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920481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8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18 诗歌表达技巧考点修辞方式(一),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反复、通感、叠字(词)等。 常考的: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比喻,比喻:借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外一种事物和情景。 分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 1.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典例一: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典例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2、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 (唐) 【赏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比拟,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 作用: 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2.突出作者的情感。,典例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 杜甫 春夜喜雨,【赏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典例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

3、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宋 林逋 山园小梅,【赏析】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夸张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典例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典例六】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

4、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赏析】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自然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对偶 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高度概括,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典例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典例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借代,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典例九:大江东去,浪

5、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诗中用“樯橹” 代替战船。,典例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表面上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实际上写出词人容颜易逝的感叹。,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典例十一:朱

6、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赏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典例十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典例十四: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典例十五: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7、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作用: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定义: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典例十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 【赏析】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铺排渲染,描绘出鱼儿们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

8、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排比,设问,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典例十七: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反问,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典例十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典例十九: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典例二十

9、:百战疲劳将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典例二十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刘禹锡) 【赏析】 “晴”与“情”同音,表现了在朦胧恋爱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达到的心理。,典例二十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赏析】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也即“怜子”,“青”即“清”,“青”即“莲子”的颜色。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

10、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互文,互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作用:内容上相互补充,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典例二十三:“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 典例二十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典例二十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典例二十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叠字(词)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迭字之间,不可以断句。 作

11、用: 1、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回环曲折; 2、情感上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理,典例二十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赏析】“纤纤”四句写织女织布的情状,娓娓述说她的相思之苦。通过织女织布、泣涕的行为,道出她深沉悲切的思恋。“河汉”两句是反问,清浅银河为何隔断有情人,诗人没有回答,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最后两句中“盈盈脉脉”,写出双星可望不可即的凄苦神态。银河虽浅,有情人却只能默默相视,相聚无期。织女的哀怨情愁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诗中叠词的使用使语言清新自然,六个叠词或写人

12、,或状物,或写景,营造了奇幻的气氛,把织女的美丽、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感,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典例二十八:“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典例二十九:“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赏析】一般来说春意只能从视觉和感觉(时令气候)去描绘它。而本句是变视觉为听觉,用听觉去加以表现,化静为动,这似乎让读者体验到了莺歌燕舞的大好春光了。“闹”,写出了作者的感情,也让读者感到了春意的勃动繁花斗艳,春意盎然。,反复,作用: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