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115813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各行业所需从业人员。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义,从事了多种经营

2、,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 “功人”等。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李白的少年行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其中的胡姬是西域来的胡人女子。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渐松弛:一是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旧唐书 ) ,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

3、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这一制度在北宋得以确立,并推广到全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 ,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此外,国家财税征收的结构和对象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如唐德宗建中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反响最大的是建中四年开始征收“税间架” ,即房产税。结果“怨讟之声,嚣然满于天下” (旧唐书卢杞传 ) 。最终被废止。百年后,北宋时期城市的

4、房产、商铺等都已逐渐作为征税的对象,不仅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2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摘自光明日报: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进而又吸引了大量人员进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B. 为了扭转唐中后期对人口管理逐渐松弛的趋势,宋代对户籍管理实行了城乡分治制度。C. 北宋时期,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倾斜

5、乃是大势所趋。D. 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等吸引更多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先写唐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再写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管理情况,层次分明。B. 户籍管理与国家税收关系密切,所以文章结合两者来论述唐宋户籍管理制度。C. 作者引用古籍上的内容时,多是直接引用,有的还注明出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D. 文章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引用了旧唐书 太平广记等资料。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只看史书而不参阅其他资料,我们很难了解唐代与建筑业有关的城市外来人口情况。B. 宋代所以能成功地对房产、商铺等

6、征税,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C. 唐朝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是逐渐松弛的,这从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即可看出。D. 随着涌人城市谋生的人数增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一般会调整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外来力”理解错误,文中没有明确表述。原文是说“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B 项,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

7、是说“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新松弛” 。 “限制逐渐松弛”是唐朝对人口管理3的趋势。D 项, “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主要原因”不当。原文是“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益着这些行业” 。故选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项,文章引用太平广记是

8、为了论证史书中有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记载的,不是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故选 D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 “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错误,原文说“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

9、趋势” ,唐建中四年征收失败的原因是时机尚未成熟。此后经过百年,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所以宋朝才会成功。故选 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独具

10、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4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

11、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 ) ,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

12、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

13、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 ,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5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

14、虎口。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 ,有删改)4. 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B. 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C. 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

15、凑有序。D. 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5.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 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答案】4. C 5. 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 ,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6. 内容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

16、采,更有文化意蕴。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 “斯人”指文学创作者, “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结构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全文围绕此内容选择了丰富的材料,如巴尔扎克、弘一法师等;(意思相近即可)6【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 项比喻手法错,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B 项“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原文是“我需要读大

17、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并没有这样的理解;D 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故选 C。【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如本题的关键词句是“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和“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再结合前一句内容“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 ,可知作者以“波涛汹

18、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创作的欲望和情绪” ,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 ,通过二者的对比,表明作者“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的观点。【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标题常见的作用有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有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有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等。解答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

19、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作答本题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的角度看:“斯人独憔悴”的意思是“文学创作者非常艰辛,文学创作是自我销蚀的过程” ,文章也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因此,标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独”又体现了“我”不畏“销蚀”的情怀,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斯人”为不定代词,在文中可以指“我” ,也可以指“弘一大师” “巴尔扎克”这几个人都“独憔悴” ,又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形式看:斯人独憔悴这一标题来自杜甫的诗句,有文采,为文章增添文学意蕴。7【点睛】分析题目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

20、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如本文的题目“斯人独憔悴”在内容上主要是突出主题,在结构上统领全文,在形式上通过引用名句,丰

21、富文章内涵,吸引读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图一 2012 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排放物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煤炭燃烧 2179 867炼钢 1685 67炼油 68 27机动车 998 4合计 25133 1000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 PM25 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8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 )材料二:刚入 12 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

22、霾天气。此次我国的雾霾天气,波及省市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侵袭着我们的身体。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摘编自 2015 年 12 月 5 日长江时评 )材料三:目前,今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 31 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 个城

23、市维持橙色预警,8 个城市维持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 6 省市合力“抗霾” 。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另外,今年 10 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 (摘编自 2016 年 12 月 18 日中国天气网 )材料四:9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

24、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抓出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 GDP 增长。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 ,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0 日东方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霾天

25、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的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B. 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相结合。C.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D. 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煤炭消费和雾霾天数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B. 煤炭燃烧是 PM25 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是改变雾霾天气产生的一个措施。C. 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

26、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D. 雾霾使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极为强烈,这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9. 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A 8. B 9. 参考答案:人们增强环保意识,控制煤和机动车使用。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排污管理。政府方面,改变理念,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强化监督职能,加强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整顿力度;做好长远规范,着眼全局。10【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

27、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 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讲 2016 年“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 ,不能包含所有的雾霾天气,而选项也少了“部分时段能见度低”这一条件。故选 A。【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 项“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错误,由数据图可知,有下降有上升,并不是一直上升。C 项“形成了恶性循环”说法片面,若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

28、交通出行等都注重环保意识,就不会。D 项由材料四最后一句可知, “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说法不当。故选 B。【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注意题干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的要求。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四则材料中。文中有一句“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 ,所以可从“普通人” “政府”“企业”的角度概括。材料一中的图表下的注释“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 ,可概括出:人们

29、要增强环保意识,控制煤和机动车使用。材料二中“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 ,材料四中“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 ,可概括出: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排污管理。材料四中“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 、 “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

30、,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 ,可概括为:政府方面要改变理念,强化监督职能,做好长远规范。11【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调通川主簿。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辟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

31、士服,长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商英积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 ,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 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 。京罢相削籍,知鄂州。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顷之,

32、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 ,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 ,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 ”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 )【

33、注】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泉货:钱币,货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B.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C.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12D.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辟” 、 “除” 、 “拜”都指授予官职, “出”指由朝廷到地方任职, “起”指重新起用。B. “推官”

34、、 “提点刑狱”都有司法职能, “节度使” 、 “团练使”都有军事方面的职能。C. 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如昭宣使、监察御史等。D. 赠谥: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蔡京任宰相,他与张商英政见相合,张商英就和他交好:政见不合,张商英就极力批评,绝不妥协,所以官位随蔡京同沉浮。B. 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章惇治理夔夷时,随意侮辱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在一起吃饭时,对章惇说的狂言大话,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高出章惇一筹。C. 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

35、弊政。当他看到蔡京为相造成的弊病,便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D. 张商英坚持原则,直言敢谏。他劝说宋徽宗节制华侈,反对违背祖宗成法任命太监为节度使,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忌惮,这些行为深受人们称赞。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2)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监察御史。(2)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

36、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注意叙述主体:“盗”的主语是蔡京, “怨疾” “见” “称”的主语是“中外” , “相”的主语是徽宗。“因人望”是“相”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 AD。比较 BC 两项, “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张商英敢于提出异议,多次称赞他为贤臣” ,所以“更”表示意13思更近一层,之间应断开。所以故选 C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

37、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 C 句中监察御史是实职,不是散官。与前面说的“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不相符。故选 C。【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8、” ,A 项, “官位随蔡京同沉浮”错,因是政敌,蔡京得势则张商英失势,反之亦然。故选 A。【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补出省略主语“章惇” 、 “皇帝” ;“诸”兼词,“之于”的意思;“因”因而;“召对”召见问话;“以”从;“擢”擢升。第二句得分点:“节”节制;“华侈”浮华奢侈;“息”停止;“抑” ,打击;“侥幸” ,古今异义词,此处指“

39、投机钻营的佞臣”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身材魁伟,容貌姿态如玉石耸立。自负卓异,

40、雄视世14间。调任通川主簿。渝州蛮夷叛乱,他说服首领投降。征召为南川知县。章惇治理夔夷,侮辱郡县官吏,没人敢和他说话。部使者想到只有张商英足以和他抗衡,就传檄召他到夔。章惇询问人才,使者就把张商英介绍给他,马上就喊进去一起吃饭。张商英穿着道士服装,长揖后就坐。章惇随意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举止潇洒,高出章惇一筹。章惇非常高兴,延引为坐上客。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监察御史。哲宗初年,张商英任开封府推官,出任提点河东刑狱,连续任河北、江西、淮南使者。哲宗亲自当政,召他任右正言、左司谏。张商英非常怨恨元祐大臣不任用自己,就极力攻击他们,指责

41、内侍陈衍动摇宣仁太后,以至于把她比为吕后和武则天;请求朝廷褫夺赠给司马光、吕公著的谥号,捣毁他们的墓碑和坟墓;说文彦博忘恩负义,以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等人,都相继受到谴责。蔡京担任宰相,张商英和他交好,遇到草拟朝廷公文时,就对他大加赞美。不久任命为尚书右丞,转左丞。又和蔡京政见不合,多次诋毁蔡京“身为宰相,却一心在迎合君主” 。蔡京被罢免宰相,削除官籍,张商英任鄂州知州。蔡京恢复宰相职位,张商英以散官安置在归州和峡州。大观四年,蔡京再次被放逐,张商英被起用任杭州知州。留在朝廷任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不久,任命为中书侍郎,于是又任尚书右仆射。蔡京长久以来窃夺国家政权,朝廷上下都怨恨愤慨,

42、看到张商英敢于提出异议,多次称赞他为贤臣,徽宗因为他有声望,就任他做宰相。当时长期干旱,一日,彗星出现在天空,这天晚上,彗星没有出现,第二天,就下雨。徽宗高兴,大字书写了“商霖”二字赐给张商英。张商英处理政务公平,认为蔡京虽然标榜恢复新法,但不过是借此来威胁控制国君,禁锢士大夫罢了。于是大力变革弊政,废除当十钱进而改革币制,恢复转般仓进而废除直接运输,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畏惧,曾经修葺装潢升平楼,告诫主管官吏凡是遇到张丞相骑马来到,一定要把工匠藏在楼下,直到他走过去才

43、恢复工作。任命杨戬为节度使,张商英说:“按照祖宗法规,内侍不能担任团练使。有功劳应当提拔之人,则应另外设置昭宣、宣政等使官加以褒奖,从未听过要授予旄钺执掌军权的。 ”一直坚持不签发任命状,人们更是称赞他。宣和三年卒,七十九岁。赠少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赋得暮雨送李胄15唐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 “暮”二字。B. 首联对仗, “暮钟”对“微雨” ,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

44、罩的凄清沉重。C. 颈联“深” “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邈远。D. 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15. 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答案】14. D 15.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迟” 、 “重”二字化动为静,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 振翅,表现出离别之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之情。寓情于景,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帆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渲染出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沉重的心境。“漠漠” 、 “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

45、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音韵美。【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 项, “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 别之情”说法错误,尾联为“直抒胸臆” ,如“情无限” “沾襟”是直接表达离愁别绪。故选 D 项。【15 题详解】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子的赏析能力,考生作答时,可以从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抒发

46、等角度考虑。诗歌的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意思是“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由此可见,这“迟” 、“重”二字用意精深,化动为静,写出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的情形,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借这景物描写来表现离别之时心情的沉重与不舍。同时,作者还用“漠漠”“冥冥”这两个叠词来渲染昏暗沉重的氛围,来烘托出自己沉重的心境。考生作答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并分点作答。【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

47、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

48、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两句意思一致。【答案】 (1). (1)其间旦暮闻何物, (2). 杜鹃啼血猿哀鸣 (3). (2)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改 (5). (3)陟罚臧否, (6). 不宜异同【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雕” “陟” “臧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49、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17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 ,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 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 )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 “张小明”记者 16 天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