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91068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 具有排斥社会协作、社会分工的经济形态是( )。(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3 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5 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

2、的原因,应当从(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6 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A)统治者的主观意志(B)人们的普遍愿望(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其他国家的影响7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前提是( )。(A)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 人生观的核心是( ) 。(A)关于人生

3、理想的观点(B)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10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 ) 。(A)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D)人们读书必须要有特定环境才能深入1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12 真

4、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13 为了给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提供保障机制,必须依靠和发挥( )。(A)WTO 的作用(B) IMF 的作用(C) WHO 的作用(D)UN 的作用1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5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5、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16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17 价值观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两种: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整个社会系统步调一致,和谐融合;错误的价值观则导致整个社会系统各行其是,分崩离析。区分正确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B)是否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D)是否对人生有导向作用18

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阶级斗争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19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教育是( )。(A)关键(B)核心(C)基础(D)焦点20 从现在起到 21 世纪的前十年,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必须解决好的历史课题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B)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D)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整个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与保证是( )。(A)科技现代化(B)军事现代化(C)教育现代化(D)经济现代化22 社会主义产业

7、结构问题,实质是( )。(A)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B)大力发展消费资料工业的问题(C)物质资料生产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问题(D)大力发展重工业的问题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A)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B)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私营经济(D)仍旧是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24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认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凝魂聚气,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

8、力和凝聚力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A)(B) (C) (D)25 2014 年 3 月山东省再次调整提高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三档,分别调整为 1500 元、1350 元、1200 元,平均增长比例为 10,最高档在全国处于第五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B)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措施26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正确处理( )。(A)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B)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D)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27 建设社会主

9、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发展文化产业(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 )。(A)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B)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3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31 2014 年 11 月 12 日,习近平和奥巴马共同签署了中美气候宣言,为全球减排进程打出一针强心剂。两个排放大国都有动力、有实力、有理由来下好气候变化这盘棋。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 )。(A)推动区域协调发展(B)缩小城乡发展差距(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D)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32 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当家做主(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3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

11、为人民服务(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B)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D)霸权主义问题和强权政治问题35 对外开放的理论核心是要正确理解( )的关系。(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和平与发展二、多项选择题36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37 马克思、恩格

12、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38 下列关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B)联系是运动发展的动力(C)运动比变化更根本(D)运动不都是发展39 社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在( )。(A)民主和专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B)多数人享有民主代替了少数人享有民主(C)宪法规定了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40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三、论述题41 运用“实践、认识

13、、再实践、再认识” 的原理,说明正确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四、材料分析题41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材料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一总要求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 三农 ”问题的系统思路。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 2004 年 9 月

14、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42 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和总方针是什么?43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 52 年来之最,皖、湘、鄂等 13 地均创下“ 历史纪录 ”,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

15、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 15 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材料二: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 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44 结合材料一,运用“ 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 ”的知识,提出

16、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45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五、判断题46 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是整个物质世界。( )(A)正确(B)错误47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正确(B)错误48 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崇高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正确(B)错误49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A)正确(B)错误50 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A)正确(B)错误51 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A)正确(B)错误52 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17、的唯一特性。( )(A)正确(B)错误53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讲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A)正确(B)错误5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A)正确(B)错误55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A)正确(B)错误56 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A)正确(B)错误57 人权不过是西方国家用来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 )(A)正确(B)错误58 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A)正确(B)错误5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A)正确(B)错误60 世界统一于

18、思维。( )(A)正确(B)错误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D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材料中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要读的书,故选 B。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包括:(1)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

19、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与解决;(2)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独立自主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UN、WTO、IMF、WHO 分别是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简称。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 说法错误, 中的“物质保障”应是精神动力,说法可能会造成封闭主义。故选 C。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0、属于初次分配,故选 D。26 【正确答案】 C27 【正确答案】 D28 【正确答案】 C29 【正确答案】 A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选项与题意不符。31 【正确答案】 C32 【正确答案】 C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4 【正确答案】 A35 【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3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确认。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

21、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据此分析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B、C 、D 三个选项的内容恰好满足了题干的要求,是正确选项。A 项明显是干扰项,排除掉。37 【正确答案】 C,D38 【正确答案】 B,C,D3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而人民是多数,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是少数,因此 B 项正确;又因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而资本主义民主具有虚伪性,因此 D 项正确。40 【正确答案】 A,B,D三、论

22、述题41 【正确答案】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它所体现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而且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实践和认识的一次循环而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而发展,使认识活动不断反复并无限发展,才能不断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认识通过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正确地指导实践。(2)这一原理正说明了正确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被无产阶级掌握,指引他们自觉地进行斗争,是从

23、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包括对以往某些“不完全清醒” 的认识,更多的是对实践中感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其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以指导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之义。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切实地推向前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正是对社会主义

24、再认识的思想结晶。【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哲学论述题,由原理和分析点构成,而答案设计完全符合一般答题思路,只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本题应该十分容易。一般要求学生按照原理、分析、结论的一般程序来回答即可,在分析中还应注意正反面的对照分析。四、材料分析题42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农业依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业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43 【正确答案】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

25、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44 【正确答案】 财政政策: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货币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其他:加强环保立法执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强制关闭污染环境企业或限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汽油质量标准;鼓励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发放排污许可证,限制车辆出行等。45 【正确答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

26、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治理环境中。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承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或者回答“ 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公民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 亦可。 )五、判断题4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认识是意识,意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47 【正确答案】 A4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4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践是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意识的范畴,是物质的反映,因此认识其本源应是客观事物,即认识

27、的性质还是物质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产生的中介,并不是说认识是实践派生出来的。所以说它们之间虽然具有决定与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但不属于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5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连续性是讲量变,非连续性讲质变,这句话是讲质量互变规律。5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52 【正确答案】 B53 【正确答案】 B5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55 【正确答案】 A56 【正确答案】 B57 【正确答案】 B58 【正确答案】 B59 【正确答案】 A6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