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 )(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2 注意的早期选择和晚期选择模型争论的焦点是( )(A)过滤器的位置(B)注意的资源分配(C)信息的加工方式(D)刺激本身的特点3 异相睡眠期脑电波活动相当于( )(A)慢波四期(B)慢波三期(C)慢波二期(D)慢波一期4 梦通常出现在( )(A)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B)出现 “睡眠锭“ 波的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5 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2、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为(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6 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7 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朝向反射8 ( )是由情境中的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A)朝向反射(B)无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操作性条件反射9 ( )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的刺激不再作出反应,这些神经元也叫“注意神经元”(A)大脑皮层(B)
3、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脊髓10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 )(A)转移(B)分配(C)分散(D)起伏11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和选择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12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说明( )(A)注意分配好(B)注意范围大(C)注意转移快(D)注意的起伏高13 一般来说,“ 一心二用 ”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4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 )(A)注意力不集中(B)意志努力的结果(C)刺激的意义性(D)注意的动摇15 人在活动时,
4、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这种现象叫( )(A)无意识行为(B)对刺激的无意识(C)盲视(D)无意识心理16 ( )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A)精神分析学派(B)生理学观点(C)认知派观点(D)行为主义17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全神贯注,保证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18 下列关于意识和注意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和体验(B)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
5、意识活动的中心(C)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D)在觉醒状态下,人能够意识到所有的外部刺激、事件和自己的行为19 1977 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用来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20 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大多数事物处于( )(A)注意的中(B)注意的边缘(C)注意范围之外(D)未发觉状态21 ( )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22 关于注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B)
6、注意可以反映事物和事物的属性(C)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并加以维持(D)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23 “熟练地织毛衣 ”反映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24 人用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来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知觉和认识是( )(A)思维活动(B)语言活动(C)认识活动(D)意识活动25 从其产生来说,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定向反射(D)适应性反射26 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
7、分配(D)注意的起伏二、多选题27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 )(A)平行加工(B)系列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28 以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作为理论假设的注意理论有(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29 下列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 )(A)自动化行为(B)对刺激无意识(C)催眠状态(D)盲视30 下列关于注意分配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有( )(A)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B)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在经验中已形成了巩固的联系(C)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D)
8、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能活动上比分配在几种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31 下列符合注意双加工理论观点的有( )(A)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B)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C)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D)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32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A)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B)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C)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D)原来注意的强度三、简答题33 怎样才能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34 注意分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四、综合题35
9、结合当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生理机制的了解。抑制是注意的必要成分,只有对干扰目标的刺激进行有效的抑制,才能提高对目标刺激的激活。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是脑区额叶。故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选择的早期理论和晚期理论的不同特点的掌握和了解。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早期选择模型即知觉选择模型认为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
10、间,表明不是所有的输入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而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表明凡进入输入通道的信息都可加以识别,但只有部分信息才可引起反应。故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异相睡眠的理解和掌握。异相睡眠的特点是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波活动类似睡眠的第一阶段,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的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
11、的脑电波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做快速的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不同的注意品质的区分和理解。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注意的动摇或称注意起伏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是持续性注意时存在的一种状态。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起伏都是要发生
12、的。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过程。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虽然两者都有注意对象的转换,但注意转移是主动的、有目的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过程,而且注意转移实现后,马上会使注意稳定下来。故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几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会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
13、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用来解释注意的选择机制,探讨注意靠什么选择注意的对象,不被选择的刺激是否得到加工。认知资源理论,也是用来解释注意的选择机制,注意资源完全被占用后,新的信息将得不到注意。【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随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发展上,随意注意出现得较晚,只有人类才有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者说,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
14、极性的水平较低。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而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在这方面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朝向反射是指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朝向反射学说认为,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朝向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基础。【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的生理机制之一朝向反射学说的理解和掌握。朝向反射是指
15、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的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部、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朝向反射学说认为,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朝向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基础。以后,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条件反射,如人对周围环境的主动探究。故本题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不对特殊通路的刺激作出反应,而对刺激的每一变化作出反应。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的刺激不再作出反应,这些神经元也叫“注意神经元”。【知识
16、模块】 意识和注意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的几种品质的区分能力。注意稳定性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注意分散指的是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事物吸引,即注意没有保持在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上。二者是相反的过程。故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辛”,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
1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分配。根据双加工理论,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者说,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无意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18、。其中,无意识行为是指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如骑自行车时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问题或与他人交谈。对刺激的无意识是指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盲视是指受到脑损伤后,在盲区中呈现客体,患者报告看不到客体,但能准确确定客体的位置、运动方向等刺激属性,即产生了知觉行为和意识的分离。【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梦的解释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的现象,它主要是人的性
19、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意识与注意的理解和区分。一方面,注
20、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如果把人脑比喻成一台电视机,注意就是对电视节目的选择过程,而意识则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内容。注意决定了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比意识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即使在觉醒的状态下,人们也不能意识到所有的外部刺激、事件和自己的行为,而只能意识到其中的一部分。而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77 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可以用这两种加工机制解释人的注意选择功
21、能。【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注意就是对人的加工的指向与集中,只有少数事物能够进入人的注意的中心,大多数事物处于注意的边缘。注意范围之外的事物是无法被觉察的事物。【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注意是一个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的过滤器,不能得到注意的信息完全不能加工,这正好符合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
22、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并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同时加以维持。但是注意并不能反映事物和事物的属性,感觉和知觉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点,而思维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开始织毛衣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参与和意志的努力,维持一段时间后不需要意志参与也能很好地完成,所以这是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一些东西,如
23、对痛苦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定向反射就是朝向反射,是指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基础。以后,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条件反射,如人对周围环境的主动探究。可以认为注意的神经机制就是定向反射。【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
24、意二、多选题2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在选择性注意中,当任务较容易时,我们用的是平行加工和自动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可以同时出来几项任务,因此也可以叫做平行加工。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并且完成一项任务后才能进行另一项加工,因此也叫系列加工。【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它们的不同在于对于过滤器的位置和过滤器选择的原则看法不同。认知资源理论和双
25、加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即那些自动化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即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已经产生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如盲视。在催眠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催眠是意识高度集中、狭窄的状态,而不是无意识状态。【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0 【正确答案】 A,B,
26、C,D【试题解析】 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能否顺利地把注意分配到不同对象或活动上是有条件的: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以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另外,注意的分配也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能活动上比分配在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且活动的难度越大,分配越困难。【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1 【正确答案】 A,
27、B,C,D【试题解析】 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与自动化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加工。熟练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动作信息由控制加工向自动化加工转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2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三、简答题3
28、3 【正确答案】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意注意强调的是注意过程中的意识控制作用。注意的稳定性与对象特点和人的主观状态有关,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增加注意对象的活动性和复杂性。在注意任务相同的情况下,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性会影响注意稳定性。注意对象内容复杂多样,注意容易稳定;注意对象内容单调乏味,注意难以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程度随注意对象复杂性的增加而提高。人对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能保持稳定的注意。但是,如果注意的对象过于复杂,人容易疲劳,注意会很快减弱,对象的复杂性和活动性都应以适中
29、为宜。在工作中应尽量使活动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活动能够交替进行,有利于保持注意的稳定。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变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吸引活动者的注意,防止疲劳。(2)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活动的目标任务越明确,越有利于注意的稳定。在比较复杂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中,不但要明确活动的总任务,而且要清楚每个步骤需要解决的具体任务,并积极地尝试着去解决他们,让大脑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思维活动状态,这对于保持稳定的注意是有利的。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对活动的兴趣越浓厚,注意保持时间越长。(3)调整人的主观状态。活动者的积极态度和对事物的兴趣是保持注意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分散,又称“分
30、心”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吸引,即注意没有保持在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上。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称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如疲劳、疾病、担忧等。学生上课时“左顾右盼” 就是注意分散的表现。注意分散是注意稳定性的障碍,为了保持注意的稳定,应排除引起注意分散的各种因素。【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4 【正确答案】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 ,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能否顺利地把注意分配到不同对象或活动
31、上是有条件的。(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以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另外,注意的分配也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能活动上比分配在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且活动的难度越大,分配越困难。【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四、综合题35 【正确答案】 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32、对于意识人们仍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派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定义也存在分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如果将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发
33、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通过实验证明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人的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同一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 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 包括可以用语言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如对痛苦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例如,早晨起床后,一个人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穿衣的动作本身通常是自动化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意识和无意识可能对应了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并可能在发生学意义上存在先后关系。无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很可能比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更早出现。因此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