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84996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8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8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守株待兔 ”出自韩非子 .五蠹。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他每天早起晚归,非常辛苦。有一天,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一不小心,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死了。农夫捡起了野兔,回家和妻子美美吃了一顿。从此以后,农夫不想干活了。他专门坐在田地里等兔子撞树桩。可是他等啊等啊,却再也没等到。最后,农夫的庄稼都荒废了。”该故事所揭示的哲理是( )(A)不能把物质当做意识(B)不能把运动当做静止(C)不能把现象当做

2、本质(D)不能把偶然当做必然2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以下表达了非理性因素重要性的论断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B)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C)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D)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3 再生产是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以下关于再生产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 )(A)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复杂再生产(B)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途径(C)资本积

3、聚导致资本积累(D)资本积累是资本集中的途径4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以下关于垄断和竞争的论述中,错误的论断是(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根源。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B)自由竞争主要是为了追求平均利润;而垄断竞争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C)自由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展开,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垄断竞争,范围扩展到国际市场上,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有两种形式,即自由竞争和垄断竞

4、争。其中自由竞争占次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是由垄断而产生的竞争即“垄断竞争”5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A)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D)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因而二者之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存在着质的区别,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 )(A)社会主要矛盾不同(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经济基础不同(D)阶级关系不同7 改革开放使

5、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我国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在社会变革中所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A)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B)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目的和手段的关系(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C)限定和超越的关系(D)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9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实践论(B)先验论(C)反映论(D)从过去的经验出发10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6、“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反映论和被动反映论的对立11 恩格斯指出:“ 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12 下列名言中,与“ 尽信书,不如无书 ”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D)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13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7、” 这一观点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4 “拿事实来说话 ”这一名言体现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5 一个人的知识(A)都来自直接经验(B)大部分来自直接经验(C)都来自间接经验(D)主要来自间接经验16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的论断是(A)理论是实践的来源(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D)理论是实践的目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8、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以下相关论断当中正确的论断有(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礼会历史条件(B)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沦品质(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8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其中因果联系是最多联系中的一种。以下论断中体现了因果联系的论断有( )(A)“物必先腐,而后虫生”(B)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C)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

9、肆则百恶俱纵 ”(D)“满招损,谦受益 ”19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在帝国主义时期竞争的形式包括( )(A)自由竞争(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C)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20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旧、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瓦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多种多样。最主要的表现有(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D

10、)企业经营的全球化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凶为它(A)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到一切领域(B)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始终(C)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D)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高度统一22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物质就是水、火、气或粒子(C)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3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B)认识是先于经验和事物(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D)世界是不可知的24 中国古代的“ 五行说” 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说法(A)科学地解决了物质第一性的论断(B)是一种

11、可贵的猜测,包含了合理因素(C)十分荒谬,没有意义(D)将世界归结为几种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25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26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27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A)时间空间的客观性(B)时间空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C)否认了时间空间的绝对独立性(D)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一切从时间、地点、条件出发28 下列各项能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B)成事立业在

12、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9 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指(A)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B)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客体化(C)通过实践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D)通过实践主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念30 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学生上课学习(B)运动员参加比赛(C)农民灌溉土地(D)神州十号太空漫游31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C)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

13、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D)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32 石头虽然天成,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伴侣。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物的属性利用自然物(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人类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3 劳动在意识起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猿脑变成了人的大脑(B)使猿的前肢变成了人手(C)创造了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D)丰富了意识的内容,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

14、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福州一所中学的十多名初二学生,因不满代课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当堂通过举手表决要求更换老师。最终学校当局按照学生的要求更换了授课老师。学生“弹劾” 老师的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围绕该事件的是非曲直,不同的人阐发了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代管者。学生“ 弹劾”老师,看似有悖常理,但其中反映出学生们的理性和成熟,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人们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学生“弹劾” 老师这件事。只要理由充分,举止文明,学生们的这一举动应该得到允许。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15、单方面地赋予学生“ 弹劾”老师的权利,是不妥当的。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在逆境中前行的机会,而且还可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膨胀的温床?此外,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老师的声音被淹没,从而形成另一种不公。材料 2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难免产生矛盾。产生矛盾之后如何去对待和处理?有论者提出了如下见解:有不满、有矛盾时,师生双方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都听听对方的声音,在交流中寻找相处的最佳姿势,创建起新的相处关系。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事情就不至于发展到“弹劾” 这一步,而是可以达成双赢的结局。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 年 10 月 9 日(1)面对“学生弹劾老师”这同一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甚至对立的看

16、法 ?(2)为什么说如果师生双方采取沟通、调适的方式,“事情就不至于发展到弹劾这一步,而是有可能达成双赢的结局”?3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l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5 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17、议公报材料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圈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

18、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3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 2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二

19、书材料 3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作成煎鸡蛋卷。摘自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 年 11 月 25日)(1)“不打破鸡蛋就不可做成煎鸡蛋卷”给我们哪些启示 ?(2)简析戊戌维新变法的意义。36 材料 1恩格斯明确指出:“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 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

20、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材料 2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l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材料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 2

22、013 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1)如何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在当今国际礼会中实行“合作共赢” 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什么?(2)为什么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8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和实践的含义。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

23、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既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l 还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都是反映论所以 C 是正确选项。A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 和 D 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唯物主义,也就是反映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唯心主义。也就是先验论或

24、经验主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中的“人的思维”就是指认识,“基础”就是指实践“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因此只有 C 项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应用。“尽信书,不如无书”指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应当结合自身实践辨证地去看待;A 项忽视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B 项指相信从别人或者书本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但是更相信自己从生活中领悟的知识和真理 lC、D 项都旨在劝导人们要广泛地读书。因

25、此只有 B 项与题目一致。【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理解应用。该诗句意思是:听取言论就一定要寻求它的实际用途,观察行为就一定要寻求它的实际功效。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拿事实来说话”是邓小平的名言。事实是实践的结果,C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观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就是自己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书本知识或是从他处学到的经验,

26、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理论创新”属于认识的深化发展,“社会发展和变革”属于社会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质就是认识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将会起到积极的、有效的作用。【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D18 【正确答案】 B,C ,D19 【正确答案】 A,B,C,D20 【正确答案】 A,B,C,D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

27、考查马克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因此,ABCD 都符合。【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切唯物主义包括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题应选择三种唯物主义的共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决定意识的;意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只有 A、C符合,B 项是古代朴

28、素唯物主义的表现,D 项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表现。【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一切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本题应选择两种唯心主义的共性 t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或精神的,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或认识)先于客观而存在。只有A、B 符合,C 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 项属于不可知论。【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由于历史

29、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但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ABD 项中“我思”、“感知”、“于我”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表现,因而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所谓的“绝对观念”,不是你的观念、也不是我的观念、也不是他的观念,它是

30、独立于人的存在的一种客观性,因而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B、 C 选项是分别表现不同领域中,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D 项的“规划”是意识的表现,因此答案为AB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和时空观。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但否认时空

31、同物质运动相联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因此,AB 符合,D 项是坚持时空观的方法论意义,也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时空观。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题中各项都反映了时间一维的、不可逆的特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涵义: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实践主体”即人,“实践客体”即客观的物质世界

32、。“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本质含义及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A、B 项是人改造自我的活动, C 项是生产实践,D 项是科学实验。【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用实践观理解人

33、与自然的关系。自在世界是一个没有被人类影响和改造过的世界。是纯粹的自然界或天然世界;人类世界又叫属人世界,是指被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影响、改造了的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表现在: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实践是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区分与分化的前提;实践是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联系的桥梁、中介。【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用实践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来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界,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因此,ABC 项

34、都表述正确,D 项错误,人的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劳动在使猿变成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一一人脑的形成和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正确答案】 (1)对事情怎么看,是价

35、值评价问题。所谓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和估价。价值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主体的需要。主体不同,需要就不同,所持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就不同,最终导致评价的结论就会不棚同共至相反。面对“学生弹劾老师” 事件所出现的不同看法,其原因就在于此。(2)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所出现的矛盾时,应当根据矛盾的性质,采取适当的解决方式,达成最好的结果。师生之间出现矛盾时,双方如果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听听对方的声音,在交流中寻找相处的最佳姿

36、势,是可以创建起新的相处关系,即“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 “学生弹劾老师”,即“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的方式,并不是解决师生矛盾的唯一和最优的方式。35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是因为: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改革涉及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37、因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3)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而的单项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38、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6 【正确答案】 (1)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

39、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2)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

40、新的主张。【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7 【正确答案】 (1)“合作共赢”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际秩序的新理解,即在经济上各国应该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政治上,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安全上,提倡共同安全、集体安全、合作安全,反对绝对安全和单方面安全;文化上,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促进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的时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要求抛弃“ 零和博弈 ”模式。“合作共赢”也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内在要求。(2)中旧梦

41、是和平梦。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没有侵略别别的传统。中国人民倍加珍惜当前的和平局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同时义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这展现了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梦的和平属性。中国梦是发展梦。中国梦不是为了战胜谁、超越谁或取代谁,而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在实现自身梦想的进程中,与世界的合作之路会越走越宽,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将扎实推进。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所以,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