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 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8 河北唐山路北二模,1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建设的前列。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材料表明( )A.“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B.“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同工人阶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广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2.(2018 河北承德双桥模拟,15)“从 1953
2、 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借鉴 1933 年苏联的做法,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材料可以用作解释( )A.新中国成立的背景B.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C.“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背景3.(2018 河北石家庄二模,18)在历史学习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确定一个学习主题。由此可以推断,他们的学习主题应是( )提示一: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共同纲领2提示二: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1954 年宪法提示三:19661976 年十年“文革”提示四:1978 年以来,我国已经制定并颁布法律
3、200 多部A.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B.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C.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D.法制建设的春天4.(2018 河北石家庄 28 中模拟,17)“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了(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失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5.(2017 河北石家庄长安一模,20)下图是 1953 年由上海市选举委员会印发的选民证,其历史背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6.(2017 河北邯郸二模,14)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3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由此判断与这段描写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 D.“大跃进”7.(2017 河北秦皇岛海港二模,14)下图是新中国粮食状况发展趋势图。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B.20 世纪 50 年代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
5、五”计划顺利完成C.20 世纪 60 年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政策失误及自然灾害D.20 世纪 80 年代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二、非选择题8.(2018 河北唐山古冶二模,29)(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摘编自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原因。(4 分)(2)据材料二,指出 1954 年宪法为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作了哪些规定。(4 分)(3)据以上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2 分)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特点。(4 分)9
7、.(2017 河北保定竞秀一模,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由此党的中心工作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5材料二 至 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材料三 2018 年,新闻联播播出的厉害了,我的国让海内外观众感同身
8、受,从政治体制改革到经济发展,从城乡面貌翻天覆地到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到国防现代化建设,从解决孩子上学难到解决百姓看病贵,从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到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纵观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其飞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得不让亿万国人发出由衷的感叹。(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新的道路”是什么。(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的重要作用及其带来的问题。(3 分)(3)据材料三归纳总结,我的国在哪些方面“厉害了”?(2 分)(4)三则材料反映的都是创新,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2 分)6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从材料可知,“一
9、五”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以高涨的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使“一五”计划的任务超额完成。由此可见,“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同工人阶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故选择 B。2.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由所学可知,1953 年,我国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学习苏联模式,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故选 B。3.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从图片中的史实可以看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既有成就,又有重大失误。故选择 B。4.B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由材料中的“犯急性病”“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等信息可知,材料
10、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故本题选 B。5.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 1954 年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 1949 年召开,1953 年上海市印发选民证的历史背景是即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市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基层民主无关。故选择 B。6.C 本题属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两个女孩的名字“互助”“合作”。成立互助组与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措施,故本题选 C。7.B 本题为数据材料型选择题,同时为否定型选择题。解答本题需准确识读“新中国粮食状况发展趋势图”。由图可见,新
11、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排除 A。“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与 20 世纪 50 年代粮食产量上升无关,故选B。C、D 均符合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8. 答案 (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 ;土地改革没有完成 ;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4 分,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7(2)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4 分,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3)成就:颁布 1954 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2分) 特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2、以人为本;曲折发展;日趋健全和完善;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解析 解答第(1)问,材料一中 “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由此可概括出正确答案。解答第(2)问,对材料二中所列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进行归纳即可。解答第(3)问,综合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别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9. 答案 (1)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2 分)(2)作用: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 分)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1 分)(3)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科技、国防、教育、城乡一体化、交通等。(答出四点即可,2 分)(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本国国情。(2 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 党的中心工作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作用是开始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破坏和环境问题。第(3)问,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变厉害了。第(4)问,主要是理解创新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要符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