体扩大到全民范围。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服务于人民,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我国绝大多数新闻媒介,尤其是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因此

22、,新闻活动包括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自由度,都必须受到党的纪律约束。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在人民内部享有的民主权利,一切民主权利(包括新闻自由)的行使都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尤其是党的报刊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观点。对于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具有政治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党员如有意见,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是绝对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的公开宣传中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也不得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意见。(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报道新闻的自由。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保障人民的知晓权,满足人民对信息的需求,就要求新闻媒体大量报道

23、政治新闻,让人民了解路线、政策的产生过程,对其科学性和民主性进行监督;要大量报道民生新闻,拓宽人民了解日常信息的渠道;要大量、客观地报道国际新闻,让人民了解国内外形势动态。发表意见的自由。发表意见不能只限于学术、理论问题,还应包括政治问题及国家大事。要善于运用“ 舆论反馈 ”为制定政策服务,人民的见识在增长,觉悟在提高,不必过于担心借助媒体自由讨论会引起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批评的自由。保障人民运用舆论工具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在法律和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自由进行批评,不搞“批准制” 下的批评,应是走社会主义报刊批评的发展方向。办报自由。我们报业中的“ 一刀切”现象较严重,新闻事业中的有些弊端,需要

24、报纸的多样性来帮助解决,所以要建立一支以党报为中心,各种机关报为主体,包括民办报纸在内的社会主义报业队伍。(3)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存在本质不同我们的新闻自由是属于人民的自由。我国的新闻制度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同时有其严重弊病,就是它使新闻媒介缺乏反馈调节的机能,在错误路线或“长官意志” 面前无能为力,反而推波助澜。改革新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既保证新闻媒介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保证新闻媒介“形式上独立” ,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有不可干预的自由。【知识模块】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8 【正确答案】 “ 不怕上告,只怕上报 ”,这是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口

25、头语,很形象地反映出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1)新闻的舆论监督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或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解决。(2)新闻的舆论监督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3)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4)新闻的舆论监督体现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26、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前进目标。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系道路和方向,关系人心和士气,关系中心和大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舆论环境、传播方式、媒介格局发生着深刻变革,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好新闻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夯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道什么、

27、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包含着新闻媒体的价值判断与立场观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传递正确的立场、态度、观点为己任,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勇于举旗帜、当先锋,敢于发声、亮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多设计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创办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多写作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的好文章,把新闻舆论引导到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正确方向上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在任何时候新闻舆论工作者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凝聚促

28、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9 【正确答案】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包括 5 个性质: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新闻政策是指关于新闻报道的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新闻政策国内外都有,只是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新闻政策,在不同的新闻政策指导下,代表着不同阶级利益的新闻媒体都在努力寻求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总的来说,新近发生的事实能否报遭,一是

29、要看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就报道,缺一则不宜报道。那么,从具体的新闻实践来说,应做到:(1)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要有“ 无闻”。(2)在坚持新闻时效性原则的同时更要讲究适宜性。(3)坚持舆论监督,但不为监督而监督。(4)坚持正面报道,兼顾负面报道,避免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5)坚持指导性原则,但不搞一言堂,让民众有说话的机会。(6)必须始终坚持及体现国家的立场和观点。(7)要防止新闻价值及新闻政策各自倾斜并走向极端。【知识模块】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10 【正确答案】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诞生于 17、18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内涵是阐述、论证新闻自由

30、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政府必须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坚持“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最早由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提出;坚持对事实的信念,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反映事实,让公众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见解。理论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缺陷是存在片面性和空想成分,其主张的新闻自由强调传者的绝对自由,但只有自由而没有责任是不现实的,同时,新闻业的自由竞争所带来的“ 自由而公开的观点市场 ”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传媒资源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知识模块】 绪论11 【正确答案】

31、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新闻自由遭到不断破坏,并逐渐放弃新闻的公共责任。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于 1947 年发表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为传媒的“社会责任论”打下基础,要求报刊(报刊界在当时就是新闻界)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 5 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要求报刊担负起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观点的责任,为社会中所有重要思想观点提供公开表达的机会;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确保社会稳定;大众传播媒介

32、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职责;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知识模块】 绪论12 【正确答案】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体而言,组织传播的功能包括: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知识模块】 新闻活动13 【正确答案】 传播的四分法是传播类型的分法之一。传播类型的分法还包括二分法、五分法及其他按照各类标准的分法。四分法将传播类型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

33、播、组织(团体) 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及人内传播,指的是外部信息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或通过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具有直接性、同类性、多符号性、私密性强、反馈迅速、可控性强、非制度性、覆盖面窄等特征;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知识模块】 新闻活动14 【正确答案】 社交传播是人们通过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创作

34、、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传播活动。这些平台和工具包括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社交传播的载体多样,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等。【知识模块】 新闻活动15 【正确答案】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它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特点包括: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写作技巧上强调文笔生动活泼、写出情趣的散文笔法。

35、【知识模块】 新闻16 【正确答案】 所谓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鲜性和真实性是新闻的两大特点。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事、理、情是宣传的三元素。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共由 7个环节组成: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人们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两者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通

36、常对新闻本身没有主观意图)、传播的方式不同、传播的要求不同。【知识模块】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17 【正确答案】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媒介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过的信息传播给他人,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的特点:具有影响与改变他人意见的能力;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其追随者处在同一群体并具有相同兴趣爱好;通过特定问题,乐于接受与传播这方面信息;此位置并非是正式社会中的权力位置。在现代实践中,应认识到意见领袖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利用其借助人际传播提高说

37、服效果。【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18 【正确答案】 三网合一又叫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三网合一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三网融合推动信息服务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并极大拓展业务范围,有利于三大系统基础建设投入的降低,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有助于打破运营商恶性竞争状态,降低服务资费,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知识模块】

38、 传媒业经营19 【正确答案】 判定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是否允许公开传播的标准就是新闻法规。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目的是及时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不准对外公开传播,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一般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知识模块】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20 【正确答案】 新闻专业主义是在社会责任论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它是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

39、规范。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它的基本原则是: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新闻从业者是信息流通的“ 把关人”;新闻从业者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新闻从业者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知识模块】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21 【正确答案】 (1)公民新闻是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产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传播科技进步发展到全球。公民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

40、网络等)将所见所闻直接传递给大众,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公民新闻本身是对主流新闻媒体生产新闻的权力的解构,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为更多公众参与和发出声音提供渠道,丰富了报道形式;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过程。公民新闻具有高度的去中心化思想、个人化及民本特征。(2)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者的绝对自由,只有自由而没有责任是不现实的,同时,新闻业的自由竞争所带来的自由而公开的观点市场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传媒资源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更多

41、人自由和权利缺失。于是,社会责任论应运而生,它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修正与更新,强调新闻媒体在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3)社会责任论对媒介履行责任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过于乐观,虽然大部分媒体机构和从业者能遵守并努力实践社会责任论理念和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但一旦受到利益驱动等其他因素的压力,就极可能不会报道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新闻事实。(4)公民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媒体新闻生产的权力,全民参与的方式塑造了受众的责任意识,对社会责任论起到了修正与发展的作用。提高媒介监测能力,强化媒介责任。社会责任论中的责任更多的是指大众媒介自发的负责,公民新闻是一种公众主动参与的新

42、闻,始终把公众的利益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公众发表观点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渠道,有利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批判意识和解决能力,倒逼媒介机构强化媒介责任。民主参与培养受众责任意识。自由主义理论的自由是传者的绝对自由,必然导致后来对“自由” 的扭曲。公民新闻的“公共性”强调公众去关注和报道公共生活,解决公共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公众的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意见和能力。不同于社会责任论所倡导的自由和义务只是局限在传者和利益集团的手中,公民新闻强调新闻自由和责任为普通大众所拥有,这就遏制了“自由权利” 的单方面的倾斜,平衡地分布社会权利和义

43、务。(5)公民新闻使报道内容深入到普通大众的层面,感受到大众的疾苦,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作为受者的大众也开始参与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和传播权,这是对自由主义所提倡的传者的绝对自由的补充和修正。这种全民参与制作新闻的方式,不仅强化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更培养了普通大众对国家事务和所处环境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下,必然会创造出一个有责任的和谐的社会。因此,公民新闻是对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的修正和延续。【知识模块】 绪论22 【正确答案】 (1)概述微博和微信的兴起,开始了从 web20 向 web30 过渡。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有了 Twitter、Tum

44、blr 等自媒体形式,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得到扩音,使人有了更大的自我表达权。受众在虚拟空间拥有自己的话语空间,而且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当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民意表达不够流畅时,网络媒体的减压阀功能随之凸显,各种新媒体形态和渠道成为网民宣泄的平台和方式。(2)舆论监督的内涵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经常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使之不敢松懈。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揭露,并有针对性、倾向性地反映出公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某些活动和事件,从而达到监督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的目的,清除政治灰尘。舆论监督,可以激浊扬清,揭露假恶丑,弘扬真善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责

45、任心。(3)发展与演变1948 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机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具有 3 个社会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新闻传播媒介作为“ 权力的镜鉴 ”,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它能反映、影响和组织舆论。在受众本位时代,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打破了专业领域的间隔,也降低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门槛,公民进行跨界沟通,传统媒体独享话语权被来自民间的舆论领袖和新媒体平台打破,进而逐渐被边缘化。舆论监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网络倒逼机制助推了民主政治化进程,其次,网络舆论监督主体回归公民,舆论监督日渐普遍化、平民化。(4)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出现的问题众

46、声喧哗,民间舆论场乱象频发。公民话语非理性,微博民意片面性,造成群体极化行为。媒介话语异化绑架舆论。媒介内容的误导性以及刻意迎合社会“ 仇官”“ 仇富” 等不良心态,激化社会矛盾。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话语缺失。在舆论发生偏颇时,未占据舆论制高点,失去主要话语权。(5)对策舆论监督是公共意见的媒介表达,为此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规范。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沟通、协商。对于政府来说,引导舆论而不是压制舆论和堵塞民意表达,长效的机制是以及时的信息公开、畅通的上传下达、便捷的反馈渠道等构建起官民之间良性的沟通机制。对于公民来说,要积极提高媒介素养、理性表达的能力。舆情监控、媒介议程设置引导。对于

47、媒介来说,应密切监控舆情,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理性引导。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谈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知识模块】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23 【正确答案】 (1)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多元化、集传受于一体。互联网等新媒体打破了社会分工、意识形态、经济条件的种种限制,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表达观点以及传递信息的平台。普通公众不再只是被动接收传统主流媒体选择提供的信息,而是通过点击、评论、转载或直接发布信息等方式参与到公共事件的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不再是新闻机构的“专利” ,更多的

48、机构和个人进入新闻传播者的行列,各个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分工越来越模糊,最终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于一身。(2)对新闻媒体的传统特性的影响传统新闻媒体由于其传递信息的手段和形式不同而具有各自的媒介特性,但互联网数字化技术赋予了这些媒介同样的载体和技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式如网站、微博、微信等在新闻传播的表现手段和形式上更趋于互相融合,都可以采编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录音新闻、视频新闻,同时与受众在互联网上实现实时互动。(3)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及方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将有所下降。由于网络传播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信息内容海量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把互联网作为一个主要的消息来源。尤其

49、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趋向于将互联网当作获得真相信息的途径。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将明显加强。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垄断造成了“你传我听 ”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也限制了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新闻传播一直以一种由新闻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的模式进行。新闻媒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新闻信息,广大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作为一种交互式媒体,互联网从多方面加强和改进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例如读者可以在阅读新闻中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评论留言等方式反馈意见,也可以把网上某个新闻报道转发到论坛、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空间一起讨论,还可以提供消息源或新闻资料参与新闻生产。(4)对新闻信息采集、处理及播发手段的影响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提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信息或材料,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如今,许多记者编辑每天都要浏览互联网且看新闻线索、素材,在新闻编辑过程中,也会经常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种快捷便利的采访手段,邮件采访、社交媒体采访都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与受访者交流的常用工具。为新闻机构提供一种快捷便利的新闻传输手段。目前,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