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90790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主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2 “教学的教育性 ”这个命题最早提出者是 ( )(A)赫尔巴特(B)杜威(C)赞科夫(D)布鲁纳3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说明教育是有(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4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A)知识水平(B)创造能力(C)思想素质(D)基本素质5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 )(A)主

2、体(B)客体(C)既是主体又是客体(D)有时为主体有时为客体6 德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 )(A)个体学生(B)学生个体(C)学生群体(D)学生的个体和群体7 比较准确的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人不知而不愠(D)开而弗达8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激励其不断进步的方法( )(A)品德评价(B)说服教育(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9 “掌握学习 ”教学法的首先提出者是 ( )(A)卡罗尔(B)皮亚杰(C)布鲁姆(D)根舍因10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 )(A)

3、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1 称赞教师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苏霍姆林斯基(C)巴格斯基(D)陶行知12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各科教学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14 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素养。16 我国学制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7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

4、学习方法。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试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和特征。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A)表象(B)想像(C)思维(D)意识20 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21 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2 当游览黄山后,人们头脑里留下“迎客松” 印象的记忆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词语记忆(D)动作记忆23 永

5、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A)储存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24 创设一个“ 同感、真诚、尊重的人际关系 ”是下列哪种咨询方法(A)系统脱敏法(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D)理性情绪方法25 鲁班发明锯是借助下列哪个选项(A)定势(B)变式(C)同化(D)原型启发26 “灵感或顿悟 ”是(A)创造思维(B)再现思维(C)分析思维(D)直觉思维27 智力测验的可靠性是(A)信度(B)效度(C)常模(D)智商28 “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是下列哪种智力构成成分(A)组合性智力(B)经验性智力(C)实用性智力(D)流体智力29 “易喜易悲,忽冷忽热”

6、是情绪的哪种特性(A)兴奋性(B)深刻性(C)稳定性(D)效能性30 认知中介论情绪理论的提出者是(A)詹姆斯兰格(B)沙赫特辛格(C)康侬 巴德(D)霍姆斯瑞赫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32 流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能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什么是技能? 有何特点 ?34 简述智力多元理论。35 简述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有哪些内容?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28 答

7、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三中心是旧“三中心”,杜威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三中心”。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命题。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见卷八简答题 15 题)。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了解掌握“素质教育”的含义即可知答案。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听课时是客体,老师

8、讲课是主体,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是主体,老师是客体,所以选 C。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他们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实施者。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了解各句成语的含义即可知答案。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评价”的含义。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掌握学习”教学法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的卡罗尔首先提出,认为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快慢之分,但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教育内容,后经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发展创立了“掌握学习”的教学法。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2 年在当时北

9、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刻地体现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付出艰辛,这句教育名言,是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提出来的。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占的时间最多,德育通过教学活动渗透到学生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教育。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正确答案】 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

10、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的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4 【正确答案】 错误。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是集体生活的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正确答案】 (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集体协作精神;(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16 【正确答案】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

11、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17 【正确答案】 (1)预习;(2) 听课;(3)复习;(4)作业与练习;(5)阅读教材和课外书;(6)制定学习计划和小结。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正确答案】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特征:以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注重过程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注:论述时要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

12、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B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A28 【正确答案】 A29 【正确答案】 C30 【正确答案】 B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正确答案】 错误。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粘液质。32 【正确答案】 错误。晶体智力则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学得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晶

13、体智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正确答案】 技能也被称为熟练,是一种经过训练而形成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技能这一术语,如阅读技能、解题技能、运动技能、操作技能等等。综合技能的有关研究,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基本特点:技能是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由遗传而形成的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不随意行为,也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34 【正确答案】 智力多元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Cardner,1985)提出来的。加德纳有别于以往用因素分析与智力测验法来鉴别智力的高低。他认为智力的内涵

14、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个智力成分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七种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也称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与写作能力。逻辑数学能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能力及思考能力。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的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动作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人际互动与和谐相处的能力。内省智力,包括反省自己,认同自我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能力有较高的敏感性。传统的智力观点只包括前三项,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反映了智力结构与理论研究的新变化。

15、35 【正确答案】 心理健康的原则是促进或增进心理健康并为其指明方向的较概括的指导思想。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除上述心理健康标准中共性的要求:积极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外,这里还应重点明确如下几条原则:(1)生理与心理统一的原则:人的真正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社会适应是社会心理与行为,因此主要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全部包括在内。这些方面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将他们统一起来。(2)个体与群体协调的原则:个体总是生存在一定的组织与群体之中的,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作用与协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心

16、理健康的重要原则。因此,既重视自我意识与良好个性(人格)品质的培养,又重视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谐与协调人际关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与内容。(3)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既要认识与掌握有关身心健康的科学知识,又要按照科学的理论要求与具体的锻炼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社会活动中积极实践,努力适应。(4)防治与发展并重的原则:防治与发展并重指既要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同时又要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才能促进与增进人的健康。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正确答案】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做到以下几点:(1)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

17、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要求,建立正常的课堂常规等。(2)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正确运用随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不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随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必要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适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