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19881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鲁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滨州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二,(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Ca40 Ag108,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水制“碱” C海水制镁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A 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碱”是利用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氨气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海水制镁是把海水中的镁离子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镁,属于

2、化学变化;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时要加入氢氧化钠等物质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属于化学变化。,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应放在集气瓶口;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短进长出”;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垂悬于试管的正上方;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内,否则会污染溶液。,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垃圾就地焚烧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提倡多开汽车,C 火力发电所用的燃料是煤,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

3、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A选项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B选项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C选项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汽车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汽油、柴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D选项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故A正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B正确

4、;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故C正确;氧气能供给呼吸,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只能证明氧气可以溶于水,故D错误。,5化学用语给化学学习带来了很大方便,下列对图示或化学用语解读正确的是( ),C 图中的“11”表示钠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而不是中子数,故A错误;图所示的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符号为Cl,故B错误;图中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该过程表示的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图表示1个氢分子,“ ”表示2个氢原子,故D错误。,A图一个钠原子中有11个中子 B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 来表示 C图中的“

5、”表示某种原子,则此图所示过程为化学变化 D图中的“ ”表示氢原子,则此图表示2个氢原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B焙制糕点的小苏打属于碱 C汽油在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时起乳化作用 D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坏血病,D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包括酒精,故A错误;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其属于盐,不是碱,故B错误;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使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的是溶液,属于溶解作用,故C错误;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坏血病,故D正确。,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质子数大

6、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氧气和臭氧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B 镁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但该过程中质子数不变,故A错误;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还可再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误;氧气和臭氧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故D错误。,8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D 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有的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例如木炭燃烧这一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而甲烷燃烧这一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7、故A错误;纯碱是碳酸钠,是盐,故B错误;纯净物包括单质与化合物,故C错误;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故D正确。,D 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62)(312)223。,9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

8、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应使用过量的红磷,图中红磷是少量的,不能达到目的;铁锈蚀的条件是和水、氧气接触,两试管中铁钉都与水接触,故不能验证水是否与铁生锈有关,不能达到目的;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和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图中无法得出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不能达到目的;c烧杯是一个对照实验,可以证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于浓氨水易挥发,所以b烧杯内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气分子通过运动由a烧杯到了b烧杯中,能达到实验目的。,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故可

9、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稀硫酸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稀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无现象,故用氯化钡溶液可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可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无论是否变质溶液都会变成红色,故不能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1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 由单宁酸的化学式C76

10、H52O46可知,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由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57465723,故C错误;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9125273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12.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有机物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

11、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 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10g水变为10g水蒸气,故A推理错误;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B推理正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C推理错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但它是一种盐溶液,故D推理错误。,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

1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4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B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D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C 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根据提供的试剂,我们可以设

13、计出的方案有:Al、Cu、稀盐酸,Al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得出活动性AlH;Cu和稀盐酸不反应,得出活动性HCu,故金属活动性AlCu;Al、CuCl2溶液,Al可以置换出CuCl2溶液中的Cu,得出金属活动性AlCu;Cu、AlCl3溶液,Cu和AlCl3不反应,得出金属活动性AlCu,故A错误。两种方案都没用到CuCl2溶液,故B错误。两个方案都是选用两种试剂来实现目的的,故C正确。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反应,但是能够得出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D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除去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14、则,故A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所采取的方法正确;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杂质的同时原物质也已变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所采取的方法错误。,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CO(C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u粉(Fe):加稀硫酸 DCaO(CaCO3)

15、:溶解、过滤、蒸发,16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 的质量一直在增加,D 0a段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故A错误;b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对应的液体中只有水,pH7,故B错误;c点时,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故c点溶液中溶质只有氢氧化钡,故C错误;因为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水中有氢元素,故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故D正确。,

16、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1分),17(4分)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每题答案不唯一,请务必写全)。 (1)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的原子 P、O ; (2)氯化镁溶液中的离子 Mg2、Cl ; (3)化肥硫酸铵中的原子团 NH4+ 、SO42- ; (4)二氧化碳溶液中的分子 H2O、H2CO3、CO2 。,18(4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中,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d ,合成材料是 ac 。(用字母序号填空) a塑料壶盖 b棉布隔热套 c涤纶腕带 d陶瓷内胆 e不锈钢外壳 (2)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酯纤维(C6H8O5

17、N)n,由 四 种元素组成,棉布由纤维素(C6H10O5N)n制成,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 灼烧闻气味 。,解析:(1)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和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棉布属于天然材料,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2)由聚酯纤维的化学式(C6H8O5N)n可知,其元素组成为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涤纶和棉布燃烧会产生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涤纶和棉布。,19(8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舌尖上的中国对我们山东的煎饼做了详细的报道,其中地瓜煎饼中的淀粉可给人体提供丰富的 B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小明同学去泰山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上的泉

18、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水后先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促进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3)肥城市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尿素CO(NH2)2、磷酸氢铵(NH4)2HPO4等,其中磷酸氢铵属于 复合肥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小明将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不能 (填“能”或“不能”)产生氨气。 (4)CNG即压缩天然气,请写出“CNG”燃烧的

19、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20(4分)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119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解析:(1)打开窗户则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2)火势无法控制,需要

20、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漂浮在高处,为防止烟尘和有毒气体吸入肺内,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21(7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学式为 CaCl2 。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任写一个),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置换反应 ;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

21、O32NaOH(合理即可) 。(任写一个) (3)写出物质H的一种用途 作补钙剂(或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解析: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则A为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B是氢氧化钙;C、D是A与B反应产生的,C又能通电分解,因此C是水,则D是氯化钙;C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故E是氢气,F是氧气;B、D都能生成白色沉淀H,故H是碳酸钙。A转化为E的反应是稀盐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可以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B转化为H的反应为二氧化碳(或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或氢氧化钠);H为碳酸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22、或补钙剂。,22(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 (2)t2时,将2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10 。 (4)t3时,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 ”、“”或“”)丙。,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2)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20g甲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5g甲,所以所

23、得溶液是饱和溶液;(3)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g100g310;(4)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23(5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B (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 ;若要收集较

24、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D 装置。 (2)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进入F中。,解析:(1)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排水法。(2)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F中,将装置F中的水压入量筒内。,24(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5、中,发现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于是该同学对不变浑浊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O2既不与AgNO3溶液反应,也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 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探究】 活动一:为了验证猜想,该同学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动二: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产生,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HCl气体。,【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的原因是 盐酸浓

26、度过大, 挥发出较多的HCl气体 ;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又是因为Ca(OH)22HCl=CaCl2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可以满足要求的是 B 。,解析:【实验探究】活动一: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灰水没有变质,猜想不成立;活动二:若是含有氯化氢气体,则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是因为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较多的HCl气体;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可以先通过盛

27、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广口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广口瓶,故B装置可以。,25小明将14.4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g稀盐酸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表中x的值为 4.4 ; (2)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 (3)计算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根据图表数据在t5和t7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均为4.4g,说明在t5时碳酸钠已完全反应,故t6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3)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既包括原样品中的氯化钠,还包括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根据“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不溶性杂质质量”求出反应后溶液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29 334-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IMS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IMS-ALG) - IMS Acces.pdf ETSI TS 129 334-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IMS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IMS-ALG) - IMS Acces.pdf
  • ETSI TS 129 334-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IMS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IMS-ALG) - IMS.pdf ETSI TS 129 334-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IMS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IMS-ALG) - IMS.pdf
  • ETSI TS 129 335-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User Data Convergence (UDC) User data repository ac.pdf ETSI TS 129 335-2016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User Data Convergence (UDC) User data repository ac.pdf
  • ETSI TS 129 335-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User Data Convergence (UDC) User data reposit.pdf ETSI TS 129 335-201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GSM)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User Data Convergence (UDC) User data reposit.pdf
  • ETSI TS 129 336-2016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ETSI TS 129 336-2016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 ETSI TS 129 336-2017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ETSI TS 129 336-2017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 ETSI TS 129 336-2018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ETSI TS 129 336-2018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diameter interfaces for interworking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pdf
  • ETSI TS 129 337-2016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Diameter-based T4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V13 1 0 3GPP T.pdf ETSI TS 129 337-2016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Diameter-based T4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V13 1 0 3GPP T.pdf
  • ETSI TS 129 337-2017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Diameter-based T4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V14 2 0 3GPP T.pdf ETSI TS 129 337-2017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Diameter-based T4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packet data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V14 2 0 3GPP T.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