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恶乎往而不可一、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2)学会面对人生困境时,要为自己找到实现人生突围的路径,完成精神的超越;(3)理解庄子文章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重难点:理解庄子深刻的哲学思想及现实意义。二、导入大家对自身的现状满意吗?如果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希望自己变得怎么样?(学生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多人对现状不满。有些现状可通过努力得以改变,如成绩的提高、学习的进步;有些现状不可以改变,比如相貌、身高、出身等等) ,对于不可改变的现状,我们应如何面对呢?下面学习恶乎往而不可 ,看庄子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径,从而领略庄子的大智慧。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
2、朗读,教师正音并范读,引导学生把握读音和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说出庄子在文中列举了生活中哪几种不可改变的现状? -残疾、死亡、丑陋三种。(二) 再读课文,理解庄子哲学内涵1、先学习“喘喘然将死”的子来的故事,理解庄子的生死观。学生读第一则的最后一段,思考庄子借 “喘喘然将死”的子来的故事要表现怎样的生死观呢?重点语句的分析:“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劳,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设置问题如下:、庄子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什么?“善吾死” ,即善待死亡,认为死是一件好事。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认为死是大块“息我以死” ,即死是大自然让我休息。教师进一
3、步解释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化当作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造物者要对他进行再一次冶炼加工。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坦然面对死亡,顺遂自然的安排的态度。的确,在现有医学条件下,并不是每种疾病都可以治愈。面对死亡,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显得渺小和无力。一个人若得了绝症,死亡是一定的了,你花再多的钱,进行过度治疗,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有了病,如若坦然乐观,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临终前享受一些纾缓病痛、安
4、慰心灵的安宁疗护,让其享受关乎生命尊严的服务,从容、没有痛苦地、更有尊严地离去,是很有意义的,这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省四院 宁养院) 、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是因为他有怎样的生死观?认为“生死一体” ,即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人的生死,就是造物者让你从自然中来,又让你回到自然中去,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与春夏秋冬的运行规律一样。总结:通过子来的故事,庄子其实告诉我们要坦然面对困境乃至绝境。既然死亡都无所畏惧,那么形体的改变,他们更会不以为意了,下面学习子舆的故事。2、学习子舆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庄子的思想。设置问题如下:、子舆拥有怎样的形体?“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
5、指天,阴阳之气有沴” 。、据此,我们可以想到文学作品中的哪个人物形象?“隆然伏行”的郭橐驼。子舆跟他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3、面对这副形体,子舆心态如何?概括说明。“其心闲而无事” 。内心安宁恬静若无其事,而且跌跌撞撞跑到井边去照镜欣赏,感激造物者把他弄成这副“魔鬼”身材。、面对得失,子舆怎么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即得与失,是合乎时,顺乎理的;面对得与失,要“安时而处顺” , 这样世俗的哀乐就不能惊扰内心的平静了。也就是得与失是一定的了,你要坦然面对,只有这样,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你内心的平静,你才能够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如若不能坦然接受,想方设法寻死觅
6、活,是违背了庄子的自然之道的,庄子是不会原谅你的。、具体说,子舆想如何超越自身?“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身体是有限的,而精神的超越是无限的。象子舆一样身残志坚的例子有哪些?霍金、尼克胡哲、史铁生等,不胜枚举。他们虽身残,但精神不残疾,所以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受到众人的敬重。我们与之相比,自身条件优越的多,我们人生路上的小小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面对他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地超越自身呢?3、学习第二则故事,进一步体会庄子思想。设置问题如下:、本则故事的主人公哀骀它,长相如何?“恶人”
7、 ,即丑陋的人。、其人虽丑陋无比,却获得全国男男女女的喜爱和信任,具体说说人们如何喜欢他?“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与寡人处,不至于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 ”4用一句话概括他的魅力 “雌雄合乎前”、俗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哀骀它使女人亲附,也能使男人亲附,他到底跟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才全而德不形”、学生读“才全” “德不形”两段并理解什么叫“才全而德不形” 。“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
8、毁誉,饥渇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不因命运流转,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境。用佛家的话讲,就是跳出了轮回的干扰。在他的眼里,自然也就没有了死生,得失,穷达,贫富,贤和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他总能以一颗平常心顺应自然的变化,这就是才全。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即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总是保持平静,外表不露一点痕迹。、像哀骀它一样虽丑但有才德,赢得世人赞扬的例子
9、有哪些?晏子、大脚马皇后、黄阿丑、庞统、黄渤等等。将四大丑女与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的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补充:我国历史上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四大美女要么孤独死去,要么横死;四大丑女要么生活幸福,要么高为皇后,获得人们尊敬。四大丑女的结局比四大美女的结局好得多,也验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丑女多福多贵的说法。 )正是由于没有美丽的外貌,她们才从内在去寻求突破。俗话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与其在关着的门前留连忘返,不如去开着的窗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甚至上帝没义务给你打开另外一扇门,你必须付出努力。所以,我们要
10、在困境中,找到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而不是被困境桎梏。否则你就是被门夹了脑子。既然上帝关上了美貌这扇门,你应该努力地推开才德那扇窗。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内在的美才可靠、长久,值得追求和尊崇。虽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也很吸引人,可内在的品德、学识、才能和真诚、自信等给人的感受则更有魅力,外形的残缺不会遮挡住道德的丰盈之美。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有些人在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时常会凭借其外貌来衡量判断人的优劣;现实的需求,也决定了很多时候只能是依据行业规则以貌取人。通过哀骀它的故事,庄子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时候如果单纯追求外表或表面上的完美,以貌取人,则是不明智的。读至此处,内心深处是不
11、是很惭愧:我们曾经因为型容、以貌取人误读了多少人?而哀骀它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原因就是哀骀它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超越一般人很多。每每想起庄子的这篇文章,想到这个重颜值的社会,这个哀骀它就如一个精灵一样滑入脑海,使人不忍忘怀。小结:在多变的人世间,通过此文,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他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此文很值得学习。四、艺术特色文中将哀骀它及病后的子舆的外貌描写得极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一方面,庄子这样写哀骀它和
12、子舆,实际上是把我们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中。在此基础上,再来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方向,因为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即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闻一多认为,从艺术上说,庄子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荒诞丑恶的趣味”。五、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则利用板书总结这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观,理解庄子文章“无路可走,卒归有路可走”的内涵,掌6握夸张的手法。板书设计: 恶乎往而不可庄子死亡无路可走(现实的困境) 残疾 安时而处顺 卒归有路可走(精神的超越) 丑陋(夸张)六、作业1、仿写:依照“假如把我的左臂化为公鸡,我就用它来守时打鸣”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示例:假如把我的躯体化为培养基,我就因此用它来孕育万物。假如把我的双眼化为望远镜,我就因此用它来眺望宇宙。假如把我的双脚化为锄头,我就因此用它来锄地耕田。假如把我的双手化为利剑,我就因此用它来披荆斩棘。2、根据所学知识,以“貌与才”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语段,2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