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4966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心理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格式塔2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3 ( )也叫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A)注意稳定性(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的广度4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5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

2、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称为( )。(A)知觉理解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6 ( )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A)局部报告法(B)整体报告法(C)组块(D)感觉编码7 形象思维中的“ 基本材料 ”是( )。(A)词(B)概念(C)表象(D)后像8 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 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9 有心理学家用“ 自我刺激 ”的方法证明在( )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 “快乐中枢”。(A)下丘脑(B)前额皮层(C)网状激活系统

3、(D)边缘系统10 平时人们常说“ 一心不能二用 ”,从注意品质来看 “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逻辑一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12 ( )的人具有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富于竞争意识、外向等特点,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A)T+型人格(B) T型人格(C) A 型人格(D)B 型人格二、多选题13 调查法中较为常用的是( )。(A)访谈法(B)测查法(C)问卷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14 大脑皮层可以分为( )几个区域。(A)感觉区(B)运动区(

4、C)知觉区(D)言语区15 注意有两个特点,即( )和( ) 。(A)指向性(B)抽象性(C)集中性(D)紧张性16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这是( )。(A)同时对比现象(B)继时对比现象(C)彩色对比现象(D)感觉适应现象17 人们深度知觉产生的线索有( )。(A)肌肉线索(B)单眼线索(C)双眼线索(D)听觉线索18 短时记忆分为两种成分:( )。(A)机械记忆(B)直接记忆(C)精细记忆(D)工作记忆19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 )。(A)记忆表象(B)想象表象(C)有意表象(D)无意表象(E)联想20 语言的结构包括( ) 。(A)短语(B)单词(C)语素(D)音位

5、21 早期的情绪理论主要有(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22 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B)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D)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23 人格的特征主要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三、简答题24 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25 简述短时记忆及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26 简述动机有哪些功能?27 简述人格的特征。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

6、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二、多选题13

7、【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

8、1)定义。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的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对注意对象保持固定不变。例如,把一只表放在耳边,保持一定距离,使之能隐约听到表的滴答声。结果被试时而能听到表的滴答声,时而又听不到。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在广义的稳定性中,注意的具体象可以不断变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动的总方向却始终不变。例如,学生在

9、听课的时候,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读课文,虽然注意的对象不断变换,但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在许多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强调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无关刺激的干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妨碍有意注意的活动;单调刺激的作用是指有意注意的活动如果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就会引起主体的疲劳和精神松懈,也会产生分心。(2)影响因素。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本身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到注意在它上面维持的时间的长短

10、。一般来说,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单调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此外,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但并不是说事物越复杂,刺激越丰富,注意力就越稳定。过于复杂、变幻莫测的对象反而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导致注意的分散。主体的精神状态。除了外部刺激物的特点之外,个体的主观状态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一个人身体健康,情绪良好,精力充沛,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全力投入,不知疲倦。相反,一个人处于失眠、疲劳、疾病状态,或者情绪受挫的情况下,注意就无法保持稳定,活动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主体的意志力水平。注意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保持良好的有意注意,因此也需要有效地抗拒各种干扰。主体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各种

11、困难,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始终如一地保证活动的进行和活动过程的高效率。【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1)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过渡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 秒到 2 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 72 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2)影响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

12、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组块,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做块,个体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2;加工深度。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2)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13、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同的。(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

14、样的人格特点。而且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 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说的。当然,强调人格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就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离”。(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