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85152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2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A)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B)无产阶级政党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唯物史

2、观和剩余价值学说3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得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C)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D)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4 当人类即将迈入 21 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 ”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 100 多

3、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B)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C)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5 邓小平说过:“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B)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D)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

4、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A)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B)彻底的科学性(C)坚定的革命性 (D)自觉的实践性8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A)对世界本原究竟是

5、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 (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10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1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 l 叶 J 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1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A)对立统一学说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3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

6、界。这一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4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5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16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

7、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 是指(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19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8、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0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嗣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用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是(A)马

9、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2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欧洲人文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3 在 1872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B)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应当从实际出发(C)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共产党宣言的原理过时了24 马克思

10、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决定的25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这一品质(A)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B)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C)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绝对真理避免相对真理性的关键所在(D)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2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

11、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C)广泛的群众性 (D)自觉的实践性27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实现(A)无矛盾的和谐社会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28 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29 把哲学唯心主义看做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种观点说明唯心主义哲学(A)同人类认识伴随始终(B)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C)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

12、源(D)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30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A)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B)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C)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同等程度的范畴3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A)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当作物质的一般特征(B)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C)否认意识由物质决定(D)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32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13、(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33 意识(A)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C)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D)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34 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是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35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

14、现为(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36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 ,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37 恩格斯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宁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段话说明(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C)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

15、承担者(D)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38 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B)前者肯定绝对运动,后者否定相对静止(C)前者足相对主义诡辩论。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否定绝对运动,后者肯定相对静止39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以下正确表达这一原理内容的是(A)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世界统一的基础是某种“始基”的物体(C)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D)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40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A)人类社

16、会依赖于自然界(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

17、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材料 2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材料 3当人类即将迈入 21 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

18、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 ”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 100 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1)结合材料 3 所反映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2)结合材料 1、2,说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

19、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A正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

20、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B、C、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D 正确。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不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

21、论基石,A、B、C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列宁深刻分析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C 正确,A、B、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4 【正确答

22、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 正确。A、B 涉及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创立者的主观条件,C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都与题干的要求不符。【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D 正确。A 内容错误;B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不是科学性的根据;C不准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23、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 正确。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A 、C 、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B 符合题意。C 、D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但

24、不是最根本的。A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正确。这是恩格斯 1894 年 1 月 3 日给意大利人卡内帕写信时明确回答了的。恩格斯在回答卡内帕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B 内容错误,更不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C 是自古就有的空想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D 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时提出的主张,

25、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6、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这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的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A 正确。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B 错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错误。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

27、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D 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划分的根本标准在于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作的回答不同,即世界的本原是否是物质的。A、B、D 虽然都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一元论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就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

28、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C 正确。B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内容,不是根本要求。A 项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并不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准确表述,唯物主义一元论承认世界是物质世界的多样的统一,A 项错误。唯物主义一元论既要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又要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D 项也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

29、的实质和核心。A 正确,B、 C、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是列宁的名言,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列宁认为,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正确。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做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做人们改造的对象,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

30、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能动性,成为生气勃勃的科学体系。【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意念移物”、“意念直接改变物质结构”,是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论,因此,题目实际上是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C 、D 是唯物主义,不合题意,应先排除。唯心论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之分,主观唯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客观唯心论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超自然、超人类的所谓客观精神。本题中“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故题干的说法是主观唯心论,排除 B,A 是正确答案。

31、【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意思是“心”的诚与不诚,能决定事情的成败。这里的“心”是指意识。显然,此观点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据此分析,D 符合题意。A 把题干的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当然是错误的,另外,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把题干的观点说成是庸俗唯物主义,与题意不合。庸俗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它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这就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抹杀了意识与物

32、质的原则区别。C 把题干的观点说成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也与题意不合。客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绝对化为脱离任何个人的独立存在,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所以,A 、B 、C 均不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

33、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B 是正确的。A 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D 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所以 A、C、D 都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从自然科学的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C 是唯一正确的答案。【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34、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很清楚,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引用的是列宁的话,其意思是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这是因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物质和意识之间

35、具有同一性,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已经超出了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在这方面,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所以,B 错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有其特定的含义,只是就本体论而言,并无价值论上的意义。不存在物质和意识谁比谁更重要。也不涉及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第一性不等于第一等重要,第二性也不等于第二等重要;物质和意识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生活中两大类现象的最高概括,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本身正是含物质和意识于一体的。所以。C 、D 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

36、。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但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

37、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A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到 1872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写序言时,欧洲经历了 1848 年革命和 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结论需要修改。现实生活提出了如何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义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即使是基本原理的运

38、用,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条。【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A 正确。其次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B 正确。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C 正确。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

39、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有阶级属性的,D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A、B、D 正确。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即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C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A 、B 、D 正确,C 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7 【正确答案】 B,C

40、,D【试题解析】 B、C、D 正确。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无矛盾的社会,A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的发展以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为重要依据区分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以及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所以,A、B、D 正确。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这就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抹杀了意识与物

41、质的原则区别,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中不包括庸俗唯物主义,C 项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题干引语出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用比喻说明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但唯心主义不会同人类

42、认识伴随始终,A 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 、B 正确。正因为如此,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是归纳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个别事物不同点的关系,而整体和部分是综合与分析一个事物在结构上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

43、然科学的物质范畴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 、D 两项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当做物质的一般特征,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44、,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个性)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共性),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A、B、D 正确。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没有否认意识由物质决定,C 项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引用的是列宁的话,其意思是说,意识和物质的对上只是在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这是因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

45、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具有同一性,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D 三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所有“物质”的固有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不能把意识与物质混淆起来,因此 C 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义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即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所以,A 、B

46、 、C 正确,D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主观性不仪表现为它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也毕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罢了。因此,B、D 是正确的。鬼神观念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不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A 错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能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鬼神不是客观对象,因此,鬼神观念不可能是

47、对鬼神的虚幻反映,C 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反映的近似性),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反映的虚幻性),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48、”。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对存在的反映,而在于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歪曲或虚幻的。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反映的超前性)。A、B、C、D 都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画饼不能充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俗语,“画饼”是指意识、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物质性东西的反映。“充饥”是指物质的东西。“画饼不能充饥”揭示了意识性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性的东西,不能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故此,C、D 是正确选项。B 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合题意。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49、,可以相互转化,A 项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述错误,且不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这段话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A 、B 、C 正确。但也不能把物质与运动等同起来,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怎么样的范畴,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由此可见,说“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是不正确的,D 项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体现了他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他用奔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