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5135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6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 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 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的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

2、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 列宁指出:“ 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为认识者所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反作用(D)意识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4 马克思说:“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 观念地存在着” 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的作用(C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6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动力(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科学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7 前些年,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中。这说明非理性因素(A)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B)具有诱导作用(C)具有解

4、释作用(D)具有更大的可靠性8 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9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10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在于(A)能转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B)能保存劳动力自身的价值(C)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社会生

5、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是在(A)生产领域中产生,和流通领域无关(B)流通领域中产生,和生产领域无关(C)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13 垄断利润的源泉是(A)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B)垄断资本家规定的垄断价格(C)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D)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不可避免

6、” ,即我们常说的“两个必然”,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又提出了“ 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表现在(A)两者是相互矛盾的(B)两者是一回事(C)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下列属于静止的有(A)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B)处于质变过程中的事物(C)空间位置永恒不变的事物(D)相对定的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位移的事物16 把运动与静

7、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A)相对主义(B)诡辩论(C)形而上学的不变论(D)决定论17 “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 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是多样的(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18 “一带一路 ”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践行区域合作共赢与全球协商共治的宏伟战略,主要是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但其推进与实施必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应引起高度重视。这说明(A)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盾(

8、C)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要抓主流,不能忽视支流(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9 17 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根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19 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且用实验有力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19 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爱因斯坦最终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一切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 逻辑证明虽然不是与实践并列的标准,但却是实践

9、标准的重要补充,原因在于(A)逻辑证明有助于发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B)真理一定符合逻辑,符合逻辑的就是真理(C)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D)无法用直接实践进行完全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21 图式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主体的理性要素之一,它对人的认知有四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规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引进图式概念,用“人的图式” 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 ”解释自我概念,用 “群体图式”解释刻板印象。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到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随着信息加工的认

10、知心理学的发展,图式理论必将被应用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更广泛领域中去,影响着对人类行为及心理现象的研究。这段话反映了(A)主体在认知图式的控制和支配下,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主体以其认知图式对大量的个别、偶然、表面现象进行辩证思维,从而使个别中所包含的一般、偶然所体现的必然、现象所掩盖的本质为主体所把握(C)主体认知图式积极工作的结果推动着科学的每一次进步(D)主体的认知图式能够完全地描述对象的实际情况22 马克思说,人“ 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

11、B)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C)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体现着主体的创造性本质(D)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标准23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24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客观必然性,同时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B)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意味着人们

12、没有历史选择的可能性空间(C)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D)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25 马克思说:“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句话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人可以创造或废除社会历史发展规律(C)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D)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26 关于商品的价值量方面的阐述,正确的是(A)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B)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27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

13、的工具,其主要内容包括(A)对内职能(B)对外职能(C)立法司法职能(D)行政职能28 根据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29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人力资本输出30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B)资本主

14、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D)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31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5、概论)模拟试卷 16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张载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实物形态的气,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但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抽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中国古代“五行说”、古希腊

16、古罗马关于水、火、气等是世界本原的学说。这种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大方向,并和朴素辩证法自发结合。但缺少科学根据,具有直观猜测性。所以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第一性的;意识则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也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范围内,必须把物质和意识对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超出这一范围,两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所以 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

17、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从马克思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人的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从而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或终极真理,所以,选项 A、C 、D 因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而直接被排除。真理具有客观性,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承认真理既

18、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干重在说明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但并未因此而否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所以不能认为这句话是把革命理论当作革命运动的来源、动力和决定力量。正确答案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B 选项符合题干的说法,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

19、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选项 A、B 不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范畴,故排除;选项 D中的经济基础是受到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两对基本矛盾的合理逻辑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符合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故 D选项排除。【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说的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A 选项“

20、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观点正确,但是不合题意。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所以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C 项是错误观点,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D 项是错误选项,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人的劳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人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新价值与劳动

21、力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而并非转移或保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转移或保存的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因此,A、B 选项错误。另外,随着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失,劳动力的价值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被新创造出来,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故 D 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

22、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故正确答案是 C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的循环。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23、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可以获得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剩余价值的产生也离不开流通过程。因为,离开了流通过程,购买不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剩余价值就无从产生;离开了流通过程,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产品就不能卖出去,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A 选项否认了流通的作用,因此是错误的。B、D 选项主张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是错误的。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故 C选项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利润的来源。垄

24、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四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来获取国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家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属于理解性试

25、题,难度较小。“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选项。【知识模块】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静止存在的两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选项A 属于根本性质暂时未变,选项 D 属于空间位置暂时未变。运动是绝对的

26、,空间位置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选项 C 本身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割裂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所以正确选项为 A、B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A 选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B 选项没有涉及意识的

27、能动性,与题意不符。C、D 选项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主要矛盾是复杂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因此,主要矛盾决定的是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因此,判断是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要看是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还是决定事物的性质。根据题干材料,“一带一路”既有“发展、合作共赢”的一面,也有“风险和挑战”的一面,但是主要的方面还是“发展、合作共赢”的一面。因此,本题应该是

28、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看待“一带一路”这一矛盾现象时,首先要抓主流,抓主要方面。故本题答案为 A、C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践观、发展观。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一定的反复,在一定阶段上,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直线的,要经过暂时的停顿和后退,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材料揭示了科学界对光的性质的一个曲折探索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D 项正确。人们对光的性质的揭示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A 项正确。光既是波又是微粒,同时包含两个对立面,微粒说和波动说这两个对立学说的斗争促进了

29、对光的认识的发展,B、C 项正确。故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证明的重要作用。由于实践检验的复杂性,在实践证明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成为重要补充。选项 A、C、D 准确地反映了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是正确的。B 选项的错误在于,真理一定符合逻辑,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定是确定无疑的。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

30、最终证明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本题中,“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到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说明主体在认知图式的控制和支配下可以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图式对人的认知有四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规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用人的图式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解释自我概念,用群体图式 解释刻板印象”,说明主体以其认知图式对大量的个别、偶然、表面现象进行从分析到综合、从归纳到演绎、从具体到抽象的辩证思维,继而把握事

31、物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图式理论必将被应用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更广泛领域中去”,说明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主体认知图式积极工作的结果。D 选项错误,因为认知图式能够帮助个体或群体获得认识,但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及其特征。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价值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又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

32、人;现 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 、C 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交换和消费等诸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选项 A、B 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有关知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33、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客观必然性,即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选项 B 夸大了规律客观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A、C、D 选项为正确答

34、案。【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题干说的是社会历史是有目的的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由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是人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选项 B 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 、D 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

35、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因此,A 、B 、C、D 选项均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故 A、B 选项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作用的表

36、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由于受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故 B、C、D 选项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输出。故正确答案是 A、B、C 选项。【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37、】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原因。选项 A、B、C、D 都是对这一问题原因的具体说明,故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列宁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属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因此,选项A、B、C、D 都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