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91004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4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恪 (k)守 倜 傥(dng) 订(dng)正 拮据(j)(B)数 落(lu) 莞(wn)尔 蹊(x)径 雇佣(yng)(C) 忸(ni)怩 忤(w) 逆 深邃(shu) 浮 华(f)(D)熨(y) 帖 巾帻(z) 觊(j)觎 作(zu)坊2 下列各组词语里,未出现错别字的是 ( )(A)防范 防范未然 义气 义气用事(B)简练 精兵简政 仓皇 兵慌马乱(C)追究 既往不咎 反复 翻来覆去(D)绵亘 恒古未有 蜂涌 臃肿不堪3 下列作品、作者、作者朝代(国别)对应关系都正确的一项是

2、( )(A)阿房宫赋一杜甫一唐代(B) 茶花女一小仲马一法国(C) 青春万岁一杨沫一现代(D)牡丹亭一王实甫一元代4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A)论语 (B) 孟子(C) 庄子 (D)韩非子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传奇 ”、宋代“话本”都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明清时代的小说更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B)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是配乐唱歌的,其音乐曲调的名称就是词牌(C)我国古代诗歌分为旧体诗和新体诗,新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D)元明清三代小说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吴承恩的西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

3、形记6 唐代倡导“ 古文运动” 的是 ( )(A)韩愈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7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 ( )(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B)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_,_。_,_,_,_。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史书也很重要。我

4、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 通鉴”一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A) (B) (C) (D)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元稹的 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B) 变形记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现实” 和“虚幻”是构成“卡夫卡式”小说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C) 一千零一夜又译为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D)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老舍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局限,以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屈原10

5、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国别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德拉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B)米龙老爹羊脂球莫泊桑法国(C)姚纳 苦恼果戈理俄国(D)乞乞柯夫死魂灵哈代英国二、填空题11 接天莲叶无穷碧,_。(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2 蝉噪林逾静,_。(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13 天苍苍,野茫茫,_。(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14 _,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5 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_,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7 司马迁的史记原名_。18 _,又称新潮诗歌,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样性,

6、代表人有北岛、顾城等。19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的作者依次是西晋的陈寿和元末明初的_。2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_ 。三、阅读理解20 “流行 ”散谈(其二)“流行”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回过头来看一看。流行不是天降之物。流行的源头是传统。没有源头,哪来潮头?无“ 源”无“根”的事物不可能存在。流行是传统的变异。任何能够称为传统的事物,在时代的演变中都要经受现实的检验。经典传统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发生变异,变异了的传统以一种新的方式流行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流行是一种更新了的生命力。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她的具体阐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人们会重新产生欣赏高

7、雅古典艺术的欲求,到那时,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梁女士此说自然是有一个“ 昆剧在改革中前进 ”的前提的 (她有这方面的实际体验)。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慢节奏的昆剧倘若固守成规,不越雷池半步,那么这一有着“戏祖”之称的剧种成为“昨天的艺术”“博物馆艺术”就完全可能。新版牡丹亭的实验,就是在尊重昆剧本体艺术征和表现规范的前提下,对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缩编精编,同时用现代意识、现代视点对艺术营造、剧场化处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的对应,这种对应,正是一种时代“契舍点” ,是视听艺术“争夺眼球 ”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越剧的探索也具典型意义,新版红楼梦的一剧一公司,大制作、大投入、大

8、场面的运作方式,交响伴奏伴唱等的艺术改革,使这个近年来不大景气的剧种、剧目在世纪之交形成一股“冲击波” 。“新红楼”现象证实了老剧种老剧目在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这种更新了的生命力,为一切传统经典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流行是“哈根达斯 ”“麦当劳”?流行是“ 香山瘦身”“定向运动”?流行是“诺基亚”“赛柏空间”?是,也不是。流行是一种文化承传,是一种生命形态,是一种打上了时代印记的智慧竞赛。流行意味着“ 前卫” 吗?流行可以是前卫的,可以不是。前卫文化中有不少东西也与怀旧结缘,可见前卫的“根” 还是在传统。流行也好,前卫也好,其精华部分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受众的检验,自身也可能成为传统。这样

9、的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倒可以说普及之后的提高了。21 根据文章的阐述,下列关于“传统” 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生事物的力量是无穷的,传统必将被流行所代替。(B)传统可以发生变异,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流行开来。(C)传统是经过现实检验的,因而也必将是永远流行的。(D)传统不可能成为“ 前卫” 。22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 的依据? ( )(A)社会经济发展到饱和点(富裕阶段),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B)新版 牡丹亭的实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的对应,起到了“争夺眼球” 的效果。(C)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欣赏昆剧。(D)昆剧自身也在随着时代

10、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实现了与时代的结合。23 实现老剧种、老剧目在新时代的新流行,就必须 ( )(A)改变老剧种的艺术表现规范。(B)有大制作、大投入。(C)尊重老剧本的旨意。(D)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视点。24 作者所说的“ 新红楼现象 ”,其含义是 ( )(A)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B)用流行艺术代替传统艺术。(C)捍卫传统艺术的价值,抵御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D)传统艺术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25 文章最后一句“ 这样的传统 ”中的“这样”是指 ( )(A)流行或前卫中的精华以对立的方式否定传统。(B)流行或前卫中的精华向传统的回归。(C)流行或前卫中的精华,经受检验而

11、得到提升。(D)传统中的精华对流行或前卫的适应。25 蚊对(明) 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翼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日:“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缔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日:“此非噆吾血者耶? 皆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

12、蚊出门,复于生日:“可以寝矣,蚊已去矣。”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日:“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缊,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者。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

13、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注 翣(sh):扇子26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形受 质 。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 畜 妻而育子,同也。畜:

14、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2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 宁赴常流而 葬乎江鱼腹中耳(C) 其 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D)而物独不可食 于 人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8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 即号天而诉之2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

15、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 叩心太息 ”“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人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四、作文30 网络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一批网络用语也随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甚至青少年的作文中。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家

16、有关部门和一部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关注。请你以一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就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设计一份调查报告提纲,并于重要部分加以适当的阐述。要求:(1)300 字以内。(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信息,如确需使用人名、校名等时,请用“”代替。31 人类总是在危机中前行,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此起彼伏。历史上的许多危机尚未完全淡出我们的记忆,现实中的各种危机又接踵而至:人际危机、感情危机、健康危机、学业危机、就业危机面对危机,我们不应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而要迎难而上,化“危” 为“机”。请以直面危机为标题,联系自身实际,用现代汉语撰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以外,其他文体不限。江苏专转本(语

17、文)模拟试卷 4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倜傥(tng),雇佣(yng),深邃(su) 。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防范未然”应为“防患未然”,“义气用事”应为“意气用事”;“兵慌马乱”应为“兵荒马乱”;“恒古未有”应为“亘古未有”,“蜂涌”应为“蜂拥”。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青春万岁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王蒙;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庄子最具有浪漫色彩。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戏剧。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

18、愈。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屈原是郭沫若的历史剧。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米龙老爹米龙老爹莫泊桑法国;姚纳苦恼契诃夫俄国;乞乞柯夫死魂灵果戈理俄国。二、填空题11 【正确答案】 映日荷花别样红12 【正确答案】 鸟鸣山更幽13 【正确答案】 风吹草低见牛羊14 【正确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15 【正确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问16 【正确答案】 对仗17 【正确答案】 太史公书18 【正确答案】 朦胧诗19 【正确答案】 罗贯中20 【正确答案】 出师表三、阅读理解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文章第二自然段段首句指出“流行是传统

19、的变异”。在文中还谈论到“经典传统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发生变异,变异了的传统以一种新的方式流行开来。”结合这两句话就可以判断出 B 项“传统可以发生变异,并以一种新的形态流传开来”切合题意。其余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化。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三自然段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 ,人们会重新产生欣赏高雅古典艺术的欲求,到那时,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而且有一个“昆剧在改革中前进”的前提,即在尊重昆剧本体艺术特征和表现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的对应,为老剧种、老剧目在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在文中梁谷音强调“社会

20、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没有涉及“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欣赏昆剧”这个论点。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完全背离文意,B 项只是新版 红楼梦艺术改革的方式之一,C 项仅是泛泛而论,没有任何针对性,只有 D 项“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视点”才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对应的不可或缺的因素。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作者所说的“新红楼现象”,其含义是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和改革,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更新了生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B、C 、D三项说法都是片面化观点。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样”是指示代词,一般是指代

21、其前面的内容,最后一段“这样”的前面的内容是“精华部分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受众的检验,自身也可能成为传统。”那么此处的“这样”指代的就是“流行或前卫中的精华,经过检验而得到提升”。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质”应理解为“本质”。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相承关系;A 项中的“也”均为句末语气词,但第一个表示陈述语气,第二个表示肯定、感叹语气;C 项中“其”,第一句中为代词,指一般人,第二句中为副词,意为“难道”,表示反问语气;D 项中的“于”均为介词,第一句中引出动作的对象,第二句中“于”和“见”组成表示被动的“见于”句式。28 【正确答案】 C

22、【试题解析】 “左麾右旋”的主语应该是“童子”。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文主要采用寓言式的写法来讽喻当时的社会,D 项后半部分“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的理解显然有误。四、作文30 【正确答案】 【例文】关于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提纲)调查缘由:网络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一批网络用语也随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甚至青少年的作文中,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一部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关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本人将对此进行调查,以显示该现象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深入程度,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调查时间:自日起,至止。调查对象:本

23、校在读大学生。调查方法:设计问卷(个别访谈、BBS 版抽样)等。调查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词语 50 个,对其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场合,使用频率和认同程度进行量化统计,从而预测这些网络用语的发展趋势。调查过程:先发放问卷,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调查人:解析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结构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一)标题按照“调查对象 +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如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就是

24、这样的标题,其中“一个富裕居委会” 是调查对象,“财务”是调查课题,“调查”显示文体是调查报告。(二)前言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提要式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人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交代式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人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3问题式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三)主体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

25、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1用观点串联材料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的主体就是这样的形态。它由四个部分构成:“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根本” ,“把握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 围绕市场竞争,加强联合与协作” , “遵循价值规律,推进农业 四化”。这四个部分是由标题所显示的基本观点贯穿起来的。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

26、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别从原因、措施、启示三个方面着眼,写了三个大的层次。其中原因又概括为五条,启示也概括为三条,又形成大层次下的若干小层次。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人民日报“记者调查” 栏目发表的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别写了这样几层内容:记者在北京站东侧出站口遇到第一个卖发票的人;过马路前,又遇到四

27、五个卖发票的小伙子;过马路后,被一个穿棕色皮衣的卖发票者拦住纠缠难以脱身;在站前丁字路口东北侧又遇到几个卖发票的男女。这种有清晰过程的写法,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四)结尾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表明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例如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的结尾:邯钢的做法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的经验。这样的结尾,提供了清醒的理性认识。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28、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的结尾:对发票非法交易的现象,到底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作者指出这一问题。相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专题调查人情消费,让人如何承受你!就写了一个建议性的结尾: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倡新事新办,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其次

29、要制定社会规范。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红白喜事。三是严格稽查。对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直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提出了三条建议来解决人情消费的严重问题,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措施。【试题解析】 调查报告(提纲)分值分布(1)标题(2)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调查缘由、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的概况;调查的经过(方法)。(3)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调查的内容或事实;对调查的事实作分析;说明观点和结论。(4)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提出建议、办法和措施,简单进行概括。(此项内容可有可无,有的话可适当加分)(5)调查报告的落款调查者的姓名。31 【正确答案】 2011 年的大作文是

30、命题作文,按照指定的题目直面危机,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创作,相较于历年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而言,难度有所降低。想要作文出彩,多在用例上下功夫,写当前身边发生的都可以,倘若人云亦云,仍旧沿用作文常用古人素材,必定难逃平庸之作。危机有很多类:生存、灾难、信仰、情感、道德关键是面对危机,我们化“危”为“机”。这就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客观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堆砌几个与危机相关的事实论据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此次命题作文,非常贴近当时的热点话题,如云南盈江地震和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等,来论述人类面临自然灾难的生存危机或者生命危急,尤其是以日本的樱花为寄托,虽然只有七天的生命,却把最美最绚丽的色彩绽

31、放给世间,从樱花怒放的生命里我们可以学会的是面对危机时的坚毅与从容。也可以结合考生自己的人生轨迹来构思。个人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素材,比如,提高个人社会生存竞争力,就要提高自我忧患意识,参加专转本考试就是改变自己文凭方面的劣势,把劣势转换为优势也就是化“危” 为“机”。可以结合的事实论据就有“ 中国首善 ”之称的陈光标和大学生村官张广秀。陈光标高调行善也有好多没有兑现的承诺,导致他陷入了“诈捐门” ,没有兑现的善款导致他陷入了道德的危机中。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积劳成疾就是陷入了生命的危机。“ 我爸是李刚”以及药家鑫案件等凸显出来的珍爱生命的话题。还有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事例其实也

32、就是个化“危” 为“机”的话题。命题作文区分度不高,今后出现的几率较小。但是阅卷标准一直在强调联系现实、选用时事材料的重要性。不懂得关注现实生活,就不可能在立意时结合时代特色或关怀社会群体;不懂得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思考,考试时当然会认为材料匮乏无从谈起。【理论依据】真实包括着道德,伟大蕴含了美。法雨果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国谚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富贵福祥,将厚吾之主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北宋张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印度泰戈尔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