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88582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 29 及答案与解析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下列哪项说法正确(A)ACS 发生机制与冠脉痉挛直接相关(B)是由于衣原体、支原体直接感染斑块所致(C)冠脉内超声检查,对诊断无帮助(D)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 男性,52 岁,近 23 个月来常于上楼走路后出现发作性心前区闷痛,安静心电图为正常范围,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有关冠心病的诊断,以下哪项说法正确(A)血管内超声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B)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P)是确诊冠心病的可靠依据(C)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

2、估计其程度(D)活动平板阳性可确诊冠心病3 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种提法正确(A)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心肌缺氧而诱发(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紧张性增高是重要诱因(C)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有新的血栓形成(D)多数由斑块的破裂引起4 下列哪项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A)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女性(B)硝酸甘油制剂往往不能缓解症状(C)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内常有出血(D)活动时可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可缓解5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A)心前区(B)胸骨中段伴左肩、左臂(C)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D)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波及心前区6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主要区

3、别在于(A)疼痛持续时间20 分钟(B)血中心肌梗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否(C) 48 小时内是否有多次心绞痛发作(D)是否在安静状态下疼痛7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区别除外以下哪项(A)发作时有 ST 段抬高的心绞痛(B)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增高(C) 1 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符合诱发(D)休息状态下的心绞痛8 心绞痛发作时不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A)T 波倒置(B) ST 段无移位(C) QRS 波群多012 秒(D)ST 段下移9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最差的是(A)冠脉左主干狭窄(B)冠脉左旧旋支狭窄(C)冠脉左前降支狭窄(D)冠脉右支狭窄10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 受体阻滞

4、剂,下列哪一种提法是正确的(A)不管心功能如何,均可选用(B)主要通过阻断交感胺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缓解心绞痛(C)与硝酸酯类合用不需考虑减量问题(D)对低血压、支气管哮喘患者也可选用11 男性,60 岁,近 34 个月来常于上楼、情绪激动、饱餐后出现胸前区压榨性疼痛,以胸骨后为明显,疼痛向左手内侧放射每次发作持续 13 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时心电图见 ST 段水平下降005mV,T 波低平,该例的诊断应为(A)不稳定型心绞痛(B)急性冠脉综合征(C)心肌梗死(D)稳定型心绞痛12 关于限制型心肌病,下列的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预后较差(B)以心室舒张期充盈受

5、限为特征(C)糖皮质激素有效(D)临床较难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13 限制型心肌病最主要的死因是(A)心律失常(B)猝死(C)血栓栓塞(D)心力衰竭14 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下列的哪一项足错误的(A)心哀控制后,心室的大小一般不改变(B)临床以全心扩人,不同程度的心衰为主(C)可有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发生(D)心室附壁血栓的发生率也相对高15 男性,42 岁,患扩张型心肌病 3 年,检查:心界向左下扩人。心脏听诊:下列的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第一心音大小,强弱绝对不整(B) Austin,Flint 杂音(C)第三心音奔马律(D)二尖瓣收缩期反流性杂音16 关于扩张型心肌病,错误的是(A

6、)可出现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B)以心肌肥厚为主(C)瓣膜多不受累(D)冠状动脉造影多无异常17 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下列的哪一项意义最大(A)病情隐匿,进展缓慢(B)心电图左胸 V46 导联有病理性 O 波(C)有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发生(D)超声心动图见室壁运动减弱,人心脏小出口18 下列的哪一种心脏病以收缩功能不全心衰为主要特征(A)高血压心脏病(B)限制型心肌病(C)肥厚型心肌病(D)扩张型心肌病19 下列各种心肌病中,哪一种是以舒张功能不全心衰为主要表现(A)甲亢型心脏病(B)急性暴发型心肌炎(C)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D)扩张型心肌病20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与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

7、似的地方,如: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三联征等两者均有,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点是(A)心绞痛发生机制不同(B)晕厥的发生的频率不同(C)心导管检查左心室收缩期与主动脉内压差不同(D)超声见室间隔不对称肥厚,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移21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最明显肥厚的部位在(A)心尖部(B)右室游离壁(C)室间隔中部(D)主动脉瓣下部室间隔22 下列哪一种情况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梗阻加重(A)心肌收缩减弱时(B)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的压力差增加(C)外周阻力增加时(D)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23 以下的哪一项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胸骨左缘收缩杂音增强(A)下蹲位(B)平卧抬高双下肢(C)含服硝酸甘

8、油(D) 受体阻滞剂24 患者女性,30 岁。间断胸痛、气促 2 个月。B 超诊断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呋塞米(B)卡托普利(C)普萘洛(D)硝酸甘油24 A心电图 B 201Tl心肌显像 CPET D冠状动脉造影25 诊断心绞痛最准确的方法是26 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法是27 对了解冠脉狭窄程度及部位最有价值的检查是28 可显示心肌缺血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29 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的检查方法是29 男性,53 岁,3 年前开始有心慌、心悸、气促,近日症状加重伴乏力,双下肢水肿。查体:血压 1108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115 次分,心房颤动,A:SM 26

9、 反流样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无明显干、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 2cm,双下肢水肿() ,过去无高血压病史,血糖、血脂正常。考虑为扩张型心肌病。30 以下哪一项检查对该例的诊断意义最大(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胸部 CT(D)漂浮导管的测定31 入院后心电图左室高电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X 线胸片见普大心,超声心动图 LA 40mm,LV 58mm,室壁运动普遍减弱,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其临床特征不包括以下的哪一项(A)心脏扩大(B)心律失常(C)栓塞与猝死的发生率高(D)晕厥32 对该例发牛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首选(A)美西律(B)普罗帕酮(C)维拉帕米(D)胺碘酮33

10、该病听诊最常听到的体征是(A)肺动脉高压的 click 音(B)第二心音增强分裂(C)第三心音奔马律(D)相对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杂音34 入院 3 天后患者突发右中下腹疼痛,镜下尿血,无发热,尿蛋白(),尿RBC10HP ,右肾区叩击痛。目前最可能是(A)并发肾盂肾炎(B)并发下泌尿道感染(C)附壁血栓脱落,周围器官栓塞(D)腰椎病变35 心绞痛发作时产生疼痛的直接原因是(A)钠钾泵受损,K +的刺激作用(B)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C)心肌内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D)冠状动脉的异常牵拉或收缩36 p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包括(A)减弱心肌收缩力,以降低氧耗(B)扩张冠状动脉(C)减慢

11、心率,以降低氧耗(D)降低血压,降低心肌后负荷37 下列各项中,可引起心绞痛的疾病有(A)心肌梗死(B)梅毒性主动脉炎(C)肥厚型心肌病(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8 下列哪些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A)S 3 或 S4(B) P2 亢进(C)心律失常(D)心脏明显增大39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出现下列哪些异常检查结果(A)心电图显示病理性 Q 波(B)超声显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后壁之比13(C)心导管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压力升高(D)心室造影示左室腔呈香蕉状、犬舌状等40 可使肥厚型心肌病杂音增强的因素是(A)取下蹲位(B)含化硝酸甘油片(C)做 Valsalva 动作(D)给予洋地黄制剂41 下列哪

12、些心脏疾病的心电图可出现病理性 Q 波(A)缩窄性心包炎(B)扩张型心肌病(C)限制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模拟试卷 29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属于慢性冠脉病或称慢性缺血综合征。【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目前血管内超声可观察到动脉内斑块的大小形状以及稳定与否,确实是诊断冠心病的好方法,但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目前仍不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PEP 其特点是了解心肌灌注与代

13、谢之间的匹配对了解冬眠心肌,存活心肌方面较好,对确立诊断冠心病意义一般;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活动平板阳性只能说明心肌运动后的供血情况,心肌病、心肌炎等均可阳性,特异性有限。【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年龄在 40 岁以上。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比较见下表:

14、【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绞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胸痛常呈压榨痛、发闷或紧缩感,大多数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缓解。【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血中心肌梗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否。【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两者都不会出现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绝大多数(并不是全部)心绞痛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ST段下

15、移(01mV) ,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 T 波倒置。在平时有 T 波持续性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一般无 QRS 波群的变化。【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存活多年,但有发生急性心梗或猝死的危险。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最严重,年病死率达 30左右,此后依次为三支、两支与一支病变。【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使用 受体阻滞剂要注意: 本药与硝酸酯类合用有协同作用,因而用量应偏小,开始剂量尤其要注意减小,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停用本药时应逐步

16、减量,如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 低血压、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动过缓、二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应用。【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该患者心绞痛的特点(一个月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基本相同)以及心电图特点都支持稳定型心绞痛。【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限制型心肌病,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无效。【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限制型心肌病无特效防治手段,主要避免劳累、呼吸道感染、预防心力衰竭,只能对症治疗。本病预后不良,最主要的死因是心力衰竭。【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4 【正确答案】 A

17、【试题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控制后,心室一般可变小。【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ustin Flint 杂音是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相对二尖瓣狭窄杂音。【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为主。以心肌肥厚为主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超声心动图见室壁运动减弱,大心脏小出口,是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依据。【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收缩功能不全心衰为主要特征。【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1

18、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三大特征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致舒张功能障碍。【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和)右心室增厚为特征,常为不均匀室间隔增厚,尤其是主动脉瓣下部,因此

19、梗阻性病例过去也称为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的压力差增加,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梗阻加重。【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任何增加心肌收缩力(如使用洋地黄)和减少心脏容量负荷(如含服硝酸甘油)的药物,均可加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流出道梗阻,使胸骨左缘收缩杂音增强,甚至诱发晕厥。【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应避免选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以减少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因素。目

20、前主张应用 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根本病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201Tl(铊)随冠咏血流很快被正常心肌细

21、胞所摄取。休息时铊显像所示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在冠脉供血不足部位的心肌,明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缺血区。因此,本检查可反映心肌缺血灶的部位和范围。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 (PET)可判断心肌的血流【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意义较大。心电图对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特异性较小,胸部 CT 和漂浮导管的测定对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意义不大。【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晕厥是肥厚型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特征。【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2 【正确答案】 D

22、【试题解析】 该类心脏病的心律失常首选胺碘酮治疗。【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左心室扩大、心衰,第三心音奔马律常见。【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在扩大的心房心室腔内易有附壁血栓形成,对有心房颤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栓塞性疾病风险。【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心绞痛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入大脑,产生痛觉;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直接

23、产生疼痛冲动。心绞痛的疼痛与钠钾泵受损无关。【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包括: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此外,还减低运动时血流动力的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氧耗量减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区小动脉(阻力血管)缩小,从而使更多的血液通过极度扩张的侧支循环(输送血管)流入缺血区。不包括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只要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

24、氧,就会引起心绞痛。所列各项原因都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心绞痛。【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3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4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于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凡能影响心肌收缩力,改变左心室容量及射血速度的因素均可使杂音响度有明显变化。如使用 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收缩力下降) 、取下蹲位(使左心室容量增加)等,而使杂音减轻;含化硝酸甘油片(使左室容量减少)、做 Valsalva 动作(使左室容量减少)、给予洋地黄(使心肌收缩力增加)等而使杂音增强。【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4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类似,心电图上都无病理性 O 波。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都可有病理性 Q 波。【知识模块】 循环系统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1 852-1-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2 Test Suite St_1.pdf ETSI TS 101 852-1-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2 Test Suite St_1.pdf
  • ETSI TS 101 852-1-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3 Abstract Test.pdf ETSI TS 101 852-1-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3 Abstract Test.pdf
  • ETSI TS 101 852-1-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3 Abstract Test_1.pdf ETSI TS 101 852-1-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1 Common part Sub-part 3 Abstract Test_1.pdf
  • ETSI TS 101 852-2-1-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ETSI TS 101 852-2-1-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 ETSI TS 101 852-2-1-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ETSI TS 101 852-2-1-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 ETSI TS 101 852-2-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ETSI TS 101 852-2-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 ETSI TS 101 852-2-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ETSI TS 101 852-2-2-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 ETSI TS 101 852-2-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ETSI TS 101 852-2-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pdf
  • ETSI TS 101 852-2-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ETSI TS 101 852-2-3-2003 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 HIPERLAN Type 2 Conformance testing for the Cell based Convergence Layer Part 2 UNI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_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