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92202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四川省泸州市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25.秦代泰山石刻有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出土的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有 29 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 厩苑律 仓律 金布律 关市

2、律 工律 工人程均工 徭律 传食律 牛羊课等十余种。这表明秦朝A.法律制度十分完备 B 注重以立法调节经济关系C.苛捐杂税十分沉重 D.积极鼓励私营 T 商业发展26.据秦琅邪石刻:“旱帝之士,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 ,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酉汉学者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 史料的运用要持慎重的态度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27.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A.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 B.中

3、国文化的先进性C.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 D.中国文化的包容性28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集权的加强 B 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 D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29.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这肴重反映了他- 2 -A.追求享乐主义 B.支持神灵崇拜 C.强调人文精神 D.宗教观念浓厚30.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的公权力

4、不能进入私杈利或私人的法律关系空间,国家公权力在私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A.罗马法内容十分完备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C.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D.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31.从 16 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货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 年时该货币的含银量是 50%,到了 1571 年则只有 17%,1591 年则仅有 5%,对该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32.自 17 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 H 都揭示新的宇宙

5、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B.推动了思想变革C.推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D.促使代议制建立32.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占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C 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 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34.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上表反映了德国A.专制体

6、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3 -C.社公管理的进步 D 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35.下表据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 1750-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它反映了A.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B.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19 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水平世界领先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35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

7、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堿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也有“商会” “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

8、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傳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 4 -并分析其原因。(13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认为中西方的“大分流”发生在 18 世纪相当晚的时候。彭慕

9、兰等人的大分流”框架包容了生态、市场、技术、制度等诸多历史因素,强调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虽然考虑到了多种历史变量,但对技术演化在中西大分流”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重视不够,因而推迟了中西方分流的起点,中西间的“大分流始于 16 世纪。然而,如果从近代早期重工业演化的角度去审视“大分流” ,就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的技术传统分化较早,而中国未能发展出某些关键技术,这直接导致了其无法孕育工业革命。技术演化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面向的历史进程。严鹏彭南生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重工业角度的重新审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

10、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仼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清初沿明旧制,按照一条鞭法征派赋役。由于官僚豪绅的隐匿和地少丁多的农民的逃避,地亩和人丁效很难确知。随着土地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承担不起丁税的重负,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鉴于这种情况,清政府在康煕五十一年(1712 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 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但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只

11、是固定了丁银数额、并未废除丁银,丁役负担不均的问题仍存在。为了彻底解决了负担不均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清政府于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即所谓“摊丁入亩” ,又称“地丁制”规定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人丁 2462 万,丁银 335 万余两),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摘编白王土:立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赋税改革的背景。(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赋税改革的影响。(8 分)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材料:一战伊始,法国用满足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办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因,仅 1915 年法

12、囯就向俄国和比利时提供了多达 2.5 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 5 -进行贷款。1914 年 9 月 5 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 。9 月 14 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1915 年 3 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以往英、法都极力反对,但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 1916 年 5 月初签订了赛克斯一皮柯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阿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法国开

13、展外交活动的表现。(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9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然骞持汉节不失。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海。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岁余,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摘编自汉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骞的历史功绩。(8 分)-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