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旷日持久的战争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历史发展到 20 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c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 b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b旷日持久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c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法、美、德等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20 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表现(
2、1)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还想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纠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不断加强扩军备战。思维点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力图寻机复仇;德国为防范法国,拼命扩充陆军,试2图压制法国。(2)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
3、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却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3)英德矛盾:德国想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愿看到德国强大与其争夺殖民地等。2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1879 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 ,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 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核心。(2)三国协约1892 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出现。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 1904 年和 1907 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图示点拨
4、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 “巴尔干火药桶”1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关系(1)形势: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2)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 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1913 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战败。(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原因:巴尔干半岛的战乱给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
5、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于 1914 年 7 月 28 日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思维点拨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一事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却是必然的。两大集团已经对战争进行了精心准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国家也会寻找其他借口来发动战争。四、欧洲三条战线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地位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军队德军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军德、奥匈军队主要战线南线 巴尔干地区 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思维点拨在欧洲三条战线中,
6、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马恩河战役使欧洲西线战事逐渐进入相持阶段。五、大战的阶段和主要战役阶段 战役 时间战线及主要参战国战争结局 特征或影响1914 年马恩河战役1914 年 9 月西线英法德德军撤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凡尔登战役1916 年2 月西线法德法军站稳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索姆河战役1916 年6 月西线英法德双方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规模最大的战役;西线再度转入相持状态19151916 年日德兰海战1916 年5 月西线英德德国损失较小,但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119 世纪后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4史料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 英 德 法 美18701913 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1913 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1913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教 你 读 史 表格中工业增长倍数和工业产量说明四国的经济实力,殖民地面积说明其世界影响,这种差异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表格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对世界局势产问 题 思 考 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
8、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影响: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2英国调整与法国的关系史料 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 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 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 20 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教 你 读 史 英德矛盾和法德矛盾的发展,促使英、法两国调整关系,共同对付德国。这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据史
9、料可知,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问 题 思 考 答案 目的:对付德国。3萨拉热窝事件史料 德皇威廉二世在听到萨拉热窝事件的消息后,异常兴奋地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概括史料传递的信息。这反映了什么深层次问题?问 题 思 考 答案 信息:德国将萨拉热窝事件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反映问题:帝国主义国家的推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5矛盾。(2)具体原因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0、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3)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条件(1)客观条件:20 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西线三大战役的残酷性史料一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
11、总人数马恩河战役 152 万人 35 万人凡尔登战役 112 个师 70 多万人索姆河战役 150 多个师 130 多万人史料二 一战中的空战 一战中的毒气战 英国坦克(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战期间的主要战问 题 思 考 场上的战争呈现什么特点?(2)上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答案 (1)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战争规模空前,异常残酷。(2)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2战局的变化史料 在
12、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6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 10 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什么局面?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问 题 思 考 答案 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有利于协约国。原因: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被迫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
13、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2)影响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71下图所示是 1913 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
14、盾和冲突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答案 B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的激化形成图中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故选 B。2(2017温州市十五校高二期中联考)有学者指出:“在 1914 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 ”该学者的观点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C德国不应承
15、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D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答案 B解析 根据“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德国政府只不过” ,依据教材,帝国主义具有侵略性和扩张性,可得出学者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故选 B。3(2017温州市十五校高二期中联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宣传战,下图是协约国出版的宣传漫画,该漫画( )8A讽刺了同盟国扩张领土的野心B反映出战争初期同盟国具有一定优势C谴责了德国对奥匈帝国的压榨D表明俄国成为同盟国的战略进攻重点答案 A解析 根据画面,两只大章鱼使劲地将大足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版图内伸出去,试图控制更多领土,画家将章鱼刻画地较为丑陋,故可
16、以得出该漫画讽刺了同盟国扩张领土的野心,选 A。4(2018杭州高二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次战役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 ”该战役产生的影响是( )德军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 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宣告了德军速决战的破产 法军由被动转入主动A BC D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战役,德军最后失败了,所以转入阵地战,故正确;德军由于其计划受挫,所以使西线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故正确;德国的战争计划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速战速决打败法国,该战役失败,导致速胜计划破产,故正确;该战役使双方陷入持久战和阵地战,故错误,选择 A 符合题意。5(
17、2017丽水高二检测)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故本题选 A。9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兵力投入和伤亡人数战役 双方投入兵
18、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 152 万人 35 万人凡尔登战役 112 个师 70 多万人索姆河战役 150 多个师 130 多万人材料三 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 1 500 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 18 岁到 55 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 17 岁到 65 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 12、13 岁的小男孩和 70 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 1914 年, “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
19、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答案 (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被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3)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10一、选择题1(2017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联考)论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学者指出,当战争在1914 年爆发时,它绝对不是什么关于“殖民主义”的战争,而是“富裕国家
20、的不公正的世界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内战” 。此处,他意在说明一战( )A有其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爆发之初仅有发达国家卷入C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D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意愿答案 C解析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富裕国家的不公正的世界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内战” ,可知一战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故选 C 项。材料不能说明一战的必然性,A 项错误;B 项与史实不符;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它绝对不是什么关于殖民主义的战争” 。21871 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
21、原因是(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答案 A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超过法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改变了欧洲的格局。3(2018湖州高二检测)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 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答案 A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22、衡的加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产生,战争威胁不断增加。结合材料产生本题中这一11现象的主要背景应是 A。B、C 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 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存在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进行扩张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答案 D解析 导致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欧洲列强的干涉。5美国历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
23、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鲍德温此言(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D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答案 A解析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 “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据此可得出作者批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极端民族主义。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就是:“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这句话直接反映出(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24、平衡C参加一战的国家大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参战D各个参战国家都是为了各自国家人民的利益而战答案 C解析 从题干中威尔逊的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唯利是图”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参战国大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但它们并不是为了广大的人民,而是为了本国的垄断资本家。因而答案为 C 项。7(2017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联考)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下列大事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英法签署协约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意大利倒戈加入协约国A B12C D答案 B解析 1879 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1892 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1904 年英法签署
25、协约;意大利倒戈加入协约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故排序为。8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向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西线速胜的信心被打破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 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91914 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答案 D解析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整体实力是不能同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相比的,德
26、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制定了速战速决的计划,最怕持久消耗、两线作战,而马恩河战役后德国最怕的局面出现了。所以,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101916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D同盟国掌握制海权答案 B解析 A 表述不全面,当时双方已进入相持的阵地战,互有攻守;D 也不正确,应是英国掌握制海权;C 只是反映战事的重心特点,不能反映战争的基本走向;只有 B 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凡尔登战役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11在凡尔登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为减轻凡
27、尔登法军的压力,英法两军发动了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下图哪一地点( )13A B C D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索姆河战役是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而是索姆河,故选。考生要注意地图中的河流,依据河流来记忆。12 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答案 C解析 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即 1914 年、1915年、1916 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的战略,第二阶段的 1915年
28、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 1916 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 年 7 月 1 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 1866 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 年 4 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
29、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1911 年 7 月 14 日英国泰晤士报(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14(3)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 (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因: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3)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
30、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德国,以维护其殖民霸主地位。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第(2)问反映的问题要分析本哈第这番话的实质;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第(3)问注意材料三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征兵海报。当时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法国人约翰就在这时参军了。法国的征兵海报材料二 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战役)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 46 万人。但是德军也
31、付出了差不多 30 万人伤亡的代价。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战役)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 6 万多人!真惨啊!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 5 天,双方共伤亡 34 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 6 万人了。图一 第一次世界 图二 某战役后的城市大战某战场一角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飞机作战15(1)材料一中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作战的对手是谁?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哪些战线?(2)材料二中的对话及图片反映了战争的哪些方面?(3)根 据 材 料 三 和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开 始 大 规 模 使 用 的 新 式 武 器 主 要 有 哪些?(4)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答案 (1)西线。对手:德军。东线和南线。(2)伤亡人数多,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巨大的破坏性。(3)新式武器:飞机、毒气弹、潜艇、坦克等。(4)战争规模扩大,带来了战争的升级。战争范围扩大。战争更加残酷。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的破坏。(1)从三条战线角度回答。(2)从战争残酷性角度回答。(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新式武器的应用,使战争规模扩大,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